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8915U -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8915U
CN208298915U CN201820211690.9U CN201820211690U CN208298915U CN 208298915 U CN208298915 U CN 208298915U CN 201820211690 U CN201820211690 U CN 201820211690U CN 208298915 U CN208298915 U CN 208298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ring
sub
tab
location hol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16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晗
鲁鹏
王信月
蒋露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16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8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8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8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的隔圈和电池,所述电池的隔圈包括:第一子隔圈和第二子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一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所述第二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二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第三子隔圈,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端部相连,以封闭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所述敞开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隔圈,先将第三子隔圈安装于电池上端的中部,再将第一子隔圈、第二子隔圈分别沿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安装,可有效地避免隔圈安装过程中极耳弯折、打皱,保证安装时极耳结构完好,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的隔圈和设有该隔圈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具有至少两个及以上导电端子、以及电池内部电连接结构。在电池内部极耳与引出脚之间有一个防护结构,即隔圈。相关技术中,隔圈是一体结构,隔圈装配于电池时,需将隔圈顺着电池极芯正、负极极耳方向套入,极耳为多层金属薄片结构,在实际装配隔圈时难度较大,且装配隔圈时存在极耳打皱的风险,极耳定位孔的宽度较小不利于隔圈装配,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的隔圈,所述电池的隔圈装配方便,且装配时不易损坏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包括:第一子隔圈和第二子隔圈,第一子隔圈和第二子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一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所述第二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二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第三子隔圈,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端部相连,以封闭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所述敞开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先将第三子隔圈安装于电池上端的中部,再将第一子隔圈、第二子隔圈分别沿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安装,可有效地避免隔圈安装过程中极耳弯折、打皱,保证安装时极耳结构完好,且安装过程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明显地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所述敞开部形成有扩口形的导向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导向段的壁面为弧形或斜面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和所述第二子隔圈均具有环绕对应的所述极耳定位孔的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凸台与所述极耳定位孔的边沿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隔圈具有防爆阀通气孔和排气孔,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排气孔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排气孔设在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所述防爆阀通气孔设在所述第三子隔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排气孔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排气孔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未设置所述敞开部的侧边设有裙边,所述裙边与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侧边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裙边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侧边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子隔圈的所述极耳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极耳定位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池的隔圈,所述极耳贯穿所述极耳定位孔:其中所述电池设置为在所述隔圈装配时,所述第三子隔圈安装于所述极芯的中部,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均位于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侧,且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敞开部与所述极耳正对,将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沿所述极耳的长度方向卡入以使所述极耳贯通所述极耳定位孔,并使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与所述第三子隔圈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具有朝背离所述极芯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排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所述隔圈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的隔圈,所述裙边与所述极芯相连。
所述电池与上述的隔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的装配图;
图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隔圈100,
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卡钩4,卡槽5,
导向段6,凸台7,防爆阀通气孔8,排气孔9,裙边10,极耳定位孔11,
极芯200,极耳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极芯200、隔圈100,极芯200设于电池的内部,隔圈100装配于电池的上部,隔圈100可将电池的盖板与极芯200进行绝缘,极芯200具有极耳201,且极耳201贯穿隔圈100与电池的盖板相连,实现电池内部与电池外部电连接。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00包括: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且第一子隔圈1、第三子隔圈3、第二子隔圈2依次相连形成电池的隔圈100。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子隔圈1具有极耳定位孔11,极耳定位孔11沿第一子隔圈1的厚度方向贯通第一子隔圈1,以便于极耳201贯穿极耳定位孔11与电池的盖板相连,且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延伸至第一子隔圈1的端部,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在第一子隔圈1的端部敞开,以在第一子隔圈1的端部形成敞开部。
第二子隔圈2具有极耳定位孔11,极耳定位孔11沿第二子隔圈2的厚度方向贯通第二子隔圈2,以便于极耳201贯穿极耳定位孔11与电池的盖板相连,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延伸至第二子隔圈2的端部,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在第二子隔圈2的端部敞开,以在第二子隔圈2的端部形成为敞开部。
这样,在隔圈100装配时,可将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分别从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顺着极耳201卡入,即隔圈100装配时,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与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相对,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安装于电池,装配简单,对于自动化设备定位精度要求较低,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其中,L轴的延伸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同时也是极耳201的长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正、负极极耳201均为多层铜铝箔结构,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分别沿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与电池进行装配,不易破坏极耳201,可避免装配时极耳201弯折、打皱,保证极耳201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提高隔圈100装配时的安全性。
第三子隔圈3可安装于极芯200的中部,第三子隔圈3的一端与第一子隔圈1的端部相连,比如,第三子隔圈3的一端与第一子隔圈1设有极耳定位孔11的端部相连,第三子隔圈3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隔圈2的端部相连,比如,第三子隔圈3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隔圈2设有极耳定位孔11的端部相连,以封闭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
这样,在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均装配于电池后,第三子隔圈3位于第一子隔圈1和第二子隔圈2之间,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形成一个整体,整体隔圈100设于盖板与极芯200之间,以将盖板与极芯200隔绝,保证电池安全使用。
具体地,隔圈100的安装过程为,先将第三子隔圈3固定安装于电池的极芯200的上端的中部,第三子隔圈3位于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之间,即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均位于第三子隔圈3的两侧,且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与极耳201正对,再将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分别沿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安装,即将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沿着极耳201的长度方向卡入,并使得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与第三子隔圈3相连为一个整体,这样,极耳定位孔11可对极耳201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且隔圈100安装过程中不会损伤极芯200的极耳201,安装过程简单,对于自动线设备定位精度的要求较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进而明显地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00,先将第三子隔圈3安装于电池上端的中部,再将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分别沿电池的L轴的正、负方向安装,可有效地避免隔圈100安装过程中极耳201弯折、打皱,保证安装时极耳201结构完好,且安装过程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明显地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100,如图2-图3所示,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形成有导向段6,导向段6为扩口形,即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具有导向段6,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具有导向段6,导向段6向外扩张,导向段6的宽度在从开口端向着极耳定位孔11底部的方向呈收窄趋势,便于极耳201卡入极耳定位孔11。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段6使得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形成为扩口结构,隔圈100装配时,需将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分别卡入对应的极耳201,此时,导向段6可对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极大地提高隔圈100的装配效率,有效地避免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损坏极耳201,提高隔圈100装配的安全性。
具体地,导向段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壁面,导向段6的壁面为弧形或斜面形,比如,如图2所示,导向段6为圆弧形,圆弧形导向段6可对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极耳201为多层金属薄片,圆弧形导向段6可将分层或散开的极耳201铜铝薄片收拢、导引入极耳定位孔11中,极大地提高隔圈100的装配效率,且圆弧形导向段6结构光滑,装配时对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阻力小,可有效地避免极耳定位孔11的敞开部损坏极耳201,提高隔圈100装配的安全性。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子隔圈1具有凸台7,第一子隔圈1的凸台7环绕对应的极耳定位孔11,即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沿周向设有凸台7,第二子隔圈2具有凸台7,第二子隔圈2的凸台7环绕对应的极耳定位孔11,即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沿周向设有凸台7,极耳定位孔11可对极耳201起到固定作用,凸台7可进一步地稳固极耳201的相对位置,增强隔圈100对极耳201的固定效果。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凸台7与极耳定位孔11的边沿间隔开,即凸台7与极耳定位孔11的边沿形成一定的空间,这样,可在凸台7与极耳定位孔11的边沿形成的空间内灌注固定胶,以进一步地增强隔圈100对极耳201的固定效果,同时提高电池安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隔圈100具有防爆阀通气孔8,隔圈100具有排气孔9,比如,排气孔9为多个,且防爆阀通气孔8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排气孔9,需要说明的是,电池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极芯200内部产生的气体能通过排气孔9排出,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和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即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和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排气孔9中排出的气体沿气流通道流向防爆阀通气孔8,使防爆阀能顺利开启,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比如,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可高于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或者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高于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实现气体流通即可,当然,也可将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和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平齐设置,另单独设一排气通道即可实现气体排放。
排气孔9还可用于向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排气孔9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比如,如图1所示,排气孔9为圆形,当然,排气孔9的数量、形状、位置不限于此,只要满足“通孔”、实现排气和利于电解液渗入极芯200均可。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排气孔9设在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比如,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均设有多个排气孔9,防爆阀通气孔8设在第三子隔圈3,且第一子隔圈1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与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第二子隔圈2的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与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当然,防爆阀通气孔8也可设于其他位置,防爆阀通气孔8需根据盖板的防爆阀所在位置进行对应设置,以便于气体快速流通。
比如,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的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低于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即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所在的平面低于第三子隔圈3所在的平面,这样,排气孔9排出的气流沿第三子隔圈3的下表面流出防爆阀通气孔8,使防爆阀能顺利开启,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再比如,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的排气孔9所在的平面高于防爆阀通气孔8所在的平面,即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所在的平面高于第三子隔圈3所在的平面,这样,排气孔9排出的气流沿第三子隔圈3的上表面流向盖板的防爆阀,使防爆阀能顺利开启,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子隔圈1设置排气孔9的位置设有凸起,第一子隔圈1的凸起朝背离电池极芯200的方向凸出,第二子隔圈2上设置排气孔9的位置设有凸起,第二子隔圈2的凸起朝背离电池极芯200的方向凸出,且凸起上设置有排气孔9,以便于排气,凸起可避免隔圈100与极芯200贴合太紧、排气受阻,在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均设有凸起可明显地增加极芯200的排气效率,方便排气,使得电池整体结构的实用性更佳。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子隔圈1背离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设有裙边10,第二子隔圈2背离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设有裙边10,即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未设置敞开部的侧边设有裙边10,裙边10与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卡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均为矩形结构,且第三子隔圈3沿L向相对的两个边分别与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相连,换言之,第一子隔圈1未与第三子隔圈3相连的三个侧边均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裙边10,第二子隔圈2未与第三子隔圈3相连的三个边均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裙边10,且第一子隔圈1的裙边10、第二子隔圈2的裙边10与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相接并固定相连,使得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稳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提高电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裙边10的端部设有卡槽5,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设有卡钩4,卡钩4与卡槽5卡接,比如,第三子隔圈3的侧边与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相接处均设有卡钩4,即第三子隔圈3可设有两个卡钩4,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的裙边10的端部均设有卡槽5,比如,如图1所示,卡槽5为T形,即卡槽5具有两个相对的子槽,卡钩4包括两个相互背离设置的子卡钩,在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的卡槽5与第三子隔圈3装配时,卡钩4的两个子卡钩分别卡入卡槽5的两个子槽中,以将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与第三子隔圈3固定牢固,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均设有两个卡槽5,这样,在装配隔圈100时,第三子隔圈3固定于电池后,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的卡槽5与第三子隔圈3的卡钩4一一对应地卡接,实现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的相对固定,从而增强隔圈100安装的固定效果,且当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固定完成后,可将裙边10与极芯200通过胶带相连,使得极芯200与隔圈100固定牢固,以便于长期使用,当然,卡钩4、卡槽5的数量不限于此,卡钩4也可设于裙边10,卡槽5设于第三子隔圈3,同样可实现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第三子隔圈3的安装固定。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子隔圈1、第二子隔圈2对称布置在第三子隔圈3的两侧,且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用与第二子隔圈2的极耳定位孔11一一对应,比如,第一子隔圈1的极耳定位孔11与电池的极芯200的正极极耳201配合,第二子隔圈2的耳定位孔与电池的极芯200的负极极耳201配合,电池的极芯200引出正、负极极耳201总数大于或等于三对时,比如,如图1-图3所示,极芯200引出正、负极极耳201总数为四对,当然,本实施例的隔圈100还可用于更多极芯200引出极耳201的电池中,实用性较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隔圈和第二子隔圈,所述第一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一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所述第二子隔圈均具有贯通的极耳定位孔,所述极耳定位孔延伸至第二子隔圈的端部以在所述端部形成敞开部;
第三子隔圈,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端部相连,以封闭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所述敞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所述敞开部形成有扩口形的导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的壁面为弧形或斜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和所述第二子隔圈均具有环绕对应的所述极耳定位孔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极耳定位孔的边沿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具有防爆阀通气孔和排气孔,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排气孔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设在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所述防爆阀通气孔设在所述第三子隔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排气孔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排气孔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防爆阀通气孔所在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排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未设置所述敞开部的侧边设有裙边,所述裙边与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侧边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侧边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子隔圈的所述极耳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子隔圈的极耳定位孔一一对应。
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芯,所述极芯具有极耳;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所述极耳贯穿所述极耳定位孔;其中
所述电池设置为在所述隔圈装配时,所述第三子隔圈安装于所述极芯的中部,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均位于所述第三子隔圈的两侧,且所述极耳定位孔的敞开部与所述极耳正对,将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沿所述极耳的长度方向卡入以使所述极耳贯通所述极耳定位孔,并使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与所述第三子隔圈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隔圈、所述第二子隔圈具有朝背离所述极芯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排气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所述裙边与所述极芯相连。
CN201820211690.9U 2018-02-06 2018-02-06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Active CN208298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1690.9U CN208298915U (zh) 2018-02-06 2018-02-06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1690.9U CN208298915U (zh) 2018-02-06 2018-02-06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8915U true CN208298915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69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1690.9U Active CN208298915U (zh) 2018-02-06 2018-02-06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89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535A1 (zh) * 2019-08-13 2021-02-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12838324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3794036A (zh) * 2021-09-29 2021-12-1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535A1 (zh) * 2019-08-13 2021-02-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EP4379912A1 (en) * 2019-08-13 2024-06-05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Secondary battery
CN112838324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838324B (zh) * 2019-11-22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3794036A (zh) * 2021-09-29 2021-12-1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CN113794036B (zh) * 2021-09-29 2024-02-13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8914U (zh)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CN208298915U (zh)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WO2019179232A1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08199072B (zh) 充电电池
CN216648522U (zh) 连接片结构和锂电池
CN216648454U (zh) 顶盖结构和二次电池
CN207474539U (zh) 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及锂电池组
CN207938699U (zh) 电池的隔圈和电池
CN218070015U (zh) 下塑胶和电池
CN104619142A (zh) 壳体结构、移动终端和该移动终端的装配方法
EP4383445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N20348128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电池
CN214280086U (zh) 顶盖片与下塑胶的连接结构
EP4395057A1 (en) Power battery
CN215732104U (zh) 极柱组件及顶盖组件
CN209625979U (zh) 一种单元式电流互感器
CN212848643U (zh) 纽扣电池
CN209640383U (zh) 开启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EP3008765B1 (en)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and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CN219350586U (zh) 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极片及全极耳圆柱电池
CN219419337U (zh) 电池
CN219658823U (zh) 电池壳体、电池、电池模组
CN220065605U (zh) 一种断路器隔弧结构
CN219106435U (zh) 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6597865U (zh) 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