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4478U -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4478U
CN208024478U CN201820019562.4U CN201820019562U CN208024478U CN 208024478 U CN208024478 U CN 208024478U CN 201820019562 U CN201820019562 U CN 201820019562U CN 208024478 U CN208024478 U CN 208024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ver
cooling fin
machine oi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95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中
蒙国全
朱琛琦
李红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nneng Powertrain Co Ltd
Jiangsu Jintan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nneng Powertrain Co Ltd
Jiangsu Jintan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nneng Powertrain Co Ltd, Jiangsu Jintan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nneng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95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4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的缸盖罩本体(1)内设置前挡油板(2)、前滤油块(3)、后挡油板(4)、后滤油块(5),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机油冷却片(7),机油冷却片(7)设置在前滤油块(3)和后挡油板(4)之间位置,机油冷却片(7)上端设置为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上还设置通气孔(8),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使得发动机内腔中混有机油气的空气在流入到PCV阀安装孔前得到充分的冷却,保证机油充分液化并回流到发动机内,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背景技术
缸盖罩是盖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罩壳,主要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到发动机内,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除上述功能外,现今的缸盖罩还有一项“曲轴通风”的重要功能。曲轴通风是为了防止活塞窜气而使整个发动机内腔气压增大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一种称为PCV阀的零件将缸盖罩和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连通来实现。现有技术下的缸盖罩上设置有挡油板,挡油板上从靠近PCV阀安装孔位置依次设置有前挡油块、前滤油块、后挡油块、后滤油块(其中前滤油块上有数量较多的小孔,后滤油块上有数量较少的大孔),发动机内腔的空气(空气中混有机油气)自后向前流动,分别经过后滤油块、后挡油块、前滤油块、前挡油块,空气中的机油遇到四处阻碍后,逐步凝结成液体并流回缸盖罩内。该技术存在的缺点是:由于挡油板的温度与缸盖内腔的温度相近,机油经过四处阻碍时液化的效率不高,常常出现机油随空气窜入进气歧管中而发生烧机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得发动机内腔中混有机油气的空气在流入到PCV阀安装孔前得到充分的冷却,保证机油充分液化并回流到发动机内,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包括缸盖罩本体,缸盖罩本体内设置前挡油板、前滤油块、后挡油板、后滤油块,前挡油板设置在靠近PVC阀安装孔位置的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机油冷却片,机油冷却片设置在前滤油块和后挡油板之间位置,机油冷却片上端设置为延伸到缸盖罩本体外部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上还设置通气孔。
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挡油板,挡油板与缸盖罩本体固定连接,挡油板设置为位于前滤油块和后挡油板下方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下端支撑在挡油板上,机油冷却片设置平行布置的多片。
所述的缸盖罩本体上设置多个镶嵌开槽,每个镶嵌开槽内设置为能够卡装一个机油冷却片的结构,机油冷却片设置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
所述的挡油板与缸盖罩本体的缸盖罩上端面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片机油冷却片均垂直支撑在挡油板上,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每片机油冷却片上设置多个通气孔。
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上的通气孔设置为相互错开的结构。
每片机油冷却片下端设置多个半圆形的过油孔,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上的过油孔设置为相互对齐的结构,挡油板与发动机内腔连通。
所述的机油冷却片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外部位置时,机油冷却片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外部位置的部分的高度设置在5mm-15mm之间。
所述的机油冷却片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在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内腔的空气(空气中混有机油气)自后向前流动,分别经过后滤油块、后挡油块、前滤油块、前挡油块,然后进入PCV阀,在发动机腔体内的空气流通过程中,由于机油冷却片的结构设置,发动机内腔的空气(混合气)经过机油冷却片时,由于机油冷却片上端与外部空气接触,其温度明显低于缸盖罩本体内的发动机内腔温度,这样,机油冷却片散热快,本身温度低,从而能够使得机油接触机油冷却片后快速冷却液化,从而空气经过机油冷却片后,向进入PCV阀,而机油液化后向下流动,例会发动机内腔,从而有效实现机油液化分离,使得经过PCV 阀而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空气中机油含量明显降低,最大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得发动机内腔中混有机油气的空气在流入到PCV阀安装孔前得到充分的冷却,保证机油充分液化并回流到发动机内,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的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缸盖罩本体;2、前挡油板;3、前滤油块;4、后挡油板;5、后滤油块;6、PVC阀安装孔;7、机油冷却片;8、通气孔;9、挡油板;10、缸盖罩上端面;11、过油孔;12、镶嵌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包括缸盖罩本体1,缸盖罩本体1内设置前挡油板2、前滤油块3、后挡油板4、后滤油块5,前挡油板2设置在靠近PVC阀安装孔6位置的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机油冷却片7,机油冷却片7设置在前滤油块3 和后挡油板4之间位置,机油冷却片7上端设置为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上还设置通气孔8。上述结构,在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内腔的空气(空气中混有机油气)自后向前流动,分别经过后滤油块、后挡油块、前滤油块、前挡油块,然后进入PCV阀,在发动机腔体内的空气流通过程中,由于机油冷却片的结构设置,发动机内腔的空气(混合气)经过机油冷却片时,由于机油冷却片上端与外部空气接触,其温度明显低于缸盖罩本体内的发动机内腔温度,这样,机油冷却片散热快,本身温度低,从而能够使得机油接触机油冷却片后快速冷却液化,从而空气经过机油冷却片后,向进入PCV 阀,而机油液化后向下流动,例会发动机内腔,从而有效实现机油液化分离,使得经过PCV阀而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空气中机油含量明显降低,最大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得发动机内腔中混有机油气的空气在流入到PCV阀安装孔前得到充分的冷却,保证机油充分液化并回流到发动机内,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工作时的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
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挡油板9,挡油板9与缸盖罩本体1固定连接,挡油板9设置为位于前滤油块3和后挡油板4下方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下端支撑在挡油板9上,机油冷却片7设置平行布置的多片。多片机油片的设置,能够对机油形成多道阻碍,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最终提高液化效果。
所述的缸盖罩本体1上设置多个镶嵌开槽12,每个镶嵌开槽12内设置为能够卡装一个机油冷却片7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设置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机油冷却片均匀分布在缸盖罩本体上,其位置介于前滤油块和后挡油块之间,机油冷却片下端与挡油板贴合,上端穿过缸盖罩本体的顶面,露出5~15mm。
所述的挡油板9与缸盖罩本体1的缸盖罩上端面10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片机油冷却片7均垂直支撑在挡油板9上,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每片机油冷却片7上设置多个通气孔8。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上的通气孔8设置为相互错开的结构。每片机油冷却片7下端设置多个半圆形的过油孔11,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上的过油孔11设置为相互对齐的结构,挡油板9与发动机内腔连通。上述结构,由于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上的通气孔相互错开,这样,混合气经过机油冷却片时受到阻碍而流速降低,与机油冷却片的接触面积则增大,机油冷却片温度低,使得混合气中的机油液化效率大幅度提高,绝大部分机油经过机油冷却片后会变成液体并经过过油孔流回到发动机内腔中。过油孔的位置相互对齐是为了减少回油阻力。混合气再经过前滤油块和前挡油块时,机油基本液化完成,进入PCV阀孔中的空气机油含量远小于传现有技术的缸盖罩的机油含量,有效减少进入进气歧管机油量。
所述的机油冷却片7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时,机油冷却片7 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的部分的高度设置在5mm-15mm之间。上述结构,使得机油冷却片延伸到缸盖罩外部,能够有效受到外部较低环境冷却,使得机油冷却片位于缸盖罩本体内部部分能够有效实现降温液化机油的功能。
所述的机油冷却片7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结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机油冷却片7,散热效果较好,传递外部低温到缸盖罩内部效果好,液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在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内腔的空气(空气中混有机油气)自后向前流动,分别经过后滤油块、后挡油块、前滤油块、前挡油块,然后进入PCV阀,在发动机腔体内的空气流通过程中,由于机油冷却片的结构设置,发动机内腔的空气(混合气)经过机油冷却片时,由于机油冷却片上端与外部空气接触,其温度明显低于缸盖罩本体内的发动机内腔温度,这样,机油冷却片散热快,本身温度低,从而能够使得机油接触机油冷却片后快速冷却液化,从而空气经过机油冷却片后,向进入PCV阀,而机油液化后向下流动,例会发动机内腔,从而有效实现机油液化分离,使得经过PCV 阀而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空气中机油含量明显降低,最大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得发动机内腔中混有机油气的空气在流入到PCV阀安装孔前得到充分的冷却,保证机油充分液化并回流到发动机内,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发生,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包括缸盖罩本体(1),缸盖罩本体(1)内设置前挡油板(2)、前滤油块(3)、后挡油板(4)、后滤油块(5),前挡油板(2)设置在靠近PVC阀安装孔(6)位置的结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机油冷却片(7),机油冷却片(7)设置在前滤油块(3)和后挡油板(4)之间位置,机油冷却片(7)上端设置为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上还设置通气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还包括挡油板(9),挡油板(9)与缸盖罩本体(1)固定连接,挡油板(9)设置为位于前滤油块(3)和后挡油板(4)下方位置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下端支撑在挡油板(9)上,机油冷却片(7)设置平行布置的多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盖罩本体(1)上设置多个镶嵌开槽(12),每个镶嵌开槽(12)内设置为能够卡装一个机油冷却片(7)的结构,机油冷却片(7)设置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油板(9)与缸盖罩本体(1)的缸盖罩上端面(10)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片机油冷却片(7)均垂直支撑在挡油板(9)上,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每片机油冷却片(7)上设置多个通气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上的通气孔(8)设置为相互错开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机油冷却片(7)下端设置多个半圆形的过油孔(11),每相邻两片机油冷却片(7)上的过油孔(11)设置为相互对齐的结构,挡油板(9)与发动机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冷却片(7)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时,机油冷却片(7)上端延伸到缸盖罩本体(1)外部位置的部分的高度设置在5mm-1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冷却片(7)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结构。
CN201820019562.4U 2018-01-06 2018-01-06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Active CN208024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9562.4U CN208024478U (zh) 2018-01-06 2018-01-06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9562.4U CN208024478U (zh) 2018-01-06 2018-01-06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4478U true CN208024478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9562.4U Active CN208024478U (zh) 2018-01-06 2018-01-06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44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3186A (zh) * 2018-01-06 2018-06-29 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3186A (zh) * 2018-01-06 2018-06-29 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4493B (zh) 增压内燃机
CN208024478U (zh) 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CN20857865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及发动机
CN108223186A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罩结构
CN202578890U (zh) 发电机用三位一体式散热器
CN205779090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108757201B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及发动机
CN101476500A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用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CN211549846U (zh) 一种高强度紧凑型气缸体
CN109441620A (zh) 一种水冷式中冷器总成
CN205977384U (zh) 一种带中冷的叉车水箱结构
CN103256207B (zh) 一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其汽缸头组件和阀板
CN109098875B (zh) 一种新型柴油机前端箱体
CN203614244U (zh) 一种风、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结构
CN203374489U (zh) 一种减小应力及缓冲压力的散热器
CN201125773Y (zh) 多用途汽油机
CN204984619U (zh) 带有导流板的四缸柴油机机体
CN103244384B (zh) 一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其汽缸头组件和隔热板
CN201771576U (zh) 油气分离器
CN2861498Y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0989252Y (zh) 柴油机气环冷却结构
CN2660135Y (zh) 柴油机油气分离器
CN211448838U (zh) 球铁活塞及内燃机
CN203035289U (zh) 组合垫圈密封的可拆式机油冷却器芯
CN217761150U (zh) 发动机活塞及甲醇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