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4595U -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4595U
CN207994595U CN201820481900.6U CN201820481900U CN207994595U CN 207994595 U CN207994595 U CN 207994595U CN 201820481900 U CN201820481900 U CN 201820481900U CN 207994595 U CN207994595 U CN 207994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cable
connection component
end connection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然
程伟波
胡磊磊
高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l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Changzhou Woer Nuclear Material Co Ltd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LTK Electric Wire Huizhou Co Ltd,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Changzhou Woer Nuclear Material Co Ltd,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1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4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4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4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该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包括:终端,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及设于内腔外围的走线通道;接线端子,具有套接孔,以及与套接孔连通并贯通接线端子外表面的引出孔;以及电缆,包括导体及内置于导体的光纤;电缆的末段设于内腔,光纤随导体均嵌置于套接孔,光纤自引出孔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走线通道。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在提高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光纤从该连接结构中引出,为提升该连接结构整体的电气性能,一般会为引出的光纤配置相应的光纤绝缘子,但光纤绝缘子的占用空间较大,而该连接结构本身所在的安装空间有限,不便于容置光纤绝缘子,使得内置光纤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无法在较小的安装空间有效提升电气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结构无法在较小的安装空间提升电气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包括:
终端,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及设于所述内腔外围的走线通道;
接线端子,具有套接孔,以及与所述套接孔连通并贯通所述接线端子外表面的引出孔;以及
电缆,包括导体及内置于所述导体的光纤;所述电缆的末段设于所述内腔,所述光纤随所述导体均嵌置于所述套接孔,所述光纤自所述引出孔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所述走线通道。
优选地,所述走线通道内填充有绝缘介质。
优选地,所述走线通道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绝缘介质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套接部及设于所述套接部一端的接线部,所述套接孔开设于所述套接部远离所述接线部的端面,所述引出孔与所述套接部的外周面贯通。
优选地,所述引出孔与所述走线通道在径向上相邻近设置。
优选地,所述终端包括绝缘主体及保护管,所述内腔形成于所述绝缘主体,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保护管。
优选地,所述保护管穿置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内壁面及外周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绝缘主体的两端面。
优选地,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尾段、头段及连接所述尾段与头段的过渡段,所述尾段的壁厚大于所述头段的壁厚,所述过渡段的壁厚自与所述尾段连接的一端朝另一端递减;所述尾段的内壁嵌设有应力锥,所述保护管与所述绝缘主体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绝缘主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伞裙。
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通过在终端的内腔的外围设置走线通道,使得从接线端子的引出孔引出的光纤能够直接穿置于走线通道并从走线通道另一端穿出,有效提高了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同时还对引出的光纤形成保护并节约了安装空间,从而在提高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部分结构分解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另一部分结构分解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终端 11 内腔 12 走线通道
20 接线端子 21 套接孔 22 引出孔
30 电缆 31 导体 32 光纤
33 外绝缘层 40 应力锥 13 绝缘主体
14 保护管 131 尾段 132 头段
133 过渡段 23 接线部 24 套接部
50 伞裙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
终端10,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11及设于所述内腔11外围的走线通道12;
接线端子20,具有套接孔21,以及与所述套接孔21连通并贯通所述接线端子20外表面的引出孔22;以及
电缆30,包括导体31及内置于所述导体31的光纤32;所述电缆30的末段设于所述内腔11,所述光纤32随所述导体31均嵌置于所述套接孔21,所述光纤32自所述引出孔22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所述走线通道12。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10采用绝缘材料,内腔11为电缆30末段提供安装空间,走线通道12为光纤32提供了穿置空间,走线通道12可与终端10一体成型,也可呈一体预制于终端10上。接线端子20由导电金属制成,用以实现电缆30的电连接。导体31主要用以传输电能,而光纤32用以传输信号。由于光纤32材质较脆,因此光纤32需要得到较好的保护并避免外露。套接孔21与导体31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紧配合等方式固定,但径向方向的配合需要保证光纤32不被压损。导体31固定嵌置于套接孔21后,光纤32由导体31中伸出并从引出孔22引出,再往回穿置于走线通道12,需要说明的是,光纤32应从走线通道12邻近接线端子20的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以减少光纤32的外露面积,有效保护光纤32。
本实用新型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通过在终端10的内腔11的外围设置走线通道12,使得从接线端子20的引出孔22引出的光纤32能够直接穿置于走线通道12并从走线通道12另一端穿出,有效提高了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同时还对引出的光纤32形成保护并节约了安装空间,从而在提高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通道12内填充有绝缘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介质用以增强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在走线通道12的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通道12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塞。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塞用以防止绝缘介质泄漏造成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在走线通道12的电气性能降低。密封塞也与终端10一体成型,也可呈分体设置,只需满足光纤32能穿过密封塞而绝缘介质无法漏出即可。通过在走线通道12两端设置密封塞,有效延长了电气性能增强的时间,提高了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气体绝缘介质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对固体绝缘介质及液体绝缘介质的较低,因此绝缘介质优选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且在填充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以有效提高光纤32在走线通道12内的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至3所示,所述接线端子20包括套接部24及设于所述套接部24一端的接线部23,所述套接孔21开设于所述套接部24远离所述接线部23的端面,所述引出孔22与所述套接部24的外周面贯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孔22开设于所述套接部24的外周面,且所述引出孔22与所述走线通道12在径向上相邻近设置。套接孔21开设于套接部24的端面,引出孔22开设于接线端子20的外周面,引出孔22与走线通道12邻近接线端子20的一端在轴向及径向上均邻近设置,以使从引出孔22引出的光纤32在最短的路径内进入走线通道12,减少光纤32的外露面积,以降低对光纤32的损坏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终端10包括绝缘主体13及保护管14,所述内腔11形成于所述绝缘主体13,所述走线通道12形成于所述保护管14。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管14可附于绝缘主体13的外周壁,也可穿置于绝缘主体13的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保护管14的采用与绝缘主体13不同的材料制成,以进一步提高光纤32在走线通道12中的电气性能并增强对光纤32的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管14穿置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及外周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绝缘主体13的两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保护管14能在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与外周面之间穿置,绝缘主体13的壁厚可适当增加。保护管14穿置于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与外周面之间,可减少终端10整体的安装空间,并为光纤32提供了更高强度的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主体13包括尾段131、头段132及连接所述尾段131与头段132的过渡段133,所述尾段131的壁厚大于所述头段132的壁厚,所述过渡段133的壁厚自与所述尾段131连接的一端朝另一端递减;所述尾段131的内壁嵌设有应力锥40,所述保护管14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13内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尾段131远离接线端子20,电缆30从尾段131伸入,导体31从头段132伸出并嵌置于接线端子20。应力锥40用以改善尾段131的电场分布,降低尾段131的电场强度,为了方便嵌设应力锥40,尾段131的壁厚应适当增加。而为了不使绝缘主体13的整体壁厚增加造成占用体积过大,头段132的壁厚优选小于尾段131,并在头段132与尾段131之间形成壁厚递减的过渡段133。保护管14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13内延伸,使得保护管14的走势与绝缘主体13的壁厚分布一致,从而既能对保护管14形成均匀有效的保护,又能减少保护管14的长度,从而减少光纤32的走线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主体13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绝缘主体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伞裙50。在本实施例中,伞裙50用以增强绝缘主体13的绝缘性能,同时为光纤32提供了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在安装时可以参照图4及图5所示的方法步骤,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所述电缆30末端的所述导体31及光纤32剥出;
步骤S200:将所述电缆30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10的所述内腔11内;
步骤S300:将所述光纤32穿过所述接线端子20上的所述套接孔21并自所述引出孔22引出;
步骤S400:将所述导体31的末端与所述套接孔21固定套接;
步骤S500:将从所述引出孔22引出的所述光纤32邻近地穿置于走线通道12。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电缆30还包括包覆所述导体31的外绝缘层33;
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30末端的所述外绝缘层33剥开以露出所述导体31,并切除一段外露于所述外绝缘层33的所述导体31以露出所述光纤32;
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30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10的所述内腔11内,并使所述外绝缘层33与所述内腔11的内壁面配合;
步骤S110:设置在所述步骤S400与步骤S500之间或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110包括:
将所述接线端子20插接于所述导体31与所述内腔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
步骤S600:设置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S600包括:在所述走线通道12内填充所述绝缘介质;以及
步骤S700:在所述走线通道12两端安装所述密封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及设于所述内腔外围的走线通道;
接线端子,具有套接孔,以及与所述套接孔连通并贯通所述接线端子外表面的引出孔;以及
电缆,包括导体及内置于所述导体的光纤;所述电缆的末段设于所述内腔,所述光纤随所述导体均嵌置于所述套接孔,所述光纤自所述引出孔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所述走线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通道内填充有绝缘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通道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套接部及设于所述套接部一端的接线部,所述套接孔开设于所述套接部远离所述接线部的端面,所述引出孔与所述套接部的外周面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与所述走线通道在径向上相邻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绝缘主体及保护管,所述内腔形成于所述绝缘主体,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保护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穿置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内壁面及外周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绝缘主体的两端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尾段、头段及连接所述尾段与头段的过渡段,所述尾段的壁厚大于所述头段的壁厚,所述过渡段的壁厚自与所述尾段连接的一端朝另一端递减;所述尾段的内壁嵌设有应力锥,所述保护管与所述绝缘主体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内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伞裙。
CN201820481900.6U 2018-04-04 2018-04-04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Active CN207994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900.6U CN207994595U (zh) 2018-04-04 2018-04-04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900.6U CN207994595U (zh) 2018-04-04 2018-04-04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4595U true CN20799459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30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900.6U Active CN207994595U (zh) 2018-04-04 2018-04-04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45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591A (zh) * 2018-04-04 2018-08-03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
CN109637710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绝缘结构及光纤电缆终端
CN113991591A (zh) * 2021-09-29 2022-01-28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双光纤高压电缆终端的引出装置及引出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591A (zh) * 2018-04-04 2018-08-03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
CN109637710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绝缘结构及光纤电缆终端
CN113991591A (zh) * 2021-09-29 2022-01-28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双光纤高压电缆终端的引出装置及引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4595U (zh)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CN203850517U (zh) 一种新型电缆插接头装置或安装装置
CN108365591A (zh)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
CN204205223U (zh) 一种高性能7/16型焊接头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2949200U (zh) 用于电力电缆的冷缩式终端
CN208548702U (zh) 电缆中间接头
CN112505504A (zh) 一种配电电缆本体主绝缘层空穴缺陷模型的制作方法
CN106972330A (zh) 一种弯式耐高电压射频同轴连接器结构
CN207896640U (zh)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CN209169926U (zh) 电缆接头
CN210379618U (zh) 一种对接式电缆
CN209016677U (zh)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CN103943271B (zh) 一种电缆铝箔带的接头结构及其铝箔带接续方法
CN208478009U (zh) 一种拧绞型农用地埋电缆
CN208570203U (zh) 一种新型8字型射频光电复合缆
CN206471795U (zh) 一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
CN117457276B (zh) 一种复合电力电缆
CN214850429U (zh) 一种注胶式冷缩电缆中间接头
CN220272196U (zh) 一种具有竹节形色圈的电缆
CN201774116U (zh) 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17009599U (zh) 一种新型电缆接线鼻子
CN217063227U (zh) 一种电缆保护套管
CN205029304U (zh) 一种采用增径突起连接管的电力电缆连接结构
CN204068186U (zh) 电缆连接组件
CN220652954U (zh) 一种电缆铺设用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8

Address after: 518000 Second Floor of Phase III Workshop of Lanjingbei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l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Vol Industrial Park, Lanjingbei Road, Pingshan New Area,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ty, the new energy 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Special Cabl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WOER NUCLEAR MATERIAL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Leting wire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TK Electronic Cab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