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6028U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6028U
CN207976028U CN201820382443.5U CN201820382443U CN207976028U CN 207976028 U CN207976028 U CN 207976028U CN 201820382443 U CN201820382443 U CN 201820382443U CN 207976028 U CN207976028 U CN 207976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thermal solution
cold liquid
heat exchanger
pipe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24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伯良
冯炳洪
蔡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qiao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qiao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qiao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qiao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24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6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6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6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热液进口和热液出口、冷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的热液进口上连接有热液进管,热液出口上连接有热液出管;所述的冷液进口上连接有冷液进管,冷液出口上连接有冷液出管,所述的热液进管、热液出管、冷液进管和冷液出管的外壁上均连接有液体导出管,所述的液体导出管上连接有球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公告号为CN2068180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前端板、后端板、支柱和换热板片,前端板上安装有热液输送管和冷液输送管,热液输送管和冷液输送管上均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一侧均安装有截流阀,截流阀的另一侧均安装有压力显示表,压力显示表的另一侧均安装有Y型管道过滤器;当液体通过筒体进入滤芯后,固体杂质颗粒被阻挡在滤芯内,通过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先打开低压管道阀门,然后打开高压管道阀门,流体进入换热板片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先切断高压管道流体,再切断低压管道流体。
这种带有过滤装置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在长时间使用后,散热片由于结垢或沉积脏物使换热效果降低,影响冷热交换效果,需将热液输送管和冷液输送管从前端板上卸下排料清空后再拆卸散热片清洗。由于此时热交换器内仍残留冷热液体,如强行拆卸会造成液体喷溅伤人,操作繁琐且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通过设置液体导出管,便于在拆卸交换器板块前将冷热液导出,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热液进口和热液出口、相互连通的冷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的热液进口上连接有热液进管,热液出口上连接有热液出管;所述的冷液进口上连接有冷液进管,冷液出口上连接有冷液出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热液进管、热液出管、冷液进管和冷液出管的外壁上均连接有液体导出管,所述的液体导出管上连接有球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液通过热进液口进入本体内,而冷液通过冷进液口进入本体内,冷液与热液于本体内实现热冷交换。而当需要对本体内部进行清洗时,首先将球阀打开,通过重力作用和水压作用,使本体内的冷热液从液体导出管中导出清空,防止在拆卸本体时内部残留的冷热液溅出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且免去了拆装热液进管、热液出管、冷液进管和冷液管的繁琐过程,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液体导出管的端部固定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远离液体导出管的一端连接有橡皮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导出管将冷热液经过连接管后从橡皮管导出,从而达到便于收集后集中处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管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凹槽有效增加与橡皮管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橡皮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球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和扳手,所述的阀体的两端与液体导出管连通,所述的阀芯转动连接于阀体中,所述的阀杆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带动阀杆转动,阀杆带动阀芯转动,从而实现液体导出管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便于把握把手,并通过把手带动阀芯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把手远离阀杆的一端铰接有助力杆,所述的把手通过定位机构与助力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力杆的设置,增加了需要转动阀芯的动力臂,从而使驱动阀芯转动较为省力,同时,铰接的设置,便于实现助力杆的收纳,节省空间占用体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孔和定位栓,所述的定位板固定于把手上,所述的定位孔开设于助力杆上,所述的定位栓与定位板螺纹连接并穿设于定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助力杆沿着铰接处往远离把手的方向翻转,将定位孔与定位栓对应,继而转动定位栓,将定位栓穿入到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助力杆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排出冷热液时,通过助力杆带动把手转动,把手通过阀杆带动阀芯转动,从而实现球阀打开,冷热液依次经过液体导出管、连接管继而从橡皮管导出,免去了拆装热液进管、热液出管冷液进管和冷液出管的过程,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前端板;12、后端板;13、散热片;21、热液进口;22、热液出口;23、热液进管;24、热液出管;25、冷液进管;26、冷液出管;27、冷液进口;28、冷液出口;3、液体导出管;4、球阀;41、阀体;42、阀杆;43、扳手;44、防滑套;5、助力杆;6、定位机构;61、定位板;62、定位孔;63、定位栓;7、连接管;71、防滑槽;8、橡皮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前端板11、后端板12、多个散热片13。多个散热片13固定于前端板11和后端板12之间。前端板11与后端板12固定连接。
在前端板11的上端开设有热液进口21与冷液进口27,下端开设有热液出口22与冷液出口28。在热液进口21与冷液进口27上分别固定有热液进管23与冷液进管25。热液出口22与冷液出口28上分别固定有热液出管24与冷液出管26。散热片13内设置有相互贴合的热通道内腔与冷通道内腔(图中未示出),热液进管23与热液出管24分别连通热通道内腔的上下两端,冷液进管25与冷液出管26分别连通冷通道内腔的上下两端,热液通过热进液口21进入热通道内腔,而冷液通过冷进液口27进入冷通道内腔,冷液与热液于散热片13的两个内腔实现热冷交换。
在热液进管23靠近热液进口21的一端与热液出管24靠近热液出口22的一端均安装有液体导出管3。冷液进管25与冷液出管26上相同位置处也安装有液体导出管3。在液体导出管3的中部安装有球阀4。球阀4包括阀体41、阀芯、阀杆42和扳手43。将阀体41固定在液体导出管3上,将阀芯转动连接于阀体41内。阀杆42一端与阀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扳手43固定连接。阀杆42转动连接于阀体41上。扳手43的外壁上套设并固定有防滑套44。防滑套44采用橡胶制成。
扳手43上铰接有助力杆5。为了便于助力杆5定位,在扳手43与助力杆5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板61、定位孔62和定位栓63。定位栓63为螺栓。将定位板61固定于扳手43上。定位栓63螺纹连接于定位板61上。将定位孔62开设在助力杆5的侧壁上。
将定位栓63旋转,穿过定位孔62,继而穿设于定位孔62中,实现对助力杆5的定位。
在液体导出管3远离阀体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远离液体导出管3的一端套设有橡皮管8。连接管7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槽71,橡皮管8置于防滑槽71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热液进口(21)和热液出口(22)、相互连通的冷液进口(27)和冷液出口(28),所述的热液进口(21)上连接有热液进管(23),热液出口(22)上连接有热液出管(24);所述的冷液进口(27)上连接有冷液进管(25),冷液出口(28)上连接有冷液出管(26),其特征是:所述的热液进管(23)、热液出管(24)、冷液进管(25)和冷液出管(26)的外壁上均连接有液体导出管(3),所述的液体导出管(3)上连接有球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体导出管(3)的端部固定有连接管(7),所述的连接管(7)远离液体导出管(3)的一端连接有橡皮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管(7)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球阀(4)包括阀体(41)、阀芯、阀杆(42)和扳手(43),所述的阀体(41)的两端与液体导出管(3)连通,所述的阀芯转动连接于阀体(41)中,所述的阀杆(42)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远离阀杆(42)的一端铰接有助力杆(5),所述的把手通过定位机构(6)与助力杆(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板(61)、定位孔(62)和定位栓(63),所述的定位板(61)固定于把手上,所述的定位孔(62)开设于助力杆(5)上,所述的定位栓(63)与定位板(61)螺纹连接并穿设于定位孔(62)中。
CN201820382443.5U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07976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2443.5U CN20797602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2443.5U CN20797602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6028U true CN207976028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6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2443.5U Active CN20797602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6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6150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6150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7857B (zh) 一种适用于三流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4807368B (zh) 水冷冷水机组管壳式换热器胶球自动在线清洗装置和方法
CN20797602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13847831B (zh) 换热器的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换热器
WO2018095153A1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1322507Y (zh) 扎啤机
CN107812757A (zh) 一种阀门清理夹持装置用垃圾收集方法
CN206860966U (zh) 一种防堵塞阀门
CN203964719U (zh) 一种冷却器
CN210400083U (zh) 冷却充分的热交换器
CN205991726U (zh) 一种湿法冶炼方法中用储槽式换热装置
CN205710694U (zh) 一种食用醋除菌冷却装置
CN207213223U (zh) 具有集污功能的阀门
CN103994672B (zh) 高效双腔湍流换热器
CN2896184Y (zh) 螺旋板式冷凝器
CN206235197U (zh) 换热器
CN206056036U (zh) 一种石墨冷凝器
CN203869549U (zh) 高效双腔湍流换热器
CN209524781U (zh) 一种船用管壳式冷却装置
CN203642749U (zh) 除污、反冲洗高效换热器
CN203881208U (zh) 一种智能冷凝器在线清洁装置
CN216523281U (zh) 一种具有内壁清洁功能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13687972U (zh) 等离子体湍流换热器
CN213902028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热交换器
CN215063921U (zh) 一种用于石油加热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