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8699U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38699U CN207938699U CN201820172553.9U CN201820172553U CN207938699U CN 207938699 U CN207938699 U CN 207938699U CN 201820172553 U CN201820172553 U CN 201820172553U CN 207938699 U CN207938699 U CN 207938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r ring
- positive stop
- battery
- pole piece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的隔圈和电池,所述隔圈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凸台,多个所述限位凸台间隔开设置,所述板体设有供极耳或过渡片贯穿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隔圈,通过在隔圈内侧设置多个限位凸台,增强隔圈与极芯的极耳装配的预固定功能,且将极芯与引出脚完全隔离,防止极芯与引出脚接触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的隔圈和设有该隔圈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具有至少两个及以上导电端子,以及电池内部电连接结构。在电池内部极耳与引出脚之间有一个防护结构,即隔圈。相关技术中,隔圈无法实现极芯组装的预固定,且引出脚易与极芯接触,引出脚可能直接接触到隔膜内侧极芯部分,甚至导致引出脚与极芯间出现短路情况,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的隔圈,所述电池的隔圈可将引出脚与极芯隔开,防止引出脚与极芯间出现短路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凸台,多个所述限位凸台间隔开设置,所述板体设有供极耳或过渡片贯穿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通过在隔圈内侧设置多个限位凸台,增强隔圈与极芯的极耳装配的预固定功能,且将极芯与引出脚完全隔离,防止极芯与引出脚接触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板体与所述限位凸台一体成型,所述限位凸台具有在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敞开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凹槽为长条形,所述加强筋为板状,且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连,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多个所述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的底壁设有多个排气孔,同一个凹槽内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限位凸台的截面为U型和或V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多个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且所述极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过渡片,所述过渡片与所述极耳相连,且贯穿所述避让孔;引出脚,所述引出脚设于所述隔圈背离所述极芯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渡片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引出脚与所述避让孔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限位凸台从所述板体的所述一侧向内凹陷,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引出脚与所述板体、所述加强筋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限位凸台的靠近所述极芯的端面与所述极芯的间距为A,满足:A≥1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多个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且所述极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且所述极耳贯穿所述避让孔;引出脚,所述引出脚设于所述隔圈背离所述极芯的一侧,且与所述极耳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引出脚与所述避让孔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限位凸台从所述板体的所述一侧向内凹陷,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引出脚与所述板体、所述加强筋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限位凸台的靠近所述极芯的端面与所述极芯的间距为A,满足:A≥1mm。
所述电池与上述的电池的隔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安装于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安装于电池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隔圈 1,
板体 100,
限位凸台 110,凹槽 111,加强筋 112,排气孔 113,
避让孔 120,
极芯 2,极耳 210,
过渡片 3,
盖板 4,引出脚 410,第一段 411,第二段 412,电极 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包括板体100。
板体100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凸台110,具体地,电池具有极芯2,多个限位凸台110设于板体100靠近极芯2的一侧,多个限位凸台110间隔开设置,比如多个限位凸台110沿板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限位凸台110的长度方向与板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
如图1-图5所示,当隔圈1安装于电池后,多个极芯2通过限位凸台110预定位,比如,极芯2的极耳210适于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限位凸台110之间,限位凸台110的数量多于极耳210的数量,极耳210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凸台110,比如,极耳210为n个,限位凸台110为n+1个,极耳210在限位凸台110排布方向的运动空间被两个限位凸台110限制,板体100设有避让孔120,避让孔120可供极耳210或过渡片3穿过,过渡片3用于与电池极芯2的极耳210连接,具体地,过渡片3贯穿避让孔120,避让孔120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凸台110之间,避让孔120为条形孔,避让孔120沿板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避让孔120与极芯2极耳210的数量一致,比如,如图5所示,极芯2的极耳210为四个,避让孔120为四个,避让孔120与极耳210正对设置,以使过渡片3贯穿避让孔120与极耳210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过渡片3一端与位于隔圈1内侧的极耳210相连,过渡片3可起到对极芯2电流的引流作用,过渡片3另一端与位于隔圈1外侧的引出脚410相连,引出脚410用于电极420与极芯2引流,这样,电极420、引出脚410、过渡片3、极芯2依次连接,可实现极芯2与电极420之间的引流作用,且极芯2与多个限位凸台110间隔开,这样,电池的极芯2与引出脚410通过隔圈1间隔开设置,可防止极芯2与引出脚410接触,避免电池因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导致的短路异常,提高电池使用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通过在隔圈1内侧设置多个限位凸台110,增强隔圈1与极芯2装配的预固定功能,且将极芯2与引出脚410完全隔离,防止极芯2与引出脚410接触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如图1所示,板体100与限位凸台110一体成型,限位凸台110具有在板体100的另一侧敞开的凹槽111,比如,板体100的一部分拉深以形成限位凸台110,限位凸台110的另一侧形成凹槽111,即限位凸台110为朝外的一端敞开的凹槽111,凹槽111结构可节省隔圈1生产所需的材料,减少生产成本,同时降低隔圈1整体结构的质量,实现轻量化。
如图1所示,凹槽111内设有加强筋112,加强筋112可增加限位凸台110的结构刚度、强度,防止隔圈1受力过大致限位凸台110变形,提高限位凸台110的抗变形能力,保证隔圈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长期有效地将引出脚410与电池的极芯2隔离,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凹槽111为长条形,长条形凹槽111沿板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凹槽111在多个位置的间隔距离均匀,加强筋112为板状,且加强筋112与凹槽111的两个侧壁相连,加强筋112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12沿凹槽11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加强筋112均匀间隔开设置,多个加强筋112均与凹槽111的侧壁相连且相互支撑,相邻两个凹槽111的多个加强筋112一一正对设置,增强限位凸台110强度,同时保证限位凸台110结构的整体性。
如图1-图2所示,多个凹槽111中的至少一个的底壁设有排气孔113,比如,如图2所示,位于板体100宽度方向内侧的多个凹槽111设有排气孔113,即多个凹槽111中最外侧的两个凹槽111不具有排气孔113,多个凹槽111中除最外侧的两个凹槽111,其他凹槽111均设有排气孔113,每个凹槽111内的排气孔113为多个,同一个凹槽111内相邻的两个排气孔113分别位于加强筋112的两侧,即相邻两个加强筋112之间设有排气孔113,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
排气孔113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比如,如图2所示,排气孔113为圆形,排气孔113可实现电池内部排气通畅,保证电池化成过程中的排气需求,提高生产进度,且当电池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时,极芯2内部产生的气体能通过排气孔113快速排出,使防爆阀能顺利开启,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限位凸台110的截面为U型和或V型,即限位凸台110可具有多种不同的截面,多个限位凸台110的宽度不同,其截面形状不同,比如,如图2所示,限位凸台110为五个,沿板体100宽度方向的最外侧两个限位凸台110的截面为V型,沿板体100宽度方向内侧的三个限位凸台110的截面为U型,需要说明的是,截面为U型的限位凸台110设有排气孔113,且排气孔113直径的大小与其所在的限位凸台110的宽度有关,限位凸台110的宽度越大,排气孔113的直径就越大,保证排气效率,隔圈1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
如图3-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多个极芯2、过渡片3、引出脚410,还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隔圈1。
多个极芯2设于电池内部,如图5所示,极芯2具有极耳210,隔圈1设于引出脚410与极芯2的极耳210之间,且极耳210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凸台110之间,隔圈1内侧的中部的限位凸台110卡入极芯2的极耳210内部,增强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预固定功能,并且通过夹具的辅助作用,实现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定位功能。
过渡片3可起到极芯2电流的引流作用,如图5所示,过渡片3与极耳210相连,且过渡片3贯穿避让孔120,以使过渡片3位于避让孔120内侧的一端与极耳210相连,过渡片3位于避让孔120外侧的一端与引出脚41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避让孔120内外边缘均进行倒角处理,防止避让孔120边缘锋利损坏过渡片3,影响电池的正常过流能力。
如图3-图4所示,引出脚410与盖板4相连,引出脚410设于隔圈1背离极芯2的一侧,且引出脚410与过渡片3相连,且过渡片3与极芯2的极耳210相连,这样,隔圈1将引出脚410与极芯2间隔开,避免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同时,引出脚410与极芯2通过过渡片3相连,保证引出脚410与极芯2之间正常的电流流通,又有效地防止电池短路异常,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3-图4所示,引出脚410与避让孔120错开设置,这样,引出脚410置于隔圈1的外侧,且引出脚410完全避开避让孔120,保证引出脚410无法与极耳210接触,引出脚410不干涉过渡片3贯穿避让孔120,提高电池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限位凸台110从板体100的一侧向内凹陷,且限位凸台110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11,凹槽111内设有加强筋112,引出脚410与板体100、加强筋112贴合,加强筋112对引出脚41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引出脚410变形,避免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加强筋112增加限位凸台110的结构强度,以使限位凸台110长期有效地将引出脚410与极芯2间隔开,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避让孔120包括多组,如图1-图2所示,多组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错开设置,比如,如图1所示,避让孔120包括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避让孔120,两组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且两组避让孔120中相邻的两个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
如图4所示,引出脚410包括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引出脚410与多个过渡片3相连,比如,引出脚410与多个过渡片3焊接相连,第一段411与电池的电极420相连,且第一段411与靠近电极420的过渡片3相连,第二段412与第一段411相连,第二段412相对于第一段411远离电极420,第二段412远离电极420的过渡片3相连,第一段411的宽度大于第二段412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引出脚410从电极420所在的方向插入过渡片3之间,最靠近电极420的第一段411的宽度不受避让孔120之间的横向距离的影响,这样可以增加第一段411的宽度,且电流均通过第一段411流向电极420,由此可增强电池的过流能力,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温升,提升电池性能。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隔圈1置于盖板4的引出脚410及极芯2的极耳210之间,其中引出脚410与盖板4的极柱连接。如图5所示,极芯2的极耳210与过渡片3焊接后,过渡片3穿过隔圈1的避让孔120,折弯后置于盖板4的引出脚410上进行焊接,隔圈1的内侧与极耳210靠近。隔圈1内侧的两侧限位凸台110及中部的限位凸台110卡入极芯2的极耳210内部,增强隔圈1与极耳210及过渡片3装配后的预固定功能,并且通过夹具的辅助作用,实现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定位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盖板4的引出脚410置于隔圈1的外侧,完全避开隔圈1的避让孔120,保证引出脚410无法与极耳210接触,且通过隔圈1的加强筋112实现将引出脚410与隔圈1的内部排气孔113隔离,确保引出脚410与极耳210无法接触,防止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时出现短路异常,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限位凸台110的靠近极芯2的端面与极芯2的间距为A,即限位凸台110与极芯2之间预留出一定空间,满足:A≥1mm,比如A=2mm,这样,可避免板体100受到外界压力时,限位凸台110向内弯曲变形,但不会破坏电池的极芯2,有效地防止极芯2结构破坏,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多个极芯2、引出脚410,还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隔圈1。
多个极芯2设于电池内部,极芯2具有极耳210,隔圈1设于引出脚410与极芯2的极耳210之间,且极耳210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凸台110之间,隔圈1内侧的中部的限位凸台110卡入极芯2的极耳210内部,增强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预固定功能,并且通过夹具的辅助作用,实现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定位功能。
且极耳210贯穿避让孔120,极耳210位于避让孔120外侧的一端与引出脚41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避让孔120内外边缘均进行倒角处理,防止避让孔120边缘锋利损坏极耳210,影响电池的正常过流能力。
如图3-图4所示,引出脚410与盖板4相连,引出脚410设于隔圈1背离极芯2的一侧,且引出脚410与极耳210相连,这样,隔圈1将引出脚410与极芯2间隔开,避免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同时,引出脚410与极芯2通过极耳210相连,保证引出脚410与极芯2之间正常的电流流通,又有效地防止电池短路异常,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3-图4所示,引出脚410与避让孔120错开设置,这样,引出脚410置于隔圈1的外侧,且引出脚410完全避开避让孔120,保证引出脚410无法与极芯2接触,引出脚410不干涉极耳210贯穿避让孔120,提高电池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限位凸台110从板体100的一侧向内凹陷,且限位凸台110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11,凹槽111内设有加强筋112,引出脚410与板体100、加强筋112贴合,加强筋112对引出脚41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引出脚410变形,避免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加强筋112增加限位凸台110的结构强度,以使限位凸台110长期有效地将引出脚410与极芯2间隔开,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避让孔120包括多组,如图1-图2所示,多组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错开设置,比如,如图1所示,避让孔120包括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避让孔120,两组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且两组避让孔120中相邻的两个避让孔120沿隔圈1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
如图4所示,引出脚410包括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引出脚410与多个极耳210相连,比如,引出脚410与多个极耳210焊接相连,第一段411与电池的电极420相连,且第一段411与靠近电极420的极耳210相连,第二段412与第一段411相连,第二段412相对于第一段411远离电极420,第二段412远离电极420的极耳210相连,第一段411的宽度大于第二段412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引出脚410从电极420所在的方向插入极耳210之间,最靠近电极420的第一段411的宽度不受避让孔120之间的横向距离的影响,这样可以增加第一段411的宽度,且电流均通过第一段411流向电极420,由此可增强电池的过流能力,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温升,提升电池性能。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隔圈1置于盖板4的引出脚410及极芯2的极耳210之间,其中引出脚410与盖板4的极柱连接。如图5所示,极芯2的极耳210穿过隔圈1的避让孔120,折弯后置于盖板4的引出脚410上进行焊接,隔圈1的内侧与极耳210靠近。隔圈1内侧的两侧限位凸台110及中部的限位凸台110卡入极芯2的极耳210内部,增强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后的预固定功能,并且通过夹具的辅助作用,实现隔圈1与极耳210装配时的定位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盖板4的引出脚410置于隔圈1的外侧,完全避开隔圈1的避让孔120,保证引出脚410无法与极芯2接触,且通过隔圈1的加强筋112实现将引出脚410与隔圈1的内部排气孔113隔离,确保引出脚410与极芯2无法接触,防止引出脚410与极芯2接触时出现短路异常,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限位凸台110的靠近极芯2的端面与极芯2的间距为A,即限位凸台110与极芯2之间预留出一定空间,满足:A≥1mm,比如A=2mm,这样,可避免板体100受到外界压力时,限位凸台110向内弯曲变形,但不会破坏电池的极芯2,有效地防止极芯2结构破坏,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凸台,多个所述限位凸台间隔开设置,所述板体设有供极耳或过渡片贯穿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所述限位凸台一体成型,所述限位凸台具有在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敞开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长条形,所述加强筋为板状,且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连,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的底壁设有多个排气孔,同一个凹槽内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截面为U型和或V型。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且所述极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过渡片,所述过渡片与所述极耳相连,且贯穿所述避让孔;
引出脚,所述引出脚设于所述隔圈背离所述极芯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渡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脚与所述避让孔错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从所述板体的所述一侧向内凹陷,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引出脚与所述板体、所述加强筋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靠近所述极芯的端面与所述极芯的间距为A,满足:A≥1mm。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且所述极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且所述极耳贯穿所述避让孔;
引出脚,所述引出脚设于所述隔圈背离所述极芯的一侧,且与所述极耳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脚与所述避让孔错开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从所述板体的所述一侧向内凹陷,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引出脚与所述板体、所述加强筋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靠近所述极芯的端面与所述极芯的间距为A,满足:A≥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72553.9U CN207938699U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72553.9U CN207938699U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38699U true CN207938699U (zh) | 2018-10-02 |
Family
ID=6365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72553.9U Active CN207938699U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3869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9150A (zh) * | 2020-03-20 | 2020-08-0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
WO2021027535A1 (zh) * | 2019-08-13 | 2021-02-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
2018
- 2018-01-31 CN CN201820172553.9U patent/CN2079386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27535A1 (zh) * | 2019-08-13 | 2021-02-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EP4379912A1 (en) * | 2019-08-13 | 2024-06-05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Secondary battery |
CN111509150A (zh) * | 2020-03-20 | 2020-08-0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
CN111509150B (zh) * | 2020-03-20 | 2023-01-1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98914U (zh)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
CN208189697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 |
CN207938699U (zh)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
CN110880566A (zh) | 电池 | |
CN216354472U (zh) | 动力电池顶盖 | |
TW202418633A (zh) | 儲能裝置與用電設備 | |
CN208298915U (zh)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
CN114976286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
CN115084569B (zh) | 一种双极板密封结构及燃料电池 | |
CN220368011U (zh) | 电池壳体、电池壳体组件及电池 | |
CN209157100U (zh) | 6-30Ah铅酸蓄电池铸焊模具 | |
CN219321380U (zh) | 一种多极耳极片、电芯及圆柱电池 | |
CN216850233U (zh) | 模组端板及电池包 | |
CN208240772U (zh) | 一种18650电芯串并联电池模组 | |
CN220324652U (zh) |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9017786U (zh) | 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21239768U (zh) | 一种单体电池 | |
CN219106345U (zh) | 电芯盖板、电芯、电池模组及车辆 | |
CN220290937U (zh) | 盖板组件和电池 | |
CN218975514U (zh) | 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6288667U (zh) | 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盖板组件 | |
CN220021365U (zh) | 一种锂电池组及电池包 | |
CN218123670U (zh) | 一种全极耳电池 | |
CN212011073U (zh) | 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8472215U (zh) | 一种汇流排支架总成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