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4220U - 新型的延展面料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延展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4220U
CN207944220U CN201820352072.6U CN201820352072U CN207944220U CN 207944220 U CN207944220 U CN 207944220U CN 201820352072 U CN201820352072 U CN 201820352072U CN 207944220 U CN207944220 U CN 207944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nt part
ontology
extension fabric
novel extension
fabric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20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昇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An Xun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An Xu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An Xun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An Xu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520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4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4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4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延展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现有网布面料延展性差的问题。本新型的延展面料,包括呈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具有凹入的凹槽,所述本体另一侧具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部,上述的凹槽和凸起部在本体侧部形成一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布在本体上,相邻两变形部之间的本体上具有能增加其强度的连接段。本新型的延展面料延展性高。

Description

新型的延展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延展面料。
背景技术
网布使鞋类服装行业常用的一种布料,其使一种具有网孔的植物。近年来,随着飞织鞋面技术的不断发展,网布在鞋面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三明治网布是一种双针床经编网布,也是网布的一种类型。目前市面上的三明治网布通常由网孔表面层、连接单丝层和平布地面层组成,其主要依靠网孔表面上的网孔来提高透气性能,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此外,一般三明治网布虽然可提供较为透气的效果,但由于其延展性性对比较低,因此,不适于应用在需要较高延展之处(例如运动服装上)。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开发一种延展性比较好的三明治网布实为一项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延展性能好的新型的延展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的延展面料,包括呈片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具有凹入的凹槽,所述本体另一侧具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部,上述的凹槽和凸起部在本体侧部形成一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布在本体上,相邻两变形部之间的本体上具有能增加其强度的连接段。
本延展面料创造性的在本体上设置了若干变形部,变形部的一侧凹入(即凹槽),另一侧凸起(即凸起部)。因此,在受力过程中能产生稳定变形。
同时,在连接段的作用下能增加变形部处强度。
最终使本延展面料具备比较好延展性的同时,其强度也比较高。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变形部呈棱形。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变形部呈蜂窝状。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变形部呈圆形。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的连接段为固连在本体上的缝合线迹。
通过缝合线迹形成的连接段能有效增加整个本体强度。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本体为三明治网布。
三明治网布材料的本体透气性比较好。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上述的凸起部、凹槽和本体均为一体式结构。
这样能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变形部厚度略小于本体厚度。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所述变形部厚度为本体厚度的0.5—0.8倍。
这样的结构能使变形部处能更加稳定的发送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其延展性。
在上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中,横向间隔设置的变形部和连接段形成一变形单元,所述变形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上下相邻的两个组变形单元中,其中一组变形单元中的变形部位于另一变形单元中相邻两变形部之间。
也就使说,上下相邻的两组变形单元其中的变形部使交错设置的。通过这样的结构还能适当增加整个本体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延展面料通过变形部能使整个面料具备良好的延展性,通过连接段还能保证面料强度,因此,其稳定性和延展性均比较高。
同时,变形部中凹槽、凸起部和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延展面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延展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变形部;2a、凹槽;2b、凸起部;3、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的延展面料,包括呈片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一侧具有凹入的凹槽2a,所述本体2另一侧具有与凹槽2a相对应的凸起部2b,上述的凹槽2a和凸起部2b在本体1侧部形成一变形部2,所述变形部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布在本体1上,相邻两变形部2之间的本体1上具有能增加其强度的连接段3。
所述变形部2呈棱形。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变形部2呈蜂窝状或者所述变形部2呈圆形都是可行的方案。
所述的连接段3为固连在本体1上的缝合线迹。
所述本体1为三明治网布。
上述的凸起部2b、凹槽2a和本体1均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变形部2厚度略小于本体1厚度。
所述变形部2厚度为本体1厚度的0.5—0.8倍。
横向间隔设置的变形部2和连接段3形成一变形单元,所述变形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上下相邻的两个组变形单元中,其中一组变形单元中的变形部2位于另一变形单元中相邻两变形部2之间。
本延展面料创造性的在本体上设置了若干变形部,变形部的一侧凹入(即凹槽),另一侧凸起(即凸起部)。因此,在受力过程中能产生稳定变形。
同时,在连接段的作用下能增加变形部处强度。
最终使本延展面料具备比较好延展性的同时,其强度也比较高。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延展面料,包括呈片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具有凹入的凹槽,所述本体另一侧具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部,上述的凹槽和凸起部在本体侧部形成一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布在本体上,相邻两变形部之间的本体上具有能增加其强度的连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呈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呈蜂窝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呈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段为固连在本体上的缝合线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三明治网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凸起部、凹槽和本体均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厚度略小于本体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厚度为本体厚度的0.5—0.8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的延展面料,其特征在于,横向间隔设置的变形部和连接段形成一变形单元,所述变形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上下相邻的两个组变形单元中,其中一组变形单元中的变形部位于另一变形单元中相邻两变形部之间。
CN201820352072.6U 2018-03-15 2018-03-15 新型的延展面料 Active CN207944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2072.6U CN207944220U (zh) 2018-03-15 2018-03-15 新型的延展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2072.6U CN207944220U (zh) 2018-03-15 2018-03-15 新型的延展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4220U true CN207944220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2072.6U Active CN207944220U (zh) 2018-03-15 2018-03-15 新型的延展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4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159A (zh) * 2021-04-19 2022-10-21 嘉善安迅织造有限公司 复层缓冲结构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159A (zh) * 2021-04-19 2022-10-21 嘉善安迅织造有限公司 复层缓冲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5214159B (zh) * 2021-04-19 2024-03-01 嘉善安迅织造有限公司 复层缓冲结构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9982A (zh) 一种单项导湿面料及加工方法
CN203559212U (zh) 一种保暖透气网眼空气层针织面料
CN103388229A (zh) 一种起皱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207944220U (zh) 新型的延展面料
CN202323320U (zh) 一种塑身用经编针织面料
CN204097671U (zh) 新型空气层保暖针织物
CN206999756U (zh) 一种具有蕾丝花纹的花边面料
CN206916309U (zh) 多层面料
CN109853118B (zh)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5507794B (zh) 一种超细材料经编防霾窗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09652507U (zh) 一种填充式梭织弹性织物
CN207619616U (zh) 一种具有衬垫浮雕弹力效果的双层经编织物
CN206394132U (zh) 弹力压花提花面料
CN206308469U (zh) 超厚保温三维治中空基布
CN103668644A (zh) 一种碳纤维布料
CN205077206U (zh) 一种吸湿除臭咖啡炭纤维面料
CN203141918U (zh) 一种加绒防辐射布料
CN209211040U (zh) 一种具有条状空腔的面料
CN203270175U (zh) 毛绒里料
CN208774182U (zh) 一种保温多层面料
CN202064085U (zh) 一种弹性织带
CN103306032A (zh) 一种单双面间隔交替的条状结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05611808U (zh) 一种内衣面料
CN207933626U (zh) 高弹性透气网布面料
CN205171079U (zh) 一种加捻提花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