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9679U -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9679U
CN208019679U CN201820410228.1U CN201820410228U CN208019679U CN 208019679 U CN208019679 U CN 208019679U CN 201820410228 U CN201820410228 U CN 201820410228U CN 208019679 U CN208019679 U CN 208019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heel cover
robot
assembly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02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均华
周殿西
张兵
潘晓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ui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ui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ui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ui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02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9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9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9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呈直线布置,包括两条并行的分线A1和A2,分线A1和A2均包括操作区I、操作区II、操作区III和机动区,机动区由依次布置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转运区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组成;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设有轮罩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转运区设有缓存台和内板焊接工位,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设有内板组件焊接工位、C柱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机动区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机动区的各个设备通信。通过将两条分线A1和A2并行布置,提高了生产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的产量/成本比,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焊接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后侧围主要由轮罩、置物架板、加强肋板、内板和C柱等零部件焊接得到,由于汽车后侧围的各个零部件结构复杂,布置的焊点数量较多,人工焊接的话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现有的汽车后侧围生产线中,因加工工艺的设计或者设备的布置,导致汽车后侧围生产线的生产成本高,占用场地大,且设备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在保证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的生产速率的基础上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生产设备特别是机器人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呈直线布置,包括两条并行的分线A1和A2,分线A1和A2均包括操作区I、操作区II、操作区III和机动区,机动区由依次布置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转运区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组成。
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设有轮罩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轮罩焊接工位完成轮罩的焊接,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完成置物架板焊接,并在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组成置物架板组件,轮罩总成焊接工位将焊接完成的轮罩和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得到轮罩总成,并把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上。
所述的转运区设有缓存台和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焊接工位先完成内板焊接,然后将焊接完成的内板与缓存台上的轮罩总成组装得到内板组件,并把内板组件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
所述的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设有内板组件焊接工位、C柱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内板组件焊接工位焊接内板组件得到内板总成,C柱焊接工位焊接C柱,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焊接由内板总成和焊接完成的C柱组装成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
所述的轮罩焊接工位轮罩的上料在操作区I完成;所述的置物架板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的上料、在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的上料在操作区II完成;所述的C柱焊接工位C柱的上料在操作区III完成。
所述的机动区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机动区的各个设备通信,进一步的,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操作区I、操作区II和操作区III均设有操作人员。
优选的,所述的轮罩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焊接工作台和焊接机器人A,焊接机器人A先焊接固定在轮罩焊接工作台上的轮罩;所述的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设有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和焊接机器人B,焊接机器人B先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上的置物架板,再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上的置物架板组件;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和焊接机器人C,焊接机器人A和焊接机器人C焊接固定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上的轮罩组件得到轮罩总成;进一步的,由操作区I的操作人员将轮罩焊接工作台上焊接完成的轮罩转运到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上;进一步的,由操作区II的操作人员将置物板架焊接工作台上焊接得到的置物板架转运到置物板组件焊接工作台上,操作人员将加强肋板安装在置物板组件焊接工作台上的置物板架上。
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还设有机器人D、螺柱焊机I和挤胶机I,机器人D为双抓手机器人,且设置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和轮罩总成焊接工位之间,双抓手机器人的一个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置物架板组件,另一个抓手同时抓取焊接完成的轮罩总成,然后将板置物架板组件放置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上,另一个抓手将抓取的轮罩总成依次在螺柱焊机I处螺柱焊和在挤胶机I处上胶,最后将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上;机器人D的布置同时实现了置物架板组件和轮罩总成的转运,转运效率提高,节省了生产时间,如果没有机器人D,需要先将轮罩总成转运到螺柱焊机I处螺柱焊,然后将置物架板组件转运到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转运时间长,影响生产节拍。
所述的机器人D、螺柱焊机I和挤胶机I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内板焊接工位设有机器人E、内板焊接工作台、凸焊机、螺柱焊机II和挤胶机II,所述的机器人E装有可分别与焊枪、抓手连接的换枪盘,机器人E先装上焊枪焊接位于内板焊接工作台上的内板,然后卸下焊枪换上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内板依次于凸焊机处螺母焊、于螺柱焊机II处螺柱焊和于挤胶机II处上胶,然后将抓取的内板安装到缓存台上的轮罩总成上得到内板组件,机器人E最后将内板组件抓取转运到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上;
所述的凸焊机、螺柱焊机II和挤胶机II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缓存台包括固定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由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工作台的台面和移动工作台的台面构成了缓存台的承载台,固定工作台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有N个位置点,其中N≥2,在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相应的,移动工作台的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设有(N-1)个位置点,相邻位置点的间距与固定台上的相邻位置点间距相等,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I,竖直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面上的工件上下运动,水平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面上的工件在位置点间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F和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所述的C柱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H和C柱焊接工作台,所述的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I、焊接机器人J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焊接机器人F和焊接将机器人H之间还设有焊接机器人G,焊接机器人G先与焊接机器人F一起焊接固定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上的内板组件,然后焊接机器人G再与焊接机器人H一起焊接固定在C柱焊接工作台上的C柱;
所述的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由运输系统连通,运输系统架设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的上方,运输系统将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上;
所述的焊接机器人I和焊接机器人J一起焊接固定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上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进一步的,由操作区III的操作人员将焊接完成的C柱转运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并把C柱安装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上的内板总成上得到后侧围组件;
所述的焊接机器人F、焊接机器人G、焊接机器H、焊接机器I和焊接机器J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运输系统包括基体、导轨、抓手夹具、竖直连接臂、Y向驱动电机、Z向驱动电机、滑动工作台和站台,所述的基体的上端设有从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方向即Y向的导轨,滑动工作台设置在基体上并沿导轨运动,站台设置在滑动工作台上方即基体的顶部;竖直连接臂上端与滑动工作台连接,下端与抓手夹具连接;固定在基体上的Y向驱动电机驱动滑动工作台沿导轨运动,固定在滑动工作台上的Z向驱动电机驱动抓手夹具上下运动,所述Z向为竖直方向。
优选的,所述的机动区由围栏围成,围栏上设有安全门,机动区的水气控制由水气控制箱控制,水气控制箱设置在围栏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操作区I、操作区II和操作区III均设有操作面板,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与控制系统通信。
该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焊接加工后侧围总成,包括如下步骤:
S1.焊接轮罩;
S2.焊接置物架板,在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得到置物架板组件,焊接置物架板组件;
S3.将S1焊接得到的轮罩和S2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组件组装并焊接得到轮罩总成;
S4.焊接内板;
S5.将S4焊接得到的内板和S3得到的轮罩总成组装并焊接得到内板总成;
S6.焊接C柱;
S7.将S6焊接得到的C柱和S5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组装并焊接得到后侧围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两条分线A1和A2并行布置,提高了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将两条分线结合,提高了机动区设备的利用率,相对于单独布置两条生产线大大节约了场地,同时提高了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的产量/成本比,降低了生产成本。
2)将焊接机器人C、焊接机器人F、焊接机器人G、焊接机器人H、焊接机器人I、焊接机器人J、螺柱焊机I、挤胶机I、凸焊机、螺柱焊机II和挤胶机II作为两条分线A1和A2的共用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在转运区布置缓存台,一方面实现轮罩总成从轮罩总成焊接工位到内板焊接工位的运输,而且缓存台上可以至少存放两个轮罩总成,在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出现故障时,后续的转运区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还可以继续工作一段时间,降低了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故障对转运区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示意图;
图3为转运区示意图;
图4为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示意图;
图5为运输系统示意图;
图6为缓存台示意图;
图中,1.1-操作区I,1.2-操作区II,1.3-操作区III,2-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1-焊接机器人A,2.2-挤胶机I,2.3-轮罩焊接工作台,2.4-焊接机器人B,2.5-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2.6-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7-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2.8-焊接机器人C,2.9-机器人D,2.10-固定焊枪,2.11-螺柱焊机I,3-转运区,3.1-缓存台,3.1.1-固定工作台,3.1.2-移动工作台,3.1.3-支撑组I,3.1.4-支撑组II,3.2-机器人E,3.3-凸焊机,3.4-螺柱焊机II,3.5-挤胶机II,3.6-焊枪支架,3.7-抓手支架,3.8-内板焊接工作台,4-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1-焊接机器人F,4.2-焊接机器人G,4.3-焊接机器人H,4.4-焊接机器人I,4.5-焊接机器人J,4.6-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7-C柱焊接工作台,4.8-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10-运输系统,4.10.1-基体,4.10.2-导轨,4.10.3-抓手夹具,4.10.4-站台,4.10.5-竖直连接臂, 5-围栏,6-水气控制箱,7-安全门,8-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呈直线布置,包括两条并行的分线A1和A2,分线A1和A2均包括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操作区III1.3和机动区,机动区由依次布置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转运区3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组成;分线A1和分线A2共用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转运区3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的速率。优选的,所述的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和操作区III1.3均设有操作人员。
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设有轮罩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轮罩焊接工位完成轮罩的焊接,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完成置物架板焊接,并在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组成置物架板组件,轮罩总成焊接工位将焊接完成的轮罩和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得到轮罩总成,并把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3.1上。
具体的,如图2所示,轮罩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焊接工作台2.3和焊接机器人A2.1,焊接机器人A2.1先焊接固定在轮罩焊接工作台2.3上的轮罩;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设有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2.5、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和焊接机器人B2.4,焊接机器人B2.4先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2.5上的置物架板,再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上的置物架板组件;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和焊接机器人C2.8,焊接机器人A2.1和焊接机器人C2.8焊接固定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上的轮罩组件得到轮罩总成;进一步的,由操作区I1.1的操作人员W1完成轮罩焊接工位轮罩的上料,并且由操作人员W1将轮罩焊接工作台2.3上焊接完成的轮罩转运到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上;进一步的,由操作区II1.2的操作人员W2完成置物架板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的上料、在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的上料,并且操作人员W2还将置物板架焊接工作台2.5上焊接得到的置物板架转运到置物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上,操作人员将加强肋板安装在置物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上的置物板架上。
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还设有机器人D2.9、螺柱焊机I2.11、挤胶机I2.2和固定焊枪2.10,机器人D2.9为双抓手机器人,且设置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和轮罩总成焊接工位之间,双抓手机器人的一个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置物架板组件,另一个抓手同时抓取焊接完成的轮罩总成,然后将板置物架板组件放置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上,另一个抓手将抓取的轮罩总成依次在螺柱焊机I2.11处螺柱焊和在挤胶机I2.2处上胶,最后将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3.1上,进一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螺柱焊之前将轮罩总成抓取到固定焊枪2.10处补焊;机器人D2.9的布置同时实现了置物架板组件和轮罩总成的转运,转运效率提高,节省了生产时间,如果没有机器人D2.9,需要先将轮罩总成转运到螺柱焊机I2.11处螺柱焊,然后将置物架板组件转运到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转运时间长,影响生产节拍。
机器人D2.9、螺柱焊机I2.11和挤胶机I2.2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转运区3设有缓存台3.1和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焊接工位先完成内板焊接,然后将焊接完成的内板与缓存台3.1上的轮罩总成组装得到内板组件,并把内板组件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
具体的,如图3所示,内板焊接工位设有机器人E3.2、内板焊接工作台3.8、凸焊机3.3、螺柱焊机II3.4和挤胶机II3.5,所述的机器人E3.2装有可分别与焊枪、抓手连接的换枪盘,进一步的,机器人E3.2附近配套设有焊枪支架3.6和抓手支架3.7,机器人E3.2先装上焊枪焊接位于内板焊接工作台3.8上的内板,然后卸下焊枪放置在焊枪支架3.6上,并换上抓手支架3.7上的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内板依次于凸焊机3.3处螺母焊、于螺柱焊机II3.4处螺柱焊和于挤胶机II3.5处上胶,然后将抓取的内板安装到缓存台3.1上的轮罩总成上得到内板组件,机器人E3.2最后将内板组件抓取转运到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上;
凸焊机3.3、螺柱焊机II3.4和挤胶机II3.5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如图6所示,缓存台3.1包括固定工作台3.1.1和移动工作台3.1.2,移动工作台3.1.2由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工作台3.1.1的台面和移动工作台3.1.2的台面构成了缓存台3.1的承载台,固定工作台3.1.1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有4个位置点,即Z1、Z2、Z3和Z4,实际中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场地增加或者减少位置点的布置,在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3.1.3;相应的,移动工作台3.1.2的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设有3个位置点,相邻位置点的间距与固定台上的相邻位置点间距相等,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I3.1.4,竖直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3.1.2面上的工件上下运动,水平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3.1.2面上的工件在位置点间移动。进一步的,移动工作台3.1.2被固定工作台3.1.1包围,轮罩总成放置到缓存台3.1上时,由位置点Z1处的支撑组I3.1.3支撑,之后移动工作台3.1.2向上运动,轮罩总成由支撑组II3.1.4支撑并与支撑组I3.1.3分离,向上运动到设定距离,水平驱动组件去抖动移动工作台3.1.2向输送方向运动,轮罩总成被移动到位置点Z2,如此循环,实现轮罩总成从位置点Z1-Z4的输送。
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设有内板组件焊接工位、C柱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内板组件焊接工位焊接内板组件得到内板总成,C柱焊接工位焊接C柱,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焊接由内板总成和焊接完成的C柱组装成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
具体的,如图4所示,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F4.1和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所述的C柱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H4.3和C柱焊接工作台4.7,所述的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I4.4、焊接机器人J4.5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焊接机器人F4.1和焊接将机器人H之间还设有焊接机器人G4.2,焊接机器人G4.2先与焊接机器人F4.1一起焊接固定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上的内板组件,然后焊接机器人G4.2再与焊接机器人H4.3一起焊接固定在C柱焊接工作台4.7上的C柱。
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由运输系统4.10连通,运输系统4.10架设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的上方,运输系统4.10将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运输系统4.10包括基体4.10.1、导轨4.10.2、抓手夹具4.10.3、竖直连接臂4.10.5、Y向驱动电机、Z向驱动电机、滑动工作台和站台4.10.4,所述的基体4.10.1的上端设有从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方向即Y向的导轨4.10.2,滑动工作台设置在基体4.10.1上并沿导轨4.10.2运动,站台4.10.4设置在滑动工作台上方即基体4.10.1的顶部;竖直连接臂4.10.5上端与滑动工作台连接,下端与抓手连接;固定在基体4.10.1上的Y向驱动电机驱动滑动工作台沿导轨4.10.2运动,固定在滑动工作台上的Z向驱动电机驱动抓手夹具4.10.3上下运动,所述Z向为竖直方向。当需要转运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上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时,Z向驱动电机驱动抓手向下运动,抓取内板总成,然后在Z向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到指定高度,Y向驱动电机驱动滑台沿导轨4.10.2运动,实现内板总成Y向的输送,到达Y向设定位置后,抓手夹具4.10.3向下运动,将内板总成放置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运输系统4.10架设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上方,不额外占用生产场地,并且通过抓手夹具4.10.3来运输,夹紧运输可靠,工件的状态保持性好,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不需要调节内板总成的放置状态。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运输系统4.10上设有两条导轨4.10.2,抓手夹具4.10.3、竖直连接臂4.10.5、滑动工作台、Z向驱动电机和Y向驱动电机各设有两套,分别完成分线A1和A2上内板总成的运输。
焊接机器人I4.4和焊接机器人J4.5一起焊接固定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进一步的,C柱焊接工位C柱的上料由操作区III1.3的操作人员W4完成,同时,W4 将焊接完成的C柱转运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并把C柱安装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的内板总成上得到后侧围组件。
焊接机器人F4.1、焊接机器人G4.2、焊接机器H、焊接机器I和焊接机器J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进一步优选的,焊接机器人A2.1、焊接机器人B2.4、焊接机器人C2.8、机器人E3.2、焊接机器人F4.1、焊接机器人G4.2、焊接机器人H4.3、焊接机器人I4.4和焊接机器人J4.5、均配套设有修磨器,可以进行实时修磨焊枪,不需要将焊枪拆下修磨在装上,提高了修磨效率。
机动区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机动区的各个设备通信,进一步的,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
优选的,机动区由围栏5围成,围栏5上设有安全门7,机动区的水气控制由水气控制箱6控制,水气控制箱6设置在围栏5外侧。在机动区工作时,安全门7处于关闭状态,若人员需要进入机动区,需要先向控制系统申请,申请通过后安全门7才会打开,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提高了生产线的安全性。
优选的,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和操作区III1.3均设有操作面板8,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8与控制系统通信。在操作区设置操作面板8,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与控制系统通信,提高了通信的有效性和速率。
该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焊接加工后侧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焊接轮罩;
S2.焊接置物架板,在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得到置物架板组件,焊接置物架板组件;
S3.将S1焊接得到的轮罩和S2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组件组装并焊接得到轮罩总成;
S4.焊接内板;
S5.将S4焊接得到的内板和S3得到的轮罩总成组装并焊接得到内板总成;
S6.焊接C柱;
S7.将S6焊接得到的C柱和S5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组装并焊接得到后侧围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各个设备布置紧凑、设置的机器人数量合理,每个机器人的停机时间少,设备利用率高,同时两条生产线并行布置,并且共用部分设备,生产速率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得到大幅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呈直线布置,包括两条并行的分线A1和A2,分线A1和A2均包括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操作区III(1.3)和机动区,机动区由依次布置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转运区(3)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组成;
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设有轮罩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轮罩焊接工位完成轮罩的焊接,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完成置物架板焊接,并在焊接得到的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组成置物架板组件,轮罩总成焊接工位将焊接完成的轮罩和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得到轮罩总成,并把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3.1)上;
所述的转运区(3)设有缓存台(3.1)和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焊接工位先完成内板焊接,然后将焊接完成的内板与缓存台(3.1)上的轮罩总成组装得到内板组件,并把内板组件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
所述的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区(4)设有内板组件焊接工位、C柱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内板组件焊接工位焊接内板组件得到内板总成,C柱焊接工位焊接C柱,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焊接由内板总成和焊接完成的C柱组装成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
所述的轮罩焊接工位轮罩的上料在操作区I(1.1)完成;所述的置物架板焊接工位置物架板的上料、在置物架板上安装加强肋、内板焊接工位内板的上料在操作区II(1.2)完成;所述的C柱焊接工位C柱的上料在操作区III(1.3)完成;
所述的机动区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机动区的各个设备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和操作区III(1.3)均设有操作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罩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焊接工作台(2.3)和焊接机器人A(2.1),焊接机器人A(2.1)先焊接固定在轮罩焊接工作台(2.3)上的轮罩;所述的置物架板焊接工位设有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2.5)、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和焊接机器人B(2.4),焊接机器人B(2.4)先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作台(2.5)上的置物架板,再焊接固定在置物架板组件焊接工作台(2.7)上的置物架板组件;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位设有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和焊接机器人C(2.8),焊接机器人A(2.1)和焊接机器人C(2.8)焊接固定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上的轮罩组件得到轮罩总成;
所述的轮罩总成焊接工作区(2)还设有机器人D(2.9)、螺柱焊机I(2.11)和挤胶机I(2.2),机器人D(2.9)为双抓手机器人,且设置在置物架板焊接工位和轮罩总成焊接工位之间,机器人D(2.9)的一个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置物架板组件,另一个抓手同时抓取焊接完成的轮罩总成,然后将板置物架板组件放置在轮罩组件焊接工作台(2.6)上,另一个抓手将抓取的轮罩总成依次在螺柱焊机I(2.11)处螺柱焊和在挤胶机I(2.2)处上胶,最后将轮罩总成放置在缓存台(3.1)上;
所述的机器人D(2.9)、螺柱焊机I(2.11)和挤胶机I(2.2)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焊接工位设有机器人E(3.2)、内板焊接工作台(3.8)、凸焊机(3.3)、螺柱焊机II(3.4)和挤胶机II(3.5),所述的机器人E(3.2)装有可分别与焊枪、抓手连接的换枪盘,机器人E(3.2)先装上焊枪焊接位于内板焊接工作台(3.8)上的内板,然后卸下焊枪换上抓手,抓取焊接完成的内板依次于凸焊机(3.3)处螺母焊、于螺柱焊机II(3.4)处螺柱焊和于挤胶机II(3.5)处上胶,然后将抓取的内板安装到缓存台(3.1)上的轮罩总成上得到内板组件,机器人E(3.2)最后将内板组件抓取转运到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上;
所述的凸焊机(3.3)、螺柱焊机II(3.4)和挤胶机II(3.5)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存台(3.1)包括固定工作台(3.1.1)和移动工作台(3.1.2),移动工作台(3.1.2)由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工作台(3.1.1)的台面和移动工作台(3.1.2)的台面构成了缓存台(3.1)的承载台,固定工作台(3.1.1)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有N个位置点,其中N≥2,在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相应的,移动工作台(3.1.2)的台面上沿工件输送方向设有(N-1)个位置点,相邻位置点的间距与固定台上的相邻位置点间距相等,每个位置点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组II(3.1.4),竖直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3.1.2)面上的工件上下运动,水平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工作台(3.1.2)面上的工件在位置点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F(4.1)和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所述的C柱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H(4.3)和C柱焊接工作台(4.7),所述的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I(4.4)、焊接机器人J(4.5)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焊接机器人F(4.1)和焊接将机器人H之间还设有焊接机器人G(4.2),焊接机器人G(4.2)先与焊接机器人F(4.1)一起焊接固定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上的内板组件,然后焊接机器人G(4.2)再与焊接机器人H(4.3)一起焊接固定在C柱焊接工作台(4.7)上的C柱;
所述的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由运输系统(4.10)连通,运输系统(4.10)架设在内板组件焊接工位和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的上方,运输系统(4.10)将内板组件焊接工作台(4.8)焊接得到的内板总成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
所述的焊接机器人I(4.4)和焊接机器人J(4.5)一起焊接固定在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作台(4.6)上的后侧围组件得到后侧围总成;
所述的焊接机器人F(4.1)、焊接机器人G(4.2)、焊接机器人H(4.3)、焊接机器人I(4.4)和焊接机器人J(4.5)为分线A1和分线A2的共用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系统(4.10)包括基体(4.10.1)、导轨(4.10.2)、抓手夹具(4.10.3)、竖直连接臂(4.10.5)、Y向驱动电机、Z向驱动电机、滑动工作台和站台(4.10.4),所述的基体(4.10.1)的上端设有从内板组件焊接工位运输到后侧围总成焊接工位方向即Y向的导轨(4.10.2),滑动工作台设置在基体(4.10.1)上并沿导轨(4.10.2)运动,站台(4.10.4)设置在滑动工作台上方即基体(4.10.1)的顶部;竖直连接臂(4.10.5)上端与滑动工作台连接,下端与抓手夹具(4.10.3)连接;固定在基体(4.10.1)上的Y向驱动电机驱动滑动工作台沿导轨(4.10.2)运动,固定在滑动工作台上的Z向驱动电机驱动抓手夹具(4.10.3)上下运动,所述Z向为竖直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动区由围栏(5)围成,围栏(5)上设有安全门(7),机动区的水气控制由水气控制箱(6)控制,水气控制箱(6)设置在围栏(5)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总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区I(1.1)、操作区II(1.2)和操作区III(1.3)均设有操作面板(8),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8)与控制系统通信。
CN201820410228.1U 2018-03-26 2018-03-26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Active CN208019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0228.1U CN208019679U (zh) 2018-03-26 2018-03-26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0228.1U CN208019679U (zh) 2018-03-26 2018-03-26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9679U true CN208019679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0228.1U Active CN208019679U (zh) 2018-03-26 2018-03-26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96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3793A (zh) * 2018-03-26 2018-06-29 成都锐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及后侧围总成焊接方法
CN111843516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下侧门组成生产线以及生产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3793A (zh) * 2018-03-26 2018-06-29 成都锐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及后侧围总成焊接方法
CN111843516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下侧门组成生产线以及生产工艺
CN111843516B (zh) * 2020-07-29 2022-03-08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下侧门组成生产线以及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6816B1 (ko) 차체 조립 시스템
CN104308545B (zh) 法兰式套筒的焊接机加一体机
US11407051B2 (en) Device for the robot-assisted manufacturing of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CN209424795U (zh) 一种双工位带自动运输小车的箱体自动组装焊接工作站
CN202398954U (zh) 集装箱门板结构的装配焊接装置
CN208019679U (zh)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
CN207593097U (zh) 焊接生产线缓存台
CN103949811B (zh) 一种在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焊装装置
CN112077442A (zh) 一种轨道车辆墙体激光组焊工艺及其生产布局结构
CN108213793A (zh) 汽车后侧围总成焊接生产线及后侧围总成焊接方法
CN207464518U (zh) 车用门槛总成焊接系统
CN106239148B (zh) 一种电机支架装配生产线
CN212239548U (zh) 用于新能源客车车身结构的滑移式智能自动焊接工作站
JPS61155075A (ja) 自動車車体の組立装置
CN111745260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车身结构的滑移式智能自动焊接工作站
CN218904059U (zh) 一种工程车副车架自动组对焊接装置
CN102553777B (zh) 一种涂胶系统
CN205798824U (zh) 一种轨道承托架辅助定位装置
CN104551688B (zh) 焊接装置
CN210878172U (zh) 顶梁焊接系统
CN110560835A (zh) 高铁箱梁管道定位网片智能化集成焊接工作站
CN207982630U (zh) 一种c柱焊接生产线
CN208019669U (zh) 车身轮罩分总成焊接工作站
CN108284289A (zh) 一种c柱焊接生产线和c柱焊接加工方法
CN208196776U (zh) 一种门窗智能化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