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0894U -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0894U
CN207990894U CN201820006446.9U CN201820006446U CN207990894U CN 207990894 U CN207990894 U CN 207990894U CN 201820006446 U CN201820006446 U CN 201820006446U CN 207990894 U CN207990894 U CN 207990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in
resistance
master contro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64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 Du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 Du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 Du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 Du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64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0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0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0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负离子模块、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第一EC风机、第二EC风机、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加热模块、加热模块驱动电路、LCD显示屏驱动电路、LCD显示面板、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触摸控制电路、红外遥控接收电路、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PM2.5传感器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的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藉此,其实现空气净化和辅助加热的功能,同时实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外温度来同步调整风量,而且,实现双模式操作,提高便利性,实用性较好;以及,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状态和风机风速等信息。

Description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新风系统功能单一,除了空气净化外,不具备辅助加热的功能;而且,传统的新风系统不能根据室内的变化随之改变风量,不环保,不能节约资源;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操作方式单一,只能通过机械按键进行相应操作,实用性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来解决了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实现空气净化和辅助加热的功能,同时实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外温度来同步调整风量,而且,实现双模式操作,提高便利性,实用性较好;以及,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状态和风机风速等信息。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负离子模块、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第一EC风机、第二EC风机、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加热模块、加热模块驱动电路、LCD显示屏驱动电路、LCD显示面板、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触摸控制电路、红外遥控接收电路、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PM2.5传感器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的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5V转换电路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所述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分别连接5V转换电路、加热模块驱动电路和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所述5V转换电路分别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红外遥控接收电路、PM2.5传感器、主控电路以及触摸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连接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加热模块驱动电路、LCD显示屏驱动电路、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PM2.5传感器、触摸控制电路和红外遥控接收电路,所述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连接负离子模块,所述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一EC风机,所述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二EC风机,所述加热模块驱动电路连接加热模块,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连接LCD显示面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连接有蜂鸣器BZ1和晶振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EC风机连接有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所述第二EC风机连接有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和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分别连接主控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3、电容C11、电阻R13、第六LED灯LED6、第七LED灯LED7以及电阻R25,所述主控芯片U3具有主控引脚1至主控引脚20,主控引脚1连接红外遥控接收电路,主控引脚2连接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主控引脚3连接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主控引脚4连接加热模块驱动电路,主控引脚5连接有PM2.5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PM2.5传感器接口电路分别连接PM2.5传感器、主控引脚10和主控引脚14,5V转换电路连接主控引脚6,主控引脚6通过电容C11连接主控引脚7,主控引脚7接地,主控引脚8通过电阻R25连接第六LED灯LED6的负极,第六LED灯LED6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主控引脚9连接有背光LED驱动电路,主控引脚11连接第七LED灯LED7的负极,第七LED灯LED7的正极通过电阻R13连接5V转换电路,主控引脚12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主控引脚13连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室外温度传感器,主控引脚15、主控引脚16、主控引脚17以及主控引脚18分别连接LCD显示屏驱动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光LED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11、电阻R121、背光LED灯LED71以及电阻R131,主控引脚9通过电阻R121连接三极管Q111的基极,三极管Q1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11的集电极连接背光LED灯LED71的负极,背光LED灯LED71的正极通过电阻R131连接5V转换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摸控制电路包括第四LED灯LED4、第五LED灯LED5、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风量触摸单元K3、负离子触摸单元K4、辅热触摸单元K5、定时触摸单元K6以及触摸芯片U2,所述触摸芯片U2具有触摸引脚1至触摸引脚16,触摸引脚1通过电阻R17连接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触摸引脚2通过电阻R18连接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触摸引脚3通过电阻R19连接风量触摸单元K3,触摸引脚4通过电阻R20连接负离子触摸单元K4,触摸引脚5通过电阻R21连接辅热触摸单元K5,触摸引脚6通过电阻R22连接定时触摸单元K6,触摸引脚7通过电阻R23连接第四LED灯LED4的负极,触摸引脚8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五LED灯LED5的负极,第四LED灯LED4的正极和第五LED灯LED5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触摸引脚9通过滤波电路连接5V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极性电容EC1和电容C6,触摸引脚9分别连接极性电容EC1的负极和接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电容C6并联极性电容EC1的正、负极,前述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指示LED灯LED1、第二指示LED灯LED2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触摸引脚16通过电阻R7连接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负极,触摸引脚15通过电阻R8连接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负极,触摸引脚14通过电阻R9连接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负极,触摸引脚12分别连接主控引脚19和电阻R10的一端,触摸引脚13分别连接主控引脚20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正极、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正极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控制第一EC风机、第二EC风机抽风、负离子模块和加热模块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和辅助加热的功能,同时根据PM2.5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外温度来同步调整风量,而且,可以通过触摸控制电路或者红外遥控接收电路,实现双模式操作,提高便利性,实用性较好;以及,可以通过LCD显示面板,可以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状态和风机风速等信息。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供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控电路详细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主控电路 20、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
21、负离子模块 30、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
31、第一EC风机 32、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
40、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 41、第二EC风机
42、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 50、加热模块驱动电路
51、加热模块 60、LCD显示屏驱动电路
61、LCD显示面板 71、室内温度传感器
72、室外温度传感器 80、触摸控制电路
90、红外遥控接收电路 100、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
110、PM2.5传感器 120、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
121、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122、整流滤波电路
123、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 124、5V转换电路
130、市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10、负离子模块21、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20、第一EC风机31、第二EC风机41、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30、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40、加热模块51、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LCD显示面板61、室内温度传感器71、室外温度传感器72、触摸控制电路80、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100、PM2.5传感器110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130的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120,其中:
所述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120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22、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123、5V转换电路124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130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121,所述过流过压保护电路121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22,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22连接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123,所述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123分别连接5V转换电路124、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和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20,所述5V转换电路124分别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71、室外温度传感器72、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PM2.5传感器110、主控电路10以及触摸控制电路80;
所述主控电路10分别连接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20、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30、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40、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室内温度传感器71、室外温度传感器72、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100、PM2.5传感器110、触摸控制电路80和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所述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20连接负离子模块21,所述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30连接第一EC风机31,所述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40连接第二EC风机41,第一EC风机31连接有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32,所述第二EC风机41连接有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42,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32和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42分别连接主控电路10;所述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连接加热模块51,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连接LCD显示面板61;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连接有蜂鸣器BZ1和晶振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200V至260V的交流市电130经过由保险丝F1、压敏电阻ZNR1组成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121后,接着经由电容C50、电感L50、二极管D50、极性电容C51等组成的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123输出12V直流给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中的继电器RT1和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20中的继电器RT2供电;12V直流最后经降压芯片U51、极性电容C60、电容C61等组成的5V转换电路124输出5V直流供电给室内温度传感器71、室外温度传感器72、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PM2.5传感器110、主控电路10以及触摸控制电路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10包括主控芯片U3、电容C11、电阻R13、第六LED灯LED6、第七LED灯LED7以及电阻R25,所述主控芯片U3具有主控引脚1至主控引脚20,主控引脚1连接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遥控接收电路90包括红外接收芯片U41、电阻R65、电阻R55和电容C45;主控引脚2连接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30包括极性电容C38、二极管Q28以及电阻R48;主控引脚3连接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40包括极性电容C39、三极管Q38以及电阻R58;主控引脚4连接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驱动电路50包括三极管Q17和二极管D77;主控引脚5连接有PM2.5传感器110接口电路,所述PM2.5传感器110接口电路分别连接PM2.5传感器110、主控引脚10和主控引脚14,5V转换电路124连接主控引脚6;在本实施例中,PM2.5传感器110接口电路包括PM2.5传感器110接口CN4、极性电容C131、电容C121和极性电容C141;主控引脚6通过电容C11连接主控引脚7,主控引脚7接地,主控引脚8通过电阻R25连接第六LED灯LED6的负极,第六LED灯LED6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124,主控引脚9连接有背光LED驱动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LED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11、电阻R121、背光LED灯LED71以及电阻R131,主控引脚9通过电阻R121连接三极管Q111的基极,三极管Q1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11的集电极连接背光LED灯LED71的负极,背光LED灯LED71的正极通过电阻R131连接5V转换电路124;
主控引脚11连接第七LED灯LED7的负极,第七LED灯LED7的正极通过电阻R13连接5V转换电路124,主控引脚12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71接口电路,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71接口电路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71;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温度传感器71接口电路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71接口NTC1、电阻R64和电容C64;主控引脚13连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72接口电路,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72接口电路连接室外温度传感器72,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温度传感器72接口电路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72接口NTC2、电阻R54和电容C54;主控引脚15、主控引脚16、主控引脚17以及主控引脚18分别连接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在本实施例中,LCD显示屏驱动电路60包括LCD显示屏驱动U16、电容C27、晶振X1、电容C37、电阻R37HE 电阻R47;
所述触摸控制电路80包括第四LED灯LED4、第五LED灯LED5、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风量触摸单元K3、负离子触摸单元K4、辅热触摸单元K5、定时触摸单元K6以及触摸芯片U2,所述触摸芯片U2具有触摸引脚1至触摸引脚16,触摸引脚1通过电阻R17连接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触摸引脚2通过电阻R18连接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触摸引脚3通过电阻R19连接风量触摸单元K3,触摸引脚4通过电阻R20连接负离子触摸单元K4,触摸引脚5通过电阻R21连接辅热触摸单元K5,触摸引脚6通过电阻R22连接定时触摸单元K6,触摸引脚7通过电阻R23连接第四LED灯LED4的负极,触摸引脚8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五LED灯LED5的负极,第四LED灯LED4的正极和第五LED灯LED5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124,触摸引脚9通过滤波电路连接5V转换电路124,滤波电路包括极性电容EC1和电容C6,触摸引脚9分别连接极性电容EC1的负极和接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124,电容C6并联极性电容EC1的正、负极;
前述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100包括第一指示LED灯LED1、第二指示LED灯LED2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触摸引脚16通过电阻R7连接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负极,触摸引脚15通过电阻R8连接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负极,触摸引脚14通过电阻R9连接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负极,触摸引脚12分别连接主控引脚19和电阻R10的一端,触摸引脚13分别连接主控引脚20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正极、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正极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124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控制第一EC风机、第二EC风机抽风、负离子模块和加热模块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和辅助加热的功能,同时根据PM2.5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外温度来同步调整风量,而且,可以通过触摸控制电路或者红外遥控接收电路,实现双模式操作,提高便利性,实用性较好;以及,可以通过LCD显示面板,可以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状态和风机风速等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电路、负离子模块、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第一EC风机、第二EC风机、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加热模块、加热模块驱动电路、LCD显示屏驱动电路、LCD显示面板、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触摸控制电路、红外遥控接收电路、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PM2.5传感器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的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宽电压隔离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5V转换电路以及连接于200V至260V市电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所述隔离开关电源降压电路分别连接5V转换电路、加热模块驱动电路和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所述5V转换电路分别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红外遥控接收电路、PM2.5传感器、主控电路以及触摸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连接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加热模块驱动电路、LCD显示屏驱动电路、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PM2.5传感器、触摸控制电路和红外遥控接收电路,所述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连接负离子模块,所述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一EC风机,所述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二EC风机,所述加热模块驱动电路连接加热模块,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连接LCD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屏驱动电路连接有蜂鸣器BZ1和晶振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C风机连接有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所述第二EC风机连接有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第一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和第二EC风机速度检测电路分别连接主控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3、电容C11、电阻R13、第六LED灯LED6、第七LED灯LED7以及电阻R25,所述主控芯片U3具有主控引脚1至主控引脚20,主控引脚1连接红外遥控接收电路,主控引脚2连接第一EC风机驱动电路,主控引脚3连接第二EC风机驱动电路,主控引脚4连接加热模块驱动电路,主控引脚5连接有PM2.5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PM2.5传感器接口电路分别连接PM2.5传感器、主控引脚10和主控引脚14,5V转换电路连接主控引脚6,主控引脚6通过电容C11连接主控引脚7,主控引脚7接地,主控引脚8通过电阻R25连接第六LED灯LED6的负极,第六LED灯LED6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主控引脚9连接有背光LED驱动电路,主控引脚11连接第七LED灯LED7的负极,第七LED灯LED7的正极通过电阻R13连接5V转换电路,主控引脚12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主控引脚13连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室外温度传感器,主控引脚15、主控引脚16、主控引脚17以及主控引脚18分别连接LCD显示屏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LED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11、电阻R121、背光LED灯LED71以及电阻R131,主控引脚9通过电阻R121连接三极管Q111的基极,三极管Q11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11的集电极连接背光LED灯LED71的负极,背光LED灯LED71的正极通过电阻R131连接5V转换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控制电路包括第四LED灯LED4、第五LED灯LED5、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风量触摸单元K3、负离子触摸单元K4、辅热触摸单元K5、定时触摸单元K6以及触摸芯片U2,所述触摸芯片U2具有触摸引脚1至触摸引脚16,触摸引脚1通过电阻R17连接电源开关触摸单元K1,触摸引脚2通过电阻R18连接智能模式触摸单元K2,触摸引脚3通过电阻R19连接风量触摸单元K3,触摸引脚4通过电阻R20连接负离子触摸单元K4,触摸引脚5通过电阻R21连接辅热触摸单元K5,触摸引脚6通过电阻R22连接定时触摸单元K6,触摸引脚7通过电阻R23连接第四LED灯LED4的负极,触摸引脚8通过电阻R24连接第五LED灯LED5的负极,第四LED灯LED4的正极和第五LED灯LED5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触摸引脚9通过滤波电路连接5V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极性电容EC1和电容C6,触摸引脚9分别连接极性电容EC1的负极和接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连接5V转换电路,电容C6并联极性电容EC1的正、负极;
前述空气质量指示LED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指示LED灯LED1、第二指示LED灯LED2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触摸引脚16通过电阻R7连接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负极,触摸引脚15通过电阻R8连接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负极,触摸引脚14通过电阻R9连接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负极,触摸引脚12分别连接主控引脚19和电阻R10的一端,触摸引脚13分别连接主控引脚20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一指示LED灯LED1的正极、第二指示LED灯LED2的正极以及第三指示LED灯LED3的正极共同连接5V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CN201820006446.9U 2018-01-03 2018-01-03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0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446.9U CN207990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446.9U CN207990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0894U true CN207990894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644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0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08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226A (zh) * 2018-12-14 2019-04-16 深圳市普瑞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双风机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64691A (zh) * 2019-06-19 2019-09-20 东莞市旭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装置
CN113587240A (zh) * 2021-07-27 2021-11-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全热新风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226A (zh) * 2018-12-14 2019-04-16 深圳市普瑞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双风机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64691A (zh) * 2019-06-19 2019-09-20 东莞市旭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装置
CN113587240A (zh) * 2021-07-27 2021-11-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全热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0894U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电路
CN211656439U (zh) 一种智慧城市路灯照明控制系统
CN205230358U (zh) 一种具有无线监控功能的智能光伏交通灯
CN205344562U (zh) 一种电动车节能控制装置
CN107309886A (zh) 一种家用智能机器人系统
CN201237839Y (zh) 一种交通信号机
CN105307366A (zh) 地下停车场过流保护型智能延时照明控制系统
CN104991198A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多通道切换的电池巡检处理电路
CN204791356U (zh) 一种电缆防盗报警器
CN204465999U (zh) 一种热释电红外节能照明开关系统
CN203801128U (zh) 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208652700U (zh) 一种基于单火线取电的风暖浴霸开关
CN203773385U (zh) 智能恒温控制器
CN207884341U (zh) 一种太阳能充放电控制装置
CN206282422U (zh) 集成宽带路由的开关电源装置及集中器
CN205921391U (zh) 高压电容无功补偿自动控制器
CN205980427U (zh) 智能制冷板
CN205726621U (zh) 一种城郊道路路灯照明运行模式与智能控制系统
CN105357834A (zh) 地下停车场混合型红外感应照明控制系统
CN206100557U (zh) 一种带pwm调光功能的面阵led轨道交通车辆照明灯具
CN204943668U (zh) 一种分布式供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CN105222810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野外传感信号实时增强装置
CN20479052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控制的供暖节能系统
CN104754297B (zh) 一种基于灯光照明的电力系统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CN207819788U (zh) 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