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3500U -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3500U
CN207963500U CN201721820157.4U CN201721820157U CN207963500U CN 207963500 U CN207963500 U CN 207963500U CN 201721820157 U CN201721820157 U CN 201721820157U CN 207963500 U CN207963500 U CN 20796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haft
shaft
roaster
rotating device
lower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01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军平
孟子渊
朱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7218201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3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3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放置铸型的托架装置在焙烧炉的炉膛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旋转执行机构包括旋转轴,旋转轴包括同步转动的上转轴和下转轴;托架装置安装在上转轴上并随上转轴转动,上旋转轴的下部穿过焙烧炉的炉膛的底板与下转轴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与下转轴驱动连接以带动下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可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减少铸型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银、铜首饰主要采用石膏型失蜡铸造工艺生产,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制作蜡模---种蜡树---制作石膏铸型---金属料熔炼---浇注---清理。其中,制作石膏铸型是整个流程中非常关键的工序,它主要包括如下环节:混制石膏浆料、将浆料灌注到铸型筒内、铸型筒静置使石膏浆料凝固增强、铸型放入蒸汽炉内进行蒸汽脱蜡或者直接放入焙烧炉内焙烧脱蜡、铸型放入焙烧炉内焙烧、铸型调整到铸造所需温度。铸型制作的任务是清晰精确地复制出蜡树的形状,形成具有足够强度、型壁光洁、彻底烧失水分、具有一定透气能力的型腔。铸型质量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基础,其中铸型内壁的残留碳是评价铸型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它是由于蜡的不完全燃烧,形成固体残留物被吸附在型壁上而形成的。残留碳对首饰铸造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石膏热稳定性的影响。对石膏铸型而言,铸型的强度首先由石膏黏结剂的质量决定。由于硫酸钙的高温热稳定性较差,当与二氧化硅混合,石膏超过750℃就可能发生分解。而当铸型焙烧过程中内壁出现残留碳时,石膏的分解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如果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石膏的分解,铸件表面易出现砂眼、粗糙等缺陷,如果在浇注金属液过程中发生分解,铸件将产生气缩孔、砂眼等缺陷。
(2)当金属液内溶解氧或出现氧化铜时,浇注后碳会与氧或氧化铜发生反应,形成CO或CO2气体,有时反应特别剧烈时,可引起局部的瞬间微爆炸,导致铸件出现气孔或砂眼缺陷。
(3)残留碳的存在,使金属液受到污染,恶化了其回用性能,使铸造生产陷入恶性循环。
石膏铸型内壁出现残留碳会明显恶化铸件质量,因此制作石膏铸型时必须设法消除内壁的残留碳。但是,现有铸型焙烧炉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在消除铸型残留碳方面的效果不好。大部分焙烧炉为普通箱式电阻炉,炉内温度均匀性较差,炉门附近及炉子中心的铸型常因焙烧不充分而出现残留碳问题,而进一步升高温度将导致其它部位的铸型出现过烧的风险。另外,在将铸型放置到托架装置时,一般托架放置分两层,上层铸型直接压在下层铸型的顶面,空气对流差。为改善降低铸型内的残留碳,需要延长高温阶段的焙烧时间,既增加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效果并不佳。有些企业在焙烧到高温时将炉门半开启,向炉膛内引入新鲜空气,但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新鲜空气不易进入到铸型型腔内,并且空气中的氧浓度低,因此对型腔内的残留碳助燃效果不好,反而是开启的炉门更加加剧了炉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并且炉内的电阻丝容易氧化,缩短使用寿命。生产中有时为改善铸型焙烧质量,将焙烧到高温的铸型从炉膛内取出,用吸尘机对铸型型腔进行抽吸,以便减少型腔内的残留碳和灰烬,但是这种做法存在典型问题,首先是高温铸型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进行抽吸操作时,容易引起铸型的快速冷却及温度不均匀,使铸型内出现收缩应力而导致开裂,其次是抽吸时容易破坏浇口杯表面,导致浇注时容易出现砂眼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焙烧炉因炉内温度均匀性较差,而造成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不均匀而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可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减少铸型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放置铸型的托架装置在焙烧炉的炉膛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
所述旋转执行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同步转动的上转轴和下转轴;
托架装置安装在所述上转轴上并随所述上转轴转动,所述上旋转轴的下部穿过焙烧炉的炉膛的底板与所述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下转轴转动。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传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下转轴转动。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旋转显示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
所述旋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盘转轴、用于显示所述旋转轴旋转状况的旋转显示盘;
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显示盘转轴驱动连接。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链轮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设于所述下转轴上;
所述第一链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减速箱的主链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显示盘转轴的从链轮驱动连接。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上转轴的下部焊接有第一法兰,所述下转轴的上部焊接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相匹配的第二法兰,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上下依次放置上石墨盘根、耐热石棉板和下石墨盘根。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上转轴为空心耐热不锈钢厚壁管,所述下转轴为厚壁空心管,所述下转轴的内径和外径与所述上转轴的内径和外径对应相等。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还包括设于焙烧炉的底部的支撑单元,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
上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支撑脚、呈拱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脚上,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转轴的下部依次贯穿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可以带动放置铸型的托架装置在焙烧炉的炉膛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可以避免铸型放置在不同位置而出现温差大的问题,改善铸型间的温度均匀性,减少铸型因温差大而导致开裂、焙烧不足出现残留碳、或者焙烧过度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安装到焙烧炉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炉膛;111、底板;21、电机;22、主链轮;23、第一链条;24、第一链轮;25、第二链轮;26、第二链条;27、上转轴;271、第一法兰;28、下转轴;281、第二法兰;291、显示盘转轴;2911、从链轮;292、旋转显示盘;4、托架装置;5、铸型;71、支撑架;72、支撑脚;7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放置铸型5的托架装置4在焙烧炉的炉膛11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4不同方位上的铸型5受热均匀,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
旋转执行机构包括旋转轴,旋转轴包括同步转动的上转轴27和下转轴28;
托架装置4安装在上转轴27上并随上转轴27转动,上旋转轴的下部穿过焙烧炉的炉膛11的底板111与下转轴28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与下转轴28驱动连接以带动下转轴28转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传动单元;
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下转轴28驱动连接以带动下转轴28转动。
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旋转显示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
旋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盘转轴291、用于显示旋转轴旋转状况的旋转显示盘292;
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下转轴28驱动连接,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显示盘转轴291驱动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21和减速箱,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链条23和第一链轮24,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链轮25和第二链条26,第一链轮24和第二链轮25均设于下转轴28上;
第一链轮24通过第一链条23与减速箱的主链轮22驱动连接,第二链轮25通过第二链条26与显示盘转轴291的从链轮2911驱动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上转轴27的下部焊接有第一法兰271,下转轴28的上部焊接有与第一法兰271相匹配的第二法兰281,上转轴27和下转轴28通过第一法兰271和第二法兰281连接。
优选地,第一法兰271与第二法兰281之间上下依次放置上石墨盘根、耐热石棉板和下石墨盘根,起到隔热和密封作用。
优选地,上转轴27为空心耐热不锈钢厚壁管,下转轴28为厚壁空心管,下转轴28的内径和外径与上转轴27的内径和外径对应相等,保持旋转轴内通道不变。
优选地,下转轴28的转动设置为可连续旋转模式和点动旋转模式,方便操作时根据需要来选择;旋转显示盘292可显示铸型5在炉膛11内的位置,在旋转显示盘292上设置托架位区标号,可以根据铸型5在炉膛11的位置采用脚踏点动旋转,使铸型5所处位区正对炉门,方便准确放置铸型5焙烧或取出铸型5浇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焙烧炉用旋转装置还包括设于焙烧炉的底部的支撑单元,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设于支撑单元上;
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71、支撑脚72、呈拱形的支撑座73;支撑架71设于支撑脚72上,支撑座73设于支撑架71上;
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支撑架71上,下转轴28的下部依次贯穿支撑座73和支撑架71。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由于可以带动放置铸型5的托架装置4在焙烧炉的炉膛11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4不同方位上的铸型5受热均匀,可以避免铸型5放置在不同位置而出现温差大的问题,改善铸型5间的温度均匀性,减少铸型5因温差大而导致开裂、焙烧不足出现残留碳、或者焙烧过度等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放置铸型的托架装置在焙烧炉的炉膛内转动,以使位于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
所述旋转执行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同步转动的上转轴和下转轴;
托架装置安装在所述上转轴上并随所述上转轴转动,所述上转轴的下部穿过焙烧炉的炉膛的底板与所述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下转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传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下转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旋转显示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
所述旋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盘转轴、用于显示所述旋转轴旋转状况的旋转显示盘;
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下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显示盘转轴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链轮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设于所述下转轴上;
所述第一链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减速箱的主链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显示盘转轴的从链轮驱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的下部焊接有第一法兰,所述下转轴的上部焊接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相匹配的第二法兰,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上下依次放置上石墨盘根、耐热石棉板和下石墨盘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为空心耐热不锈钢厚壁管,所述下转轴为厚壁空心管,所述下转轴的内径和外径与所述上转轴的内径和外径对应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焙烧炉的底部的支撑单元,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执行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焙烧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支撑脚、呈拱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脚上,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转轴的下部依次贯穿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架。
CN201721820157.4U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Active CN207963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0157.4U CN20796350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0157.4U CN20796350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3500U true CN20796350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9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0157.4U Active CN20796350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35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3862A (zh) * 2019-12-24 2020-04-21 蔡燕旋 一种变电站用绝缘瓷质套管烧结成型固定支架
CN111854443A (zh) * 2020-07-09 2020-10-30 芜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焙烧炉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3862A (zh) * 2019-12-24 2020-04-21 蔡燕旋 一种变电站用绝缘瓷质套管烧结成型固定支架
CN111043862B (zh) * 2019-12-24 2020-11-03 浙江峰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绝缘瓷质套管烧结成型固定支架
CN111854443A (zh) * 2020-07-09 2020-10-30 芜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焙烧炉及方法
CN111854443B (zh) * 2020-07-09 2022-05-27 芜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焙烧炉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3500U (zh) 一种焙烧炉用旋转装置
CN106871638A (zh) 可熔炼铝及其合金的真空感应炉
CN106319436A (zh) 真空渗碳炉及使用其的渗碳方法
CN108127087B (zh) 一种促进铸型残留碳脱除的焙烧方法
CN207746372U (zh) 一种新型焙烧炉
CN209816238U (zh) 一种热处理用铝合金淬火炉
CN108588438A (zh) 一种金属熔炼方法和熔炼炉
CN107931526B (zh) 一种焙烧炉
CN207629136U (zh) 一种焙烧炉用托架装置
CN209877669U (zh) 一种工业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7751334U (zh) 一种焙烧炉用吹气装置
CN109141016B (zh) 一种用于熔炼炉炉底通气搅拌的透气塞及金属熔炼炉
CN108342562A (zh) 一种利用气氛保护的高密封球化罩式炉
CN105903898B (zh) 壳模烧结方法及装置
CN206083799U (zh) 一种新型非晶母合金锭连铸系统
CN114353509A (zh) 一种密闭旋转铁合金矿热炉
CN101225462B (zh) 汽车轮毂连续式热处理炉
CN209292403U (zh) 一种传热效果好的网带淬火炉
CN209116340U (zh) 一种带冷却罩的拣灰火化机
CN214108770U (zh) 一种烤包器及烤包器系统
CN208520202U (zh) 一种用于熔炼炉炉底通气搅拌的透气塞及包含该透气塞的熔炼炉
CN207862404U (zh) 一种建材特种钢测试工艺段的淬火系统
CN220805471U (zh) 一种钢包烘烤器
CN208419595U (zh) 带自动加料腔体盖装置的双室连体石英烧结炉
CN206739884U (zh) 一种电阻式模具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