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7215U - 纠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纠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7215U
CN207967215U CN201820401521.1U CN201820401521U CN207967215U CN 207967215 U CN207967215 U CN 207967215U CN 201820401521 U CN201820401521 U CN 201820401521U CN 207967215 U CN207967215 U CN 207967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racket
adjusting part
correcting device
sliding block
deviation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15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超
常洪文
王艺若
张小畏
黄吉军
王培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15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7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7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7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纠偏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纠偏感应器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以及换向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于纠偏感应器组件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用于对纠偏感应器组件的纠偏方向进行切换。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中,由于纠偏感应器组件通过换向调节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因而当需要切换纠偏方向时,可以将换向调节组件直接从固定支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在纠偏感应器组件与换向调节组件整体调换方向后再通过换向调节组件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即可。纠偏装置的这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且在换型时纠偏感应器组件与换向调节组件之间也无需拆卸,从而大大节省了换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卷绕工艺中,由于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锂电池,当前用于生产制作裸电芯的卷绕机普遍存在生产品种多样化、生产数量小量化、生产时间紧急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卷绕机具备快速换型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现有的卷绕机采用的纠偏装置的结构复杂,其在利用纠偏装置的纠偏感应器组件来切换纠偏方向时,常常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宝贵的生产时间,无形中增加了换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偏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大大节省了换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纠偏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纠偏感应器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以及换向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于纠偏感应器组件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用于对纠偏感应器组件的纠偏方向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中,由于纠偏感应器组件通过换向调节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因而当需要切换纠偏方向时,可以将换向调节组件直接从固定支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在纠偏感应器组件与换向调节组件整体调换方向后再通过换向调节组件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即可。纠偏装置的这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且在换型时纠偏感应器组件与换向调节组件之间也无需拆卸,从而大大节省了换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固定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一位移调节组件、第二位移调节组件与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安装板、换向调节组件与纠偏感应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换向调节组件的换向块的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4中的纠偏感应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的第一滑块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中的第二滑块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支架 52第一滑块用旋钮
11固定座 53支撑板
12导杆 6连接板
13固定块 61导向槽
131凹槽 7第二位移调节组件
2纠偏感应器组件 71第二滑块
21纠偏感应器 711第二通孔
22反光条 712第二导向孔
3换向调节组件 713第二盲孔
31换向块 714第二穿孔
311主体部 72第二滑块用旋钮
312凸台 73调节丝杆
32换向用旋钮 731杆部
4安装板 732第一凸部
41安装槽 733第二凸部
42插孔 8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
5第一位移调节组件 9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
51第一滑块 H高度方向
511第一通孔 W宽度方向
512第一导向孔 L长度方向
513第一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
参照图1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纠偏感应器组件2,安装于固定支架1;以及换向调节组件3,固定连接于纠偏感应器组件2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1,用于对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纠偏方向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中,由于纠偏感应器组件2通过换向调节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1,因而当需要切换纠偏方向(即换型)时,可以将换向调节组件3直接从固定支架1上拆卸下来,然后在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换向调节组件3整体调换方向后再通过换向调节组件3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即可。纠偏装置的这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且在换型时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换向调节组件3之间也无需拆卸,从而大大节省了换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4和图5,换向调节组件3可包括:两个换向块31,从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高度方向H两侧夹紧固定纠偏感应器组件2;以及换向用旋钮32,用于在拧紧时将其中一个换向块3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将该换向块31从固定支架1中拆卸下来。其中,两个换向块31以及纠偏感应器21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在一起,这样换向调节组件3与纠偏感应器组件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便于换向调节组件3与纠偏感应器组件2整体调换方向以进行换型。
各换向块31的材料可为铝、铝合金和不锈钢中的一种。
参照图1、图4和图5,纠偏装置还可包括:安装板4,连接于固定支架1并与对应一个换向块31可拆卸地安装。这里,换向调节组件3通过安装板4安装于固定支架1,由此在换型时将换向调节组件3直接从安装板4上拆卸下来即可。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7,安装板4可具有:安装槽41,沿高度方向H贯通安装板4并用于供对应的换向块31插入;以及插孔42,沿宽度方向W贯通安装板4且其中一部分与安装槽41重合并用于与换向用旋钮32配合以使对应的换向块3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板4。
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当需要换型时,首先松开换向用旋钮32以将固定于安装板4的换向块31从安装槽41中拔出,然后将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换向调节组件3整体调换方向后再将另一个换向块31插入安装槽41中,最后再拧紧换向用旋钮32以将该另一个换向块31固定于安装板4,从而完成换型。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通过各换向块31与安装板4的安装槽41之间的快速拔插实现快速换型,并基于两个换向块31的结构一致性,保证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调换方向后与安装板4的水平安装精度要求。
参照图4、图5和图7,各换向块31可具有:主体部311,沿高度方向H形成于换向块31的背向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一侧并用于插入安装板4的安装槽41中;以及凸台312,沿高度方向H形成于换向块31的面向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一侧并使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安装板4间隔开。其中,由于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安装板4被各换向块31的凸台312间隔开,因而使得各换向块31与安装板4之间的拔插变得更顺畅,且在各换向块31插入和拔出安装板4的安装槽41中时,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安装板4之间不会产生摩擦,由此避免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磨损、延长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7,安装槽41可为燕尾槽。相应地,参照图4和图6,主体部311在宽度方向W上的截面形状为燕尾状。
参照图1和图3,当纠偏感应器组件2通过换向调节组件3快速切换纠偏方向后,为了准确定位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纠偏装置还可包括: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连接于安装板4和固定支架1,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3,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可包括:第一滑块51,连接于固定支架1;以及第一滑块用旋钮52,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一滑块5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一滑块51可沿固定支架1滑动以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第一滑块51的材料可为铝、铝合金和不锈钢中的一种。
参照图9,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还可包括:支撑板53,位于第一滑块5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51和安装板4。
参照图1和图3,纠偏装置还可包括: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连接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固定支架1,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这里,纠偏装置通过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的协同调节作用来调节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提高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精度。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3,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可包括:第二滑块71,连接于固定支架1;以及第二滑块用旋钮72,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二滑块7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二滑块71可沿固定支架1滑动以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第二滑块71的材料可为铝、铝合金和不锈钢中的一种。
参照图1和图3,为了便于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协同调整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纠偏装置还可包括:连接板6,连接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固定于连接板6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可相对连接板6滑动;以及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固定于连接板6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可相对连接板6滑动。
参照图1至图3,固定支架1可包括:固定座11;两个导杆12,沿宽度方向W间隔设置且各导杆12的长度方向L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1;以及固定块13,固定于各导杆12的长度方向L另一端。其中,为了保证了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71在各导杆12上的滑动顺畅度及滑动后的定位精度,优选地,各导杆12在长度方向L上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
参照图1和图3,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还可包括:调节丝杆73,安装于固定块13并用于限定第二滑块71沿长度方向L滑动的位置。
参照图9,第一滑块51可具有:第一通孔511,形成于第一滑块51的宽度方向W两端并沿长度方向L贯通第一滑块51;以及第一导向孔512,从第一滑块51的宽度方向W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并连通于对应的第一通孔511且用于与第一滑块用旋钮52配合。
其中,在组装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与固定支架1时,固定支架1的各导杆12首先插入第一滑块51的对应的第一通孔511中,然后将第一滑块用旋钮52插入第一滑块51的第一导向孔512中并拧紧,此时第一滑块用旋钮52挤压对应的导杆12以使第一滑块51固定于固定支架1。
参照图3和图10,第二滑块71可具有:第二通孔711,形成于第二滑块71的宽度方向W两端并沿长度方向L贯通第二滑块71;以及第二导向孔712,从第二滑块71的宽度方向W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并连通于对应的第二通孔711且用于与第二滑块用旋钮72配合。
进一步参照图3,固定块13可设置有凹槽131。调节丝杆73可具有:杆部731;第一凸部732,形成于杆部731的一端并沿周向突出于杆部731;以及第二凸部733,形成于杆部731的所述一端并周向突出于杆部731且与第一凸部732间隔开,杆部731的处于第一凸部732与第二凸部733之间的部分(类似凹槽结构,如图3所示)用于收容于固定块13的凹槽131中,而第一凸部732与第二凸部733分别用于止挡在凹槽131的长度方向L外侧。第二滑块71还可具有:第二穿孔714,沿长度方向L贯通第二滑块71并用于供杆部731的另一端穿过。
在组装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与固定支架1时,首先将固定支架1的各导杆12插入第二滑块71的对应的第二通孔711中、调节丝杆73的杆部731的所述另一端插入第二滑块71的第二穿孔714中,而杆部731的处于第一凸部732与第二凸部733之间的部分收容于固定块13的凹槽131中,然后将第二滑块用旋钮72插入第二滑块71的第二导向孔712中并拧紧,此时第二滑块用旋钮72挤压对应的导杆12以使第二滑块71固定于固定支架1。
参照图1和图3,连接板6可具有:导向槽61,沿高度方向H贯通连接板6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第一滑块51还具有:第一盲孔513,从第一滑块51的与导向槽61对应的位置沿高度方向H向下延伸而成并用于与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配合。第二滑块71还具有:第二盲孔713,从第二滑块71的与导向槽61对应的位置沿高度方向H向下延伸而成并用于与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配合。
在组装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与连接板6时,首先将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经由导向槽61插入第一滑块51的第一盲孔513中,然后拧紧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此时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沿高度方向H挤压第一盲孔513以使第一滑块51固定于连接板6。
相应地,在组装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与连接板6时,首先将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经由导向槽61插入第二滑块71的第二盲孔713中,然后拧紧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此时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沿高度方向H挤压第二盲孔713以使第二滑块71固定于连接板6。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8,纠偏感应器组件2可包括:纠偏感应器21,安装于固定支架1;以及反光条22,固定连接于纠偏感应器21。
最后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中,换向调节组件3通过各换向块31与安装板4之间的快速插拔实现对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纠偏方向的快速切换,由此避免了因换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宝贵的生产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纠偏装置通过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与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之间的协同配合调节作用,大大提高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精度。
其中,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用于初步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而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用于精确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并且,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与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通过连接板6、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以及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与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之间的任意切换调节,由此在保证调节位移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精度。
具体地,当通过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进行初调时,需要同时松开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和第一滑块用旋钮52,然后将第一滑块51沿着各导杆12和连接板6快速滑动到初步调试位置,随后拧紧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即完成初调(此时第一滑块用旋钮52无需拧紧)。初调完成后,通过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进行精调时,第一滑块用旋钮52处于松开状态、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处于拧紧状态,此时需要松开第二滑块用旋钮72,然后将第二滑块71沿着调节丝杆73滑动(同时沿固定支架1的各导杆12滑动),此时第二滑块71带动连接板6、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纠偏感应器组件2一起滑动到需要安装的精确位置。由此,纠偏装置通过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的调节作用,实现了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精确定位。

Claims (10)

1.一种纠偏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1);以及
纠偏感应器组件(2),安装于固定支架(1);
其特征在于,纠偏装置还包括:换向调节组件(3),固定连接于纠偏感应器组件(2)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支架(1),用于对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纠偏方向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调节组件(3)包括:
两个换向块(31),从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高度方向(H)两侧夹紧固定纠偏感应器组件(2);以及
换向用旋钮(32),用于在拧紧时将其中一个换向块(3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将该换向块(31)从固定支架(1)中拆卸下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
纠偏装置还包括:安装板(4),连接于固定支架(1)并与对应一个换向块(31)可拆卸地安装;
安装板(4)具有:
安装槽(41),沿高度方向(H)贯通安装板(4)并用于供对应的换向块(31)插入;以及
插孔(42),沿宽度方向(W)贯通安装板(4)且其中一部分与安装槽(41)重合并用于与换向用旋钮(32)配合以使对应的换向块(3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换向块(31)具有:
主体部(311),沿高度方向(H)形成于换向块(31)的背向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一侧并用于插入安装板(4)的安装槽(41)中;以及
凸台(312),沿高度方向(H)形成于换向块(31)的面向纠偏感应器组件(2)的一侧并使纠偏感应器组件(2)与安装板(4)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纠偏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连接于安装板(4)和固定支架(1),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包括:
第一滑块(51),连接于固定支架(1);
第一滑块用旋钮(52),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一滑块(5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一滑块(51)可沿固定支架(1)滑动以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纠偏装置还包括:
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连接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固定支架(1),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包括:
第二滑块(71),连接于固定支架(1);
第二滑块用旋钮(72),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二滑块(71)固定于固定支架(1)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二滑块(71)可沿固定支架(1)滑动以用于沿长度方向(L)调节纠偏感应器组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纠偏装置还包括:
连接板(6),连接于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和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
第一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8),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固定于连接板(6)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一位移调节组件(5)可相对连接板(6)滑动;以及
第二滑块侧连接板用旋钮(9),用于在拧紧时将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固定于连接板(6)而在松开时使得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可相对连接板(6)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1)包括:
固定座(11);
两个导杆(12),沿宽度方向(W)间隔设置且各导杆(12)的长度方向(L)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1);以及
固定块(13),固定于各导杆(12)的长度方向(L)另一端;
第二位移调节组件(7)还包括:调节丝杆(73),安装于固定块(13)并用于限定第二滑块(71)沿长度方向(L)滑动的位置。
CN201820401521.1U 2018-03-23 2018-03-23 纠偏装置 Active CN207967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1521.1U CN207967215U (zh) 2018-03-23 2018-03-23 纠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1521.1U CN207967215U (zh) 2018-03-23 2018-03-23 纠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7215U true CN207967215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1521.1U Active CN207967215U (zh) 2018-03-23 2018-03-23 纠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72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352A (zh) * 2019-05-31 2019-10-2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平台
CN110640419A (zh) * 2019-09-04 2020-01-03 东莞市钜镕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纠偏安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352A (zh) * 2019-05-31 2019-10-2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平台
CN110640419A (zh) * 2019-09-04 2020-01-03 东莞市钜镕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纠偏安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7215U (zh) 纠偏装置
CN210633282U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CN103594436A (zh) 一种晶体管固定装置
CN110977300B (zh) 一种板与线焊接夹具
CN210359818U (zh) 一种激光焊治具
CN210524329U (zh) 防黏连的高频管焊接夹具
CN208556291U (zh) 一种电梯下横梁点焊工装
CN208390902U (zh) 一种可快速调节的便携式导线切割工装
CN210451529U (zh) 一种型钢连接板角度固定工装
CN209561188U (zh) 铁芯组装工装、铁芯固定装置和变压器
CN210318060U (zh) 一种带有倒刺的稳固型标准件
CN108316644A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大模装置
CN110386286A (zh) 一种电线用紧线装置
CN208623249U (zh) 一种新型电缆夹
CN219219221U (zh) 一种组合式不锈钢水箱
CN209647962U (zh) 一种多功能铝合金模板焊接工作台
CN210549260U (zh) 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夹具
CN207558579U (zh) 一种可防止突发短路的变压器夹件装置
CN206084065U (zh) 钎焊搭接型线夹用夹具
CN112025182A (zh) 安装支架总拼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40951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紧固处理装置
CN208841255U (zh) 方形电池组组合夹具
CN216281188U (zh) 一种cmy色片的安装夹具
CN217412755U (zh) 一种通用的焊锡夹具
CN216389030U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变压器电木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