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8637U -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8637U
CN207938637U CN201721883418.7U CN201721883418U CN207938637U CN 207938637 U CN207938637 U CN 207938637U CN 201721883418 U CN201721883418 U CN 201721883418U CN 207938637 U CN207938637 U CN 207938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rystal
die bond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3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垂铭
余亮
朱文敏
李真真
姜志荣
曾照明
肖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3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8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8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8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包括浅杯支架、固晶胶、芯片、金线、荧光胶层;在所述的浅杯支架的功能区中设置有用于容置LED芯片的凹型固晶区,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凹型固晶区内,所述金线的两端连接所述芯片,所述荧光胶层覆盖所述芯片、所述凹型固晶区及所述浅杯支架的功能区。浅杯支架中设置的微型凹槽,使芯片表面与支架功能区表面持平,从而降低线弧高度,提高浅杯支架的可靠性;为了防止固晶胶固化过程中,对芯片电极产生污染的作用,设置微型凹槽,使固晶胶固化时往上挥发的程度会降低,让本实用新型的固晶胶层的厚度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固晶胶层的厚度;固晶胶层减小了LED的热阻。

Description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光效、寿命长和无毒绿色等优点逐步进入主流照明市场,在植物照明、舞台彩光和车用照明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LED灯珠热阻最大的环节是固晶胶,特别是采用绝缘胶材固晶的中小功率LED,其热阻远远大于其他环节产生的热阻,因此降低固晶胶热阻为提高LED灯珠可靠性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降低固晶胶热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通过选择导热系数更高的固晶胶材;或者减小固晶胶的导热途径,例如减小固晶胶的厚度。
已有中国专利201320481444.2公开了一种将固晶胶覆盖在整个固晶区的固晶方法;专利号为201320754835.7的中国专利叙述了一种固晶方法为碗杯底部设置反射固晶胶层ED芯片底部反复反射造成的吸收,提高芯片的外量子效率;专利号为201220400298.1的中国专利叙述了晶片底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固晶胶后,经折射珠折射会形成聚光效果。专利号为201510432060.5的中国专利所述点胶封装采用硅胶作为固晶胶,采用多种尺寸和形状的点胶头进行点胶封装,减少了固晶胶的胶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凹型固晶区有降低线弧高度,提高浅杯支架的可靠性,还可以防止固晶胶固化过程中对芯片电极产生污染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其能提高浅杯支架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包括浅杯支架、固晶胶、芯片、金线、荧光胶层;在所述的浅杯支架的功能区中设置有用于容置LED芯片的凹型固晶区,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凹型固晶区内,所述金线的两端连接所述芯片,所述荧光胶层覆盖所述芯片、所述凹型固晶区及所述浅杯支架的功能区。
作为优选,所述凹型固晶区为微型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凹型固晶区的底部面积为LED芯片面积的1.2倍;所述凹型固晶区的深度是LED芯片厚度的1倍。
作为优选,在凹型固晶区的底部与所述芯片间设有一层固晶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固晶胶层为固晶胶喷涂层,制作所述固晶胶喷涂层的喷涂时间为1-2min,喷涂速度为0.03~0.06um/min。
作为优选,所述固晶胶层的厚度为1-3μm。
作为优选,所述微型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底面,固晶胶层设置在凹凸不平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荧光胶层包括若干荧光胶分块,若干荧光胶分块沿横向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浅杯支架中设置的微型凹槽,使芯片表面与支架功能区表面持平,从而降低线弧高度,提高浅杯支架的可靠性;为了防止固晶胶固化过程中,对芯片电极产生污染的作用,设置微型凹槽,使固晶胶固化时往上挥发的程度会降低,让本实用新型的固晶胶层的厚度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固晶胶层的厚度;固晶胶层减小了LED的热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步骤。
图中:
100—LED发光二极管;101—浅杯支架;102—固晶胶层;103—芯片;104—金线;105—荧光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包括有浅杯支架101、固晶胶层102、LED芯片103、金线104、荧光胶层105。
在浅杯支架101的功能区上设置凹型固晶区,在固晶区内通过喷涂设置一层固晶胶层102,将芯片103放置在固晶胶层上,并对芯片103施加预设压力,使得芯片103固定于浅杯支架的凹型固晶区上,烘烤固晶胶层并将其烤干,完成固晶。
金线104的两端分别与芯片103相连,荧光胶层105以热固化形式将芯片103和金线104完全包覆,起到光转换的作用。
凹型固晶区的底部面积为LED芯片面积的1.2倍,凹型固晶区的深度是LED芯片厚度的1倍;凹型底面积1.2倍是为了固晶时,凹型区域边缘不至于撞伤芯片;厚度是一倍,是限定凹型大小,只需要放进去一个芯片就行。固晶胶层为固晶胶喷涂层,制作固晶胶喷涂层的喷涂时间为1-2min。固晶胶层的厚度为1-3μm。
微型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底面,固晶胶层设置在凹凸不平的底面上;浅杯支架101的侧壁与底面通过弧面相连,侧壁与弧面上皆设置有反光面。荧光胶层包括若干荧光胶分块,若干荧光胶分块沿横向分布。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浅杯支架101的功能区上通过微型凸头冲压出微型凹槽。
S2、在微型凹槽内喷涂固晶胶102,固晶胶的黏度为5000-8000mPa.S;喷涂速度为0.03~0.06um/min,喷涂时间为1-2min。
S3、将芯片103放置在固晶胶102上,并对芯片103施加预设压力,以将芯片103固定于浅杯支架101的微型凹槽内;在芯片103上施加一定的预设压力于固晶胶102上,预设压力为0.3-0.7N;预设压力小,避免固晶时伤及芯片,增加预设压力有助于稳定芯片的固晶位置。
S5、焊线前清洗,将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支架的功能区的正负极相连。
S6、点粉前清洗,按客户要求调试配方,点荧光粉然后进烤,完成点胶。
S7、剥料,完成LED发光二极管100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封装器件2的其他结构、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浅杯支架中设置的微型凹槽,降低了线弧高度,提高浅杯支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固晶胶层的厚度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固晶胶层的厚度,防止了固晶胶固化过程中对芯片电极产生污染的作用。
固晶胶层减小了LED的热阻。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Claims (8)

1.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浅杯支架、固晶胶、芯片、金线、荧光胶层;在所述的浅杯支架的功能区中设置有用于容置LED芯片的凹型固晶区,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凹型固晶区内,所述金线的两端连接所述芯片,所述荧光胶层覆盖所述芯片、所述凹型固晶区及所述浅杯支架的功能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固晶区为微型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固晶区的底部面积为LED芯片面积的1.2倍;所述凹型固晶区的深度是LED芯片厚度的1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性在于,在凹型固晶区的底部与所述芯片间设有一层固晶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晶胶层为固晶胶喷涂层,制作所述固晶胶喷涂层的喷涂时间为1-2min,喷涂速度为0.03~0.06um/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性在于,所述固晶胶层的厚度为1-3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性在于,所述凹型固晶区的底部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底面,固晶胶层设置在凹凸不平的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性在于,所述荧光胶层包括若干荧光胶分块,若干荧光胶分块沿横向分布。
CN201721883418.7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Active CN207938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3418.7U CN20793863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3418.7U CN20793863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8637U true CN207938637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3418.7U Active CN20793863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8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948A (zh) * 2017-12-28 2018-04-24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948A (zh) * 2017-12-28 2018-04-24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183B (zh) 一种提高垂直发光二极管芯片亮度的封装结构
CN104253194A (zh) 一种芯片尺寸白光led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204130588U (zh) 一种无封装芯片的cob光源
CN101436637A (zh) 一种高效散热发光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CN103840063A (zh) Led封装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16532B (zh) 一种紫外led石英透镜装配结构及方法
CN207938637U (zh)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CN107958948A (zh)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TW200929513A (en) Method for packaging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its structure
CN101783384A (zh) 一种大功率led封装方法
CN101404316A (zh) 一种led及封装方法
CN201508856U (zh) 一种大功率白光led
CN202948973U (zh) 荧光粉层、led封装单元及led封装系统
CN102593320B (zh) Led光源及其封装方法
CN208127241U (zh) 一种高光效白光lamp-led结构
CN103413884B (zh) Led封装方法
CN203883039U (zh) 贴片式发光二极管
CN20653279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支架
CN209418552U (zh) 一种缺口式透镜及led器件
CN207938650U (zh) 基于一芯片实现发出多种色光的发光半导体
CN208655692U (zh) 一种贴片式led
CN202647289U (zh) 可自动化生产的高效导热散热的一体化led灯具
CN207398175U (zh) 一种高出光效率的led封装结构
CN203659915U (zh) Led封装基板
CN206584954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8 33 Nansha District City Road South,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o. 33, South Ring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