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0773U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90773U CN207990773U CN201721867000.7U CN201721867000U CN207990773U CN 207990773 U CN207990773 U CN 207990773U CN 201721867000 U CN201721867000 U CN 201721867000U CN 207990773 U CN207990773 U CN 2079907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tion
- evacuation structure
- pipeline evacuation
- pipelin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0852 Hypert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管路排空结构用于将液体管路中的气体排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流体流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分为第一部分和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液体管路连通的流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理排空结构将外壳内部分成供液体流通的第一部分和供气体流通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并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通,从而使随着液体流入第一部分内的气体可流到第二部分内,并通过第二部分排出。达到可以将供液管路中的气体排出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系统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中部及北方地区,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煤炭) 来供暖,加上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又能满足冬季、夏季供冷供热需求,基于北京地区煤改电项目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应运而生。变频整体户式中央空调机组是集制冷、制热于一体的热泵机组,机组一般采用环保冷媒R410A、通过双级增焓压缩机、变频技术,提高机组低温制热能力和高温制冷能力,扩充机组运行范围及出水温度范围,既能满足寒冷地区的低温供暖需求,又能满足夏天高温空调需求。适用于日益增多的高档公寓、复式楼、高级别墅以及单元写字楼、餐厅、商店、娱乐场所等空间。变频整体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变频整体户式中央空调主机;②末端设备;③水系统等。
由于户式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必须配置水管路系统搭载散热末端进行使用,水系统排空成为了该系统必要工作,水系统排空干净与否与采暖系统性能、可靠性息息相关,对空气源热泵而言,系统存在过多空气将导致冷凝器换热差,严重时导致频繁报出高压保护;对水路系统而言,系统存在过多空气将导致水流开关等元件误动作,整机模块故障,影响使用;对换热末端而言,系统存在过多的空气将导致末端散热不良,整机频繁因过热形成的停机,影响整机能耗。
虽然现在也有很多末端散热器自带了一些排空阀,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体验反馈较差,末端散热器排空阀片不能保证在整个系统的最高点,在实际排空操作时往往系统中的脏水和空气一同喷出,排空过程费时费力,且排空效果差,不能保证完全排出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使供液管路中的气体排出的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供热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路排空结构,用于将液体管路中的气体排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流体流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分为第一部分和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液体管路连通的流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设置有多个;和/或,
所述通气孔的横截面积为0.15-0.3平方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和/或供液体排出的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溢流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流道呈迂回形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和/或多个第四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和/或多个所述第四隔板并排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部分内形成所述迂回形通道。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侧围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中的一个与所述侧围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具有间隙,
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并与所述侧围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隔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隔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有间隙,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所述流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至少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为透明材料。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安装的安装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上连接有上述管路排空结构,所述管路排空结构并联在所述供水管路上。
优选地,在竖向上,所述管路排空结构高于所述供水管路设置。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理排空结构将外壳内部分成供液体流通的第一部分和供气体流通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并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通,从而使随着液体流入第一部分内的气体可流到第二部分内,并通过第二部分排出。达到可以将供液管路中的气体排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排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管路排空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示出空气调节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排空结构用于设置在供液管路上将管路内的气体排出,例如可以设置在供暖系统的水路上,用于将供暖水路中的气体排出,以保证水压不会过高,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排空结构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流体流通的空腔,优选地,所述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所述外壳包括盒体10和盖体20,所述盒体10和盖体20装配之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供流体流通的空腔。
所述盒体10包括底板和侧围板,所述侧围板沿着所述底板的整个周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盒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30,所述第一隔板130为长条形板,所述第一隔板130的两端与所述盒体10的侧围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30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盒体10的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30将所述盒体10的内腔分成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所述第一部分110和所述第二部分120连通使气体可以由所述第一部分 110流入到所述第二部分120内,并且,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 12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0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130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可供气体流通,使气体可以从所述第一部分110流到所述第二部分120内。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横截面积为0.15-0.3mm,优选为 0.2平方毫米。或者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3-0.7毫米,优选为0.5毫米。
所述第一部分110内形成有流道、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所述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流道供液体在所述第一部分110内流通,液体从所述进液口111流入,经过所述流道后从所述出液口112流出。
优选地,流道呈迂回形通道,以延长流体的流动路径,从而使得液体中的气体尽量多的进入到第二部分120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0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13,所述第二隔板113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隔板113优选为长条形板状结构,多个所述第二隔板113 并排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优选地,在使用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二隔板113 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隔板113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13的一端与所述侧围板或所述第一隔板130连接,所述第二隔板 1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隔板130或所述侧围板之间留有间隙供液体流通,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隔板113中的一个与所述侧围板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隔板130连接,使所述流道呈蛇形延伸使所述流道形成迂回形通道。由所述进液口111进入到所述流道内的液体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气体,所述液体在所述流道内流动过程中,在流过所述第二隔板113 的时候,气体会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30上的通气孔流入到所述第二部分 120内,从而使通过所述排液口112流出的液体中不含有气体。为了保证气体能够顺利流入到所述第二部分120内,所述第一隔板130上的通气孔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通气孔覆盖所述第一隔板130上未与所述第二隔板113连接的全部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110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114,所述第三隔板114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隔板113排列方向上的中部并与部分所述第二隔板113连接。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三隔板114位于所述进液口111 和所述出液口112的上方,使所述第三隔板114与所述进液口111和所述出液口112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三隔板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隔板113连接,所述第三隔板114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盒体10的底板连接,所述第三隔板114与所述第一隔板130之间设置第四隔板115,所述第四隔板115与所述第二隔板113并排设置,并且部分所述第四隔板115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隔板114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四隔板115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隔板114之间留有间隙。如图1中所示,一个所述第四隔板115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隔板114连接,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隔板115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隔板114之间留有间隙,使部分所述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三隔板114与所述第一隔板130之间。所述第三隔板114的设置使所述流道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14与所述第一隔板130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进液口111和所述出液口112的上方,形成一定的落差,使进入到所述第一部分110内的空气会在所述流道的上部,从而使所述进液口 111和所述出液口112均位于液体的液面以下,这样可以避免液体与气体同时从所述出液口112排出,保证排空效果,进而提高排空效率。
所述第二部分120包括排气口121,所述排气口121可以使气体流出,优选地,所述排气口121设置在所述侧围板上,并且在工作状态时,所述排气口121位于所述盒体10的顶部,所述排气口121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侧围板上的多个孔或者,所述排口12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侧围板上的格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120还包括溢流口122,所述溢流口122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底板或侧围板上,当由于压力过高使所述第一部分110内的液体流到所述第二部分120内时,所述溢流口122可以将液体排入所述第二部分120,所述溢流口122优选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底板上并位于靠近所述排气口121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120内还设置有挡板123,所述挡板123设置在所述溢流口122和所述排气口121之间,并且所述挡板123与所述盒体10 的底板连接,并与所述盒体10的侧围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挡板123 的设置使进入所述第二部分120内的液体不会由于压力过大直接从所述排气口121随着气体喷出,对液体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上还设置有安装结构11,所述安装结构11用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的安装,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11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0上的钩状结构。
所述盖体20盖合到所述盒体10上,优选地,所述盖体20可以为板状结构,所述盖体20与所述盒体10的侧围板以及第一隔板130、第二隔板113、第三隔板114及挡板123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盖体20 为透明材料,使得可以透过所述盖体20观察所述第一部分110内的液体流动情况,当所述进液口111流进所述流道内的液体没有气泡时,即代表流体中不包括气体了。优选地,可以只将所述盖体20与所述第一部分 110对应的部分设置成透明材料。
优选地,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0为与所述盒体10结构对应的壳体结构,并且在所述盖体20内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隔板130、第二隔板113、第三隔板114及挡板123对应的板状结构,所述盖体20盖合到所述盒体10上可以增大两者之间的腔体的容积,可以使其能够用于流量更大的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液体管路,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接入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供水管路2中,优选地,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与所述供热管路2并联。优选地,在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连接的管路上设置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优选为截止阀,通过截止阀控制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是否与所述供水管路2连通,并当需要对所述供水管路2内的水排气时打开所述截止阀使部分水流经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然后观察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内的水流情况,当所述进液口111流入到所述第一部分110内的水中不含气泡时表示已经排空完成,关闭所述截止阀即可。
或者,使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供水管路2的最高处,也可以不在所述管路排结构1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所述截止阀,使所述供水管路2内的水一直有部分流经所述管路排空结构1,可以保证所述供水管路2中不含有空气。
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可用于制冷和制热。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例如可以包括暖气的供水管路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排空结构在内部设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通过在第一部分内设置流道,使液体在所述流道内流通的过程可以使液体中携带的气体流入到所述第二部分内并由第二部分排出,从而实现将液体管路中的气体排出的目的。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溢流口和挡板,使进入到第二部分内的液体可以排出,也避免了液体随着气体喷出的情况发生。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排空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也更加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管路排空结构,用于将液体管路中的气体排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流体流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分为第一部分和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液体管路连通的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置有多个;和/或,
所述通气孔的横截面积为0.15-0.3平方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和/或供液体排出的溢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溢流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呈迂回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和/或多个第四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和/或多个所述第四隔板并排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部分内形成所述迂回形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侧围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中的一个与所述侧围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具有间隙,
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并与所述侧围板之间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隔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隔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有间隙,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所述流道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至少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为透明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安装的安装结构。
13.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上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管路排空结构,所述管路排空结构并联在所述供水管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竖向上,所述管路排空结构高于所述供水管路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管路排空结构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开关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7000.7U CN20799077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7000.7U CN20799077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90773U true CN207990773U (zh) | 2018-10-19 |
Family
ID=6381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7000.7U Active CN20799077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907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06807A (zh) * | 2017-12-26 | 2018-05-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21867000.7U patent/CN2079907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06807A (zh) * | 2017-12-26 | 2018-05-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CN108006807B (zh) * | 2017-12-26 | 2023-10-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07658A (zh) | 一种热交换器及一种机柜 | |
CN207990773U (zh)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
CN103673233A (zh) | 一种新风热回收装置 | |
CN108006807A (zh) | 管路排空结构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 |
CN206282946U (zh) |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成组液冷箱体 | |
CN107906583A (zh) | 一种家用冷暖机组 | |
CN106208624A (zh) | 一种双重冷却变频器 | |
CN102635911B (zh) |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 |
CN205986591U (zh) | 双重冷却变频器 | |
CN215892624U (zh) | 一种新型冷风机 | |
CN212057606U (zh) | 自然冷源介质换热制冷系统 | |
CN213514496U (zh) | 自除垢双冷热泵机组 | |
CN205752458U (zh) | 车用动力电池包换热结构 | |
CN213208029U (zh) | 冷凝器和空调设备 | |
CN211551916U (zh) | 一种水冷空调 | |
CN210568974U (zh) | 双通道防冻型蒸发制冷供冷装置 | |
CN107940802A (zh) | 一种冷暖两用机组 | |
CN209605642U (zh) | 一种基于水循环的相变储能系统 | |
CN202561934U (zh) |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 |
CN203810625U (zh) | 一种具有微通道换热器的新型空调热水器一体系统 | |
CN106061203B (zh) | 抽屉式ups功率板风扇散热系统 | |
CN217057783U (zh) | 自然冷却降温机组及医药洁净厂房 | |
CN204214097U (zh) | 一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水阀组件 | |
CN209165624U (zh) | 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 | |
CN220140012U (zh) | 液冷数据中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