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7762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7762U
CN207937762U CN201820339755.8U CN201820339755U CN207937762U CN 207937762 U CN207937762 U CN 207937762U CN 201820339755 U CN201820339755 U CN 201820339755U CN 207937762 U CN207937762 U CN 207937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force
handle box
axis
pulling unit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97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锋
陈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97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7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7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7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一容纳有碳粉的粉仓,粉仓具有出粉口;感光鼓,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显影辊,显影辊可绕其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密封膜,密封膜具有密封部和拉出部,密封部密封在出粉口上,拉出部位于密封部的上方,并且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地向盒体外部延伸。拉出部位于密封部的上方,可以有效地避免密封膜拉不出而导致打印品质异常现象。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拉出部朝向盒体外部延伸,避免处理盒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钻孔再加工,因此处理盒的再生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容易消耗的材料,通称打印耗材。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现有的处理盒通常除了碳粉以外还有多个零部件组成,包括粉仓、设置在粉仓上的与显影单元配合的驱动部件、显影辊、出粉刀、传动齿轮、端盖上的导电触点以及包含感光鼓的显影组件,粉仓还设置有封膜结构用于密封粉仓内的碳粉,使用时客户需要撕掉封膜释放碳粉参与打印。
传统的处理盒再生制造工艺是封膜从处理盒的两个端面的其中一端拉出,现有一种新型结构的处理盒,其封膜主要是在粉仓内部设置,并通过粉仓内部搅拌架的旋转带动封膜从封膜位置脱离开,如对该处理盒进行再生制造时,处理盒的两端没有空间位置设置封膜拉出口。因此,在回收再生处理盒制作的时候,需要对回收处理盒进行加工处理, 这样就会影响处理盒的整体外观,并且对粉仓后续的密封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漏粉。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机顺畅、工作稳定且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处理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一容纳有碳粉的粉仓,粉仓具有出粉口;感光鼓,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显影辊,显影辊可绕其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密封膜,密封膜具有密封部和拉出部,密封部密封在出粉口上,拉出部位于密封部的上方,并且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地向盒体外部延伸。
由此可见,密封膜,密封膜具有密封部和拉出部,密封部密封在出粉口上,拉出部位于密封部的上方,并且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地向盒体外部延伸。在处理盒放置到成像装置之前,用户可从处理盒的外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的方向向外拉动拉出部,从而牵引密封部进而开启出粉口。拉出部位于密封部的上方,可以有效地避免密封膜拉不出而导致打印品质异常现象。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拉出部朝向盒体外部延伸,避免处理盒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钻孔再加工,因此处理盒的再生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旋转力传递组件在处理盒的落机过程中,可有效地确保旋转力接收齿在与主机驱动轴的联结,提高处理盒落机过程的顺畅性以及工作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基本上垂直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膜还具有过渡部,密封部与拉出部通过过渡部平滑过渡连接,过渡部位于出粉口在远离拉出部方向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拉出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拉出部分别与密封部的两侧连接,拉出部与显影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拉出部分别通过折弯部与密封部的两侧平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过渡部和折弯部均呈圆弧状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机构,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驱动齿轮可沿驱动齿轮的轴向移动,限位机构在驱动齿轮的轴向上限制旋转力接收头的移动位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齿轮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向孔,限位机构包括轴向限位件、限位杆以及限位卡簧,轴向限位件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孔,轴向限位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与第一容纳腔之间在周向上相互定位,旋转力接收头具有旋转力传递头,旋转力传递头包括导杆和位于导杆的一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导杆与驱动齿轮共轴设置,导杆的另一个轴向端依次穿过第二导向孔、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一导向孔,限位杆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并固定在导杆上,限位卡簧位于第二导向孔的上方并卡合在导杆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杆上具有圆环部,限位卡簧卡合在圆环部上,圆环部在导杆轴向的宽度大于限位卡簧的厚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头还包括扭簧、固定轴、C型卡合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一旋转力接收齿及第二旋转力接收齿,旋转力接收部设有沿鼓齿轮的径向贯通旋转力接收部的安装槽,第一旋转力接收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至安装槽内,第二旋转力接收齿通过第二销轴铰接至安装槽内,扭簧的簧圈套在固定轴上并位于安装槽内,扭簧的一扭臂抵靠第一旋转力接收齿,另一扭臂抵靠第二旋转力接收齿,C型卡合片卡合在旋转力接收部在邻近导杆处的外壁上,C型卡合片的两侧端向内弯折而扣合在位于旋转力接收部的侧面的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密封膜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偏离机构的固定组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密封膜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理盒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处理盒1包括盒体2、感光鼓6、显影辊7、旋转力传递组件3以及密封膜5,盒体2具有一个容纳有碳粉的粉仓21,粉仓21具有出粉口211,感光鼓6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2的两端壁之间,显影辊7可绕其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2的两端壁之间,旋转力传递组件3与感光鼓6的一个轴端连接,旋转力传递组件3用于传递成像装置的鼓驱动联结器的旋转力。
密封膜5具有密封部52和拉出部51,密封部52密封在出粉口211上,拉出部51位于密封部52的上方,并且拉出部51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角度地向盒体2外部延伸,本实施例拉出部51与显影辊7的轴线基本上垂直设置。密封膜5还具有过渡部53,本实施例中,过渡部53呈圆弧状设置,密封部52与拉出部51通过过渡部53平滑过渡连接,过渡部53位于出粉口211在远离拉出部51方向的一侧。
参见图5至图9,旋转力传递组件3包括驱动齿轮31、旋转力接收头及限位机构,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驱动齿轮31可沿驱动齿轮31的轴向移动,限位机构在驱动齿轮31的轴向上限制旋转力接收头的位移。
旋转力接收头由旋转力传递头、扭簧313、固定轴312、C型卡合片38、第一销轴39、第二销轴310、第一旋转力接收齿33及第二旋转力接收齿34构成。旋转力传递头由圆柱状的导杆32及位于导杆32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325构成。驱动齿轮31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向孔311。限位机构包括轴向限位件35、限位杆36以及限位卡簧37,轴向限位件35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孔351,轴向限位件35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与第一容纳腔之间在周向上相互定位。导杆32与驱动齿轮31共轴设置,导杆32的另一个轴向端依次穿过第二导向孔351、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一导向孔311。限位杆36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并与导杆32的中部沿径向形成的通孔321相配合,限位卡簧37位于第二导向孔351的上方并卡合在导杆32的圆环部323上,圆环部323在导杆32轴向的宽度大于限位卡簧37的厚度。
旋转力接收部325设有沿其轴向贯通旋转力接收部325的安装槽326,第一旋转力接收齿33通过第一销轴39铰接至安装槽326内,第二旋转力接收齿34通过第二销轴310铰接至安装槽326内。扭簧313的簧圈套在固定轴312上并位于安装槽326内,扭簧313的一扭臂抵靠第一旋转力接收齿33,另一扭臂抵靠第二旋转力接收齿34。C型卡合片38卡合在旋转力接收部325在邻近导杆32处的外壁上,C型卡合片38的两侧端381向内弯折而扣合在位于旋转力接收部325的侧面的凹槽324内。
处理盒1还包括偏离机构4,偏离机构4由旋转件与固定组件构成,旋转件由第一磁体41构成,固定组件由安装座44、第二磁体42及第三磁体43构成,导杆3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磁体41的固定槽322。安装座44有环状的安装部441和片状的固定部442,安装部441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磁体42的固定槽及用于固定第三磁体43的固定槽,固定部442上设有两个固定孔443。第二磁体42的磁极连线与第三磁体43的磁极连线共线。其中,磁体的磁极连线是指磁体的N极与S极之间的连线,比如一根圆柱状的磁体,其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则磁极连线为其两端面圆心的连线。
密封膜5具有密封部52、过渡部53以及拉出部51,在处理盒1放置到成像装置之前,用户即可从处理盒1的外部沿显影辊7的轴线基本上垂直方向向外拉动拉出部51,从而通过过渡部53牵引密封部52进而开启出粉口211。拉出部51位于密封部52的上方,可以有效地避免密封膜5拉不出而导致打印品质异常现象。拉出部51与显影辊7的轴线基本上垂直设置,且拉出部51朝向盒体2外部延伸,避免处理盒1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钻孔再加工,因此处理盒1的再生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旋转力传递组件3在处理盒1的落机过程中,可有效地确保旋转力接收齿在与主机驱动轴的联结,提高处理盒1落机过程的顺畅性以及工作的稳定性。
处理盒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0至图12,密封膜8的拉出部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拉出部82分别与密封部81的两侧连接,拉出部82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本实施例拉出部82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在30度至60度之间。两个拉出部82分别通过折弯部83与密封部81的两侧平滑过渡连接,本实施例折弯部83呈圆弧状设置。
密封膜8具有密封部81、两个折弯部83以及两个拉出部82,两个拉出部82分别通过折弯部83与密封部81的两侧平滑过渡连接。在处理盒11放置到成像装置之前,用户即可从处理盒11的外部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小于90度的方向向外拉动其中一个拉出部82,从而通过折弯部83牵引密封部81的一侧面进而开启出粉口。或者,用户可从处理盒11的外部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小于90度的方向向外同时拉动两个拉出部82,从而通过折弯部83牵引密封部81的两侧面进而开启出粉口。拉出部82位于密封部81的上方,可以有效地避免密封膜8拉不出而导致打印品质异常现象。拉出部82与显影辊7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拉出部82朝向盒体2外部延伸且数量为两个,避免处理盒11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钻孔再加工,因此处理盒11的再生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处理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具有一容纳有碳粉的粉仓,所述粉仓具有出粉口;
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可绕其轴线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
旋转力传递组件,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
其特征在于:
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具有密封部和拉出部,所述密封部密封在所述出粉口上,所述拉出部位于所述密封部的上方,并且所述拉出部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地向所述盒体外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部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基本上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还具有过渡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拉出部通过所述过渡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出粉口在远离所述拉出部方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出部分别与所述密封部的两侧连接,所述拉出部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拉出部分别通过折弯部与所述密封部的两侧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呈圆弧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旋转力接收头以及限位机构,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可沿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上限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移动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齿轮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向孔;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轴向限位件、限位杆以及限位卡簧,所述轴向限位件设有一轴向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轴向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之间在周向上相互定位;
所述旋转力接收头具有旋转力传递头,所述旋转力传递头包括导杆和位于所述导杆的一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所述导杆与所述驱动齿轮共轴设置,所述导杆的另一个轴向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一导向孔;
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固定在所述导杆上,所述限位卡簧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上方并卡合在所述导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上具有圆环部,所述限位卡簧卡合在所述圆环部上,所述圆环部在所述导杆轴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卡簧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头还包括扭簧、固定轴、C型卡合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一旋转力接收齿及第二旋转力接收齿,所述旋转力接收部设有沿所述驱动齿轮的径向贯通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安装槽;
所述第一旋转力接收齿通过所述第一销轴铰接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旋转力接收齿通过所述第二销轴铰接至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扭簧的簧圈套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扭簧的一扭臂抵靠所述第一旋转力接收齿,另一扭臂抵靠所述第二旋转力接收齿;
所述C型卡合片卡合在所述旋转力接收部在邻近所述导杆处的外壁上,所述C型卡合片的两侧端向内弯折而扣合在位于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侧面的凹槽内。
CN201820339755.8U 2018-03-13 2018-03-13 处理盒 Active CN207937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755.8U CN207937762U (zh) 2018-03-13 2018-03-13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755.8U CN207937762U (zh) 2018-03-13 2018-03-13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7762U true CN207937762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9755.8U Active CN207937762U (zh) 2018-03-13 2018-03-13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77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131A (zh) * 2018-03-13 2018-06-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131A (zh) * 2018-03-13 2018-06-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48607B2 (ja) カプリング装置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らを採用した電子写真方式印刷機
JP20150317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72901A5 (zh)
CN109946940A (zh) 一种处理盒的工作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207937762U (zh) 处理盒
CN108089424A (zh) 处理盒
CN209606790U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7272387A (zh)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和处理盒
CN208000453U (zh) 一种处理盒
CN108873659A (zh) 处理盒
CN108153131A (zh) 处理盒
CN208477304U (zh) 处理盒
CN207752308U (zh) 处理盒
CN208314445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8477303U (zh) 处理盒
CN208999774U (zh) 一种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处理盒
CN210323778U (zh) 处理盒
CN105190449B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8421533U (zh) 处理盒
CN207352366U (zh) 处理盒
CN207976706U (zh) 处理盒
CN207752307U (zh) 处理盒及其驱动力传递组件
CN108614404A (zh) 处理盒
CN106597824A (zh) 电子照相式感光鼓单元、盒和法兰构件
WO2016045597A1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