CN208032817U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32817U CN208032817U CN201820876381.3U CN201820876381U CN208032817U CN 208032817 U CN208032817 U CN 208032817U CN 201820876381 U CN201820876381 U CN 201820876381U CN 208032817 U CN208032817 U CN 208032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gulation
- flue
- flue gas
- deduster
- charg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除尘器和电凝并,所述除尘器设置于主烟道进口和主烟道出口之间,所述电凝并设置在循环烟道进口和循环烟道出口之间,所述主烟道出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进口,所述主烟道进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出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采用除尘器和电凝并相并联的方式,较大颗粒在一次除尘中被首先去除,电凝并全部作用于一次除尘后的亚微米细颗粒,因此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并且占地面积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气除尘技术领域,电除尘和布袋除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二者在理想工况都能达到很高的除尘效率,但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粉尘排放要求越来越严,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在火电、垃圾处理、危废处理、冶金等多个行业全面展开。如何能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对粉尘的脱除效率,成为相关企业必须面临的当务之急。在电除尘技术领域,在电除尘器前段设置电凝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含尘烟气的颗粒物粒径,辅助提高电除尘器的脱除效率,但目前此项技术还未在电除尘装置上大面积使用;在布袋除尘领域,由于布袋除尘已经能满足目前国家的烟气排放标准,也未见电凝并技术在布袋除尘器上使用的研究。
无论是现有的电除尘还是布袋除尘,对亚微米颗粒物的脱除效率都不高。电凝并技术在其前端的应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脱除效率。首先,电凝并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其内在作用机理仍在研究阶段,未能获得广泛认可;其次,前端设置电凝并,并不能促使大部分亚微米颗粒变大,更容易使本身就较大的颗粒变得更大,因此对亚微米颗粒的分级脱除效果并不好;同时,电凝并后端,如何设计结构才能尽可能提高凝并效果,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式。另外,控制成本,优化装置结构,尽量不增加占地面积,便于改造等问题也难以解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针对目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除尘器和电凝并,所述除尘器设置于主烟道进口和主烟道出口之间,所述电凝并设置在循环烟道进口和循环烟道出口之间,所述主烟道出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进口,所述主烟道进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出口。
示例性地,所述电凝并包括依次设置的荷电区和凝并区,所述荷电区用于使烟气中的细颗粒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所述凝并区用于使带有正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和带有负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发生碰撞而凝并为大颗粒。
示例性地,所述荷电区包括由接地极板分隔开的正电荷荷电区和负电荷荷电区。
示例性地,所述正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正极电晕线,所述正极电晕线连接正高压直流电源,所述负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负极电晕线,所述负极电晕线连接负高压直流电源。
示例性地,所述正极电晕线和所述负极电晕线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布置。
示例性地,所述凝并区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撞击口和第二撞击口,所述第一撞击口连通所述正电荷荷电区,所述第二撞击口连通所述负电荷荷电区。
示例性地,所述凝并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撞击口和所述第二撞击口内侧的撞击空腔,所述撞击空腔用于使所述大颗粒发生缓冲。
示例性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经过所述除尘器净化的烟气引入所述电凝并。
示例性地,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采用除尘器和电凝并相并联的方式,较大颗粒在一次除尘中被首先去除,电凝并全部作用于一次除尘后的亚微米细颗粒,因此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并且占地面积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中电凝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如何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无论是现有的电除尘还是布袋除尘,对亚微米颗粒物的脱除效率都不高。电凝并技术在其前端的应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脱除效率。首先,电凝并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其内在作用机理仍在研究阶段,未能获得广泛认可;其次,前端设置电凝并,并不能促使大部分亚微米颗粒变大,更容易使本身就较大的颗粒变得更大,因此对亚微米颗粒的分级脱除效果并不好;同时,电凝并后端,如何设计结构才能尽可能提高凝并效果,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式。另外,控制成本,优化装置结构,尽量不增加占地面积,便于改造等问题也难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所述装置采用除尘器和电凝并相并联的方式,较大颗粒在一次除尘中被首先去除,电凝并全部作用于一次除尘后的亚微米细颗粒,因此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并且占地面积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都很方便。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或步骤,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中电凝并的剖面图。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具体描述该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2和电凝并5。所述除尘器2设置于主烟道进口1和主烟道出口3之间,所述电凝并5设置在循环烟道进口4和循环烟道出口6之间,所述主烟道出口3连通循环烟道进口4,所述主烟道进口1连通循环烟道出口6。含尘烟气由主烟道进口1进入除尘器2,经由除尘器2进行一次除尘以去除大颗粒后由主烟道出口3排出,经由循环烟道进口4进入电凝并5,电凝并将烟气中的细颗粒凝并为大颗粒以后,烟气经由循环烟道出口6进入主烟道进口1,再次进入除尘器2进行二次除尘,以去除凝并形成的大颗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将除尘器2和电凝并5通过并联的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循环重复脱除作用实现含尘烟气的深度净化,较大颗粒在一次除尘中被首先去除,避免进入电凝并5的烟气中较大颗粒消耗大量电荷而减少对亚微米细颗粒的凝并作用,因此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同时,采用并联的方式可以在现有除尘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占用多余占地面积,并且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方便。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中,电凝并5包括依次设置的荷电区和凝并区,所述荷电区用于使烟气中的细颗粒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所述凝并区用于使带有正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和带有负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发生碰撞而凝并为大颗粒。作为示例,电凝并5下方可由平台或立柱进行支撑,以使其与除尘器2水平设置。
具体地,所述荷电区包括正电荷荷电区和负电荷荷电区,进入荷电区的烟气分两路分别进入正电荷荷电区和负电荷荷电区。所述正电荷荷电区用于使烟气中的细颗粒带有正电荷,所述负电荷荷电区用于使烟气中的细颗粒带有负电荷。所述正电荷荷电区和所述负电荷荷电区由接地极板10分隔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正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正极电晕线8,所述正极电晕线8连接正高压直流电源,所述负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负极电晕线9,所述负极电晕线9连接负高压直流电源。所述正极电晕线8和所述负极电晕线9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布置。正极电晕线8和负极电晕线9分别与接地极板10之间构成电晕电场。
所述凝并区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撞击口12和第二撞击口13,所述第一撞击口12连通所述正电荷荷电区,所述第二撞击口13连通所述负电荷荷电区。来自正电荷荷电区的带有正电荷的细颗粒和来自负电荷荷电区的带有负电荷的细颗粒在撞击流烟气的作用下在中心线附近来回振荡,同时在正负电荷的中和作用下,细颗粒被并聚为大颗粒。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凝并5采用撞击流的方式进行凝并,无需设置交流电场区或扰流柱、扰流板,从而避免由于交流电场的设置而消耗大量电能的缺点,同时并且避免了由于扰流柱和扰流板的设置而损失部分细颗粒的荷电量、导致凝并效果差的缺点,不损失细颗粒荷电量,并且实现方式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并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撞击口12和所述第二撞击口13内侧的撞击空腔11,所述撞击空腔11用于使所述大颗粒发生缓冲。缓冲后的大颗粒由循环烟道出口6排出,再进入主烟道进口1,经过除尘器2脱除凝并后的大颗粒,实现含尘烟气的深度净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2为布袋除尘器。含尘烟气在风机负压下进入除尘器2壳体内,粗粉尘掉入灰斗,细粉尘随气流上升至设有过滤布的中箱内,气流穿过过滤布将烟气中的细粉尘滞留在过滤布外表面上,过滤后的纯净空气进入上箱体,直至出风管,过滤布外表面上的细粉尘附着到一定量时,喷吹管通过释放高压气流喷吹过滤布,将过滤布外表面上的细粉尘吹落到灰斗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2也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其他除尘器,例如电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粉尘被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降在灰斗中,粉尘颗粒从烟气中脱除,从而使烟气得到净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含尘烟气在经过除尘器2净化后,一部分烟气由循环风机7通过循环烟道进口4引入电凝并5。循环风机7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类循环风机,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烟气中占1%的亚微米细颗粒,通过除尘器的初步筛选后,再通过电凝并技术,促使其变大,并送入布袋除尘器进口实施二次脱除,具有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2、现有的除尘装置中,电凝并多放在除尘装置前,导致烟气中较大颗粒消耗大量电荷,因而凝并作用主要作用于较大颗粒,对亚微米细颗粒的作用很有限。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凝并和除尘器相并联的方式,较大颗粒在一次除尘中被首先去除,电凝并全部作用于一次除尘后的亚微米细颗粒,因此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3、现有的电凝并中,亚微米细颗粒经过双极预荷电后,常通过设置交流电场区或扰流柱、扰流板的方式达到凝并作用。交流电场的设置会消耗大量电能,经济性差;扰流柱和扰流板的方式会损失部分颗粒荷电量,导致凝并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采用撞击流的方式进行凝并,经济性好,不损失颗粒荷电量,实现方式简单。
4、现有的除尘装置中,电凝并多放在除尘装置前,大大增加了装置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的方式,可以在现有除尘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占用多余占地面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检修都很方便。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例,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除尘器和电凝并,所述除尘器设置于主烟道进口和主烟道出口之间,所述电凝并设置在循环烟道进口和循环烟道出口之间,所述主烟道出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进口,所述主烟道进口连通所述循环烟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并包括依次设置的荷电区和凝并区,所述荷电区用于使烟气中的细颗粒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所述凝并区用于使带有正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和带有负电荷的所述细颗粒发生碰撞而凝并为大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区包括由接地极板分隔开的正电荷荷电区和负电荷荷电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正极电晕线,所述正极电晕线连接正高压直流电源,所述负电荷荷电区设置有多根负极电晕线,所述负极电晕线连接负高压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晕线和所述负极电晕线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并区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撞击口和第二撞击口,所述第一撞击口连通所述正电荷荷电区,所述第二撞击口连通所述负电荷荷电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并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撞击口和所述第二撞击口内侧的撞击空腔,所述撞击空腔用于使所述大颗粒发生缓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经过所述除尘器净化的烟气引入所述电凝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6381.3U CN208032817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6381.3U CN208032817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32817U true CN208032817U (zh) | 2018-11-02 |
Family
ID=6392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76381.3U Active CN208032817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3281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6324A (zh) * | 2018-06-06 | 2018-11-30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及方法 |
CN113145314A (zh) * | 2021-03-30 | 2021-07-23 | 淮阴工学院 | 带电荷的多分散高分子微球的电泳筛分装置 |
CN113145313A (zh) * | 2021-03-30 | 2021-07-23 | 淮阴工学院 | 带电荷的多分散高分子微球的电泳筛分方法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20876381.3U patent/CN2080328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6324A (zh) * | 2018-06-06 | 2018-11-30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及方法 |
CN113145314A (zh) * | 2021-03-30 | 2021-07-23 | 淮阴工学院 | 带电荷的多分散高分子微球的电泳筛分装置 |
CN113145313A (zh) * | 2021-03-30 | 2021-07-23 | 淮阴工学院 | 带电荷的多分散高分子微球的电泳筛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29311Y (zh) | 双极高压静电凝聚器 | |
CN208032817U (zh)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 | |
CN103566695B (zh) | 一种增强耦合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4998502B (zh) | 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 |
CN106362880A (zh) | 用于烟道气除尘的双极荷电-旋风分离装置和工艺 | |
CN207655316U (zh) | 一种利于电场检修的静电除尘系统 | |
CN100553737C (zh) | 一种声波辅助复合袋式除尘器 | |
CN104069713A (zh) | 一种强化凝并的电-袋除尘工艺 | |
KR100344756B1 (ko) | 집진장치 | |
CN202238313U (zh) | 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6731435A (zh) | 一种角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108906324A (zh) | 一种基于电凝并的烟气再循环除尘装置及方法 | |
CN206746199U (zh) | 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 |
CN211735197U (zh) | 电动清扫车垃圾箱内部降尘结构 | |
CN2730484Y (zh) |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 |
CN104258997B (zh) | 具有粉尘收集装置的布袋除尘器 | |
CN108421334A (zh) | 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 |
CN106512634A (zh) | 一种流线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205868577U (zh) | 用于烟道气除尘的双极荷电‑旋风分离装置 | |
CN209317345U (zh) | 一种阻力低的除尘器 | |
CN212523532U (zh) | 一种带有稳流电极棒的直流式静电旋风除尘器 | |
CN106731433A (zh) | 一种新型箱式凝并器 | |
CN116116578B (zh) | 一种粉尘周期性双极荷电的电袋除尘器 | |
CN214972965U (zh) | 用于中央空调的气体净化装置 | |
CN2161375Y (zh) | 多管旋风、静电复合式除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