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3376U -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3376U
CN207993376U CN201820479554.8U CN201820479554U CN207993376U CN 207993376 U CN207993376 U CN 207993376U CN 201820479554 U CN201820479554 U CN 201820479554U CN 207993376 U CN207993376 U CN 207993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rame
upper side
frame
groov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95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章建
陈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95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3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3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3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边框结构以及应用该边框结构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边框结构包括上边框和两侧边框,两所述侧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框的两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所述上边框和侧边框均沿远离所述背板组件至靠近所述背板组件方向套接于所述背板组件的外缘;所述上边框和相邻侧边框的连接端二者之一具有凸耳,二者之另一具有凹槽,所述凸耳插接于所述凹槽,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具有凸起,二者之另一具有扣孔,所述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扣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凸耳和凹槽相插接,以及凸起和扣孔弹性卡持,使分体式边框的角部对位准确,简化了装配的工艺步骤。

Description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框结构和应用该边框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分体式显示屏边框结构中,由于边框结构角部的拼接往往会出现一些缝隙以及断差,影响边框结构整体的美观性,因此,目前主要解决方法为使用一些夹治具来辅助装配,或者在角部增加其它部件来使边框角部对位准确,但这种边框结构的装配工艺很复杂,不利于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边框结构,旨在使分体式边框的角部对位准确,简化装配的工艺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边框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边框结构包括上边框和两侧边框,两所述侧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所述上边框和侧边框均沿远离所述背板组件至靠近所述背板组件方向套接于所述背板组件的外缘;
所述上边框和相邻侧边框的连接端二者之一具有凸耳,二者之另一具有凹槽,所述凸耳插接于所述凹槽,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具有凸起,二者之另一具有扣孔,所述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扣孔。
优选地,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底面二者之一还具有限位槽,二者之另一具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卡接于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形成有导向件,二者之两一形成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件配合插接于所述导向滑槽中,并沿所述导向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扣孔。
优选地,所述凸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边框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上边框和两所述侧边框的侧面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上边框和两所述侧边框均通过所述安装槽套接于所述背板组件的外缘;
所述上边框的安装槽和所述侧边框的安装槽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相对应,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相对应;
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有所述凹槽;或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形成有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凸耳的侧壁具有所述扣孔,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侧向凹设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具有所述凸起,且于所述凸起的外侧形成有卸力槽。
优选地,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或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设有卡勾,所述背板组件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卡槽;
且/或,所述侧边框第一侧壁或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设有卡勾,所述背板组件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上边框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部分凹陷形成所述凹槽;
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所述第二安装面,以使所述上边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侧边框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边框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上边框相对设置的下边框,两所述侧边框背离所述上边框的端部对接于所述下边框,所述下边框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背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边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边框结构的上边框和侧边框均插接于背板组件的外缘,使得边框结构固定于背板组件而不前后移动;凸耳和凹槽的外形尺寸对应匹配,使得凸耳插接于凹槽后,分体式的边框结构在装配时相连接的端部对位准确。进一步地,凸耳的侧面还设置有凸起,该凸起弹性卡持于凹槽侧面的扣孔,可以将上边框和侧边框相互锁紧,从而保证边框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的分体式边框装配时需要使用额外的夹治具辅助或者增加其它部件的问题,使得该边框结构的装配工艺更加简单,同时节约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边框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边框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2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边框结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边框结构100包括上边框10和两侧边框20,两侧边框20分别连接于上边框10的两端,显示装置200包括背板组件40,上边框10和侧边框20均沿远离背板组件40至靠近背板组件40方向套接于背板组件40的外缘;
上边框10和相邻侧边框20的连接端二者之一具有凸耳11,二者之另一具有凹槽21,凸耳11插接于凹槽21,凸耳11与凹槽21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具有凸起211,二者之另一具有扣孔111,凸起211弹性卡持于扣孔1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边框结构100的上边框10和侧边框20均插接于背板组件40的外缘,使得边框结构100固定于背板组件40而不前后移动;凸耳11和凹槽21的外形尺寸对应匹配,使得凸耳11插接于凹槽21后,分体式的边框结构100在装配时相连接的端部对位准确。进一步地,凸耳11的侧面还设置有凸起211,该凸起211弹性卡持于凹槽21侧面的扣孔111,可以将上边框10和侧边框20相互锁紧,从而保证边框结构100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的分体式边框装配时需要使用额外的夹治具辅助或者增加其它部件的问题,使得该边框结构100的装配工艺更加简单,同时节约了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耳11的厚度与凹槽21的深度一致,使得凸耳11与凹槽21配合安装后,上边框10与侧边框20的连接处不会形成段差,表面平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凸耳11与凹槽21相贴合的底面二者之一还具有限位槽112,二者之另一具有限位凸筋212,限位凸筋212插接于限位槽112。
优选实施例中,在凸耳11的底面凹设形成一限位槽112结构,而在凹槽21的底面则对应凸设形成一限位凸筋212,限位槽112与限位凸筋212相适配形成凹凸配合,当凸耳11插接于凹槽21,此时限位凸筋212也卡合于限位槽112形成配合,进一步使得上边框10和两侧边框20不会发生左右横向移动,对位准确的同时提高了边框结构100的稳定性。当然了,限位槽112与限位凸筋212的位置关系可以对调,此时亦不影响装配关系,本设计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地,限位槽112与限位凸筋212的形状也可为多样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形状为“V”字形结构,当然可以为诸如椭圆状、多边形状等其它形状,也属本实用新型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耳11与凹槽21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形成有导向件113,二者之两一形成有导向滑槽213,导向件113配合插接于导向滑槽213中,并沿导向滑槽213的延伸方向运动,以使凸起211弹性卡持于扣孔111。
如图4所示,于扣孔111的一侧的凸耳11上凸设一导向件113,相应地,于凸起211的一侧的凹槽21侧面开设一导向件113。导向件113呈半球状凸设于凸耳11的侧面,导向滑槽213由一开口及容置腔组成,开口设于导向滑槽213的延伸方向,开口尺寸小于容置腔尺寸,导向件113经由开口滑入容置腔的同时凸起211弹性卡持于扣孔111,导向滑槽213与导向件113的配合使导向件113与导向滑槽213卡合后,进一步使得上边框10和两侧边框20不会发生上下位移,整个边框结构100的对位更加准确,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于本实施例中,凸耳11的延伸方向与侧边框20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凸耳11插接于凹槽21、限位凸筋212卡接于限位槽112、导向件113亦卡合于导向滑槽213时,上边框10与相邻侧边框20的连接端完成固定连接,此时上边框10与相邻侧边框20形成相互垂直的两边。而凸耳11的延伸方向与侧边框的长度方向一致时,使凸耳11得以延伸于连接后的侧边框20上,安装空间宽阔、同时外形更加美观。当然了,凸耳11的延伸方向亦可与连接端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只要不影响安装即可,本设计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边框10和两侧边框20的侧面均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安装槽13、23,上边框10和两侧边框20均通过安装槽13、23套接于背板组件40的外缘;
上边框10的安装槽13和侧边框20的安装槽23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1、231和第二侧壁132、232,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与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相对应,上边框10的第二侧壁132与侧边框20的第二侧壁232相对应;
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凸耳11,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形成有凹槽21,或上边框10的第二侧壁132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凸耳11,侧边框20的第二侧壁232形成有凹槽21。
上边框10和侧边框20在其延伸方向形成的安装槽13,可插接背板组件40的外缘,因此背板组件40的外缘可被边框结构100保护起来,不易损坏。同时,当背板组件40外缘插接于安装槽13、23时,可使边框结构100固定于背板组件40在准确对位以后不发生前后位移,提高稳定性。而将凸耳11设置于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时,则凹槽21对应设置于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同理也可将凸耳11与凹槽21对应设置于上边框10的第二侧壁132和侧边框20的第二侧壁232,一实施例中,凸耳11设置于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且固定于第一侧壁端面,该实施例中凸耳11与上边框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制造加工方便,避免凸耳11与第一侧壁131或第二侧壁132的连接处出现缝隙,外形更加美观。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凸耳11,凸耳11的侧壁具有扣孔211,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131形成凹槽21,凹槽21的侧壁具有凸起211,且于凸起211的外侧形成一卸力槽214。
该卸力槽214的设置使得该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131于凸起211部分具有弹性,且该部分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而使凸起211弹性卡持于扣孔111中。
该实施例中,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和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均位于显示装置200的背面,从而使得凸耳11与凹槽21的连接处位于显示装置200的背面,使得该显示装置200从正面可见的接缝少,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卸力槽214与导向滑槽213分别设于凸起211的两侧。在凹槽21的侧面,相对凸起211的位置,一左一右设置的卸力槽214与导向滑槽213,导向滑槽213不仅在安装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还同时起到了卸力的作用,使得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13于凸起211所在的位置能发生微变形,从而起到了弹片作用,有利于边框结构100的安装与拆卸。当需要拆卸边框结构100时,只需要按压装配后的凸起211位置,由于弹片的作用,从而让凸耳11与凹槽21相互分离,再逐步将限位槽112和限位凸筋212、导向件113和导向滑槽213的架构分离,可以方便快捷地将边框结构100拆卸下来,用户使用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或上边框10的第二侧壁132设有卡勾12,背板组件40设有卡槽41,卡勾12卡合于卡槽41;
且/或,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或侧边框20的第二侧壁232设有卡勾,背板组件40设有卡槽,卡勾卡合于所述卡槽41。
于上边框10的第一侧壁131或第二侧壁132设置卡勾12,背板组件40设置卡槽41,使得上边框10能更好的与背板组件40相固定,不发生移动,并且卡勾12与卡槽41的配合,使得上边框10与背板组件40的拆卸和装配方便快捷。侧边框20的第一侧壁231或第二侧壁232设置卡勾,背板组件40设置卡槽41,使得侧边框20能更好的与背板组件40相固定,不发生移动,且使得侧边框20与背板组件40的拆卸和装配方便快捷。可以理解地,卡勾与卡槽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在背板组件上设置卡勾,上边框的相应位置设置卡槽,也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技术效果,卡勾卡槽的连接方式也能换为螺钉连接、销键连接等其它固定连接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边框10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一安装面14,第一安装面14部分延伸形成凸耳11;侧边框20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二安装面24,第二安装面24部分凹陷形成凹槽21;
第一安装面14贴合第二安装面24,以使上边框10的长度方向与侧边框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第一安装面14与上边框10的长度方向形成夹角,第二安装面24与侧边框20的长度方向形成夹角,第一安装面14与第二安装面24相互贴合后,使得上边框10与侧边框20相互垂直,满足安装要求。该倾斜设置第一安装面14和第二安装面24结合凸耳11和凹槽21可以使上边框10和侧边框20对位更加准确,避免角部连接处出现缝隙和断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4与上边框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α,α=45°,第二安装面24与侧边框2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β,β=45°,α和β只要是互余关系,上边框10与侧边框20安装后即可达到相垂直的效果,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边框10的端面还可以与上边框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设置,侧边框20的端面与侧边框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设置,此时,上边框10的端面抵接于侧边框20的端部的一侧,凸耳11由上边框10的端面延伸形成,凹槽21由侧边框20的端部一侧凹陷形成。
于本实施例中,边框结构100还包括与上边框20相对设置的一下边框30,两侧边框20背离上边框10的端部对接于下边框30,下边框30通过连接件31固定于背板组件40。上边框10、一侧边框20、下边框30和另一侧边框20首尾依次连接形成该边框结构100。在下边框30的侧壁处具有连接件31,通过连接件将下边框连接固定于背板组件40上,由于下边框30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需要加强固定,因此将下边框30通过连接件31固定于背板组件40增强其连接的牢固程度。该连接件31可以为螺钉,当然,也可以使用卡扣、销键等其它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了以上的边框结构100,该边框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边框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边框结构包括上边框和两侧边框,两所述侧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所述上边框和侧边框均沿远离所述背板组件至靠近所述背板组件方向套接于所述背板组件的外缘;
所述上边框和相邻侧边框的连接端二者之一具有凸耳,二者之另一具有凹槽,所述凸耳插接于所述凹槽,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具有凸起,二者之另一具有扣孔,所述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扣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底面二者之一还具有限位槽,二者之另一具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插接于所述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贴合的侧面二者之一形成有导向件,二者之另一形成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件配合插接于所述导向滑槽中,并沿所述导向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扣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边框的长度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和两所述侧边框的侧面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上边框和两所述侧边框均通过所述安装槽套接于所述背板组件的外缘;
所述上边框的安装槽和所述侧边框的安装槽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相对应,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与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相对应;
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有所述凹槽;或,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形成有所述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的端部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凸耳的侧壁具有所述扣孔,所述侧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具有所述凸起,且于所述凸起的外侧形成有卸力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的第一侧壁或所述上边框的第二侧壁设有卡勾,所述背板组件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卡槽;
且/或,所述侧边框第一侧壁或所述侧边框的第二侧壁设有卡勾,所述背板组件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卡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部分延伸形成所述凸耳;所述侧边框的端面与其长度方向相倾斜,形成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部分凹陷形成所述凹槽;
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所述第二安装面,以使所述上边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侧边框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上边框相对设置的下边框,两所述侧边框背离所述上边框的端部对接于所述下边框,所述下边框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背板组件。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
CN201820479554.8U 2018-03-30 2018-03-30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993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9554.8U CN2079933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9554.8U CN2079933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3376U true CN207993376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31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9554.8U Active CN2079933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337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698A (zh) * 2019-03-05 2019-06-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
WO2020177454A1 (zh) * 2019-03-05 2020-09-1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
WO2021078148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450643A (zh) * 2021-07-28 2021-09-28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中框结构、显示装置
CN113539135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箱及显示装置
CN109949698B (zh) * 2019-03-05 2024-05-1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698A (zh) * 2019-03-05 2019-06-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
WO2020177454A1 (zh) * 2019-03-05 2020-09-1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
CN109949698B (zh) * 2019-03-05 2024-05-1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
WO2021078148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450643A (zh) * 2021-07-28 2021-09-28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中框结构、显示装置
CN113450643B (zh) * 2021-07-28 2023-05-0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中框结构、显示装置
CN113539135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箱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3376U (zh) 边框结构和显示装置
US7988495B2 (en) Connector
CN205606979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用户界面单元以及制冷设备
CN108457054A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箱体组件、固定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05795061U (zh) 一种磁性搭扣
CN210606360U (zh) 分体式拼接框架及显示装置
CN103388954B (zh) 冷柜门体及具有其的冷柜
CN104251583A (zh) 冰箱
CN203645949U (zh) 板材固定装置及其导槽件
CN205457695U (zh) 一种拼角相框
CN10621166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前框
CN2110877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模块led屏背板结构
KR20080099648A (ko) 파티션 연결장치
CN102157584B (zh) 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结构
CN217547574U (zh) 一种防止实木拼板弯曲变形的连接器
CN209390295U (zh) 一种音箱
CN209874906U (zh) 一种方便拼接的拼接门
CN20847257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灌浆模板
CN208718282U (zh) 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
CN214592329U (zh) 机箱及变频器
CN217935768U (zh) 边框结构、电视机
CN207833806U (zh) 一种滤光条的边框固定结构
CN111305401B (zh) 一种带有保温板的建筑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68174U (zh) 收银机显示器边框结构
CN102231461A (zh) 包括具有韧性紧固部件的引导凸起或凹槽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