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266U -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0266U
CN208010266U CN201820333597.5U CN201820333597U CN208010266U CN 208010266 U CN208010266 U CN 208010266U CN 201820333597 U CN201820333597 U CN 201820333597U CN 208010266 U CN208010266 U CN 20801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tep
vehicle
directive wheel
frame body
stradd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35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东
张明
肖潜飞
周小斌
史明红
杨铭
范永光
代刚
宋从丽
王俊
舒冬
种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35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0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底部内侧对称设有若干走行轮(3),所述架体(1)下设有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行的固定轨道(6),所述固定轨道(6)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所述架体(1)底部固定设有导向轮(2),所述导向轮(2)设于固定轨道(6)之上,所述导向轮(2)两侧对称各设有一个楔形挡块(4),所述楔形挡块(4)上设有通孔,两侧楔形挡块(4)的通孔的间距与相邻两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中设有固定销(5)。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导行轮和走行轮带动登车梯沿轨道移动,导行轮自锁将登车梯固定在不同编组长度车辆的车门处。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背景技术
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形式,其通过单根轨道梁进行支撑、导向和稳定,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车辆地板面距地面距离通常在2~3m左右。车辆早晚收发车时,司乘人员都需要使用登车梯来进行上下车作业。
登车梯作为重要的辅助登车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为满足司机或调试人员正常登车需求,多将登车梯设计为固定式,按照不同车型的限界要求安装在司机室车门处侧方地面上,车辆两端各一个。这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某一固定编组和长度的车辆,而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受近远期客流和潮汐客流的影响,往往需要利用不同编组的车辆同时混跑,导致车辆长度具有较大差别,但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两登车梯适应不了不同长度的车辆。因而要求停车线两侧的登车梯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车辆,才能满足不同编组的车辆同时混跑,即登车梯的位置要能够根据车辆长度进行调整。
同时由于车辆停车可能存在误差,固定设置在地面的登车梯可能导致与车门衔接出现误差,给司机或调试人员上下车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登车梯底部对称设置的走行轮和导向轮带动登车梯沿固定轨道移动,固定轨道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导向轮两侧设有楔形挡块,楔形挡块上设有通孔,固定销依次设于通孔和固定孔中,可将导向轮固定在固定轨道上的特定位置,从而将登车梯固定在车门处,通过调整登车梯的位置,可以使其适应不同长度车辆的登车需求,以满足不同编组车辆同时混跑的登车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为登车梯的主体框架结构,所述架体上设有登车平台和登车阶梯系统,所述架体底部内侧对称设有若干走行轮,用于带动登车梯沿轨道移动,以适应不同车辆长度的登车需求及克服停车误差;
所述架体下设有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行的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所述架体底部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于固定轨道上,所述导向轮两侧对称各设有一楔形挡块,所述楔形挡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楔形挡块的通孔的间距与相邻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通孔与固定孔中设有固定销,用于将导向轮固定在固定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横向支撑结构和竖向支撑结构,所述登车平台设于竖向支撑结构的顶端,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上设有横向固定梁,导向轮固定在横向固定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登车平台和所述阶梯上均设有栏杆。
进一步地,所述登车平台的高度与车门地板面的高度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挡块一侧为凹圆弧面,所述凹圆弧面与导向轮的圆弧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一端设有螺帽,另一端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与所述导向轮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轨道设在地面以下,高度低于轨道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轨道与跨座单轨轨道之间的距离等于登车梯与单轨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加登车梯宽度的一半再加单轨车辆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的高度低于所述走行轮的高度。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登车梯架体底部对称设置的走行轮带动登车梯移动,登车梯架体底部设置导向轮,导向轮下方的地面上设置固定轨道,导向轮沿着固定轨道移动带动登车梯沿固定轨道移动,从而使登车梯能够准确移动到车门的位置上,以适应不同车辆长度的登车需求,满足不同编组的车辆同时混跑登车需求。
(2)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固定轨道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导向轮两侧设有楔形挡块,楔形挡块上设有通孔,固定销依次设于通孔和固定孔中,将导向轮固定在固定轨道上的特定位置,从而将登车梯固定在车门处,将登车梯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处,实现导行轮的自锁,防止在登车的过程中登车梯发生晃动,影响登车安全。
(3)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同时根据车辆限界尺寸调整固定轨道与跨座单轨之间的距离,使得登车梯与单轨车辆之间间隔安全距离,保证列车的正常通行和作业人员安全。
(4)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固定销的一端设有螺帽,另一端为圆柱体,用于方便固定销快速省力的插入到通孔和固定孔内;固定轨道的宽度与导向轮的宽度相同,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保证导向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向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登车梯与跨座式单轨列车轨道梁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登车梯系统与跨座式单轨列车配合示意图。
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架体、2-导向轮、3-走行轮、4-楔形挡块、5-固定销、6-固定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登车梯系统包括架体1、导向轮2、走行轮3、楔形挡块4、固定销5和固定轨道6,架体1为登车梯的主体结构,架体1为框架结构,为其他零部件提供了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架体1包括横向支撑结构和竖向支撑结构,竖向支撑结构顶端设有登车平台,登车平台的高度与车门地板面的高度相当,登车平台和横向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登车阶梯,登车平台和登车阶梯上均设有栏杆,用于防止人员在上下车的过程中跌落,起保护作用。走行轮3是登车梯的走行机构,走行轮3安装在登车梯架体底部内侧,呈对称布置,走行轮3用于带动架体1沿着轨道移动,从而使得登车梯能够移动到与车辆门相匹配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车辆登车需求,满足不同编组的车辆同时混跑,同时可以克服停车误差造成的登车梯与车门对接不准的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架体1底部横向支撑结构底部设有固定轨道6,固定轨道6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行设置,且固定轨道6设在地面以下的位置,固定轨道6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横向支撑结构之间设有固定横梁,固定横梁上设有导向轮2,导向轮2离地面的高度低于走行轮3离地面的高度,导向轮2恰好设置在固定轨道6之上,且导向轮2恰好能沿着固定轨道6移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向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导向轮2沿固定轨道6的两侧对称各设有一楔形挡块4,楔形挡块4的一侧为凹圆弧面,凹圆弧面的半径与导向轮2的半径相同,二者弧面相贴合,两侧的楔形挡块4用于夹住导向轮2;楔形挡块4的另一侧设有通孔,楔形挡块4夹紧导向轮2后通孔的位置恰好与固定轨道6上的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侧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固定销5依次穿过通孔和固定孔,将两侧的楔形挡块4固定在固定轨道6上,从而将导向轮2固定在固定轨道6上,即实现导向轮2的自锁,使得登车梯能够准确地停在需要的位置,防止来回滑动造成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固定销5的一端设有螺帽,另一端为圆柱体,用于方便固定销5快速省力的插入到通孔和固定孔内。
作为优选,固定轨道6的宽度与导向轮2的宽度相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登车梯与跨座式单轨列车轨道梁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登车梯系统与跨座式单轨列车配合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轨道6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之间的间隔与登车梯宽度的一半加单轨车辆宽度的一半再加登车梯与单轨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用于保证登车梯与单轨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进出单轨车辆。
登车梯工作时:先根据单轨车辆门的位置,确定登车梯最后需要移动到的位置,确定固定轨道6上对应该位置的两固定孔,推动登车梯移动,走行轮3和导向轮2带动登车梯沿着固定轨道6移动到相应位置;在导向轮2沿固定轨道6两侧防止楔形挡块4,使得楔形挡块4通孔的位置与两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使固定销5依次穿过通孔和固定孔,从而将导向轮2固定在固定轨道6上,以将登车梯固定在车门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为登车梯的主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有登车平台和登车阶梯,所述架体(1)底部内侧对称设有若干走行轮(3),用于带动登车梯沿轨道移动,以适应不同车辆长度的登车需求及克服停车误差;
所述架体(1)下设有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行的固定轨道(6),所述固定轨道(6)上设有一排等间距的固定孔;所述架体(1)底部固定设有导向轮(2),所述导向轮(2)设于固定轨道(6)上,所述导向轮(2)两侧对称各设有一个楔形挡块(4),所述楔形挡块(4)上设有通孔,两侧所述楔形挡块(4)的通孔的间距与相邻两固定孔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中设有固定销(5),用于将所述导向轮(2)固定在所述固定轨道(6)上,用于防止登车过程中登车梯晃动影响登车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横向支撑结构和竖向支撑结构,所述登车平台设于所述竖向支撑结构的顶端,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上设有横向固定梁,所述导向轮(2)固定在所述横向固定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车平台和所述阶梯上均设有栏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车平台的高度与车门地板面的高度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挡块(4)一侧为凹圆弧面,所述凹圆弧面与导向轮(2)的圆弧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5)一端为螺帽,另一端为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6)的宽度与所述导向轮(2)的宽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6)设在地面以下,高度低于轨道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6)与跨座单轨轨道之间的距离等于登车梯与单轨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加登车梯宽度的一半再加单轨车辆宽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2)的高度低于所述走行轮(3)的高度。
CN201820333597.5U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Active CN20801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3597.5U CN208010266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3597.5U CN208010266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0266U true CN208010266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3597.5U Active CN208010266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0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522A (zh) * 2018-03-12 2018-07-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522A (zh) * 2018-03-12 2018-07-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1159B (zh) 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CN109372376B (zh) 多点开门的铁路站台安全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860202B (zh) 一种低地板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及车体布局
CN206438810U (zh) 多层停车装置
CN110203211B (zh) 一种辅助地铁列车站台精确停车的系统
US4702173A (en) Vehicle supported in cantilever fashion and switching of at rail divergent junctions
CN106809220B (zh)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CN208010266U (zh)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CN208948705U (zh) 用于更换牵引模块及制动模块的快速吊装驳接车
CN206826644U (zh)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EP1946987A1 (en) Transportation vehicle elevated to allow other vehicles to pass under it
WO2024007846A1 (zh) 轨道车辆车体、复轨架车系统及复轨架车的方法
CN115946730B (zh) 一种安全导向系统
CN102101480B (zh) 轨道交通换线设备
CN108331522A (zh) 一种移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EP1670671A1 (de) Vollautomatisches verkehrssystem
DE3926725A1 (de) Kabinenbahnsystem in leichtbauweise, insbesondere fuer innerstaedtischen und vorortverkeh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CN108327737A (zh) 一种电动式跨座单轨登车梯系统
KR20130038568A (ko) 외선형 경전철의 승강장
JPH08258709A (ja) 軌道保守作業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軌道保守用車両
CN209159721U (zh) 用于列车车头端面检修的移动式三层平台小车
CN212828415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车体检修装置
CN213174979U (zh) 一种用于平面移动立体车库中的独立式升降平台系统
CN210886779U (zh) 可用于单双轨变换的支撑立柱及单轨道梁结构
CN220376183U (zh) 一种用于疏散平台的辅助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Xiaobin

Inventor after: Dai Gang

Inventor after: Song Congli

Inventor after: Wang Jun

Inventor after: Shu Dong

Inventor after: Zhong Chuanqiang

Inventor after: Yin Qin

Inventor after: Li Wensheng

Inventor after: Jiu D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g

Inventor after: Xiao Qianfei

Inventor after: Shi Minghong

Inventor after: Yang Ming

Inventor after: Fan Yongguang

Inventor before: Jiu D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un

Inventor before: Shu Dong

Inventor before: Zhong Chuanq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Ming

Inventor before: Xiao Qianfei

Inventor before: Zhou Xiaobin

Inventor before: Shi Mingh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Ming

Inventor before: Fan Yongguang

Inventor before: Dai G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Congl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