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6545U -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6545U
CN207936545U CN201721902062.7U CN201721902062U CN207936545U CN 207936545 U CN207936545 U CN 207936545U CN 201721902062 U CN201721902062 U CN 201721902062U CN 207936545 U CN207936545 U CN 207936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pillar
supporting mechanism
air
ai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20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月
叶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20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6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6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6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压缩机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的支撑板和设置于支撑板下方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支柱,由支撑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空气盒,与支柱相连,且配置成利用其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力,以减缓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以及弹性垫,设置于支撑板和空气盒之间,以缓解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制冷设备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压缩机,压缩机支撑在至少一个压缩机支撑机构上。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盒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力来减缓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从而减弱了压缩机的振动,减少了支柱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振动时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冷媒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冷媒的作用,是制冷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压缩机在工作时会发出振动,压缩机的振动会带动制冷设备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噪声,尤其是压缩机发生共振时,其振动更强烈、噪音更大,会缩短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压缩机所发出的振动进行减弱处理非常重要,这种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进一步改进压缩机的结构与性能,使其振动减弱;另一种是在振动传递过程中减弱振动的强度,阻隔过多振动传递至制冷设备上。第一种方法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且鉴于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其振动强度即使被降低,也依然存在很大强度的振动。因此,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对压缩机进行减振减噪处理。
现有的压缩机大多采用减振脚对压缩机进行减振处理,减振脚安装于制冷设备上,压缩机放置于减振脚上,依靠减振脚的柔性变形达到衰减压缩机传递出来的振动,但现有减振脚与压缩机紧固件刚性表面接触,减振减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缓压缩机振动、降低其噪音的压缩机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简化压缩机支撑机构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的支撑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
支柱,由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
空气盒,与所述支柱相连,且配置成利用其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尼,以减缓所述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以及
弹性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空气盒之间,以缓解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
可选地,所述空气盒具有用于供所述支柱从上往下地插入所述空气盒内部的顶部开口,所述支柱的伸入所述空气盒内部的区段上设有塞块,所述塞块与所述空气盒的内壁之间形成气密性接触;且
所述空气盒还具有用于连通外部环境和所述空气盒的处于所述塞块下方的内部空间的透气微孔,以在所述压缩机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时允许所述支柱和所述塞块在所述空气盒内做竖直方向上的活塞运动。
可选地,所述塞块具有沿竖直方向运动至顶部最高位置的上死点和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底部最低位置的下死点;且
所述透气微孔开设在所述空气盒的处于所述塞块下死点下方的盒体壁上。
可选地,所述透气微孔为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空气盒的底壁的狭长微孔。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柱沿竖直方向向下穿过所述弹性垫并伸入所述空气盒内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或硅胶垫。
可选地,所述塞块为硅胶圈或橡胶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支撑在至少一个上述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制冷设备为冷藏冷冻装置;且
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箱体,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压缩机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后侧。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底板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以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箱体所在的地面之间形成间隙;且
所述压缩机支撑机构搁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支柱、空气盒和弹性垫,空气盒与支柱相连,由此可利用空气盒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力来减缓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从而减弱了压缩机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减少了支柱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振动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空气盒和支撑板之间还通过弹性垫弹性接触,避免二者之间刚性接触产生噪音,同时弹性垫的弹性变形能力和形变恢复能力还缓解了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进一步减缓了压缩机的振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柱上特别设置塞块、在空气盒上特别设置透气微孔这一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在压缩机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时允许支柱和塞块在空气盒内做竖直方向上的活塞运动,从而利用塞块与空气盒之间围成的空间内的压力对支柱的运动产生阻力,从而减缓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简化了压缩机支撑机构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和装配难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支撑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压缩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支撑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还示出了支撑在压缩机支撑机构10上的压缩机20。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支撑机构10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的支撑板11和设置于支撑板11下方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2。支撑单元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于两个的更多个。每个支撑单元12均包括支柱121、空气盒122和弹性垫123。
支柱121由支撑板11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支柱121可以与支撑板11 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
空气盒122与支柱121相连,且配置成利用其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尼,以减缓支柱121的上升和/或下降,从而减弱了压缩机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减少了支柱12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振动时产生的噪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空气盒122,利用空气盒122内的空气对支柱121产生气体阻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支柱与刚性部件直接接触导致噪音较大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支柱与柔性部件直接接触导致减振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弹性垫123设置于支撑板11和空气盒122之间,以缓解支撑板11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也就是说,空气盒122和支撑板11之间还通过弹性垫123弹性接触,避免二者之间刚性接触产生噪音,同时弹性垫123的弹性变形能力和形变恢复能力还缓解了支撑板11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进一步减缓了压缩机的振动。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垫12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气囊来说,弹性变形量相对较小,其能够在避免产生较大噪音的同时,避免压缩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幅度过大的振动,因此,与空气盒122配合使用的减振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盒122具有用于供支柱121从上往下地插入空气盒122内部的顶部开口1221,支柱121的伸入空气盒122内部的区段上设有塞块124,塞块124与空气盒122的内壁之间形成气密性接触。空气盒122还具有用于连通外部环境和空气盒122的处于塞块124下方的内部空间 1225的透气微孔1222,以在压缩机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时允许支柱121和塞块124在空气盒122内做竖直方向上的活塞运动。
也就是说,空气盒122、支柱121和塞块124共同形成了活塞组件。当设置于压缩机支撑机构10上的压缩机20工作时,其必然会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压缩机20本体的振动会通过支撑板11传递至弹性垫123和支柱121。当支撑板11向下振动的动能传递至弹性垫123时,弹性垫123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支撑板11的部分动能。支撑板11的另一部分动能通过支柱121 向下传递,支柱121带动塞块124向下运动,空气盒122的处于塞块124下方的内部空间1225的体积缩小,其内的空气通过透气微孔1222排向外部环境。然而,由于透气微孔1222的孔径限制,内部空间1225中的空气向外排放的速度较慢,内部空间1225内的压力增大,由此,在空气盒122中形成了气体阻力,以阻碍支柱121和塞块124向下运动,减缓了压缩机20的振动。
当压缩机20向上振动时,支撑板11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减小,在弹性垫 123的弹性形变恢复力作用下,支撑板1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柱121和塞块 124向上运动,空气盒122的处于塞块124下方的内部空间1225的体积增大,外部环境的空气通过透气微孔1222进入内部空间1225中。然而,由于透气微孔1222的孔径限制,外部环境的空气进入内部空间1225的速度较慢,内部空间1225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由此,在空气盒122中形成了气体阻力,以阻碍支柱121和塞块124向上运动,减缓了压缩机20的振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柱121上特别设置塞块124、在空气盒122 上特别设置透气微孔1222这一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在压缩机20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时允许支柱121和塞块124在空气盒122内做竖直方向上的活塞运动,从而利用塞块124与空气盒122之间围成的空间内的压力对支柱121的运动产生阻力,从而减缓支柱121的上升和/或下降,简化了压缩机支撑机构10 的结构,降低了其成本和装配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塞块124为硅胶圈或橡胶圈。具体地,塞块124套设在支柱121上,且具有与支柱12相连的内环边缘以及与空气盒122 的内壁相接触的外环边缘。塞块124的外环边缘可以与空气盒122的内壁挤压接触,以便于在二者的配合界面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塞块124具有沿竖直方向运动至顶部最高位置的上死点和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底部最低位置的下死点。透气微孔1222开设在空气盒122的处于塞块124下死点下方的盒体壁上,以保证无论塞块124处于任何状态,处于塞块124下方的内部空间1225都能够通过透气微孔1222与外部环境连通。
具体地,塞块124的上死点可以为当塞块124向上运动至与空气盒122的顶部开口1221平齐的顶部最高位置时所处的高度,塞块124的下死点可以为当支柱121向下运动至于空气盒122的底壁相抵接时的最低位置时塞块124所处的高度。
为了保证无论塞块124处于上死点还是下死点,空气盒122的内部空间 1225都具有足以形成一定压力的空间,塞块124可固定在支柱121的三分之一高度以上的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气微孔1222为沿竖直方向贯穿空气盒 122的底壁的狭长微孔。由此,可使得透气微孔1222的延伸方向与支柱122和塞块124的运动方向平行,保证了支柱122的运动方向、空气在内部空间1225 中的流动方向、以及空气流经透气微孔1222的方向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利用空气作为阻力进行减振降噪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123的内部中空,支柱121沿竖直方向向下穿过弹性垫123并伸入空气盒122内部,从而通过弹性垫123限制支柱121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进而减缓甚至避免压缩机产生横向上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123为橡胶垫或硅胶垫,其弹性和硬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在降低噪音的基础上避免产生振幅较大的振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性分解图。为了便于观察,图2中省去了箱体30的后背板。结合图2 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1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该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压缩冷媒的压缩机20。
特别地,压缩机20支撑在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10上。由此,减弱了压缩机20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减少了支柱12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20振动时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压缩机支撑机构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压缩机20的横向两侧的底部,以对压缩机20进行稳定平衡的支撑。压缩机20的底部与两个压缩机支撑机构10之间可通过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连接。每个压缩机支撑机构10均具有前后排列的两个支撑单元12,两个支撑单元12可分别位于支撑板11外侧的前后两个拐角处。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压缩机支撑机构1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压缩机 20搁置于该压缩机支撑机构10的支撑板11上,该压缩机支撑机构10具有分别位于支撑板11四个拐角处的四个支撑单元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可为冷藏冷冻装置,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箱体30,压缩机20和压缩机支撑机构10位于箱体30的底部后侧。具体地,该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20设置于箱体30内部,当冷藏冷冻装置在室内使用时,其压缩机20也位于室内,因此对此类制冷设备的压缩机20进行减振降噪更加迫在眉睫。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压缩机支撑机构10应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类的制冷设备时,用户使用体验的提升会更加明显。
进一步地,箱体30的底板31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32,以在凸起部32 与箱体30所在的地面之间形成间隙。压缩机支撑机构10搁置于凸起部32的上方。由此,压缩机支撑机构10的透气微孔1222可与上述间隙连通,以避免透气微孔1222与地面直接接触或间隔过小导致进气或排气不畅。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可以为冰箱、冰柜或其他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储物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还可以为空调、新风装置等空气调节设备或其他具有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制冷设备1和压缩机支撑机构10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的支撑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
支柱,由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
空气盒,与所述支柱相连,且配置成利用其内部的空气形成气体阻尼,以减缓所述支柱的上升和/或下降;以及
弹性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空气盒之间,以缓解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盒具有用于供所述支柱从上往下地插入所述空气盒内部的顶部开口,所述支柱的伸入所述空气盒内部的区段上设有塞块,所述塞块与所述空气盒的内壁之间形成气密性接触;且
所述空气盒还具有用于连通外部环境和所述空气盒的处于所述塞块下方的内部空间的透气微孔,以在所述压缩机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时允许所述支柱和所述塞块在所述空气盒内做竖直方向上的活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块具有沿竖直方向运动至顶部最高位置的上死点和沿竖直方向运动至底部最低位置的下死点;且
所述透气微孔开设在所述空气盒的处于所述塞块下死点下方的盒体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微孔为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空气盒的底壁的狭长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垫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柱沿竖直方向向下穿过所述弹性垫并伸入所述空气盒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或硅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块为硅胶圈或橡胶圈。
8.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压缩冷媒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支撑在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支撑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设备为冷藏冷冻装置;且
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箱体,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压缩机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底板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以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箱体所在的地面之间形成间隙;且
所述压缩机支撑机构搁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
CN201721902062.7U 2017-12-29 2017-12-29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07936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062.7U CN20793654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062.7U CN20793654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6545U true CN207936545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2062.7U Active CN20793654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65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6057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6057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327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07936545U (zh)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CN108106057A (zh) 压缩机支撑机构及制冷设备
CN203584727U (zh) 冰箱压缩机用防震胶垫
CN210087899U (zh) 一种冷藏展示柜用制冷压缩机减震降噪装置
CN206131512U (zh) 一种斯特林制冷机的减震装置
CN112682292A (zh) 一种低噪音的空气压缩机
JP2010270668A (ja) 往復動圧縮機
CN105823262A (zh) 磁制冷装置
CN217382205U (zh) 一种改良的离心泵用减震底座
CN207459895U (zh) 一种低噪声节能永磁同步电机
CN207050257U (zh) 一种减振散热的高效节能型冷冻机组
CN21079927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空调压缩机底座
CN208900348U (zh) 一种涡旋空压机
CN209586624U (zh) 压缩机减振装置、房车空调和房车
CN212510105U (zh) 一种新型气泵降噪结构装置
CN209781160U (zh) 一种减震性能良好的压缩机
CN216080585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冷水机
CN207934988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柴油发电机
CN113426349A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分析测试的试管往复摆动式震荡装置
CN206158947U (zh) 一种空调制冷压缩机
CN2628933Y (zh) 一种带有卸载隔振降噪装置的空调器
CN112825453A (zh) 一种节能空压机变频器
CN217113548U (zh) 一种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教育机器人
CN215805048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真空泵组主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