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6698U -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6698U
CN208016698U CN201820147531.7U CN201820147531U CN208016698U CN 208016698 U CN208016698 U CN 208016698U CN 201820147531 U CN201820147531 U CN 201820147531U CN 208016698 U CN208016698 U CN 20801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purification
box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75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登炯
景培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1475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6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包括主缸体和净化增氧附缸体;所述主缸体和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设置了双重过滤装置,即底部过滤和上层的植物净化过滤,保证了水体的清澈程度,延长了清洗周期,降低了换水频率;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设置了双重过滤和增氧装置,只需利用一个水泵即可实现,省去了家庭养殖观赏鱼所常用的增氧泵,降低了电能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桌鱼缸,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鱼缸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于大型场所的养鱼鱼缸;另一种是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养鱼鱼缸。其中,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鱼缸,尺寸相对较大,占据的空间也大,但特定场所往往满足不了这一条件。而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大类鱼缸,需要配备一定专门的增氧和过滤装置,才能实现增氧和过滤功能。
但是,很多场所,受地方环境的限制,不方便使用常用的两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氧装置,由增氧泵实现;增氧泵将空气“强”行压入,伸入到液面下一定的距离,气泡从沙石中冒出来,和水体接触,实现增氧功能。市场上常见的过滤装置,主要由水泵和过滤盒构成:水泵将水抽送到放置在鱼缸上端的过滤盒中,经平铺的过滤棉简单的过滤后,流进下方的鱼缸中,实现过滤功能。市场上也出现了“三合一”潜水泵,将抽水、增氧和过滤集合在一体,实现增氧过滤功能。虽然,上述装置中,均能够实现增氧和过滤功能,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1.就增氧装置实现增氧功能而言:均是将空气“强行”压入到鱼缸液面下一定距离处,让气泡冒出来和水体接触。但是这样的方式,产生的气泡极大,冒出来的速度极快,不仅和水体的接触面积小,而且接触时间较短,增氧效果较差。同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将底部的残渣冲起,对水造成了二次污染,降低鱼缸内所布景致的观赏性;且增氧装置的工作噪音大,消耗电能,产生电磁污染。由于水体中的溶氧量较低,观赏鱼的摄食量降低,影响食物的转化率。这些都将导致观赏鱼抵抗力下降,易患病,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面积感染死亡。
2.就过滤装置实现过滤功能而言:采用的方式,均是利用水泵从底部将水体抽送至顶端,经过平铺的过滤棉,实现过滤功能。但是这样的方式,过滤棉易被堵塞,且清洗周期短;水泵无法将底部的残渣全部“自动”抽出,且水泵在抽送水体的时候,将残渣搅碎,对水形成二次污染。
3.就循环系统而言:水被水泵抽送到放置在鱼缸上方的平铺有过滤棉的过滤盒中,再滴落下来,所实现的功能单一。
4.就生态硝化系统而言:整个养鱼装置中,只有放置在鱼缸上方的过滤盒中的平铺过滤棉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主要繁殖场所。但是该场所由于所积累的残渣比较多,而且溶氧量不足,硝化细菌繁殖率低,故水体易浑浊,清洗周期短,不利于观赏鱼的生长,观赏鱼抵抗力下降,会出现生病,甚至死亡。
总之,目前市场上的养鱼装置,均具有溶氧量较低,过滤效果较差和清洗周期短等不足,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包括主缸体和净化增氧附缸体;所述主缸体和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为一个整体,且所述主缸体位于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主缸体包括:生长活动区、活动隔板、沉淀过滤区、水泵放置区和活动隔板支撑板;所述活动隔板支撑板沿所述主缸体的底部四周设置,所述活动隔板放置在所述活动隔板支撑板上,所述活动隔板上方为所述生长活动区,下方为所述沉淀过滤区;所述水泵放置区设置于所述主缸体的一角,且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主缸体的所述水泵放置区的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生长活动区与所述沉淀过滤区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所述水泵放置区与所述沉淀过滤区连通,与所述生长活动区相互独立;所述水泵放置区用于安放水泵,将经所述沉淀过滤区过滤净化后的水抽送到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包括:生物过滤净化区、水体溶氧区和区间隔板;所述区间隔板包括: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和所述水体溶氧区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沉淀过滤区包括:残渣沉淀盆和净化过滤棉;其中,所述残渣沉淀盆包括:净化过滤棉固定杆和水流分隔板;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残渣沉淀盆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净化过滤棉;所述水流分隔板设置在所述残渣沉淀盆上,将所述沉淀过滤区分隔成两部分,让从所述生长活动区经所述间隙流入到所述沉淀过滤区的水,在所述沉淀过滤区中循环一周,又换到位于所述间隙一侧的所述水泵放置区,经水泵抽送到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按照错位间隔的方式有序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净化过滤棉呈圆筒状,套在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生长活动区中的水体无法直接进入到所述水泵放置区,除非所述活动隔板于所述主缸体放置所述水泵放置区的一侧的侧壁的间隙被堵塞时,水才能从所述生长活动区溢入到所述水泵放置区,实现防堵塞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包括:三通进水管、生物过滤支撑架和溢水保护通孔;其中,所述三通进水管固定在所述水体溶氧区一端的底部,且穿过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的底板,与所述水泵放置区水泵的出水管相连;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内的所述三通进水管管壁上设置有小孔;所述生物过滤支撑架包括:残渣收集盆、支撑杆和三通进水管通孔;所述残渣收集盆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底部;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残渣收集盆底部;所述三通进水管通孔设置在所述残渣收集盆的底部,用于所述三通进水管垂直穿过;所述溢水保护通孔垂直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靠近所述水体溶氧区的一侧,穿过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的底部,伸出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的高度要略高于所述三通进水管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水体溶氧区包括:溶氧盒、盒体隔板和水体混合盒;所述盒体隔板将所述水体溶氧区分割成相互连通的所述溶氧盒和所述水体混合盒;所述溶氧盒位于所述水体混合盒上方;其中,所述溶氧盒包括:溶氧盒盒盖、压差增氧管和空气循环管;所述溶氧盒盒盖利用水的毛细现象对所述溶氧盒进行密封;多根所述压差增氧管均设置在所述盒体隔板上,且垂直穿过所述盒体隔板,并伸进所述水体混合盒中使所述溶氧盒和所述水体混合盒连通;所述空气循环管垂直穿过所述盒体隔板,并伸进所述水体混合盒中,且位于所述溶氧盒中的高度高于所述压差增氧管位于所述溶氧盒中的高度,将所述溶氧盒和所述水体混合盒连通;所述盒体隔板包括:压差增氧管通孔和空气循环管通孔,其分别用于所述压差增氧管和所述空气循环管穿过所述盒体隔板;所述水体混合盒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水从所述出水孔流入到所述生长活动区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中,所述水体混合盒的底部设置有石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的优点如下:
1.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小型鱼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用于养殖空间小,无足够时间和精力的养鱼者使用;
2.将鱼缸和植物养殖结合在一起,鱼的粪便用来养植物,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水体更加清澈,观赏鱼长得更加健壮,增加了鱼缸的观赏性;
3.利用鱼植物共生的系统,延长了清洗周期,降低了换水频率,减轻了养鱼者的工作量,节省人力和物力;
4.使用方便,降低了养殖观赏鱼的难度;
5.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设置了接近自然界水体增氧方式的增氧装置,能够为鱼缸中的观赏鱼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溶氧量,保证观赏鱼能够正常生长活动;同时,由于增氧过滤效果好,同一鱼缸能够饲养更多的观赏鱼,使鱼缸中更具观赏性;
6.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设置了配备的双重过滤装置,即底部过滤和上层的植物过滤,保证了水体的清澈程度,延长了清洗周期,降低了换水频率;
7.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设置了配备的增氧装置的双重过滤装置,只需利用一个水泵即可实现,节省了相比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气泵,更加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残渣沉淀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净化增氧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过滤净化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过滤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三通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水体溶氧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溶氧盒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包括主缸体1和净化增氧附缸体2,主缸体1和净化增氧附缸体2为一个整体,可拆分,且主缸体1 位于净化增氧附缸体2的下方;其中,
主缸体1包括:生长活动区11、活动隔板12、沉淀过滤区13、水泵放置区14和活动隔板支撑板15;其中,
生长活动区11给观赏鱼提供一个生长活动的区域。
活动隔板12放置在活动隔板支撑板15上,将主缸体1分隔成生长活动区11和沉淀过滤区 13,且生长活动区11位于沉淀过滤区13的正上方;水泵放置区14位于主缸体1的左后方;活动隔板12与水泵放置区14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水体从生长活动区11流入沉淀过滤区13,实现自动“吸”残渣的功能;活动隔板12的一角有一缺口,刚好与水泵放置区14重合,用于水泵放置区14放置水泵;
沉淀过滤区13用于自动“吸入”残渣后的水流流通,并对其进行自然沉淀过滤,以及给硝化细菌等分解细菌提供生存繁殖场所,对残渣进行自然分解净化。沉淀过滤区13包含:残渣沉淀盆131和净化过滤棉;其中,
残渣沉淀盆131用于清洗时,便于将抽剩下的残渣收集在一起,清洗更加便捷;残渣沉淀盆131包括: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和水流分隔板1312;其中,
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按照错位间隔的方式有序排列,并固定在残渣沉淀盆131上,用于支撑和固定净化过滤棉;
水流分隔板1312设置在残渣沉淀盆131上,用于将水流分隔成两部分,让水流过的路程更长,充分利用沉淀过滤区13的空间,增强过滤净化效果;
净化过滤棉呈“圆筒状”,套在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上,用于过滤水体和给硝化细菌提供生长繁殖场所;
水泵放置区14设置在生长活动区11和沉淀过滤区13的左后方,与沉淀过滤区13相连通,与生长活动区11相互独立,即生长活动区11中的水体无法直接进入到水泵放置区14,除了活动隔板12位于主缸体1的水泵放置区14一侧的侧壁的间隙被堵塞时,水体才能从生长活动区 11溢入到水泵放置区14,实现防堵塞功能;水泵放置区14用于安放水泵,将经沉淀过滤区13 过滤净化后的水体,抽送到正上方的净化增氧附缸体2中;
活动隔板支撑板15设置在沉淀过滤区13内,沿主缸体1的底部四周,用于支撑活动隔板 12,让生长活动区11中的水几乎均从位于主缸体1的水泵放置区14的一侧的侧壁的间隙中流入沉淀过滤区13;
净化增氧附缸体2包括:生物过滤净化区21、水体溶氧区22和区间隔板23;生物过滤净化区21和水体溶氧区22通过区间隔板23连通;其中,
生物过滤净化区21用于支撑和固定水生植物的生长,且为硝化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空间,对水体进行生物过滤净化作用;生物过滤净化区21包括三通进水管211、生物过滤支撑架212和溢水保护通孔213;其中
三通进水管211垂直固定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靠近水体溶氧区22的一端的底部,且穿过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底板,伸出生物过滤净化区21,与放置在正下方的水泵放置区14水泵的出水管相连,将沉淀过滤区13过滤净化后的水抽送至生物过滤净化区21中;三通进水管 211位于生物过滤净化区21内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很多小孔,让水分散流出,减缓水流速度。
生物过滤支撑架212用于固定和支撑水生植物,并给硝化细菌提供繁殖生长空间;生物过滤支撑架212包含残渣收集盆2121、支撑杆2122和三通进水管通孔2123;残渣收集盆2121 水平放置在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底部,用于在清洗的时候,将沉淀在底部的残渣拿起,使清洗更加方便;支撑杆2122等间距错序的垂直设置在残渣收集盆2121上,用于固定生化棉或过滤棉,同时,也能起到固定水生植物的作用;三通进水管通孔2123设置在残渣收集盆2121的底部,且与三通进水管211位置相对应,用于三通进水管211垂直穿过;
溢水保护通孔213垂直设置在生物过滤净化区21靠近水体溶氧区22的一侧,穿过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底部,伸出生物过滤净化区21,且位于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高度要高于三通进水管211位于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高度,用于保护当压差增氧管2212被堵塞时,水体便可从溢水保护通孔213中流出,同时,当水体从溢水保护通孔213中流出时,也可短暂的进行吸气,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观赏鱼在短时间内不会缺氧而死;
水体溶氧区22用于对经生物过滤净化区21净化后的水体进行涡流吸气增氧,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水体溶氧区22包含:溶氧盒221、盒体隔板222和水体混合盒223;盒体隔板222 将水体溶氧区22分割成溶氧盒221和水体混合盒223,且将溶氧盒221和水体混合盒223连通;溶氧盒221位于水体混合盒223的正上方;其中,
溶氧盒221包含:溶氧盒盒盖2211、压差增氧管2212和空气循环管2213;溶氧盒盒盖2211 用于盖住溶氧盒221,利用水体的毛细现象,将溶氧盒221进行密封,降低水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压差增氧管2212用于对水体进行吸气增氧,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且用于连通溶氧盒221 和水体混合盒223,保证溶氧盒221中的水体流入到水体混合盒223中,实现水体循环功能;多根压差增氧管2212均垂直设置在盒体隔板222上,且垂直穿过盒体隔板222,并伸进水体混合盒223中一定的距离;
空气循环管2213用于连通溶氧盒221和水体混合盒223,保证两盒体间的气压几乎相等,水体能够正常流动;两根空气循环管2213均垂直设置在盒体隔板222上,垂直穿过盒体隔板 222,并伸进水体混合盒223中一定的距离,且位于溶氧盒221中的高度高于压差增氧管2212 位于溶氧盒221中的高度,保证水体均从压差增氧管2212中流动,连通溶氧盒221和水体混合盒223中的空气可以流通;
盒体隔板222包含:压差增氧管通孔2221和空气循环管通孔2222;压差增氧管通孔2221 用于压差增氧管2212垂直穿过盒体隔板222;空气循环管通孔2222用于空气循环管2213垂直穿过盒体隔板222;
水体混合盒223用于将经压差增氧管2212吸气增氧后的水体,进行混合,并降低水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且在水体混合盒223的底部,放置了一定数量的石头,可以降低噪音,同时,也能增加水体中的钙含量,且减缓水流流速,为硝化细菌提供繁殖空间;水体混合盒223包含:出水孔2231;其中,
出水孔2231设置在水体混合盒223底部上,且为多个,用于水体从水体混合盒223中流出,流入到正下方的主缸体1的生长活动区11中,实现水体循环;且保证水体混合盒223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保证溶氧盒221和水体混合盒223中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几乎相同;
区间隔板23包括:连通孔231;连通孔231将生物过滤净化区21和水体溶氧区22连通;水体经生物过滤净化区21生物进化后,从连通孔231流入到水体溶氧区22的溶氧盒221中,实现水体循环功能。
水流循环的路径:
水被水泵抽送到净化增氧附缸体的生物过滤净化区,经生物过滤净化区过滤沉淀后,流入到净化增氧附缸体的溶氧盒中,经吸气增氧后,滴落到下方的主缸体的生长活动区,水再从活动隔板与主缸体之间的间隙(即位于水泵放置区的一侧)流入到下方的沉淀过滤区(被分成了两部分,两部分是连通,沉淀过滤区的一端与间隙相连,另一端和水泵放置区连通,这样起到延长水的路径,使过滤效果更好),水再流回水泵放置区。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一、主缸体
主缸体1:长40cm,宽20cm,高20cm;
活动隔板12:长38.5cm,宽19cm,厚0.5cm;其中,一角上的缺口长5cm,宽5cm;
残渣沉淀盆131:长38cm,宽18cm,整体高3.2cm,但在水泵放置区所在的一层,残渣沉淀盆131高1.7cm,且在其一角设置了一个缺口,用于穿过水泵放置区14,缺口长5cm,宽5cm,板材厚0.2cm;
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呈圆环柱体,长3cm,外径0.4cm,内径0.2cm;多根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等间距4cm,错序进行排列;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用于支撑和固定净化过滤棉;
水流分隔板1312:长27cm,宽3.2cm,厚0.2cm;
净化过滤棉:呈圆柱形,长3cm,外径3cm,内径0.4cm,与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的外径相同,净化过滤棉穿在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上;
水泵放置区14:呈长方体形状,长5cm,宽5cm,高15.5cm,厚0.2cm;用于安放水泵,实现水体的循环;
活动隔板支撑板15:沿着主缸体1的四周设置,宽0.5cm,高3.4cm;用于支撑活动隔板 12。
二、净化增氧附缸体
生物过滤净化区21:长35cm,宽10cm,高5cm;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同时给硝化细菌提供生长空间;
三通进水管211:呈“T”型,长均为5cm,外径2.2cm,内径2cm;管壁上的孔径0.4cm,用于分散水流,减小集中冲击程度;
残渣收集盆2121:长35cm,宽9cm,高1cm;用于收集沉淀在底部的残渣,方便清洗;
支撑杆2122:长4cm,外径0.4cm,内径0.2cm;用于支撑固定过滤棉或者是生化棉,且起到固定和支撑水生植物的作用;
三通进水管通孔2123:孔径2.2cm,高1cm;用于三通进水管穿过残渣收集盆;
溢水保护通孔213:呈四分之一半圆孔形,外孔径3.2cm,内孔径3cm,高4.5cm;
水体溶氧区22:长4cm,宽9cm,高10cm;且水体溶氧区22的上端与生物过滤净化区21 齐平;
溶氧盒221:长4cm,宽9cm,高5cm;
溶氧盒盒盖2211:呈长方体状;长5cm,宽9cm,高2cm;利用水的毛细现象密封溶氧盒,降低水流流动以及气泡破裂产生的噪音;
压差增氧管2212:长5cm,外径1cm,内径0.8cm;位于溶氧盒中的高度为2cm;
空气循环管2213:长5cm,外径1cm,内径0.8cm;位于溶氧盒中的高度为4.5cm;
盒体隔板222:长4cm,宽9cm,厚0.5cm;
压差增氧管通孔2221:孔径1cm;
空气循环管通孔2222:孔径1cm;
水体混合盒223:长4cm,宽9cm,高5cm;
出水孔2231:孔径0.6cm;
连通孔231:呈长方形状,长6.5cm,宽1c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的清洗方法:
一、必清洗部件的方法
归为必清洗的部件被清洗时可以关掉水泵电源,也可以不关电源。具体清洗方法:
(一)清洗生长活动区11内壁:将生长活动区11清洗附件伸入缸体腔内,对其内壁全面擦洗。
(二)清洗压差增氧管2212:先取下溶氧盒盒盖2211,将压差增氧管清洗附件伸入压差增氧管2212,对其内壁擦洗。
二、可清洗部件的清洗方法
归为可清洗类别的这些部件,依据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设计理念,是可以长期不清洗的。若要清洗,可以按如下方法清洗。
(一)沉淀过滤区13:
粗略清洗方法:
1.关闭水泵的电源,取下三通进水管211,等净化增氧附缸体2中的水体流至不能再流出时,取下净化增氧附缸体2,并将主缸体中的观赏鱼全部移出;
2.抱起主缸体1,来回摆动,然后将水倒出,再加水进行来回摇动,重复多次,直到水清澈即可。
精致清洗方法:
1.关闭水泵的电源,取下三通进水管211,等净化增氧附缸体2中的水体流至不能再流出时,取下净化增氧附缸体2,并将主缸体中的观赏鱼全部移出;
2.将活动隔板12取出,然后,再将残渣沉淀盆131和净化过滤棉一起取出,再利用专用的清洗附件进行清洗残渣沉淀盆131即可。
(二)生物过滤净化区21清洗方法:
1.关闭水泵的电源,取下三通进水管211,等净化增氧附缸体2中的水体流至不能再流出;
2.取出生物过滤支撑架212,并用水简单的对其进行冲洗即可;注意,清洗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伤害水生植物。
(三)水体溶氧区22的清洗方法:
1.取下溶氧盒盒盖2211,用专用附件对溶氧盒221的内壁进行擦洗;
2.利用压差增氧管清洗附件伸入压差增氧管2212,对其内壁擦洗。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缸体(1)和净化增氧附缸体(2);所述主缸体(1)和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2)为一个整体,且所述主缸体(1)位于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2)的下方;其中,
所述主缸体(1)包括:生长活动区(11)、活动隔板(12)、沉淀过滤区(13)、水泵放置区(14)和活动隔板支撑板(15);所述活动隔板支撑板(15)沿所述主缸体(1)的底部四周设置,所述活动隔板(12)放置在所述活动隔板支撑板(15)上,所述活动隔板(12)上方为所述生长活动区(11),下方为所述沉淀过滤区(13);所述水泵放置区(14)设置于所述主缸体(1)的一角,且所述活动隔板(12)与所述水泵放置区(14)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生长活动区(11)与所述沉淀过滤区(13)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所述水泵放置区(14)与所述沉淀过滤区(13)连通,与所述生长活动区(11)相互独立;所述水泵放置区(14)用于安放水泵,将经所述沉淀过滤区(13)的水抽送到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2)中;
所述净化增氧附缸体(2)包括:生物过滤净化区(21)、水体溶氧区(22)和区间隔板(23);所述区间隔板(23)包括:连通孔(231);所述连通孔(231)将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和所述水体溶氧区(2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区(13)包括:残渣沉淀盆(131)和净化过滤棉;其中,
所述残渣沉淀盆(131)包括: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和水流分隔板(1312);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固定在所述残渣沉淀盆(131)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净化过滤棉;
所述水流分隔板(1312)设置在所述残渣沉淀盆(131)上,将所述残渣沉淀盆(131)中的水流分隔成两部分,让从所述间隙中流入的水流循环过滤后,能够流入到位于所述间隙一侧的所述水泵放置区(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按照错位间隔的方式有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过滤棉呈圆筒状,套在所述净化过滤棉固定杆(13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活动区(11)中的水不会直接进入到所述水泵放置区(14),当所述活动隔板(12)与所述主缸体(1)放置所述水泵放置区(14)一侧的侧壁之间的所述间隙被堵塞时,水体才能从所述生长活动区(11)溢入到所述水泵放置区(14),实现防堵塞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包括:三通进水管(211)和生物过滤支撑架(212);其中,
所述三通进水管(211)固定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一端的底部,且穿过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底板,与所述水泵放置区(14)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所述三通进水管(211)管壁上设置有小孔(2111);
所述生物过滤支撑架(212)包括:残渣收集盆(2121)、支撑杆(2122)和三通进水管通孔(2123);所述残渣收集盆(2121)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底部;所述支撑杆(2122)设置在所述残渣收集盆(2121)底部;所述三通进水管通孔(2123)设置在所述残渣收集盆(2121)的底部,用于所述三通进水管(211)垂直穿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包括溢水保护通孔(213);所述溢水保护通孔(213)垂直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靠近所述水体溶氧区(22)的一侧,穿过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内的高度要高于所述三通进水管(211)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净化区(21)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溶氧区(22)包括:溶氧盒(221)、盒体隔板(222)和水体混合盒(223);所述盒体隔板(222)将所述水体溶氧区(22)分割成相互连通的所述溶氧盒(221)和所述水体混合盒(223);所述溶氧盒(221)位于所述水体混合盒(223)上方;其中,
所述溶氧盒(221)包含:溶氧盒盒盖(2211)、压差增氧管(2212)和空气循环管(2213);所述溶氧盒盒盖(2211)利用水体的毛细现象对所述溶氧盒(221)进行密封;多根所述压差增氧管(2212)均设置在所述盒体隔板(222)上,且垂直穿过所述盒体隔板(222),并伸进所述水体混合盒(223)中使所述溶氧盒(221)和所述水体混合盒(223)连通;
所述空气循环管(2213)垂直穿过所述盒体隔板(222),并伸进所述水体混合盒(223)中,且位于所述溶氧盒(221)中的高度高于所述压差增氧管(2212)位于所述溶氧盒(221)中的高度,将所述溶氧盒(221)和所述水体混合盒(223)连通;
所述盒体隔板(222)包含:压差增氧管通孔(2221)和空气循环管通孔(2222),其分别用于所述压差增氧管(2212)和所述空气循环管(2213)穿过所述盒体隔板(222);
所述水体混合盒(223)底部设置有出水孔(2231);水体从所述出水孔(2231)流入到所述生长活动区(11)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混合盒(223)底部设置有石头。
CN201820147531.7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Active CN20801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7531.7U CN20801669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7531.7U CN20801669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6698U true CN208016698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7531.7U Active CN20801669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6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65751A (en) External biological aquarium filter
CN209151999U (zh) 具有快速及时排污功能的保持箱底清洁的新型水族箱
KR101068556B1 (ko) 수족관용 정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족관
JP2004350675A (ja) 水槽用フィルター及び水槽用浄化装置
KR20150001800U (ko) 어항용 부유 이물질 정수기
CN106614228B (zh)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CN210642037U (zh) 鱼池过滤器
CN210094377U (zh) 一种循环换水净化水体的鱼养殖池
CN108012980B (zh)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CN213141736U (zh) 鱼池过滤器
US7311822B2 (en) Aquarium
CN209594556U (zh) 生态养殖鱼缸
CN208016698U (zh) 一种双层净化的半开口式小型办公桌鱼缸
CN210445001U (zh) 一种鱼菜共生养殖鱼缸
CN208234677U (zh) 过滤净化装置
CN110089479A (zh) 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培养实验室养殖装置
CN214167535U (zh) 水产暂养设备的循环水过滤装置和净化装置
KR20170028594A (ko) 수족관 필터링 시스템
CN201451061U (zh) 可携式水族过滤装置
CN203538130U (zh) 沉淀过滤的水交换装置
CN206507067U (zh)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CN210120854U (zh) 双鱼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9481404U (zh) 一种履带式过滤器
JP3427091B2 (ja) 魚用水浄化装置
JPH10244290A (ja) 水槽水の濾過方法及び濾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