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4399U -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4399U
CN208014399U CN201820599812.6U CN201820599812U CN208014399U CN 208014399 U CN208014399 U CN 208014399U CN 201820599812 U CN201820599812 U CN 201820599812U CN 208014399 U CN208014399 U CN 208014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sulating layer
electric wire
inner insulating
double h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98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现
吉鸿飞
刘惠华
邓春艳
陈龙
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BIAN ELECTRICAL APPARATUS DEYA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BIAN ELECTRICAL APPARATUS DE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BIAN ELECTRICAL APPARATUS DEY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BIAN ELECTRICAL APPARATUS DE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98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4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4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4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绝缘电线,所述电线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组成,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设置有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由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所述外绝缘层包覆在包带层上。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绝缘层其它特性的前提下,通过在内、外绝缘层之间以包带层单独填充氢氧化镁粉末的方式,极大的提高双层绝缘电线中阻燃剂含量,从而大幅的有效提升双层绝缘电线的阻燃性能,使其绝缘、阻燃性能优异,有利于实现安全、可靠地用电,其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具体是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双层绝缘电线因其具有较好的韧度和抗磨性能,在装修工程的电路布置作业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双层绝缘电线除了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目前,双层绝缘电线的阻燃性能主要是通过在绝缘材料中添加阻燃剂的方式实现的。然而,在绝缘材料中添加阻燃剂需要兼顾绝缘材料的其它技术指标特性,即基于绝缘材料配方的缘故,绝缘材料中的阻燃剂是不能添加太多的,这使得双层绝缘电线的绝缘、阻燃性能无法实现有效的提升,甚至个别双层绝缘电线几乎是不具备阻燃性能的,导致现有双层绝缘电线的阻燃性能不佳,不利于安全用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双层绝缘电线的特殊性和其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阻燃性能优异的双层绝缘电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绝缘电线,所述电线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组成,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设置有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由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所述外绝缘层包覆在包带层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内绝缘层的外周沿着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相邻凸脊之间具有内凹的沟槽,所述内绝缘层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通过包带层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所有凸脊在周向上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所有凸脊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
进一步的,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凸脊轮廓为弧线状,凸脊的截面形状呈半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包带层的内表面贴附在所述内绝缘层外周凸脊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体为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为单丝结构或绞合股线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分别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包带层为绕包的无纺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绝缘层其它特性的前提下,通过在内、外绝缘层之间以包带层单独填充氢氧化镁粉末的方式,极大的提高双层绝缘电线中阻燃剂含量,当本实用新型在燃烧时,内绝缘层外周填充的氢氧化镁粉末Mg(OH)2和氧气O2发生反应,产生三氧化二镁Mg2O3和水分子H2O,产生的水能降低空气温度,并迅速形成蒸汽而阻止火焰的燃烧,起到高阻燃性能,可见,本实用新型大幅的有效提升双层绝缘电线的阻燃性能,使其绝缘、阻燃性能优异,有利于实现安全、可靠地用电,其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实用性强;
2. 本实用新型的内绝缘层结构既能确保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集中、稳定的附着,又能避免对电线整体直径的增大,使包含有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的电线能够有效地满足家庭装修所用电线的技术规格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导体;2—内绝缘层;3—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4—包带层;5—外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具体是一种双层绝缘电线。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清楚地说明,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体1、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导体1上的内绝缘层2、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包带层4和外绝缘层5组成。
具体的,导体1是以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绞合为股线结构,例如第2类铜导体或第5类软铜导体。
内绝缘层2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1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1上。内绝缘层2的外周沿着电线(或导体1)的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21,这些凸脊21在周向上等距均匀分布,且要求内绝缘层2外周的所有凸脊21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成型,即所有凸脊21的外周顶点基本处在同一圆周上。前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每一凸脊21的轮廓为弧线状,凸脊21的截面形状呈半圆结构;前述内绝缘层2上的相邻凸脊21之间形成内凹的、敞口状的沟槽22,内绝缘层2外周的沟槽22用作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整个内绝缘层2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或花瓣状)。为了确保所成型电线的直径符合标准规定,可以考虑将上述内绝缘层2的整体厚度不作变化,按标准厚度成型即可。
氢氧化镁粉末以涂抹方式填充在上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沟槽22内,并由绕包在内绝缘层2外周的、无纺布结构的包带层4束缚固定,束缚氢氧化镁粉末的包带层4的内表面基本贴附在上述内绝缘层2外周凸脊21的顶部表面,以确保对所成型电线的直径不受太大影响,通过包带层4束缚在内绝缘层2上的沟槽内的氢氧化镁粉末在内绝缘层2上形成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
外绝缘层5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1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1外的包带层4上,从而使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5之间形成阻燃性能优异的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包带层和外绝缘层组成。
具体的,导体是以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的单丝结构,例如第1类铜导体。
内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上。内绝缘层的外周沿着电线(或导体)的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这些凸脊在周向上等距均匀分布,且要求内绝缘层外周的所有凸脊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成型,即所有凸脊的外周顶点基本处在同一圆周上。前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每一凸脊的轮廓为弧线状,凸脊的截面形状呈半圆结构;前述内绝缘层上的相邻凸脊之间形成内凹的、敞口状的沟槽,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用作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整个内绝缘层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或花瓣状)。为了确保所成型电线的直径符合标准规定,可以考虑将上述内绝缘层的整体厚度不作变化,按标准厚度成型即可。
氢氧化镁粉末以涂抹方式填充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内,并由绕包在内绝缘层外周的、无纺布结构的包带层束缚固定,束缚氢氧化镁粉末的包带层的内表面基本贴附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凸脊的顶部表面,以确保对所成型电线的直径不受太大影响,通过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的沟槽内的氢氧化镁粉末在内绝缘层上形成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外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外的包带层上,从而使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形成阻燃性能优异的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包带层和外绝缘层组成。
具体的,导体是以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的单丝结构,例如第1类铜导体。
内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上。内绝缘层的外周沿着电线(或导体)的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这些凸脊在周向上等距均匀分布,且要求内绝缘层外周的所有凸脊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成型,即所有凸脊的外周顶点基本处在同一圆周上。前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每一凸脊的轮廓为n型线状,凸脊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结构;前述内绝缘层上的相邻凸脊之间形成内凹的沟槽,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用作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整个内绝缘层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为了确保所成型电线的直径符合标准规定,可以考虑将上述内绝缘层的整体厚度不作变化,按标准厚度成型即可。
氢氧化镁粉末以涂抹方式填充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内,并由绕包在内绝缘层外周的、无纺布结构的包带层束缚固定,束缚氢氧化镁粉末的包带层的内表面基本贴附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凸脊的顶部表面,以确保对所成型电线的直径不受太大影响,通过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的沟槽内的氢氧化镁粉末在内绝缘层上形成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外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外的包带层上,从而使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形成阻燃性能优异的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包带层和外绝缘层组成。
具体的,导体是以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的绞合股线结构,例如第2类铜导体。
内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上。内绝缘层的外周沿着电线(或导体)的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这些凸脊在周向上等距均匀分布,且要求内绝缘层外周的所有凸脊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成型,即所有凸脊的外周顶点基本处在同一圆周上。前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每一凸脊的轮廓为v型线状,凸脊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结构;前述内绝缘层上的相邻凸脊之间形成内凹的沟槽,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用作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整个内绝缘层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为了确保所成型电线的直径符合标准规定,可以考虑将上述内绝缘层的整体厚度不作变化,按标准厚度成型即可。
氢氧化镁粉末以涂抹方式填充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的沟槽内,并由绕包在内绝缘层外周的、无纺布结构的包带层束缚固定,束缚氢氧化镁粉末的包带层的内表面基本贴附在上述内绝缘层外周凸脊的顶部表面,以确保对所成型电线的直径不受太大影响,通过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的沟槽内的氢氧化镁粉末在内绝缘层上形成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外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外的包带层上,从而使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形成阻燃性能优异的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体、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内绝缘层、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包带层和外绝缘层组成。
具体的,导体是以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的绞合股线结构,例如第5类铜导体。
内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上。
氢氧化镁粉末以涂抹方式包覆填充在上述内绝缘层的外周,并由绕包在内绝缘层外周的、无纺布结构的包带层束缚固定,通过包带层束缚在内绝缘层上的氢氧化镁粉末在内绝缘层上形成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外绝缘层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其沿着导体的轴向挤出包覆在导体外的包带层上,从而使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形成阻燃性能优异的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层绝缘电线,所述电线主要由导体(1)、以及由内而外包覆在导体(1)上的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5)之间设置有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由包带层(4)束缚在内绝缘层(2)上,所述外绝缘层(5)包覆在包带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的外周沿着轴向方向分布有多条凸脊(21),相邻凸脊(21)之间具有内凹的沟槽(22),所述内绝缘层(2)的截面形状呈齿轮状,所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沟槽(22)通过包带层(4)填充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所有凸脊(21)在周向上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所有凸脊(21)在电线的径向上等高。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外周的凸脊(21)轮廓为弧线状,凸脊(21)的截面形状呈半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层(4)的内表面贴附在所述内绝缘层(2)外周凸脊(2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杂质含量≤0.0065%、含氧量≤0.04%的高纯度无氧铜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单丝结构或绞合股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5)分别为辐照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层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层(4)为绕包的无纺布结构。
CN201820599812.6U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Active CN208014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812.6U CN208014399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812.6U CN208014399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4399U true CN208014399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9812.6U Active CN208014399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43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345A (zh) * 2020-07-15 2020-11-13 苏州立月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连接线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345A (zh) * 2020-07-15 2020-11-13 苏州立月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连接线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0209U (zh) 一种高柔性耐扭转机器人电缆
CN10914801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速大功率充电抗拉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N208014399U (zh) 一种双层绝缘电线
CN209843293U (zh) 双层绝缘长寿命电缆电线
CN2087062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速大功率充电抗拉软电缆
CN209822334U (zh) 一种抗拉阻燃型控制电缆
CN212322705U (zh) 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电力电缆
CN210805302U (zh) 风电用大截面epr绝缘直流软电缆
CN204480682U (zh) 多芯防水电缆
CN209912595U (zh) 尼龙护套夹层户外防紫外线阻燃铠装特种电缆
CN206672693U (zh) 一种防火中压多芯电缆
CN201673723U (zh) 电信设备用方形电缆
CN216793340U (zh) 一种易于绕制的自粘漆包利兹线
CN2067419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
CN215815332U (zh) 一种高空系留用发光电缆
CN205984343U (zh) 一种盾构装备用变频扁电缆
CN209607496U (zh) 智慧能源重型柔性电力电缆
CN209607438U (zh) 一种新型舰船用电缆
CN212303120U (zh) 一种柔韧性高的电缆
CN207009137U (zh) 一种低压电力电缆
CN216749337U (zh) 一种防潮屏蔽电缆
CN217333667U (zh) 一种用于配电机房柔韧性交联抗干扰高阻燃电力电缆
CN202662349U (zh) 一种阻燃电源电缆
CN203746509U (zh) 一种阻燃通讯电缆
CN210201091U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