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9729U - 一种背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9729U
CN207999729U CN201820591356.0U CN201820591356U CN207999729U CN 207999729 U CN207999729 U CN 207999729U CN 201820591356 U CN201820591356 U CN 201820591356U CN 207999729 U CN207999729 U CN 207999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wall
glue frame
backing structure
frame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13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13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9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9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9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胶架、楔形导光板及发光组件,所述胶架套设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厚度沿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逐渐减薄;所述胶架包括周壁及楔形底部,所述楔形底部与位于非发光侧的周壁连接,所述楔形导光板配合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上。通过将背光中容易变形的胶架更改为楔形底部与周壁连接互相支撑的胶架,楔形底部对各边的胶架周壁起支撑作用,提升胶架强度,降低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目前常见的背光结构,胶架是口子型框的结构,这种结构有个缺点就是在随着产品尺寸加大,胶架形变量加大,特别是长边,胶架内凹变形后,造成膜片、导光板到胶架间隙变小,造成可靠性隐患,胶架内凹也引起胶架壁到玻璃侧边间隙变小,对玻璃也有影响,因此需要控制背光胶架变形,从而影响整个背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背光结构,通过将背光中容易变形的胶架更改为楔形底部与周壁连接互相支撑的胶架,楔形底部对各边的胶架周壁起支撑作用,提升胶架强度,降低形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框架、胶架、楔形导光板及发光组件,所述胶架套设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厚度沿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逐渐减薄;所述胶架包括周壁及楔形底部,所述楔形底部与位于非发光侧的周壁连接,所述楔形导光板配合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楔形底部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筋垂直于所述胶架的长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楔形底部靠近周壁处设有限位柱,所述框架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若干光源;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增设连接件,以连接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与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楔形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周壁上一体化注塑有金属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外侧的T型金属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内侧的折边金属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外侧内凹处的钩状金属件,其具有一挂钩,用于对扣合在所述内凹处的所述框架卡扣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框架材质为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光中容易变形的胶架更改为楔形底部与周壁连接互相支撑的胶架,楔形底部对各边的胶架周壁起支撑作用,提升胶架强度,降低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三的C-C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四的A-A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五的B-B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实施例六的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结构,其包括框架1、套设在所述框架1内的胶架2、设置在所述胶架2内楔形导光板3和发光组件4,所述楔形导光板3的厚度沿所述发光组件4的发光方向逐渐减薄;所述胶架2包括周壁21及楔形底部22,所述楔形底部22与位于非发光侧的周壁21连接,所述楔形导光板3配合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22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光中容易变形的胶架2更改为楔形底部22与周壁21连接互相支撑的结构,在厚度上通过将导光板3做成斜面形状产生的空间匹配所述楔形底部22,即不过多或不增加背光厚度的基础上同时整块楔形底部22对各边的胶架2周壁21起支撑作用,提升胶架2强度,降低形变。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组件4包括电路板41及电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板41上的若干光源42;相邻所述光源42之间增设连接件24,以连接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21与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的所述楔形底部22。所述楔形导光板3设置相应的缺口避开所述连接件24,使所述楔形导光板3能够插入所述胶架2内。通过增设所述连接件24结构,使所述发光组件4前后的所述周壁21和所述楔形底部22连接在一起,限制所述发光组件4后面的所述周壁21向外扩张变形。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楔形底部22靠近周壁21处设有限位柱23,所述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槽11。通过在胶架2底部靠近胶架2周壁21的背面做限位柱23,限位柱23通过框架1(优选铁架)的卡槽11相互配合来限制胶架2,避免胶架2发生向内凹的形变,提升背光结构的可靠性能。所述限位柱23可以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22靠近周壁21处的除发光端外的其他三面。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在所述楔形底部22远离所述楔形导光板3一侧进行掏胶(即从外观上看为凹槽结构)处理形成若干条加强筋25,防止胶架2底部过厚导致出模难且能够减少胶架2材料成本,同时减少形变,能够更好的支撑胶架2的周壁21,提升整个背光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更优选地,所述加强筋25垂直于所述胶架2的长边,提升垂直长边方向的胶架2强度,进一步减少形变。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6至8所示,在所述周壁21上一体化注塑有金属筋,因为金属筋很薄就有很好的强度,对外形结构影响较小,适用于绝大部分背光结构产品。具体地,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21外侧的T型金属件71,如图6所示;还包括一体注塑在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21内侧的折边金属件72,如图7所示。所述金属筋与周壁21注塑在一起后,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所述胶架2发生形变,提升产品稳定性;在所述金属筋上设置折边,可以承受的外力更大,进一步防止所述胶架2发生形变,提升产品稳定性。
如图8所示,所述金属筋还包括钩状金属件73,其具有凸出所述周壁21形成的挂钩。所述钩状金属件73可以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21外侧内凹处26,用于对扣合在所述内凹处26的所述框架1卡扣12进行限位,即所述挂钩扣合在所述框架1的卡扣12上。装配后所述挂钩会被所述框架1的侧边限位,避免所述胶壁内凹变形。所述钩状金属件73还可以一体注射在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21内侧,分布在相邻的所述光源42之间,即挂钩扣合在介于所述光源42之间的所述电路板41上,金属件的强度和变形量比胶架2小很多,限制了所述周壁21向外凸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改进结构(加强筋25、限位柱23、连接件24及金属筋)虽然是独立的,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改进结构进行适当的组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所述背光结构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楔形导光板3背面的反射片5、位于所述楔形导光板3出光面的光学膜6。所述框架1材质为金属,可以是铁、铝及其合金,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发光组件4优选经导热胶贴合在所述框架1的侧壁上,由于所述框架1为金属材质,结合导热胶,便于将所述发光组件4的热量及时传导到所述框架1进行散热,提高背光结构的发光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胶架、楔形导光板及发光组件,所述胶架套设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厚度沿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逐渐减薄;所述胶架包括周壁及楔形底部,所述楔形底部与位于非发光侧的周壁连接,所述楔形导光板配合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底部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垂直于所述胶架的长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底部靠近周壁处设有限位柱,所述框架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若干光源;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增设连接件,以连接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与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楔形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若干光源;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增设连接件,以连接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与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楔形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上一体化注塑有金属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外侧的T型金属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位于发光侧的所述周壁内侧的折边金属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筋包括一体注塑在所述周壁外侧内凹处的钩状金属件,其具有一挂钩,用于对扣合在所述内凹处的所述框架卡扣进行限位。
CN201820591356.0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背光结构 Active CN207999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1356.0U CN207999729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背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1356.0U CN207999729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背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9729U true CN207999729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1356.0U Active CN207999729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背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9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434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467634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019433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块
US6900792B2 (en) Housing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flat panel displays
WO2017084423A1 (zh) 背光模组后盖、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207999729U (zh) 一种背光结构
CN208026907U (zh) 车载背光模组
CN209281803U (zh) 一种无前框组装结构
CN208397888U (zh) Led平板灯
CN10904063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8013631U (zh) 一种背光源结构
CN105202424B (zh) 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CN204201702U (zh) 一种led集成吊顶扣板灯
CN108508655A (zh) 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CN106842671B (zh)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N105530840B (zh) 具有直接安装的led光源的陈列柜部件
CN210348128U (zh) 一种具有型材框架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210295705U (zh) 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20801147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的下框结构
CN208027054U (zh) 背光源结构
CN208027055U (zh) 防响动的车载背光模组
CN209132458U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
CN219876595U (zh) 显示屏箱体、显示模组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CN212207914U (zh) 一种液晶模组结构
CN21957454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