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6707U -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6707U
CN207956707U CN201820159659.5U CN201820159659U CN207956707U CN 207956707 U CN207956707 U CN 207956707U CN 201820159659 U CN201820159659 U CN 201820159659U CN 207956707 U CN207956707 U CN 207956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bucket
shell
upper cover
cushion pa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96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喜
潘勇
周学伟
葛智勇
陈志朋
肖宇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z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ellent Scien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ellent Scien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ellent Scien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96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6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6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67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技术领域,现有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机体的外壳与内桶之间容易因摩擦而磨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内桶、套于内桶外的外壳以及设于内桶上的上盖,所述内桶固定于底盘上,所述外壳下端口套接于底盘外缘,所述上盖下端套于内桶外壁;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和所述盖体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缓冲的缓冲装置;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垃圾桶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机体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内桶和套与内桶外的外壳。
为了方便取走内桶内的垃圾,外壳只将内桶下半部罩住,内桶的上半部套有可拆卸的上盖。但是此类可拆卸上盖结构的垃圾桶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若遇到颠簸路面(或发生碰撞)产生震动会使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产生轻微的摩擦,这种接触面之间的摩擦长期积累会使接触面磨损,影响美观,甚至在摩擦时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可避免内桶、外壳和上盖之间因接触面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和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内桶、套于内桶外的外壳以及设于内桶上的上盖,所述内桶固定于底盘上,所述外壳下端口套接于底盘外缘,所述上盖下端套于内桶外壁;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和所述盖体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缓冲的缓冲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缓冲装置呈环状设置,包括分别套接在内桶外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上均设有沿其周向设置截面呈U型的凹槽,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嵌于第二缓冲垫上的凹槽内并与之适配;所述盖体的下端嵌于第一缓冲垫上的凹槽内并与之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的外壁与第一缓冲垫上的凹槽侧壁贴合,凹槽的另一侧壁与上盖的内壁间隙设置;此间隙可吸收内桶与上盖之间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外壳的外壁与第二缓冲垫上的凹槽侧壁贴合,凹槽的另一侧壁与外壳的内壁间隙设置;此间隙可吸收内桶与外壳之间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相对接触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凸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凸棱均朝内桶中心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的周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的外壁胶合于第一缓冲垫上凹槽的侧壁;所述外壳的外壁胶合于第二缓冲垫上凹槽的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增加上盖与第一缓冲垫、外壳与第二缓冲垫之间的贴合度,使其连接的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包括中间设有垃圾投放口的盖体和设于盖体上的中盖;所述中盖一端与盖体铰接并在绕此端转动时于投放口上开、闭合;所述第一缓冲垫连于盖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盖体两侧外壁各设有用于快速将盖体从内桶上卸下的侧耳;以便用户及时倾倒内胆内的垃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同时,缓冲装置与内桶外壁紧密贴合,使得内桶与外壳之间无间隙,还可以防止灰尘杂物水分进入机器人内而引起电子元器件损坏或造成电路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1中驱动轮在盘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底盘;111、盘体;1111、通孔;1112、安装板;1113、竖直板;1114、水平板;1115、弹性件;1116、圆孔;1117、辅助轮;112、驱动轮;113、伺服电机;114、铝板支架;12、内桶;121、限位部;122、斜面;13、内胆;14、外壳;141、检修盖;15、上盖;151、盖体;152、中盖;153、投放口;154、开盖电机;155、触控按钮;156、满载检测传感器;16、缓冲装置;161、第一缓冲垫;162、第二缓冲垫;163、凸棱;164、凹槽;2、控制装置;3、传感器检测装置;31、激光雷达;32、超声波雷达;4、语音接收装置;5、通信装置;6、电池;61、充电装置;62、红外对接传感器;7、散热风扇;8、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7以及图9所示,示出了一种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1和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2、传感器检测装置3、语音接收装置4、通信装置5、触控按钮155和电池6。
机体1包括底盘11、内桶12、内胆13、外壳14和上盖15。
底盘11包括盘体111、驱动轮112和与驱动轮112连接的伺服电机113(或采用步进电机)。盘体111呈圆形板材状,其上开有两相对设置且用于容纳驱动轮112的通孔1111。通孔1111靠近盘体111外侧,在盘体111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驱动轮112的安装板1112。安装板1112由一竖直板1113和水平板1114相连而成。水平板1114贴合盘体111,其一端与盘体111铰接,可于竖直方向上绕此端转动,另一侧通过一弹性件1115与盘体111紧触;本实施例中采用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水平板1114的另一端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设于盘体111上的连接柱连接,通过拉伸弹簧的拉力将水平板1114扣于盘体111上。竖直板1113与水平板1114相互垂直,伺服电机113和驱动轮112分别设于竖直板1113两侧并与竖直板1113固定,在竖直板1113中间开有供伺服电机113的电机轴穿过的轴孔,供伺服电机113的电机轴与驱动轮112相连,两驱动轮112的轮轴共线。
盘体111上还开有圆孔1116,圆孔1116与设于盘体111上的脚轮支架间形成用于放置辅助轮1117的圆腔。辅助轮1117为万向轮,设有四个,分别位于两驱动轮112的两侧均布;辅助轮1117置于圆腔中,其上部与脚轮支架固定连接。两个驱动轮112和四个于盘体111外侧呈圆周均布。
盘体111上设有铝板支架114,铝板支架114包括上方水平放置的铝板以及下方若干用于支撑铝板的角铝。内桶12呈圆筒状或为截面呈圆形的套筒,本实施例中内筒为套筒,内胆13呈圆筒状,内桶12的底部固定于铝板上,内胆13放置于内桶12中。内桶12内壁设有用于防止内胆13晃动的限位部121,限位部121与内胆13外径相配合,限位部121可以是内桶12内壁上至少三个呈圆周分布的限位凸起,或是内桶12内壁上环形凸肋;限位部121还可以是内桶12内壁上与底面相连的环形凸台。限位部121上设有用于方便将内胆13放入内桶12底部的斜面122。
在实施例1中限位部121为4个扇环形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于内桶12的内壁圆周均布;在实施例2中限位部121为一环形凸肋(详见图8);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限位部121的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特征和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除去上述实施方式,限位部121还可以设置于内胆13的外壁,可以设为限位凸起或环形的凸肋,限位部121与内桶12的内径相配合;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外壳14呈环状,其上端口套设于内桶12外,其下端口与圆形板材状的盘体111外缘连接。上盖15包括中间设有垃圾投放口153的盖体151和设于盖体151上的中盖152;中盖152一端与盖体151铰接,可于竖直方向上绕此端转动并于投放口153上开、闭合;在闭合时中盖152完全覆盖于投放口153上。盖体151下端套设于内桶12外壁。
为了方便用户投放垃圾,实现中盖152自动开盖,盖体151包括相连接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中设有用于容纳驱动中盖152开、闭合的开盖电机154,开盖电机154与中盖152传动连接,通过带传动或者连杆机构连接;上部还布置有操控面板,触控按钮155设置于操控面板上,用于控制中盖152开启或闭合。
为了减轻内桶、外壳14和上盖15之间因接触面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和噪音,外壳14的上端口和盖体151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12缓冲的缓冲装置16。
缓冲装置16呈环状设置,包括分别套接在内桶12外的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设置截面呈U型的凹槽164,外壳14的上端口嵌于第二缓冲垫162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盖体151的下端嵌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
上盖15的外壁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侧壁贴合,凹槽164的另一侧壁与上盖15的内壁间隙设置。外壳14的外壁与第二缓冲垫162上的凹槽164侧壁贴合,凹槽164的另一侧壁与外壳14的内壁间隙设置。
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相对接触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凸棱163;凸棱163均朝内桶12中心方向延伸。
进一步,上盖15的外壁胶合于第一缓冲垫161上凹槽164的侧壁;外壳14的外壁胶合于第二缓冲垫162上凹槽164的侧壁。
为了方便拿起盖体151,盖体151下半部两侧外壁各设有一侧耳,以便快速将盖体151从内桶12上卸下。
以两驱动轮112的轮轴为轴线,轴线一侧为前,另一侧为后。传感器检测装置3,通过对机器人前行路径上的障碍物距离进行检测并收集障碍物距离信息,包括激光雷达31、超声波传感器32和红外测距传感器33。激光雷达31、超声波传感器32和红外测距传感器33均设置于机体1前部,。具体的,激光雷达31设置于盘体111前部的外缘,外壳14上设有一左右贯穿的凹槽,激光雷达31设置于凹槽内,激光雷达31工作时,360°扫描测距,可检测前方180°范围内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32设置于外壳14上且位于激光雷达31的上方,主要用于短距离(0.2-4m)的障碍物检测,以配合红外测距传感器33在不同水平高度进行障碍物检测。若干红外测距传感器33位于外壳14上的靠近底盘11位置设置,并在外壳14前方扇形区呈等距分布(超声波传感器32用于检测机器人中部高度的障碍物,防止撞到桌子和椅子,机器人正前方底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33用于检测机器底部水平高度的障碍物 0.1-0.8m)。
语音接收装置4,用于采集周围的语音信息并接收用户语音指令,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机体1上的传声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六个传声器,六个传声器设置于中盖152外侧且呈圆周均布。中盖152内侧设有用于检测内胆13内垃圾是否满载的满载检测传感器156,满载检测传感器156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光感器,通过检测距离来判断垃圾是否满载。
通信装置5,用于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或当前无线局域网通信,可接收用户遥控指令;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5采用路由器。
控制装置2,分别与通信装置5、语音接收装置4、满载检测传感器156、触控按钮155和传感器检测装置3信号连接,与伺服电机113(或步进电机)和盖体151内用于驱动中盖152的电机控制连接,接收各装置的电信号分别控制伺服电机113和开盖电机154的启闭,使机器人按预设指定或预设检测条件完成移动动作、开启或闭合中盖152的动作;各装置的电信号包括用于运载障碍物距离信息、遥控指令、语音指令的信号以及开、闭合信号。
为了回应用户,外壳14上还设有喇叭8,喇叭8与控制装置2连接,可在工作时按预设条件发出语音信息,如在垃圾满载时能发出语音提醒。
盘体111后端设有PCB板安装架,控制装置2设置于PCB板上,安装架上还设有散热风扇7。电池6固定安装在铝板支架114上。盖体151下半部设有分别与开盖电机154、语音接收装置4以及满载检测传感器156相连的接线端子,内桶12外壁设有沿其轴向的凹槽,内桶12上端内设有接线端头,接线端头沿此凹槽布线并分别与控制装置2和电池6相连的,将盖体151由上至下套于内桶12上时,接点端子与接线端头相对接。
为了方便检修,外壳14后端面设有可拆卸安装的检修盖141。外壳14后端还设有与电池6连接的充电装置61,充电装置61上设有用于方便充电装置61与充电桩对接的红外对接传感器62,红外对接传感器62与控制装置2连接。
以下是该智能垃圾桶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通信装置5与用户手机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在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导航建图指令后,控制装置2控制机器人按照预设的巡航路径移动,并收集传感器检测装置3传回路径上的障碍物距离信息后完成地图构建;在地图构建完成后,设置工作路径以及标定充电栓位置;
在机器人按照工作路径移动中,语音接收装置4采集周围声音信息,当用户发出与预设相符的语音指令后,控制装置2判断出该用户的发声方位,并控制机器人朝此方位移动,在传感器检测装置3检测到障碍物时,机器人停止移动;等待用户下一步操作;
在用户碰触触控按钮155后,控制装置2控制盖体151上半部中的电机正转一定圈数使中盖152开启;当用户再次碰触触控按钮155后,控制装置2控制盖体151上半部中的电机反转一定圈数使中盖152闭合启;
在中盖152闭合后,控制装置2控制机器人按原路返回到正常的工作路径上;
每次中盖152闭合后,满载检测传感器156对内胆13内的垃圾进行检测,若垃圾堆满(超过一定高度)并被检测到后,满载检测传感器156产生满载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与控制装置2相连的喇叭8就会发出相应的语音信息提示用户需要倾倒内桶12内的垃圾。
以下是上述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信装置5与用户手机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在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导航建图指令后,控制装置2控制机器人按照预设的巡航路径移动,并收集激光雷达31传回路径上的障碍物距离信息后完成地图构建;在地图构建完成后,设置工作路径以及标定充电栓位置;
步骤B:在机器人按照工作路径移动中,语音接收装置4采集周围声音信息,当用户发出与预设相符的语音指令后,控制装置2判断出该用户的发声方位,并控制机器人朝此方位移动,在传感器检测装置3检测到障碍物时,机器人停止移动;等待用户下一步操作;
步骤C:在用户碰触触控按钮155后,控制装置2控制盖体151上半部中的电机正转一定圈数使中盖152开启;当用户再次碰触触控按钮155后,控制装置2控制盖体151上半部中的电机反转一定圈数使中盖152闭合启。上述的触控按钮155还可以用红外传感器替换,当用户手往盖子上一挥被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后,控制装置2控制开盖电机154动作使盖体151打开并延时一段时间后闭合。
步骤D:在中盖152闭合后,控制装置2控制机器人按原路返回到正常的工作路径上;
每次中盖152闭合后,满载检测传感器156对内胆13内的垃圾进行检测,若垃圾堆满(超过一定高度)并被检测到后,满载检测传感器156产生满载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与控制装置2相连的喇叭8就会发出相应的语音信息提示用户需要倾倒内桶12内的垃圾。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配置机器人导航运动;遥控端(手机或平板)连入到机器人路由器创建的无线局域网系统中,使用服务机器人APP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创建工作环境地图,设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走路径,以及自动充电栓。
运行机器人;以办公室环境为例,在已完成上一步的机器人导航运动配置后可按照工作路径运动。
机器人开机运行后,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按预设的工作路径来回行走,随时准备收集垃圾,当机器人运行到用户附近区域,行动不便的用户只需使用预设的语音指令呼叫机器人时,机器人的语音接收装置识别并接受用户的语音指令后被唤醒,然后机器人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转向用户然后运动到用户面前,此时传感器检测装置(主要是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使机器人停止移动,然后用户手碰触控按钮(或设置停止移动时机器人自动打开盖子),用户将垃圾放入,然后机器人合上盖子,重新回到工作路径中,继续巡逻。
当机器人的满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桶中的垃圾满时,会发出相应的语音警报来通知用户来处理垃圾。
当机器人电量过低时,机器人会停止垃圾收集,自动回到充电栓充量,当机器人充好电后,重新回到工作路径收集垃圾。
在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沿工作路径运动过程,当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会自动避开,不会撞到障碍物或人。
充电任务优先级最高,若处于充电状态下,不能进行其它任务。垃圾处理任务的优先级次之。

Claims (9)

1.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1)以及设于机体(1)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1)包括底盘(11)、内桶(12)、套于内桶(12)外的外壳(14)以及设于内桶(12)上的上盖(15),所述内桶(12)固定于底盘(11)上,所述外壳(14)下端口套接于底盘(11)外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下端套于内桶(12)外壁;所述外壳(14)的上端口和所述上盖(15)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12)缓冲的缓冲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6)呈环状设置,包括分别套接在内桶(12)外的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设置截面呈U型的凹槽(164),所述外壳(14)的上端口嵌于第二缓冲垫(162)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所述上盖(15)的下端嵌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的外壁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侧壁贴合,凹槽(164)的另一侧壁与上盖(15)的内壁间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的外壁与第二缓冲垫(162)上的凹槽(164)侧壁贴合,凹槽(164)的另一侧壁与外壳(14)的内壁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相对接触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凸棱(1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63)均朝内桶(12)中心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的外壁胶合于第一缓冲垫(161)上凹槽(164)的侧壁;所述外壳(14)的外壁胶合于第二缓冲垫(162)上凹槽(164)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包括中间设有垃圾投放口(153)的盖体(151)和设于盖体(151)上的中盖(152);所述中盖(152)一端与盖体(151)铰接并在绕此端转动时于投放口(153)上开、闭合;所述第一缓冲垫(161)连于盖体(151)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两侧外壁各设有用于快速将上盖(15)从内桶(12)上卸下的侧耳。
CN201820159659.5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6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9659.5U CN20795670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9659.5U CN20795670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6707U true CN207956707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96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670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6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0375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CN110092109A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98922B (zh) 一种家庭服务机器人
CN111657785B (zh) 抽吸物收集站、相关的系统以及用于此的方法
CN207158036U (zh) 基于人脸追踪定位的智能垃圾桶
CN104944029B (zh) 垃圾桶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83006A1 (zh) 一种集尘基站、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05441599U (zh) 一种基于麦克阵列的声控移动垃圾桶
CN110294243A (zh) 收纳机器人
CN107512510A (zh) 智能垃圾桶
CN207956707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CN207956706U (zh) 一种内胆可分离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JP3206710U (ja) リアルタイム監視キャリアーシステム
CN210619129U (zh) 一种带语音识别的翻盖垃圾桶
CN211132021U (zh) 一种导盲装置
CN105721834B (zh) 控制平衡车停靠的方法及装置
KR101009721B1 (ko) 모바일 영상 로봇 단말기
CN208034692U (zh) 多功能家庭智能机器人
CN106742941A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112554115A (zh) 一种导游扫地用机器人及其语音交互方法
CN210681924U (zh) 一种交互式智能垃圾机器人
CN209050751U (zh) 一种多功能服务机器人
CN114803210A (zh) 动作系统、垃圾收集系统、垃圾收集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7168069A (ja) リアルタイム監視キャリアーシステム
CN111994518A (zh) 一种环保的垃圾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3

Address after: Room 1001, 1st floor, building B,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ouz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Chengdong new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UCHAIN AI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