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9350U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69350U CN207969350U CN201721809637.0U CN201721809637U CN207969350U CN 207969350 U CN207969350 U CN 207969350U CN 201721809637 U CN201721809637 U CN 201721809637U CN 207969350 U CN207969350 U CN 207969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fertilizer
- auxiliary
- cover
- f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0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4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590 bulk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054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21167 banqu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31 harmfu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copper;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22,24-diide Chemical group [Cu+2].C1=CC(C(=C2C=CC([N-]2)=C(C=2C=CC=CC=2)C=2C=CC(N=2)=C(C=2C=CC=CC=2)C2=CC=C3[N-]2)C=2C=CC=CC=2)=NC1=C3C1=CC=CC=C1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车辆,防止由于机体倾斜或振动等而导致划线标记件从机体下落。该作业车辆具有划线标记件(131)、沿着行驶车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机体框架以及被机体框架支承的脚踏地板(19),其特征在于,在脚踏地板(19)的侧方设置有辅助把持件(119),在辅助把持件(119)上设置有保持划线标记件(131)的安装部件(1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田地中插植秧苗的秧苗移植机等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关于在田地中进行秧苗的插植等作业的秧苗移植机等作业车辆,公知有设置了标记下一工序的作业路径的记号的划线标记件的作业车辆(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5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8109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将行驶车辆收纳于仓库等时或在垄较高(高垄)的情况下,如果向机体左右方向突出,则有可能与壁面等接触而破损。如果卸下划线标记件并暂时放在脚踏板上,则划线标记件有可能由于倾斜或振动而下落,或作业人员误踩到而使其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防止划线标记件由于倾斜或振动等从机体下落并且防止作业人员误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课题是通过以下的解決手段而解决的。
即,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是作业车辆,其具有划线标记件131、沿着行驶车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机体框架以及被机体框架支承的脚踏地板19,其特征在于,在脚踏地板19的侧方设置有辅助把持件119,在辅助把持件119上设置有保持划线标记件131的安装部件120。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安装部件120由如下部件构成:钩挂划线标记件131的旋转的环状的主体131a的挂钩120a;和支承划线标记件131的标记件框架131b的装卸夹持件120b。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标记件框架131b上形成有弯折的部分,弯折的部分朝向机体中央侧并且由装卸夹持件120b支承。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设置在辅助把持件119上的安装部件120保持划线标记件131,即使存在倾斜或振动等,也抑制了从机体下落,也防止了作业人员误踩。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挂钩120a保持划线标记件131的旋转的环状的主体131a,并且利用划线标记件131的标记件框架131b进行保持,即使存在倾斜或振动等,也抑制了从机体下落,也防止了作业人员误踩。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在标记件框架131b上形成有弯折的部分,利用装卸夹持件120b对标记件框架131b朝向机体中央侧的部分进行支承,由此能够以使标记件框架131b和划线标记件131的主体131a不突出到行驶车辆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减少由于与壁面等的接触引起的破损,在收纳于仓库等中时也能够紧凑地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带有施肥装置的乘用型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带有施肥装置的乘用型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施肥装置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4A和图4B是装卸实施例1的盖部件的说明图,图4A是安装了盖部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B是拆卸盖部件的中途的说明图。
图5是实施例的盖部件的另一方式的说明图。
图6A是实施例的插秧机的框架的说明图,图6B是示出辅助秧苗架的框架的图。
图7A~图7C是实施例的辅助把持件的说明图,图7A是实施例的辅助把持件的安装构造的说明图,图7B是标记件安装部件的说明图,图7C是安装有划线标记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行驶车体;4:施肥装置;19:脚踏地板;61:送出部;67:贮存部;83:肥料排出口;83a:第一钩挂部;83b:第二钩挂部;85:盖部件;85a: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b:第二肥料容纳空间;86:保持部;112:辅助台阶支承部;113:辅助台阶固定部;116:左右框架;119:辅助把持件;120:安装部件;120a:挂钩;120b:装卸夹持件;131:划线标记件;131a:主体;131b:标记件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详细地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秧苗移植机的一个实施例的四行种植乘用型插秧机进行说明。
如图1的侧视图和图2的俯视图所示,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乘用型插秧机构成为在作为行驶车体的一例的行驶车辆1上利用升降用连杆装置2安装有作为一种作业装置的秧苗插植装置3,并且设置有施肥装置4,整体作为乘用施肥插秧机发挥功能。行驶车辆1是具有作为驱动轮的左右各一对的前轮6、6和后轮7、7的四轮驱动车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朝向插秧机的前进方向,将左、右分别称作左侧和右侧,将前进方向称作前侧,将后退方向称作后侧。
如图1所示,在主框架10a、10b上配设有变速箱11和发动机12,在该变速箱11的后部侧面与变速箱11一体地组装有液压泵13,在变速箱11的前部上方突出设置有转向柱14。
而且,在转向柱14的上端部设置有方向盘16。在机体的上部安装有作为操纵用的地板的脚踏地板19,在发动机12的上方部设置有操纵坐席20。在方向盘16的左侧设置有变速操作杆(行驶操作部件、HST杆)17,在方向盘16的右侧设置有副变速杆26。
在操纵坐席20的前方,在转向柱14上设置有未图示的操作面板。
在操纵坐席20的右侧设置有垄离合器杆18。前轮6、6在变速箱11的侧方轴支承于被设置成能够变更朝向的前轮支承箱22、22上。并且,后轮7、7经由后轮支承体30轴支承于被安装在左右框架37的左右两端部的后轮传动箱24、24。
如图1和图2中对后轮7传动的动力传动机构的一部分所示,发动机12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带轮27、带28以及带轮29而传递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31的输入轴32a,再从HST31的输出轴32b传递到变速箱11内。
齿轮输出轴11a、11b的后端部向变速箱11的后方突出,在该突出端部连接有向所述后轮传动箱24、24传动的左右后轮传动轴35、35。而且,是利用该左右后轮传动轴35、35分别对左右后轮7、7进行驱动旋转的结构。
秧苗插植装置3通过升降用连杆装置2以升降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行驶车辆1。
基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行驶车辆1的普通的提升液压缸36(图1)的活塞上端部与升降用连杆装置2连结,由设置于行驶车辆1的液压泵13经由升降阀(未图示)向提升液压缸36供给、排出液压油而使提升液压缸36的活塞伸进、退缩,从而使与升降用连杆装置2连结的秧苗插植装置3上下移动。
秧苗插植装置3由以下等部分构成:兼用作框架的插植传动箱38,其经由左右框架37以横摆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升降用连杆装置2的后部;秧苗载置架(秧苗箱)39,其被设置于该插植传动箱38的支承部件支承,沿着机体的左右方向往复运动;秧苗插植器具41,其安装于插植传动箱38的后端部,从秧苗载置架39的下端将秧苗一株株地插植到田地里;以及作为整地体的中心浮体(传感器浮体)42和侧浮体43,它们的后部枢轴支承于插植传动箱38的下部,它们的前部安装成上下摆动自如。中心浮体42和侧浮体43是为了平整田地并且平整利用秧苗插植器具41插植秧苗的田地的前方而设置的。
PTO传动轴45(图1)在两端具有万向联轴器,是为了将来自变速箱11的动力传递给秧苗插植装置3的插植传动箱38而设置的。
秧苗插植装置3是四行种植的结构,具有以下等部分:兼用作框架的插植传动箱38;秧苗载置架39,其载置秧苗,左右往复运动而将秧苗一株株地供给至各行的秧苗取出口39a(图2);以及秧苗插植器具41,其将供给到秧苗取出口39a的秧苗插植到田地中。
如图1所示,在中心浮体42的前方配置有作为整地部件的一例的转子70a,该转子70a配置在比位于侧浮体43的前方的、作为平地部件的一例的转子70b靠前方的位置。从后轮7的传动箱24内的齿轮经由传动轴25向转子70a传递动力,从两方的转子70a、70a的驱动轴(未图示)分别向左右一对的链盒71、71内的一对链(未图示)传递动力,从该一对链向转子70b传递动力。
施肥装置4利用送出部61(图3)将作为贮存部的一例的贮存部67内的肥料每次一定量地向下方送出,利用鼓风机69使该送出的肥料通过施肥软管62而移送至施肥引导件80,由设置于该施肥引导件80的前侧的作槽体82使该肥料落入到形成于秧苗插植行的侧部附近的施肥槽内。
并且,踏板(图2)能够一同操作主离合器和左右后轮制动装置(未图示),配置在方向盘16的右下侧,当踩下该踏板时,主离合器断开,接着实施左右后轮制动,使机体停止。
并且,在机体的前方支承有前臂(越垄手柄)88。关于前臂88,通过作业人员握着前臂88进行操作,能够使得在行驶车体1跨越垄等阶梯差时行驶车体1的前端部不会抬起过高,或者相反地,能够在跨越垄的初期进行辅助以使前端朝向上方等。从前臂88的末端部将中心立标89以插拔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前臂88内,从而能够将前臂88和中心立标89一体化。也能够在中心立标89的末端设置有灯89a而将前臂88和中心立标89成为一根杆。并且,在脚踏地板19的前方两侧设置有侧标记件44。
在转向柱14的上表面的前部设置有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实施例的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由每次作业人员按压时切换“运转”和“停止”的开关构成。另外,通过将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设为“运转”并且牵拉行驶车辆1的反冲旋钮(recoil knob)(未图示),发动机12起动,通过将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设为“停止”,使发动机12停止(紧急停止)。
在行驶车辆1跨越田地的垄的情况下,行驶车辆1前部抬起,因此作业人员绕到机体前方而使用越垄手柄88。在使用越垄手柄88的过程中,在想要使行驶车辆1停止的情况下,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配置在转向柱14的上表面上,作业人员能够从机体前方操作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从而能够使行驶车辆1停止。在现有的结构中,紧急停止专用的开关设置在越垄手柄88上,是具有紧急停止专用的开关和操作面板上的主开关这两个开关的结构,具有部件数量变多而使成本上升的问题,并且也有可能因为飞石等使紧急停止专用的开关错误动作。对于此,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中,能够使用配置在上表面前方的一个发动机运转/停止开关90进行发动机12的运转和停止,减少了部件数量,也降低了错误动作的可能性。
后轮传动箱24安装于左右框架37的左右两端部,被后轮支承体30轴支承。
通过后轮传动箱24的转动,后轮7的车轴23与后轮传动箱24一体地上下移动。另外,从变速箱11经由左右后轮传动轴35向后轮传动箱24传递动力。
图3是实施例1的施肥装置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在图3中,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的施肥装置4固定支承于施肥框架。施肥装置4在上部具有能够容纳肥料等粉粒体的粉粒体料斗(贮存部)67作为贮存部的一例。
粉粒体料斗67是按照每行而设置的,在上部安装有可开闭的盖67a。粉粒体料斗67的下部按照施肥行数分支并形成为漏斗状,其下部与送出部61、…的上端连接。
在粉粒体料斗67的下端形成有作为流出口的一例的肥料出口67b,该肥料出口67b供容纳于粉粒体料斗67内的粉粒体流出。
送出部61内设有将粉粒体料斗67内的肥料向下方送出的两个送出辊73A、73B作为送出部件的一例。两个送出辊73A、73B在送出轴75的轴向上并列配置。各送出辊73A、73B是在外周部上形成有槽状的凹部74、…的旋转体,与沿着左右方向设置的共同的送出轴75的方轴部75a(图示例为正方轴)分别嵌合从而能够一体旋转。
通过送出辊73A、73B旋转,从粉粒体料斗67落下供给的肥料被容纳到凹部74中而向下方送出。由两个送出辊73A、73B送出的肥料从下端的送出口61a排出。
图示例的送出辊73A、73B的凹部74的数量是六个,两者的凹部74的相位不同。因此,两个送出辊73A、73B的凹部交替地送出肥料,从送出口61a排出的肥料的量在时间上是均等的。通过将任意的送出辊73A或73B从送出轴75卸下并适当变更相位再重新安装,也能够使两个送出辊73A、73B的凹部74的相位相等。这样,能够适用于在田地中以点状撒肥料情况。
并且,在送出部61的内部装卸自如地设置有刷子76,该刷子76与凹部74向下方移动的一侧(前侧)的送出辊73的外周面滑动接触。通过该刷子76使肥料以被刮平状态容纳于送出辊73A、73B的凹部74内,使送出辊73A、73B的肥料送出量保持为恒定。
送出部61的送出口61a与沿着前后方向连通的连接管63连接。而且,该连接管63的后端部与施肥软管62连接。另一方面,各条连接管63的前端部插入到空气室68的背面部而连结。
空气室68的左端部与鼓风机69连接,来自该鼓风机69的空气经由空气室68从连接管63吹入到施肥软管62(图1)中。
在图3中,在送出箱78的背面部形成有用于取出粉粒体料斗67内的肥料的肥料排出口83。在该肥料排出口83处安装有以上端侧为支点开闭自如的排出闸门84。排出闸门84被送出箱78的固定部78a支承为能够以旋转轴84a为中心旋转。排出闸门84具有闸门主体84b,该闸门主体84b在能够将来自粉粒体料斗67的肥料向肥料排出口83侧排出的位置(参照图3的虚线)和不能将来自粉粒体料斗67的肥料排出的位置(参照图3的实线)之间切换。并且,用于手动移动闸门主体84b的排出杆84以在后部露出的方式设置在排出闸门84上。
另外,送出箱78的上部的脱离部78b构成为能够在对送出辊73A、73B进行维护等时与固定部78a分割开。
图4是装卸实施例1的盖部件的说明图,图4A是安装了盖部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B是拆卸盖部件的中途的说明图。
在各送出部的肥料排出口8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作为盖部件的一例的盖部件85。盖部件85在侧视时形成为具有底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大致三棱柱状。而且,在盖部件85的内部形成有肥料的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由此,在实施例1的盖部件85中,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形成为下部比上部膨胀的袋状。由此,与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的形状由上侧膨胀的形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的显影剂的容纳量。另外,盖部件85的形状不限于三棱柱状,能够形成为四棱柱状或五棱柱状等多棱柱状、圆柱状等在内部形成有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的任意形状。并且,实施例的盖部件85优选由橡胶或软质的树脂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因此,通过将盖部件85从肥料排出口83卸下,能够将残留在粉粒体料斗67内的肥料从肥料排出口83排出。另外,能够将排出的肥料回收到配置于肥料排出口83的外侧的肥料的袋中。实施例的盖部件85不是仅堵塞肥料排出口83的板状的结构,在内部具有贮存肥料的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由此,在插植作业和施肥作业中,在由于振动等而肥料进入到了肥料排出口83的情况下,预先容纳于盖部件85的内部,在卸下盖部件85时,能够利用盖部件85承接肥料。在仅是堵塞肥料排出口83的板状的结构的情况下,进入到肥料排出口83中的肥料在肥料排出口83开放时散落而附着在机体上,从而存在使机体生锈等问题,但实施例的盖部件85减少了这种情况。
并且,在实施例的结构中,没有设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那样的肥料回收管等部件,施肥装置4整体的重量轻量化并且低成本化。因此,减少了由于施肥装置4的重量而给行驶车辆1的框架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无需加强用的追加结构等。由此,实施例的施肥装置4也能够适用于框架的强度、刚性不那么高的小型并且低成本的插秧机。
在图3、图4中,在肥料排出口83的外端,在上部和下部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状的第一钩挂部83a、第二钩挂部83b。在实施例1中,作为第二钩挂部的一例的下侧的第二钩挂部83b的长度L2形成为大于作为第一钩挂部的一例的上侧的第一钩挂部83a的长度L1。即,设定为L1<L2。
因此,如果想要将盖部件85从肥料排出口83向后拉进行拆卸,则易于从长度较短的上侧的第一钩挂部83a拆卸。由此,如图4B所示,易于以使上侧以下侧的第二钩挂部83b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拆卸盖部件85。如果先卸下盖部件85的下侧,则容纳在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内的肥料有可能散落,但在实施例中,易于先拆卸盖部件85的上侧,减少了使容纳于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中的肥料散落的情况。
在图3、图4中,在盖部件85的后表面的上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保持部86作为握持部的一例。因此,构成为,通过作业人员握着保持部86向后方牵拉,能够将盖部件85从肥料排出口83卸下。此时,实施例1的保持部86设置于上部,因此在牵拉保持部86时,如图4所示,易于以盖部件85的下端为中心从盖部件85的上端侧进行拆卸。如果从盖部件85的下端侧拆卸,则容纳于盖部件85内的显影剂容易散落,但在实施例中,从盖部件85的上端侧进行拆卸,因此减少了显影剂散落的情况。
在图3、图4中,在实施例的盖部件85上一体地形成有从上部向前方延伸的钩87作为联动部的一例。在图4A中,在盖部件85安装于肥料排出口83的状态下,钩87的末端以接近排出杆84c的下方的状态配置。在图4A、图4B中,在从肥料排出口83拆卸盖部件85时,钩87推压排出杆84c,从而移动到打开了排出闸门84的状态。因此,仅通过作业人员拆卸盖部件85,排出闸门84也能够联动地开放。由此,减少了从排出口83排出肥料的作业时的麻烦,排出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实施例1的盖部件85优选由透明的材料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通过由透明的材料等构成盖部件85,作业人员能够从外部确认在盖部件85的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内贮存了多少肥料。因此,易于减少在拆卸盖部件85时贮存了比作业人员的预想多的肥料从而肥料溢出的情况。另外,虽然也能够由透明的材料等构成盖部件85整体,但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采用以下的结构:在盖部件85的一部分上形成能够观察内部的透明的窗,从而能够确认内部。
图5是实施例的盖部件的另一方式的说明图。
在图5中,也能够改变图3、图4所示的盖部件85的形态,采用在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的下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第二肥料容纳空间85b的盖部件85。
在图3、图4所示的盖部件85中,当将盖部件85从肥料排出口83完全卸下时,如果作业人员错误地将盖部件85的肥料排出口83侧向下倾斜,则使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内的肥料散落。对于此,在图5的盖部件85中,易于将肥料收纳于第二肥料容纳空间85b内,比起盖部件85,肥料不容易散落。
并且,也能够采用将盖部件85的底面形成为网状从而能够让肥料的粉末下落的结构。容纳在粉粒体料斗67内的粉粒状的肥料在向送出部61下落的过程中或在被送出辊73A、73B送出时肥料彼此摩擦,有时产生肥料的粉末。如果粉末状的肥料以附着在盖部件85的底面上的状态经过长时间,则因湿气等使粉末状的肥料结块,有可能有以下等不良影响:盖部件85的容纳量减少,或者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第二肥料容纳空间85b的肥料也受潮。对于此,通过将盖部件85的底面形成为网状,即使粉末状的肥料流入到第一肥料容纳空间85a、第二肥料容纳空间85b中,也能够被迅速地排出到田地,从而抑制了粉末状的肥料在盖部件85中结块。另外,排出到田地的粉末状的肥料比通常的施肥量充分少,因此无需担心施肥过量。
图6A是实施例的插秧机的框架的说明图。
在图6A中,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中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机体上框架101。实施例1的机体上框架101由方筒状的部件构成。并且,机体上框架10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前部101a、从前部101a的后端向斜后上方倾斜的中部101b以及从中部101b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后部101c。
在机体上框架101的前部101a的上表面上支承有脚踏地板19。
在机体上框架101的前部101a固定支承有将机体上框架101彼此连结起来的前框架102。并且,在机体上框架101的后部101c的后端固定支承有将机体上框架101彼此连结起来的后框架103。另外,施肥装置4固定支承于后框架103。在后框架103的左右方向的内侧支承有左右一对的向下方延伸的方筒状的作业机支承框架104。在作业机支承框架104上能够支承秧苗插植装置3等作业机。在作业机支承框架104的下端固定支承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箱支承框架105。在后箱支承框架105上支承有齿轮驱动箱(后轮传动箱24、24)。
在后箱支承框架105的左右方向的内侧固定支承有左右一对的向前方延伸的方筒状的机体下框架106。在机体下框架106的前端支承有凸缘部件107。
在各机体上框架101的前端固定支承有向下方延伸的加强部件108。加强部件108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左右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形状(“コ”字状)。所述凸缘部件107和加强部件108支承变速箱11。
并且,在各机体上框架101的前端固定支承有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秧苗架支承框109。实施例的秧苗架支承框109由圆筒状的管构成。在秧苗架支承框109的外端的秧苗架固定部109a固定支承有辅助秧苗架303的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另外,在实施例中,采用了使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的外径比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内径大并且按照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内径来切削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的末端(下端)的外径以进行嵌合的结构(所谓的管端套筒接合构造)。因此,确保了扭转方向的刚性。
由标注了所述标号101~109的各部件构成了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的主框架102~105、107~109。
在主框架102~105、107~109上支承有左右一对的辅助框架111。辅助框架111具有:作为外侧部的一例的辅助主体部111a,其在机体上框架101的外侧与机体上框架101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辅助连接部111b,其从辅助主体部111a的后端向上方延伸;以及辅助上部111c,其从辅助连接部111b的上端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实施例的辅助框架111是将圆管弯曲而形成的。
辅助主体部111a的前端通过焊接等固定支承于秧苗架支承框架109。并且,辅助上部111c在固定部111d处通过焊接等固定支承于机体上框架101。并且,辅助上部111c作为支承施肥装置4的施肥框架而使用,支承施肥装置4。而且,在辅助上部111c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上支承有脚踏地板19的后部(后地板)。
在各辅助主体部111a上支承有向下方延伸的辅助台阶支承部112作为辅助台阶框架的一例。辅助台阶支承部112被支承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倾斜。即,在从行驶车辆1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左右一对的辅助台阶支承部112配置成“ハ”字状。
辅助台阶支承部112在侧视时形成为“U”字状。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下端部112a配置成与前后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行。在下端部112a的左右方向内侧,通过焊接等固定支承有辅助台阶固定部113。辅助台阶固定部113形成为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L”字状的板。在辅助台阶固定部113上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支承有辅助台阶114。辅助台阶114构成为板状,使得作业人员在上下行驶车辆1时能够放置脚。在辅助台阶11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去除泥的凹凸,或者形成为网状使得粘在鞋上的泥不会堆积在辅助台阶114上。
在辅助台阶固定部113之间通过焊接等固定支承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框架116。左右框架116借助于左右的辅助台阶固定部113将左右的辅助框架111彼此连结起来。并且,左右框架116通过焊接等固定于机体下框架106上。
在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后部112b上支承有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7。并且,在辅助框架111的辅助连接部111b上也支承有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8。
图7是实施例的辅助把持件的说明图,图7A是辅助把持件的安装构造的说明图,图7B是标记件安装部件的说明图,图7C是安装有划线标记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图7中,各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7、118由在侧视时为“L”字状的部件构成,与由板状的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刚性提高。在前侧的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7上形成有固定孔117a。并且,在后侧的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8上形成有下侧的固定孔118a和上侧的向前方突出的凸部118b。
在辅助把持件固定部117、118上支承有作业人员在上下时能够握着的辅助把持件119。实施例的辅助把持件119是将圆管弯曲成倒“J”字状而成的结构。辅助把持件119的前侧下端和后侧下端形成为将圆管压扁成平板状而成的形状。另外,关于压扁的方向,是以使平面为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式进行压扁的。在辅助把持件119的前侧下端形成有前贯穿孔119a。在辅助把持件119的后侧下端形成有上下一对的后贯穿孔119b、119c。因此,辅助把持件119的前侧被贯穿前贯穿孔119a和固定孔117a的螺栓等紧固部件固定。并且,凸部118b贯穿上侧后贯穿孔119c,并且借助贯穿下侧后贯穿孔119b和下侧的固定孔118a的螺栓等紧固部件,从而将辅助把持件119的后侧固定为止转的状态。
在图7中,在辅助把持件119上支承有安装部件120。安装部件120具有前后一对配置于辅助把持件119的上部的挂钩120a和被支承于辅助把持件119的前侧下部的装卸夹持件120b。挂钩120a能够钩挂在划线标记件(旋转式标记件)131的环状的主体131a的内周侧而进行保持。并且,装卸夹持件120b能够夹着划线标记件131的标记件框架131b将其固定。
在将行驶车辆1收纳于仓库等时或在垄较高(高垄)的情况下,如果划线标记件131向机体左右方向突出,则有可能与壁面等接触而破损。如果卸下划线标记件131并暂时放在脚踏地板19上,则划线标记件131有可能由于倾斜或振动而下落,或作业人员误踩而使其破损。在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能够安装于辅助把持件119的机体外侧而收纳,不向机体左右方向突出,从而减少了与壁面等接触而破损的情况。并且,由挂钩120a和装卸夹持件120b保持,即使存在倾斜或振动等,也抑制了下落,也防止了作业人员误踩。
并且,如图7B所示,实施例的装卸夹持件120b支承标记件框架131b的弯折成“L”字状的部分,标记件框架131b被支承为朝向机体中央侧的状态。因此,实施例的安装部件120能够以使标记件框架131b和划线标记件131的主体131a不突出到行驶车辆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方式支承。由此,能够减少由与壁面等的接触引起的破损,在收纳于仓库等时也能够紧凑地收纳。
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的框架构造中,机体上框架101与辅助框架111的辅助主体部111a的重力方向的高度设定为相同。因此,能够由机体上框架101和辅助框架111支承脚踏地板19的下表面,容易确保刚性。尤其是,在现有的大型的插秧机中,主框架的各部件又粗又坚硬,如果直接小型化,则管变细,从而强度不足。对于此,能够通过设置实施例那样的辅助框架111来消除强度不足。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用于搭载施肥装置4的强度。并且,也能够利用机体上框架101和辅助框架111对脚踏地板19的最下表面进行定位,也能够容易进行脚踏地板19的支承。
并且,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由于辅助台阶114配置于脚踏地板19的侧方,因此作业人员的乘降变得轻松。尤其是,辅助台阶支承部112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配置成“ハ”字状,辅助台阶114配置在比脚踏地板19靠外侧的位置,辅助台阶114与配置成隐藏在脚踏地板19的下方的情况相比,乘降变得轻松。
而且,辅助台阶支承部112被辅助主体部111a的前后方向的中部支承。因此,能够将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形状形成为“U”字状,前侧或后侧的长度不会不均匀。由此,能够使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形状左右相同,能够简化结构。
并且,由左右框架116将实施例的辅助框架111左右连结起来,与没有设置左右框架116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刚性。由此,也能够减少在体重作用于辅助台阶114时框架扭曲或变形等。尤其是,左右框架116固定在机体下框架106上,与没有固定的情况相比,强度进一步提高。
而且,实施例的辅助台阶114被板状的辅助台阶固定部113支承。以往,即使是设置了辅助台阶的结构,也没有设置辅助台阶固定部,辅助台阶被支承在一根管(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下部112a)之上等,辅助台阶的支承不稳定,是不容易提供强度的结构。对于此,在实施例中,能够由板状的辅助台阶固定部113和辅助台阶支承部112的下部112a进行支承,从而能够确保强度等。
并且,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秧苗架支承框架109与辅助框架111被固定。因此,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强度、刚性也提高,辅助框架111的强度、刚性也提高。而且,在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附近固定有加强部108。因此,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强度、刚性进一步提高、加强。
在现有的结构中,在秧苗架支承框架的刚性不充分的情况下,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通过脚踏地板19(通过主地板与侧地板之间)而向上方延伸。因此,在卸下脚踏地板19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存在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成为阻碍而难以卸下脚踏地板19的问题。对于此,在实施例中,能够充分确保秧苗架支承框架109的刚性,因此能够使辅助秧苗架框架303a延伸至脚踏地板19的外侧之后再向上方延伸。由此,也能够提高脚踏地板19的维护性。
而且,在实施例的乘用型插秧机中,通过将辅助把持件119安装于脚踏地板19的侧方,不容易成为装卸脚踏地板19的阻碍。并且,辅助把持件119的两端被固定于主框架102~105、107~109的各部分111b、112b支承,能够充分确保刚性。
并且,利用上部的凸部118b进行辅助把持件119的止转。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辅助把持件119的止转,与利用螺钉等紧固部件进行止转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组装性,并且易于减少晃动。
而且,实施例的辅助把持件119的两端被压扁成平板状,压扁的平面前后配置。因此,与不压扁的情况相比,辅助把持件119的刚性提高。并且,在握着辅助把持件119乘降时,作业人员从行驶车辆1的左右方向上下,因此辅助把持件119容易受到左右方向的力。在压扁的平面左右配置的情况下,压扁的平板状的部分与管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容易弯折,但在实施例中,以使平面前后配置的方式进行压扁,针对左右的载荷,刚性提高。
Claims (3)
1.一种作业车辆,其具有划线标记件(131)、沿着行驶车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机体框架以及被机体框架支承的脚踏地板(19),其特征在于,
在脚踏地板(19)的侧方设置有辅助把持件(119),在辅助把持件(119)上设置有保持划线标记件(131)的安装部件(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安装部件(120)由如下部件构成:
钩挂划线标记件(131)的旋转的环状的主体(131a)的挂钩(120a);和
支承划线标记件(131)的标记件框架(131b)的装卸夹持件(120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标记件框架(131b)上形成有弯折的部分,弯折的部分朝向机体中央侧并且由装卸夹持件(120b)支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13148A JP6717263B2 (ja) | 2017-06-08 | 2017-06-08 | 施肥装置および作業車両 |
JP2017-113148 | 2017-06-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69350U true CN207969350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50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10000.3U Active CN207869691U (zh) | 2017-06-08 | 2017-12-21 | 施肥装置 |
CN201721809637.0U Active CN207969350U (zh) | 2017-06-08 | 2017-12-21 | 作业车辆 |
CN201721809997.0U Active CN207869678U (zh) | 2017-06-08 | 2017-12-21 | 作业车辆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10000.3U Active CN207869691U (zh) | 2017-06-08 | 2017-12-21 | 施肥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09997.0U Active CN207869678U (zh) | 2017-06-08 | 2017-12-21 | 作业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17263B2 (zh) |
CN (3) | CN207869691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30990B (zh) * | 2020-06-22 | 2021-07-06 |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956427B (zh) * | 2023-02-02 | 2023-06-09 |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 一种肥料高效施用处理装置 |
CN117397441B (zh) * | 2023-12-13 | 2024-03-15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便于控制施肥量的作物施肥装置 |
-
2017
- 2017-06-08 JP JP2017113148A patent/JP67172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21 CN CN201721810000.3U patent/CN207869691U/zh active Active
- 2017-12-21 CN CN201721809637.0U patent/CN207969350U/zh active Active
- 2017-12-21 CN CN201721809997.0U patent/CN207869678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69678U (zh) | 2018-09-18 |
CN207869691U (zh) | 2018-09-18 |
JP6717263B2 (ja) | 2020-07-01 |
JP2018201455A (ja) | 2018-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69350U (zh) | 作业车辆 | |
JP5249811B2 (ja) | 作業機 | |
CN107347383A (zh) | 履带行进装置和收割机 | |
JP2009065904A (ja) | 施肥ユニット | |
JP4958294B2 (ja) | 施肥ユニット | |
JP2014014323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739249B2 (ja) | 水田作業車 | |
JP3404836B2 (ja) | 施肥機 | |
JP4659258B2 (ja) | 施肥機 | |
CN208175319U (zh) | 乘坐型作业机 | |
JP4827194B2 (ja) | 施肥ユニット | |
KR101029709B1 (ko) | 트레일러형 다목적 곡물적재함 | |
JP3328774B2 (ja) | 田植機 | |
JP3998866B2 (ja) | 施肥装置 | |
JP3726838B2 (ja) | 施肥機 | |
JP2016010321A (ja) | 苗移植機 | |
JP2007116973A (ja) | 作業車両 | |
CN106413379A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5822234B2 (ja) | 籾殻播き機 | |
JP2020141612A (ja) | 水田作業機 | |
JP3853435B2 (ja) | 田植機 | |
JP3640038B2 (ja) | 農用ホッパ装置 | |
JP3328775B2 (ja) | 田植機 | |
JP2009065903A (ja) | 施肥ユニット | |
JP2004222730A (ja) | 田植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