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7527U - 总线组 - Google Patents

总线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7527U
CN207967527U CN201820493429.2U CN201820493429U CN207967527U CN 207967527 U CN207967527 U CN 207967527U CN 201820493429 U CN201820493429 U CN 201820493429U CN 207967527 U CN207967527 U CN 207967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output section
group
output
ben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34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喻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61416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63725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29/627,94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D867300S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7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7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总线组,包含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及多个电连接器。第一连接总线包含第一总线主体、多个第一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一输出部。第二连接总线与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并且包含第二总线主体、多个第二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二输出部。多个电连接器设置于多个第一弯折部及多个第二弯折部。

Description

总线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导接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可将电源供应器所输出的电能传输至一接收端的总线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及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越加普遍地出现在各种应用中,如今,数据中心被广泛运用在云端运算及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中的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程序服务,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柜能够正常运作,首要之务在于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柜中的IT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
一般而言,服务器机柜连接于交流电源,并通过电源供应单元(power supplyunit,PSU)将交流输入电能转换为IT设备所需的直流输出电能,为了确保冗余,服务器机柜是设置多个电源供应单元以进行电能转换,其中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是设置于服务器机柜内的电源架中。通常,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电能会经由服务器机柜的机柜总线而分配至IT设备,藉此以供电予IT设备使用。为了将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电能传输至机柜总线,通常会使用多个电源线或总线组,以将多个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至机柜总线。然而,采用电源线的方式不只组装不便,且其机构及电性连接不可靠,并且无法实现盲插拔作业。再则,采用现有的总线组的方式,其不只结构复杂,且组装不便,并且机构与电性连接不可靠,再则亦无法实现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的盲插拔作业。更甚者,于电源供应单元、总线组及机柜总线之间,其电气及结构的连接关系复杂,且电能的传输路径较长,造成传输损失增加,因此不只导致成本增加,且其电能分配效率降低。
因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改良的总线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线组,可将电源供应单元的电能输出电极与机柜总线电性连接,以传输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直流输出电能至机柜总线。本实用新型的总线组结构简单,于进行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与机柜总线的电性连接作业时不只组装方便,且其机构与电性连接可靠,并且可实现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的盲插拔作业。此外,更可实现使电源供应单元所容设的电源分配器进一步微型化,且能降低传输阻抗,并提升能源效率,同时能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总线组,包含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以及多个电连接器。第一连接总线包含第一总线主体、多个第一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一输出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一输出部分别连接于第一总线主体的相对两侧,其中多个第一弯折部是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第二连接总线,与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并且包含第二总线主体、多个第二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二输出部,第二弯折部及第二输出部分别连接于第二总线主体的相对两侧,其中多个第二弯折部是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多个电连接器设置于多个第一弯折部及多个第二弯折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一示范性夹持式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图1C所示的夹持式电连接器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显示电源供应单元、总线组及机柜总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一变化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另一变化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机柜总线
2:电源分配器
3:底架
39:背板
301:开口
4:电源供应单元
42:第一电能输出电极
43:第二电能输出电极
7、7a、7b、7c、7d:总线组
71:第一连接总线
711:第一总线主体
712:第一弯折部
713:第一输出部
714:第一孔洞
72:第二连接总线
721:第二总线主体
722:第二弯折部
723:第二输出部
724:第二孔洞
73:绝缘构件
74:间隙
75:夹持式电连接器
751:绝缘本体
752:第一导电夹片
753:第二导电夹片
754:第一端口
755:第二端口
756:第三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一示范性夹持式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D为图1C所示的夹持式电连接器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示电源供应单元、总线组及机柜总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A、1B、1C、1D及2所示,总线组7包含第一连接总线71及第二连接总线72,其中第一连接总线71与第二连接总线72是通过绝缘构件73相互绝缘。第一连接总线71包含第一总线主体711、多个第一弯折部712及至少一第一输出部713。第一弯折部712及第一输出部713分别连接且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相对两侧,即多个第一弯折部712连接且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第一侧,第一输出部713连接且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相对两侧。多个第一弯折部712是呈一直线排列,并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且皆垂直于第一总线主体711。换言之,每一个第一弯折部712是由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第一侧向外向上垂直延伸。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弯折部712的任两个相邻第一弯折部712间的间隔为等距。第二连接总线72是与第一连接总线71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并且包含一第二总线主体721、多个第二弯折部722及至少一第二输出部723。第二弯折部722及第二输出部723分别连接且位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相对两侧,即多个第二弯折部722连接且位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第一侧,第二输出部723连接且位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相对两侧。多个第二弯折部722呈一直线排列,并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且皆垂直于第二总线主体721。换言之,每一个第二弯折部722是由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第一侧向外向上垂直延伸。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弯折部722的任两个相邻第二弯折部722间的间隔为等距。于一实施例中,任两个相邻第一弯折部712间的间隔大于任一个第二弯折部722的宽度,且任两个相邻第二弯折部722间的间隔大于任一个第一弯折部712的宽度。
第一总线主体711是设置于第二总线主体721上,并通过绝缘构件73彼此绝缘,其中绝缘构件73可为例如但不限于绝缘垫片。第一弯折部712及第二弯折部722是相互交错并排列于同一平面,即任两相邻的第一弯折部712之间设置一第二弯折部722,且任两相邻的第二弯折部722之间设置一第一弯折部712。第一输出部713是垂直于第一总线主体711,第二输出部723是垂直于第二总线主体721,且第一输出部713与第二输出部723是彼此相对设置且间隔一特定距离,并于两者之间形成一间隙74。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出部713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的第二侧的中间区域,第二输出部723位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第二侧的中间区域。总线组7的间隙74是架构于夹持服务器机柜的机柜总线11,换言之,机柜总线11中两个竖直的总线组件是分别连接于总线组7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
总线组7还包括多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该多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弯折部712及第二弯折部722,并呈一直线排列于同一平面,且分别与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4的电能输出电极相匹配。于一实施例中,如第1C及1D图所示,每一夹持式电连接器75包括一绝缘本体751、一第一导电夹片752以及一第二导电夹片753,其中绝缘本体751包括一第一端口754、一第二端口755及一第三端口756。第一端口754、第二端口755及第三端口756是相连通,且第一端口754位于绝缘本体751的顶面,并且第二端口755与第三端口756位于绝缘本体751的底面的两侧。第一导电片752与第二导电片753是设置于绝缘本体751的内部,且第一导电片752与第二导电片753的一端位于绝缘本体751内部且邻近于第一端口754。第一导电片752的另一端是从第二端口755向外弯折延伸,第二导电片753的另一端是从第三端口756向外弯折延伸,其中第一导电片752与第二导电片753的弯折部分是朝相反方向延伸。每一夹持式电连接器75的第一导电片752与第二导电片753可利用其外露于第二端口755与第三端口756的弯折部分而分别以一固定元件固定且连接于第一连接总线71的第一弯折部712或第二连接总线72的第二弯折部722。
请再参阅图2,每一电源供应单元4均包含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较佳但不限于为铜片。于一些实施例中,电源供应单元4的部分壳体的外缘是对齐于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的外缘,以保护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避免电源供应单元4的插拔动作造成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弯折或损坏。多个电源供应单元4可设置于一电源分配器2的底架3内,总线组7亦设置于电源分配器2的底架3内。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是分别连接并夹持于设置在第一弯折部712的对应夹持式电连接器75,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是分别连接并夹持于设置在第二弯折部722的对应夹持式电连接器75,其中夹持式电连接器75是固设且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弯折部712,或是固设且电连接于对应的第二弯折部722。因此,电源供应单元4通过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所输出的直流输出电能,可经由第一连接总线71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连接总线72的第二输出部723传输至机柜总线11。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71的第一输出部713还包含多个第一孔洞714,第二连接总线72的第二输出部723还包含多个第二孔洞724,第一孔洞714与第二孔洞724相对应,如图1A及2所示,第一孔洞714与第二孔洞724是架构于使服务器机柜的机柜总线11固设于第一输出部713与第二输出部723间的间隙74中,其中第一孔洞714及第二孔洞724可例如但不限于为供锁付的锁孔。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71包含六个第一弯折部712,且六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是对应固设且连接于该六个第一弯折部712,其中该六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是分别与对应的六个电源供应单元4的六个第一电能输出电极42匹配。第二连接总线72包含六个第二弯折部722,且另外六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是对应固设且连接于该六个第二弯折部722,其中该六个夹持式电连接器75是分别与对应的六个电源供应单元4的六个第二电能输出电极43匹配。第一连接总线71及第二连接总线72是以铜板为佳,但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总线72为接地。于一些实施例中,总线组7是经由一撑架(未图示)紧固于底架3中,但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式电连接器75为设置于第一弯折部712或第二弯折部722上的浮动夹头,因此,电源供应单元4的电能输出电极(42、43)可盲插于总线组7的夹持式电连接器75中。
请再参阅图2,底架3包含具有三个开口301的背板39,总线组7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是由中间的开口301朝外延伸,即总线组7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自底架3的背板39突出。
总线组7的结构并不仅限于前述实施例所示,以下将示例性说明总线组7的不同实施方式,然总线组7的可能实施方式亦不以此为限。图3及4为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多种变化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与图1A中相似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故于此不再赘述。于一些实施例中,总线组7a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一侧边,因此总线组7a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可自偏离中间区域的一侧的开口301朝外延伸;或者总线组7b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另一侧边,因此总线组7b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可自偏离中间区域的另一侧的另一开口301朝外延伸。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总线组7可改为包含两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且两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分别自任两个开口301朝外延伸。总线组7c的一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一侧边,总线组7c的另一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另一侧边。因此,总线组7c的一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自偏离中间区域的一侧的开口301朝外延伸,总线组7c的另一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自偏离中间区域的另一侧的另一开口301朝外延伸。于本实施例中,总线组7包含两个第一输出部713及两个第二输出部723,两个第一输出部713分别与两个第二输出部723对应设置,并构成两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任一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结构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结构相似,故于此不再赘述。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总线组7可改为包含三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其中三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第一组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三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第二组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一侧边,三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第三组是分别位于第一总线主体711与第二总线主体721的中间区域的另一侧边。因此,总线组7c的三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分别自三个开口301朝外延伸(未图示)。于本实施例中,总线组7包含三个第一输出部713及三个第二输出部723,三个第一输出部713分别与三个第二输出部723对应设置,并构成三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任一组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结构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部713及第二输出部723的结构相似,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总线组,可将电源供应单元的电能输出电极与机柜总线电性连接,以传输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直流输出电能至机柜总线。本实用新型的总线组结构简单,于进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能输出电极与机柜总线的连接作业时不只组装方便,且其机构与电性连接可靠,并且可实现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的盲插拔作业。此外,更可实现使电源供应单元所容设的电源分配器进一步微型化,且能降低传输阻抗,并提升能源效率,且同时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得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Claims (12)

1.一种总线组,包含:
一第一连接总线,包含一第一总线主体、多个第一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一输出部,该第一弯折部及至少一该第一输出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总线主体的相对两侧,其中多个该第一弯折部是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
一第二连接总线,与该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并且包含一第二总线主体、多个第二弯折部及至少一第二输出部,该第二弯折部及至少一该第二输出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二总线主体的相对两侧,其中多个该第二弯折部是以特定的间隔相邻设置;以及
多个电连接器,设置于多个该第一弯折部及多个该第二弯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还包括一绝缘构件,设置于该第一总线主体及该第二总线主体之间,且架构于使该第一总线主体与该第二总线主体相互绝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多个该第一弯折部与多个该第二弯折部是分别呈一直线排列,多个该第一弯折部与多个该第二弯折部是位于同一平面,且多个该第一弯折部与多个该第二弯折部是相互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至少一该第一输出部是垂直于该第一总线主体,至少一该第二输出部是垂直于该第二总线主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多个该第一弯折部的任两相邻该第一弯折部间的间隔为等距,且多个该第二弯折部的任两相邻该第二弯折部间的间隔为等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线组,其中任两相邻该第一弯折部间的该间隔大于任一个该第二弯折部的宽度,且任两相邻该第二弯折部间的该间隔大于任一个该第一弯折部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每一该电连接器为一夹持式电连接器,架构于与一电源供应单元连接,其中该电源供应单元包含一第一电能输出电极及一第二电能输出电极,该第一电能输出电极是连接并夹持于设置在该第一弯折部的对应该夹持式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能输出电极是连接并夹持于设置在该第二弯折部的对应该夹持式电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组,其中每一该夹持式电连接器是电连接于对应的该第一弯折部,或电连接于对应的该第二弯折部,其中每一该夹持式电连接器为浮动夹头,架构于供该第一电能输出电极或该第二电能输出电极盲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的该第一输出部包含多个第一孔洞,该第二连接总线的该第二输出部包含多个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包含两个该第一输出部,该第二连接总线包含两个该第二输出部,两个该第一输出部是分别与两个该第二输出部对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包含三个该第一输出部,该第二连接总线包含三个该第二输出部,三个该第一输出部是分别与三个该第二输出部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中该第一输出部与该第二输出部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是架构于夹持一机柜总线,其中该机柜总线包含两个总线组件,该第一连接总线的该第一输出部及该第二连接总线的该第二输出部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总线组件。
CN201820493429.2U 2017-09-01 2018-04-09 总线组 Active CN2079675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53188P 2017-09-01 2017-09-01
US62/553,188 2017-09-01
TW106141643 2017-11-29
TW106141643A TWI637255B (zh) 2017-09-01 2017-11-29 多輸入電源分配器及其匯流排組
US29/627,945 USD867300S1 (en) 2017-11-30 2017-11-30 Electrical bus bar assembly
US29/627,945 2017-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7527U true CN207967527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3429.2U Active CN207967527U (zh) 2017-09-01 2018-04-09 总线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7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237B (zh) * 2021-05-31 2024-01-21 新加坡商艾意斯全球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匯流排條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237B (zh) * 2021-05-31 2024-01-21 新加坡商艾意斯全球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匯流排條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246A (zh) 交流电源转接器及其适用的电源分配系统
CN104348040B (zh) 电连接器
CN104218344B (zh)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US99121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ov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186214A (zh) 服务器供电系统
CN207967527U (zh) 总线组
CN206322939U (zh) 一种高效充电数据传输磁吸式充电接头
CN204464641U (zh)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CN104767129B (zh) 数据中心用直入式供配电系统
WO2020244270A1 (zh) 扁平线缆及wifi连接线
CN206524412U (zh) 电线接头
CN106911021B (zh) 一种电线接头的安装方法
CN204375991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6195071U (zh) Ffc连接装置的插接对位结构
CN207801097U (zh) 一种应用于rj45连接的poe分离合成转接器
CN207765637U (zh) 一种交直流电源连接端子
CN108173192A (zh) 一种母线槽插接绝缘结构
CN207320391U (zh) 一种可更换接头的usb数据线
CN220553647U (zh) 一种汽车车门线束连接器
CN214176308U (zh) 一种具有排线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CN104882702B (zh) 二合一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210167616U (zh)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转接装置
CN113766790B (zh) 供电分配单元及数据中心的机柜
CN216085596U (zh) 节能连接器
CN214849446U (zh) 三输入双输出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