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以实现一个驱动装置可以调节任意多的波束调节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包括:
驱动轴;
主动轮组件,所述主动轮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相互联动的主动轮和第一单向旋转件,所述主动轮组件沿第一方向单向转动;
第一从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和至少两对选位轮,所述行星轮与主动轮相啮合,且每个行星轮对应一对选位轮且与一对选位轮中的一个相啮合,所述行星轮在所述主动轮的驱动下转动,带动一对选位轮中的一个选位轮转动;
第二从动轮组件,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输出轴和至少两对从动选位轮,每个输出轴上设置一输出轮,每个输出轮对应一对从动选位轮且与所述一对从动选位轮均啮合;
选位组件,所述选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选位组件包括互相连接的选位盘和第二单向旋转件,所述选位盘在所述第二单向旋转件的驱动下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单向转动,可选择一个所述选位轮与对应的一个从动选位轮建立配合连接,从而驱动与从动选位轮相啮合的输出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天线传动装置还包括上下分布的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至少所述驱动轴、主动轮组件、第一从动轮组件、选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还设置至少一个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与第一从动轮组件上下分布,且每对从动选位轮与其下方的一对选位轮位置相对应,所述选位盘可选择任意一个选位轮与相应的从动选位轮建立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从动选位轮的中心轴下端与其对应的选位轮的中心轴上端通过相咬紧啮合的齿牙结构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还包括一第一从动件支撑架,所述行星轮和选位轮定位在所述第一从动件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还包括第二从动件支撑架,所述输出轴和从动选位轮定位在所述第二从动件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天线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从动轮组件与第二从动轮组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支撑盘和支撑盘上的复数个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选位轮的中心轴穿过支撑盘,第一弹性元件套装在伸出支撑盘的选位轮的中心轴外及伸出第二从动件支撑架的从动选位轮的中心轴外,且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支撑盘和第二从动件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选位盘的上端面上设置一凸块,所述凸块抵接住选中的选位轮的中心轴的下端,使所述选位轮与对应的从动选位轮建立起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选位盘下端面的选位轴和套装在选位轴上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下安装架在其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复数个定位槽,随着所述选位组件的转动,所述选位轴落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槽中,使得凸块抵接住对应的选位轮。
优选地,每个所述定位槽在选向轴移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所述天线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天线包括天线罩体,所述天线传动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天线罩体内。
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结构简单,集成度较高,安装方便,通过离合选位方式实现一个驱动可以调节任意多的波束调节的情况,降低成本,减小了天线的体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1、主动轮组件2、第一从动轮组件3、第二从动轮组件4、选位组件5、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7,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7上下分布,之间形成空间,各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7形成的空间内。可选地,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7之间还设置至少一个支撑柱8,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支撑柱8,6个支撑柱8在两个安装架6、7之间周向均匀分布。
驱动轴1由外接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驱动,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轴1整体近似呈一圆柱体状,驱动轴1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1,该限位凸台11将驱动轴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
主动轮组件2设置在驱动轴1上,其包括主动轮21和第一单向旋转件22,所述第一单向旋转件22设置在所述主动轮21的内部,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单向旋转件22套设在所述驱动轴1的第一安装部12处,使得所述主动轮组件2只能沿第一方向转动。
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3包括复数个行星轮31和复数对相啮合的选位轮32,本实施例示出六个行星轮31的实施例,六个行星轮31周向均匀分布在主动轮21的外侧,且均与主动轮21啮合,主动轮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可带动与之啮合的6个行星轮31转动。每个行星轮31的外侧分布一对选位轮32,即本实施例示出六对选位轮32,每对选位轮32中的其中一个选位轮32与对应的行星轮31相啮合,行星轮31转动时即带动与之啮合的选位轮32转动。
可选地,第一从动轮组件3还包括一第一从动件支撑架33,第一从动件支撑架33上设置有若干个行星轮定位孔34和若干个选位轮定位孔35,其中,行星轮定位孔34供各个行星轮31的中心轴定位,选位轮定位孔35供选位轮32的中心轴定位,提高其稳定性。
结合图3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4与第一从动轮组件3上下分布,其包括复数个输出轴41和复数对从动选位轮42,本实施例示出了6个输出轴41,6个输出轴41周向均匀分布,每个输出轴41上设置有一个输出轮43,即本实施例示出了6个输出轮43,每个输出轮43的内侧分布一对从动选位轮42,一对从动选位轮42中均与输出轮43相啮合,实现输出轴41的双向输出。
每对从动选位轮42与下方的一对选位轮32位置相对应,且所有的从动选位轮42在初始状态下与相应的选位轮32并未建立连接,选位轮32转动时不干涉从动选位轮42的转动,即转动时互不联动。在选位组件5选位后,选位组件5选择的那一个选位轮32则与对应的从动选位42轮建立起连接,形成联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从动选位轮42的中心轴下端与选位轮32的中心轴上端通过相咬紧啮合的齿牙结构相配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凸起、凹槽相配合的结构等。
可选地,第二从动轮组件4还包括第二从动件支撑架44,第二从动件支撑架44上设置有若干个输出轴定位孔45和若干个从动选位轮定位孔46,其中,输出轴定位孔45供各个输出轴41定位,从动选位轮定位孔46供从动选位轮42的中心轴定位,提高其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从动轮组件3与第二从动轮组件4之间还设置一弹性组件9,所述弹性组件9包括一支撑盘91和复数个第一弹性元件92,支撑盘91上设置有复数个供选位轮32的中心轴穿过的通孔93,第一弹性元件92套装在伸出支撑盘91的选位轮32的中心轴之外及伸出第二从动件支撑架44的从动选位轮42的中心轴之外,且第一弹性元件92的两端分别抵靠支撑盘91和第二从动件支撑架44,使得选位轮32向上位移时形成一定的弹力。
结合图2、图6和图7所示,选位组件5设置在驱动轴1上,其包括选位盘51和第二单向旋转件52,选位盘51的下端面形成一容纳腔53,第二单向旋转件52容纳于该容纳腔53内,且套设在驱动轴的第二安装部13处,与驱动轴1形成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选位组件5只能沿第二方向转动。
选位盘51的上端面上设置一凸块54,用于抵接住选中的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下端,使该选位轮32与对应的从动选位轮42建立起连接,从而形成联动。
可选地,选位组件5还包括导向组件,位于选位盘51和下安装架7之间且靠外侧分布。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选位轴55、第二弹性元件56和选位轴固定套57,第二弹性元件56套装在选位轴55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选位轴55上和选位盘51上,提供选位轴55转动时的弹力;选位轴55的一端抵接在选位盘51上,另一端穿出选位轴固定套57抵接在下安装架7表面上。选位盘51的下端形成有导向容纳腔58,选位轴55和第二弹性元件56位于该导向容纳腔58内。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下安装架7的上表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六对定位槽,每对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71和第二定位槽72,六对定位槽呈圆环布置,每个定位槽用于所述导向组件的选位轴55定位。随着所述选位组件5的转动,所述选位轴55落在相应的第一定位槽71,使得所述选位盘51上的凸块54选择一对选位轮32中的一个选位轮32,抵顶到该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底部,该选位轮32再与相应的从动选位轮42相配合连接,从动选位轮42再与相应的输出轮43相啮合。当需要输出轴41反转时,选位组件5转动,选位轴55抵抗第二弹性元件56弹力,落在相应的第二定位槽72中,使得所述选位盘上的凸块54选择一对选位轮32中的另一个选位轮32,抵顶到该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底部,该选位轮32再与相应的从动选位轮42相配合连接,从动选位轮42再与相应的输出轮43相啮合,实现输出轴41双向输出。
为了便于所述选向轴55移动,每个定位槽在选向轴55移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斜面73,便于所述选向轴55轻松移动。当然,定位槽数量可以根据输出轴41的数量设置,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六个或六组。
上安装架6上设置多个穿孔61,输出轴41的上端穿过该穿孔61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选位盘51在驱动轴1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转动到一定位置选好位后,选位盘上的凸块54会抵顶到选择的一对选位轮32中的其中一个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底部,使得该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上端与对应的从动选位轮42的下端之间建立起配合连接,即两者可联动。然后,主动轮21在驱动轴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选位盘51不会转动,即位置不变,主动轮21带动其周围的行星轮31转动,行星轮31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选位轮32转动,选中的那个选位轮32与其建立连接的从动选位轮42形成联动,从动选位轮42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轴41转动,实现所述输出轴41一个方向自转。
当需要实现所述输出轴41向另一个方向自转时,选位盘55在驱动轴1的驱动下,选择一对选位轮32中的另外一个选位轮32,使该选位轮32的中心轴的上端与对应的从动选位轮42的下端之间建立起配合连接,即两者可联动。然后,主动轮21在驱动轴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主动轮21带动其周围的行星轮31转动,行星轮31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选位轮32转动,选中的那个选位轮32与其建立连接的从动选位轮42形成联动,从动选位轮42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轴41转动,实现所述输出轴41另一个方向(即反向)自转。
当需要对其它输出轴41进行再次选位驱动时,只需驱动所述第二单向旋转件52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通过所述选位组件5公转实现选位,再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单向旋转件22驱动所述主动轮21沿第一方向转动,进行自转驱动相应输出轴41转动,通过天线内相应的机械传动即可实现天线下倾角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轴1自所述下安装架7的中心孔穿出,所述驱动轴1末端由驱动装置(如电机驱动)控制,实现一个电机带动多个输出轴41双向转动;作为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其它驱动力,如手动驱动等。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天线,包括上述天线传动装置,所述天线传动装置的输出轴41上连接有移相单元(图中未示出),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切换耦合,调节选位,驱动输出轴41的转动输出调节天线的下倾角。
作为可选地,所述天线传动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既可完全布置在天线罩(图未示)内,也可以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天线罩内,甚至可以完全布置在天线罩外。
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控制简单,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切换耦合,调节天线的下倾角,成本低,且集成度高,装配、更换方便,适合规模产业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