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8274U -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8274U
CN207928274U CN201720747372.XU CN201720747372U CN207928274U CN 207928274 U CN207928274 U CN 207928274U CN 201720747372 U CN201720747372 U CN 201720747372U CN 207928274 U CN207928274 U CN 207928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ine
glass
motor
negative
clean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73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xu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xu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xu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xu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73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8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8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8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包括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内开设有贯穿于上支撑板上下两侧的导气孔,所述涡轮腔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底部的进气口连通于导气孔,所述涡轮侧部的出气口连通于涡轮腔,所述涡轮腔上盖合有电机盖,所述电机盖内设有用于驱使涡轮转动的吸附电机,所述电机盖的侧部或顶部开设有排气窗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涡轮排出的风能、有助于电机散热、可避免将玻璃上附着的水或尘土吹起,进而提高设备性能、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洁玻璃的自动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擦玻璃机器人也逐渐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擦玻璃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其产品结构也将由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而取代人工清洁。现有的擦玻璃机器人请参照公开号为:CN104013352A,名称为“擦玻璃机器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中,风叶驱动电机带动风叶组件运转时,借助涡轮状叶片的作用,使得风叶组件下方形成负压,同时由风叶组件的侧部出风,其出风方向为四散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倘若玻璃上附着有水或尘土,则这些四散的风力会将水或尘土吹起,不仅影响周围环境,还容易对清洁后的玻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这些风力也可视为风能,若将其由风叶组件的四周散发,还将导致能源浪费,此外,风叶驱动电机在长期运转情况下,容易因发热而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导致擦玻璃机器人不能长时间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涡轮排出的风能、有助于电机散热、可避免将玻璃上附着的水或尘土吹起,进而提高设备性能、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包括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内开设有贯穿于上支撑板上下两侧的导气孔,所述涡轮腔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底部的进气口连通于导气孔,所述涡轮侧部的出气口连通于涡轮腔,所述涡轮腔上盖合有电机盖,所述电机盖内设有用于驱使涡轮转动的吸附电机,所述电机盖的侧部或顶部开设有排气窗口。
优选地,所述涡轮腔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支架,所述吸附电机和涡轮分设于电机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吸附电机的驱动轴穿过电机支架而连接于涡轮。
优选地,所述电机支架的顶端形成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延伸至吸附电机的侧部,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机支架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由电机支架的边缘向吸附电机方向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为弧形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的外侧固定有护壳,所述行走支架与所述护壳之间设有履带机构,所述行走支架的内侧固定有内壳,所述内壳与行走支架之间设有履带驱动电机,所述内壳对应所述履带驱动电机而开设有风口,所述电机盖上开设有两个排气窗口,两个排气窗口分设于电机盖两侧,且两个排气窗口分别与两个内壳上的风口对齐。
优选地,所述履带机构包括有两个带轮和履带,所述履带套设于两个带轮上,藉由所述履带驱动电机而驱使两个带轮之一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围板,所述围板环绕于所述网孔,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边缘与所述围板密封,所述导气孔连通于所述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擦拭布,所述擦拭布与下支撑板通过魔术贴粘合,且所述擦拭布对应所述网孔而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形成有十字形加强筋,所述网孔由十字形加强筋的中心处向外分布。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中,当吸附电机驱使涡轮转动时,由涡轮底部的进气口吸气,使得擦玻璃机器人下方形成负压,同时涡轮侧部输出的气流进入电机盖内,再由电机盖侧部或顶部的排气窗口统一排出,该过程,涡轮输出的气流在电机盖内流动,可有效带走吸附电机散发的热量,有助于吸附电机散热,同时,气流经由排气窗口统一排出,从而调整了出风方向,并且电机盖是位于涡轮上方的,所以增加了排气窗口与玻璃之间的距离,并且避免了四散的气流将玻璃上附着的水或尘土吹起,保障了清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了涡轮排出的风能,不仅使吸附电机得以有效散热,还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性能,有效延长了工作时间,并且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擦玻璃机器人的分解图。
图2为电机盖的立体图。
图3为电机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涡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擦玻璃机器人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7为下支撑板与擦拭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结合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有上支撑板1,所述上支撑板1的顶部形成有涡轮腔2,所述涡轮腔2内开设有贯穿于上支撑板1上下两侧的导气孔3,所述涡轮腔2内设有涡轮4,所述涡轮4底部的进气口连通于导气孔3,所述涡轮4侧部的出气口连通于涡轮腔2,所述涡轮腔2上盖合有电机盖5,所述电机盖5内设有用于驱使涡轮4转动的吸附电机6,所述电机盖5的侧部或顶部开设有排气窗口7。
上述擦玻璃机器人中,当吸附电机6驱使涡轮4转动时,由涡轮4底部的进气口吸气,使得擦玻璃机器人下方形成负压,同时涡轮4侧部输出的气流进入电机盖5内,再由电机盖5侧部或顶部的排气窗口7统一排出,该过程,涡轮4输出的气流在电机盖5内流动,可有效带走吸附电机6散发的热量,有助于吸附电机散热,同时,气流经由排气窗口7统一排出,从而调整了出风方向,并且电机盖5是位于涡轮4上方的,所以增加了排气窗口7与玻璃之间的距离,并且避免了四散的气流将玻璃上附着的水或尘土吹起,保障了清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了涡轮排出的风能,不仅使吸附电机得以有效散热,还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性能,有效延长了工作时间,并且提高了擦玻璃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涡轮腔2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支架8,所述吸附电机6和涡轮4分设于电机支架8的上、下两侧,所述吸附电机6的驱动轴穿过电机支架8而连接于涡轮4。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所述电机支架8的顶端形成有多个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一端延伸至吸附电机6的侧部,所述导流板9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机支架8的边缘。在上述导流板9的作用下,有助于将气流引导至吸附电机6周围,借助气流与吸附电机6的充分接触,以提高散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流作用,所述导流板9的高度由电机支架8的边缘向吸附电机6方向逐渐增加。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9为弧形导流板。
关于擦玻璃机器人的行走部分,结合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上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行走支架10,所述行走支架10的外侧固定有护壳11,所述行走支架10与所述护壳11之间设有履带机构16,所述行走支架10的内侧固定有内壳12,所述内壳12与行走支架10之间设有履带驱动电机13,所述内壳12对应所述履带驱动电机13而开设有风口14,所述电机盖5上开设有两个排气窗口7,两个排气窗口7分设于电机盖5两侧,且两个排气窗口7分别与两个内壳12上的风口14对齐。
其中,由于两个排气窗口7与风口14连通,使得排气窗口7排出的气流还可以吹向履带驱动电机13,进而对履带驱动电机13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由于吸附电机6长时间运转,而履带驱动电机13仅在行走时运转,其转速和产生的热量远低于吸附电机6,所以,本实施例中吸附电机6的散热级别优先于履带驱动电机13,所以,要求电机盖5内的气流先对吸附电机6散热,再吹向履带驱动电机13,进而提高风能利用率。
关于履带机构16的具体结构,所述履带机构16包括有两个带轮160和履带161,所述履带161套设于两个带轮160上,藉由所述履带驱动电机13而驱使两个带轮160之一转动。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履带与玻璃的摩擦力,所述履带161优选为硅胶履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结合图1和图6所示,所述上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下支撑板15,所述下支撑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多个网孔150,所述下支撑板15的顶部形成有围板151,所述围板151环绕于所述网孔150,所述上支撑板1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100,所述凹陷部100的边缘与所述围板151密封,所述导气孔3连通于所述凹陷部10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6和图7,所述下支撑板15的底部设有擦拭布17,所述擦拭布17与下支撑板15通过魔术贴粘合,且所述擦拭布17对应所述网孔150而设有开口170。实际应用中,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15和擦拭布17对应履带机构16而设置有避空位,使得履带161能有效接触玻璃。
由于下支撑板15上开设了多了网孔150,为了保证下支撑板15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板15的底部形成有十字形加强筋152,所述网孔150由十字形加强筋152的中心处向外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传感器安装位101,所述传感器安装位101与所述凹陷部100相连通,所述传感器安装位101内固定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上支撑板1的顶部设有主控板,所述气压传感器和吸附电机6均电性连接于主控板,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凹陷部100内的气压值并反馈回主控板,所述主控板根据该气压值而调节吸附电机6的转速,以令擦玻璃机器人底端对玻璃的吸附力保持在预设值。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支撑板(1),所述上支撑板(1)的顶部形成有涡轮腔(2),所述涡轮腔(2)内开设有贯穿于上支撑板(1)上下两侧的导气孔(3),所述涡轮腔(2)内设有涡轮(4),所述涡轮(4)底部的进气口连通于导气孔(3),所述涡轮(4)侧部的出气口连通于涡轮腔(2),所述涡轮腔(2)上盖合有电机盖(5),所述电机盖(5)内设有用于驱使涡轮(4)转动的吸附电机(6),所述电机盖(5)的侧部或顶部开设有排气窗口(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腔(2)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支架(8),所述吸附电机(6)和涡轮(4)分设于电机支架(8)的上、下两侧,所述吸附电机(6)的驱动轴穿过电机支架(8)而连接于涡轮(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8)的顶端形成有多个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一端延伸至吸附电机(6)的侧部,所述导流板(9)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机支架(8)的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9)的高度由电机支架(8)的边缘向吸附电机(6)方向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9)为弧形导流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行走支架(10),所述行走支架(10)的外侧固定有护壳(11),所述行走支架(10)与所述护壳(11)之间设有履带机构(16),所述行走支架(10)的内侧固定有内壳(12),所述内壳(12)与行走支架(10)之间设有履带驱动电机(13),所述内壳(12)对应所述履带驱动电机(13)而开设有风口(14),所述电机盖(5)上开设有两个排气窗口(7),两个排气窗口(7)分设于电机盖(5)两侧,且两个排气窗口(7)分别与两个内壳(12)上的风口(14)对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构(16)包括有两个带轮(160)和履带(161),所述履带(161)套设于两个带轮(160)上,藉由所述履带驱动电机(13)而驱使两个带轮(160)之一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下支撑板(15),所述下支撑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多个网孔(150),所述下支撑板(15)的顶部形成有围板(151),所述围板(151)环绕于所述网孔(150),所述上支撑板(1)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100),所述凹陷部(100)的边缘与所述围板(151)密封,所述导气孔(3)连通于所述凹陷部(1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15)的底部设有擦拭布(17),所述擦拭布(17)与下支撑板(15)通过魔术贴粘合,且所述擦拭布(17)对应所述网孔(150)而设有开口(17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15)的底部形成有十字形加强筋(152),所述网孔(150)由十字形加强筋(152)的中心处向外分布。
CN201720747372.XU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Active CN207928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372.XU CN207928274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372.XU CN207928274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8274U true CN207928274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4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7372.XU Active CN207928274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82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131A (zh) * 2017-06-24 2017-08-18 深圳市鸿绪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10063683A (zh) * 2019-05-12 2019-07-30 孟亚星 一种负压式双面玻璃清洁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131A (zh) * 2017-06-24 2017-08-18 深圳市鸿绪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07049131B (zh) * 2017-06-24 2022-08-16 深圳市鸿绪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10063683A (zh) * 2019-05-12 2019-07-30 孟亚星 一种负压式双面玻璃清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9437B (zh) 一种可喷射水雾的擦玻璃机器人
CN207928274U (zh)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07049131A (zh) 一种基于负压吸附的擦玻璃机器人
CN207590602U (zh) 一种可喷射水雾的擦玻璃机器人
CN206830521U (zh) 一种叶片可调整的新型风机
CN212002973U (zh) 一种除尘式铝合金窗
CN208901539U (zh) 一种空调扇风道转动结构及其空调扇
CN208025762U (zh) 一种新型风机过滤机组导流装置
CN212851974U (zh) 一种农业用温室大棚新能源换气结构
CN211695244U (zh) 一种地铁施工通风换气制冷装置
CN21140021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13438707U (zh)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修磨装置
CN210333680U (zh) 一种三维平面电碳除尘装置
CN211820115U (zh) 一种风机的消音减震机构
CN211060154U (zh) 一种便于通风的太阳能烟囱系统
CN207094842U (zh) 节能净化装置
CN208441035U (zh) 一种可保护风机的负压吸尘装置
CN208296179U (zh) 便携式冷风扇
CN207960985U (zh) 一种光触媒抽风机
CN207814042U (zh) 一种吸附力强的扫地机的风扇机构
CN208380927U (zh) 一种对置式离心风机
CN206526419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1195780U (zh) 一种房车用换气扇总成
CN220205465U (zh) 一种能够散热除尘的led筒灯
CN218882547U (zh) 一种具有低噪声的楼宇通风用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