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743U -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0743U
CN208010743U CN201820355808.5U CN201820355808U CN208010743U CN 208010743 U CN208010743 U CN 208010743U CN 201820355808 U CN201820355808 U CN 201820355808U CN 208010743 U CN208010743 U CN 208010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ain
connection
drive
driving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58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卫华
张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3558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0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0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0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被连接体与第二被连接体隐形连接的主驱动体和副连接体,主驱动体一端设置有主驱体外螺纹与主驱体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主驱体安装槽、主驱体连接内腔与主驱体连接通道;螺塞设置在主驱动体一侧,并在主驱动体内设置有驱动磁体和用于与连接栓体接触的主驱体内环端面,驱动磁体外围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后端支架,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前端支架,驱动磁体前端支架上设置有主动凸销,驱动磁体一侧设置有连接栓体,驱动磁体另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连接栓体上设置有从动凸销;由安装驱动机构正向单驱动实现被连接体之间的隐形连接,反向驱动安装驱动机构时,从而将被连接体分开,有以保证原始产品设计的完美性。

Description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在各类设备中应用极其广泛,已形成完备的系列标准,成为行业的通用件;但此类紧固件受到作业方式的限制,需要有部分紧固件被作业部分暴露在外,便于作业工具施力拆装,这就导致被连接件外凸显出诸多的紧固件被作业部分,为避免干涉此类被紧固件需在被连接件上加工相应的工艺底孔,尤其在大型的木制、橡塑及铝制件领域,传统的紧固连接方式不但操作繁琐且影响外观;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紧固连接作业方式,既能解决诸多大型构件的无痕紧固,又便于拆装,还不影响外观,以保证原始产品设计的一体和多部件连接后的完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被连接体与第二被连接体隐形连接的主驱动体和副连接体及用于驱动第一被连接体的安装驱动机构,主驱动体一端外围设置有主驱体外螺纹,且此端内侧设置有主驱体内螺纹,主驱动体另一端外围设置有主驱体安装槽,且此端内侧依次设置有主驱体连接内腔与主驱体连接通道;用于密封主驱动体的螺塞设置在主驱动体一侧,螺塞外围一端设置有螺塞外螺纹,内侧设置有螺塞内腔孔;并在主驱动体内设置有驱动磁体和用于与连接栓体接触的主驱体内环端面,驱动磁体外围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后端支架,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前端支架,驱动磁体前端支架上设置有主动凸销,驱动磁体一侧设置有连接栓体,驱动磁体另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连接栓体一端外围设置有栓体导向锥面与栓体外螺纹,连接栓体另一端设置有与主动凸销贴合传动的从动凸销;连接栓体外部设置有栓体螺纹,栓体螺纹穿过主驱体连接通道与主驱体连接内腔置于主驱体外螺纹外;
副连接体外围设置有副体连接外圆、副体安装槽及副体外螺纹,副连接体内侧设置有第四导向锥面、副体内螺纹与副体内腔;
同时在第二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底孔,在第一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底孔;
安装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多个驱动连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驱动体外围设置有用于安装时起导向稳定作用的第一导向锥面、第二导向锥面及第一导向外圆。
在本实用新型中,螺塞上设置有螺塞内六角,安装工具通过旋转螺塞内六角以拆装螺塞,并由螺塞限位端面进行轴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磁体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接栓体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副连接体外围设置有用于安装时起导向稳定作用的第五导向锥面、第二导向外圆及第三导向锥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被连接体和第二被连接体由硬基体或软基体材料制成,对于材料为硬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预先在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上加工螺纹;对于材料为软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副体外螺纹和主驱体外螺纹具有自攻性,在安装工具通过副体安装槽将副连接体旋转安装进第二连接底孔过程中自攻螺纹,在安装工具通过主驱体安装槽将主驱动体旋转安装进第一连接底孔过程中自攻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工具的第二连接沉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工具的第一连接沉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磁体通过驱动磁体后端支架与驱动磁体前端支架间隙配合安装于主驱动体的主驱体配合内圆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栓体通过栓体配合外圆与主驱动体的主驱体配合内圆间隙配合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螺塞通过螺塞外螺纹与主驱体内螺纹旋转紧固后与主驱体外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底孔和第二连接底孔通过螺塞内六角、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副体内腔接通,以保持主驱动体与副连接体拆装时的压力平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驱动机构正向单驱动带动主驱动体与副连接体连接进而实现被连接体之间的隐形连接,反向驱动安装驱动机构时,驱动磁体带动连接栓体反转退出与副连接体的旋转配合,从而将被连接体分开,有效解决诸多大型构件无痕紧固,又便于拆装,还不影响外观的问题,进而保证原始产品设计的一体和多部件连接后的完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主驱动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副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主驱动体与副连接体对接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导向锥面1、螺塞2、螺塞内六角3、复位弹簧4、螺塞限位端面5、第二导向锥面6、螺塞内腔孔7、主驱体内螺纹8、主驱体外螺纹9、主驱动体10、驱动磁体后端支架11、第一通孔12、从动凸销13、栓体配合外圆14、连接栓体15、主驱体连接通道16、主驱体安装槽17、栓体外螺纹18、栓体导向锥面19、主驱体连接内腔20、主驱体内环端面21、第二通孔22、主动凸销23、驱动磁体前端支架24、驱动磁体25、主驱体配合内圆26、后端支架外圆27、螺塞外螺纹28、第一导向外圆29、副体内腔30、第三导向锥面31、第二导向外圆32、副体外螺纹33、副体安装槽34、副体连接外圆35、副体内螺纹36、第四导向锥面37、副连接体38、第五导向锥面39、第一连接沉槽40、第二连接沉槽41、第一连接底孔42、第二连接底孔43、安装驱动机构44、第一驱动连接口A、第二驱动连接口B、第三驱动连接口C、第一被连接体N及第二被连接体M,主驱动体10一端外围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锥面1、第一导向外圆29、第二导向锥面6和主驱体外螺纹9,且此端内侧设置有主驱体内螺纹8,主驱动体10另一端外围设置有主驱体安装槽17,且此端内侧依次设置有主驱体连接内腔20和主驱体连接通道16;螺塞2外围一端设置有螺塞外螺纹28,内侧设置有螺塞内腔孔7,螺塞2上设置有螺塞内六角3;驱动磁体25外围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后端支架11,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前端支架24,驱动磁体前端支架24上设置有主动凸销23,驱动磁体25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连接栓体15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连接栓体15一端外围依次设置有栓体导向锥面19和栓体外螺纹18,连接栓体15另一端设置有从动凸销13;
副连接体38外围依次设置有副体连接外圆35、副体安装槽34、副体外螺纹33、第五导向锥面39、第二导向外圆32和第三导向锥面31,副连接体38内侧依次设置有第四导向锥面37、副体内螺纹36与副体内腔30;
同时在第二被连接体M上预先加工有第二连接底孔43与第二连接沉槽41,在第一被连接体N上预先加工有第一连接底孔42和第一连接沉槽40,对于材料为硬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M和第一被连接体N,预先加工螺纹,主驱动体10通过主驱体外螺纹9与第一被连接体N上的预先加工螺纹配合安装,副连接体38通过副体外螺纹33与第二被连接体M上的预先加工螺纹配合安装;对于材料为软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M和第一被连接体N,副体外螺纹33和主驱体外螺纹9具有自攻性,在安装工具通过副体安装槽34将副连接体38旋转安装进第二连接底孔43过程中自攻螺纹,在安装过程中第三导向锥面31和第二导向外圆32与第五导向锥面39起导向稳定作用,第二连接沉槽41用于容纳安装工具,在安装工具通过主驱体安装槽17将主驱动体10旋转安装进第一连接底孔42过程中自攻螺纹,在此安装过程中第一导向锥面1、第一导向外圆29和第二导向锥面6起导向稳定作用,第一连接沉槽40用于容纳安装工具;
驱动磁体25通过驱动磁体后端支架11和驱动磁体前端支架24间隙配合安装于主驱体配合内圆26内,连接栓体15一端通过栓体配合外圆14与主驱体配合内圆26间隙配合安装,并在连接栓体15外部设置有栓体螺纹,栓体螺纹穿过主驱体连接通道16和主驱体连接内腔20置于主驱动体10外,螺塞2通过螺塞外螺纹28与主驱体内螺纹8旋转紧固后与主驱动体10连接,且安装工具通过旋转螺塞内六角3以拆装螺塞2,并由螺塞限位端面5轴向限位,同时在驱动磁体25和螺塞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常态时复位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4顶着驱动磁体25与连接栓体15接触,进而推动连接栓体15与主驱体内环端面21接触;
当主驱动体10与副连接体38对接时,栓体导向锥面19与第四导向锥面37接触,连接栓体15向主驱动体10内收缩,推动驱动磁体25进一步压缩复位弹簧4直至后端支架外圆27与螺塞内腔孔7贴合;此时安装驱动机构44贴近第一被连接体N,可手动或电动通过第一驱动连接口A、第二驱动连接口B或第三驱动连接口C中任意一个驱动连接口单独正向驱动安装驱动机构44,从而带动驱动磁体25旋转,从动凸销13和主动凸销23贴合传动,驱动磁体25通过驱动磁体前端支架24上的主动凸销23带动连接栓体15旋转,并在复位弹簧4的推动下栓体外螺纹18与副体内螺纹36旋转配合,最终拉紧副连接体38与主驱动体10,此时副体连接外圆35与主驱体连接内腔20间隙配合,以实现第一被连接体N与第二被连接体M隐形连接紧固;当反向驱动安装驱动机构44时,驱动磁体25带动连接栓体15反转退出与副连接体38的旋转配合,从而分开第一被连接体N与第二被连接体M的连接;第一连接底孔42与第二连接底孔43通过螺塞内六角3、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2和副体内腔30接通,以保持主驱动体10与副连接体38拆装时的压力平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被连接体与第二被连接体隐形连接的主驱动体和副连接体及用于驱动第一被连接体的安装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驱动体一端外围设置有主驱体外螺纹,且此端内侧设置有主驱体内螺纹,主驱动体另一端外围设置有主驱体安装槽,且此端内侧依次设置有主驱体连接内腔与主驱体连接通道;用于密封主驱动体的螺塞设置在主驱动体一侧,螺塞外围一端设置有螺塞外螺纹,内侧设置有螺塞内腔孔;并在主驱动体内设置有驱动磁体和用于与连接栓体接触的主驱体内环端面,驱动磁体外围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后端支架,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磁体前端支架,驱动磁体前端支架上设置有主动凸销,驱动磁体一侧设置有连接栓体,驱动磁体另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连接栓体一端外围设置有栓体导向锥面与栓体外螺纹,连接栓体另一端设置有与主动凸销贴合传动的从动凸销;连接栓体外部设置有栓体螺纹,栓体螺纹穿过主驱体连接通道与主驱体连接内腔置于主驱体外螺纹外;
副连接体外围设置有副体连接外圆、副体安装槽及副体外螺纹,副连接体内侧设置有第四导向锥面、副体内螺纹与副体内腔;
同时在第二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底孔,在第一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底孔;
安装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多个驱动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驱动体外围设置有用于安装时起导向稳定作用的第一导向锥面、第二导向锥面及第一导向外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塞上设置有螺塞内六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磁体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接栓体贯穿轴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副连接体外围设置有用于安装时起导向稳定作用的第五导向锥面、第二导向外圆及第三导向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被连接体和第二被连接体由硬基体或软基体材料制成,对于材料为硬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预先在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上加工螺纹;对于材料为软基体的第二被连接体和第一被连接体,副体外螺纹和主驱体外螺纹具有自攻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工具的第二连接沉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被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工具的第一连接沉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磁体通过驱动磁体后端支架与驱动磁体前端支架间隙配合安装于主驱动体的主驱体配合内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栓体通过栓体配合外圆与主驱动体的主驱体配合内圆间隙配合安装。
CN201820355808.5U 2018-03-15 2018-03-15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Active CN208010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5808.5U CN208010743U (zh) 2018-03-15 2018-03-15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5808.5U CN208010743U (zh) 2018-03-15 2018-03-15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0743U true CN208010743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9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5808.5U Active CN208010743U (zh) 2018-03-15 2018-03-15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07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3002A (zh) * 2018-03-15 2018-07-06 桂林理工大学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3002A (zh) * 2018-03-15 2018-07-06 桂林理工大学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466A (zh) 一种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方法
CN208010743U (zh)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N208010708U (zh) 双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N208010742U (zh) 单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装置
CN108252986A (zh) 双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N108397465A (zh) 一种双驱动控制隐形连接方法
CN108253002A (zh) 单驱动控制隐形连接装置
CN208010707U (zh) 双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装置
CN207120167U (zh) 一种螺钉枪锁附机构及螺钉枪
CN108223503A (zh) 双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装置
CN205654808U (zh) 一种卡接式传动装置
CN108412878A (zh) 一种单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方法
CN108286556A (zh) 单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装置
CN108397451A (zh) 一种双驱动控制偏心可调隐形连接方法
CN206875684U (zh) 壁挂式空调用塑料件的安装结构
CN206752098U (zh) 一种电机主轴快速拆装结构
CN20597802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医用挂钩
CN101644134B (zh) 百叶帘控制机构
CN201735497U (zh) 组合式无粘结机头
CN213808719U (zh) 一种带有压力控制阀的液力变矩器
CN220967855U (zh) 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
CN207621127U (zh) 一种型材呈组角的连接结构
CN208919532U (zh) 一种防松脱灶具进气接头组件
CN207131866U (zh) 一种磁流体旋转密封装置的基座结构
CN208982520U (zh) 一种高稳固性的轴承传动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