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4975U -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4975U
CN207984975U CN201820165291.3U CN201820165291U CN207984975U CN 207984975 U CN207984975 U CN 207984975U CN 201820165291 U CN201820165291 U CN 201820165291U CN 207984975 U CN207984975 U CN 207984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automobile
fender
mounting bracket
pedestr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52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伟
刘绪虎
潘世泽
解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52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4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4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4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该汽车翼子板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汽车翼子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车身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弱化结构。该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保证汽车翼子板安装和大灯安装的前提下,通过弱化结构增大了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当行人头部撞击到汽车翼子板区域时,更容易发生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从而缓解了汽车对于行人的冲击,有效保护了行人,同时通过弱化结构减小了与行人头部接触部件的刚度,降低了行人头部撞击到硬点的风险,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翼子板支架及具有该汽车翼子板支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为了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减小行人的受伤程度,工程师在结构、造型、材料等各方面不断努力研发有利于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布置、安装等对头部碰撞伤害值起到较大影响,合理设计机舱内零部件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行人的伤害值,很好地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
目前汽车发动机罩位置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一般采用分段式“几”字型安装支架,单件数量较多,成本较高,安装要求也较高。并且,为了保证汽车翼子板侧向安装刚度和汽车翼子板抗凹刚度,因此,该分段式“几”字型安装支架的刚度都会设计得很高,这样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头部撞击道汽车两侧汽车翼子板区域,该分段式“几”字型安装支架不能发生有效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导致行人头部受到较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该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工时,节约生产成本,且安装要求较低,在保证汽车翼子板安装和大灯安装的前提下,通过弱化结构增大了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当行人头部撞击到汽车翼子板区域时,更容易发生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从而缓解了汽车对于行人的冲击,有效保护了行人,同时通过弱化结构减小了与行人头部接触部件的刚度,降低了行人头部撞击到硬点的风险,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汽车翼子板支架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将汽车翼子板安装在车身上纵梁上,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汽车翼子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所述车身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弱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弱化结构为弱化槽或弱化孔。
优选的,所述弱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端部或中部。
优选的,所述弱化结构的形状为矩形、腰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弱化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为长条状的平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焊接面,所述焊接面上设有焊点,所述汽车翼子板通过所述焊点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车身上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保证汽车翼子板安装和大灯安装的前提下,通过弱化结构尽可能增大了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头部撞击到汽车翼子板区域时,更容易发生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从而缓解了撞击过程中汽车对于行人的冲击,有效保护了行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通过弱化结构减小了与行人头部接触部件的刚度,降低了行人头部撞击到硬点的风险,在2018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行人保护头部撞击试验验证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提升了整车的安全评价星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工时,节约生产成本,且安装要求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6为图4中沿C-C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4中沿D-D线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弱化结构,4-焊接面,5-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均为长条状的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四个焊接面4,所述焊接面4上设有小凸起焊点,通过所述焊点将所述汽车翼子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焊接固定,使所述汽车翼子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5、第二螺栓安装孔5和第三螺栓安装孔5,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5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5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螺栓安装孔5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中后部,通过三个螺栓将所述第二安装板2与所述车身上纵梁固定连接,便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与所述车身上纵梁之间的拆卸和维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弱化结构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弱化结构3为两个弱化孔,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弱化结构331也可以为弱化槽等结构。所述弱化孔的形状为腰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弱化孔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具体的,一个所述弱化孔设置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的撞击点,所述撞击点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中部,另一个所述弱化孔设置在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较强区域,所述结构较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端部。优选的,所述弱化结构3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厚度,便于发生溃缩变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保证汽车翼子板安装和大灯安装的前提下,通过所述弱化孔尽可能增大了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头部撞击到汽车翼子板区域时,更容易发生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从而缓解了撞击过程中汽车对于行人的冲击,有效保护了行人,并且通过所述弱化孔减小了与行人头部接触部件的刚度,降低了行人头部撞击到硬点的风险,在2018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行人保护头部撞击试验验证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提升了整车的安全评价星级。
优选的,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工时,节约生产成本,且安装要求较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1描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实施例1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适用于本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在保证汽车翼子板安装和大灯安装的前提下,通过弱化结构尽可能增大了头部撞击的安全空间,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头部撞击到汽车翼子板区域时,更容易发生溃缩变形,吸收行人头部的撞击能量,从而缓解了撞击过程中汽车对于行人的冲击,有效保护了行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通过弱化结构减小了与行人头部接触部件的刚度,降低了行人头部撞击到硬点的风险,在2018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行人保护头部撞击试验验证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提升了整车的安全评价星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工时,节约生产成本,且安装要求较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将汽车翼子板安装在车身上纵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所述汽车翼子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2)与所述所述车身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弱化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为弱化槽或弱化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端部或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的形状为矩形、腰形、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均为长条状的平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多个焊接面(4),所述焊接面(4)上设有焊点,所述汽车翼子板通过所述焊点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5),所述第二安装板(2)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车身上纵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01820165291.3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07984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5291.3U CN20798497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5291.3U CN20798497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4975U true CN20798497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5291.3U Active CN20798497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4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6893A (zh) 汽车的前舱总成及其汽车
CN111845951B (zh) 一种发动机舱盖结构及车辆
JP6022598B2 (ja) バルクヘッド上部クロスビームを備える自動車車両
CN104512464A (zh) 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
CN102390432A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总成
CN207984975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1167095U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109533029B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CN104828142B (zh) 安装支架和汽车轮罩纵梁总成
CN216580437U (zh) 前罩抗凹支架及前罩结构
CN103448803B (zh)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CN207078110U (zh) 有利于保护行人的水箱上横梁装置
CN109823410A (zh) 一种前机舱封板连接结构
KR101251751B1 (ko) 차체의 전방 연결구조
CN206202424U (zh) 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支架
CN215513885U (zh) 一种用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总成结构
CN110962936A (zh) 横梁结构和车架
CN207535858U (zh) 风窗横梁结构
CN211494246U (zh) 一种用于卡车的前悬上支架
CN209739171U (zh) 一种行人保护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4037689U (zh) 汽车翼子板边梁总成
CN104260786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US9302712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KR20220077444A (ko) 차량용 대쉬패널구조
CN201105763Y (zh) 一种发动机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