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239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2396U
CN207922396U CN201820246274.2U CN201820246274U CN207922396U CN 207922396 U CN207922396 U CN 207922396U CN 201820246274 U CN201820246274 U CN 201820246274U CN 207922396 U CN207922396 U CN 207922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sink
motor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62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锐杰
刘钢
江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62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2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和冷却装置,机壳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设置在机壳内;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蜗壳的进风口位于冷凝器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机上的散热器,散热器与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该空调器利用低温冷凝水对电机起到冷却降温,防止了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且将散热器直接盘绕在电机上,既增加了散热器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又能够利用电机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空调只有电机温升保护和压缩机高温保护机制,不能完全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排风不畅,或者在非常恶劣环境下使用空调造成的高温故障。移动空调在高温高湿工况、恶劣电压、排风管安装不规范(比如扭曲、加长等),造成制冷时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致使冷凝器温度过高以及排风温度急剧升高,再加上排风电机温升导致蜗壳材料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变形,更严重的会引起风轮变形,导致整机无法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所述电机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所述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所述电机进行冷却降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盘绕在电机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到达电机处,并通过散热器与高温电机进行换热,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且将散热器直接盘绕在电机上,既增加了散热器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器的形式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供冷凝水流过并与电机换热即可。比如:散热器可以设计成管状,其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根据长度的不同呈一圈或多圈盘绕在电机上,可以为圆管、扁管或者其他形状(即散热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或者,散热器也可以整体呈环状,直接套设在电机上,只需相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供冷凝水进入和流出即可;且散热器可以为刚性件,也可以为柔性件,均能够实现与电机的稳定配合及良好换热。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所述上部水槽位于所述电机的上方,并设有上部排水孔,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上部排水孔与所述上部水槽相连通。
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上部水槽位于电机的上方,且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滴落至上部水槽内,故而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带走更多热量,对电机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上部水槽设有上部排水孔,这样当上部水槽内储存的冷凝水过多时,可以通过上部排水孔将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溢出而影响下部其他结构的正常运行;将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至上部排水孔处,由于电机位于上部水槽的下方,因而利用冷凝水的重力即可将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通过上部排水孔引导至散热器内,而无需额外设置泵送部件,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上部排水孔之间设有控制阀,利用来实现上部排水孔与散热器之间的选择性通断,当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时,控制阀导通上部排水孔与散热器;当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量不足时,控制阀则断开上部排水孔与散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部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储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风机下方的下部水槽,所述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滴落至所述下部水槽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储水部还包括下部水槽,下部水槽位于风机的下方,由于风机一般与冷凝器并排设置且高度大致相当,故而下部水槽相应也位于上部水槽及冷凝器的下方;上部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通孔滴落至下部水槽中,且在滴落至下部水槽的过程中,会流经冷凝器与冷凝器进行换热,因而能够有效降低冷凝器的温度,进而降低进入蜗壳的气流的温度,从而起到防止蜗壳及风轮高温变形的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相连通,即:上部水槽内的一部分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与电机换热后,流入下部水槽中,另一部分冷凝水通过通孔滴落至冷凝器上与冷凝器换热后也流入下部水槽中,从而有效提高了低温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无需对散热器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所述下部水槽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泵送部件,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泵送部件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下部水槽位于风机的下方,因而需要设置泵送部件将下部水槽中的水向上抽出,保证下部水槽中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散热器中,进而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且泵送部件能够有效保证冷凝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保证对电机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下部水槽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其上方设有上部水槽,上部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上部水槽中的冷凝水通过通孔向下滴落,流经冷凝器与冷凝器换热后滴落至下部水槽中。相较于上部水槽,下部水槽中收集的冷凝水相对较多,因而能够保证流量和流速;且虽然其冷凝水的温度高于上部水槽中的水温,但也显著低于电机的温度,因而对电机也具有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且其冷凝水相较于上部水槽流失的冷量主要用于对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因而也有助于防止蜗壳和风轮发生高温变形,所以依然具有优异的综合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散热器的输出端也与下部水槽相连通,则散热器排出的液体依然回流至下部水槽中,从而形成了水路循环,保证了下部水槽内始终具有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从而防止泵送部件发生空抽而产生故障;且由于散热器排出的冷凝水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性达到电机温度,故而换热后的冷凝水再次被抽入散热器中依然能够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也无需对散热器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换言之,该实施例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凝水来冷却电机,避免了与高温电机连接的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所述冷凝器及所述泵送部件均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且所述风机与所述泵送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相对的两侧。
由于风机及冷凝器的尺寸相对较大,且风机与冷凝器一般相邻设置,二者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风机靠近机壳的一侧,而冷凝器位于机壳的中间位置,故而冷凝器的另一侧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压缩机等结构即布置在该区域内,故而将泵送部件也布置在冷凝器的另一侧(即:与蜗壳分别位于冷凝器的相对的两侧),合理利用了机壳的内部空间,便于泵送部件的装配,优化了空调器的内部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送部件与所述冷凝器固定连接。
将泵送部件直接固定在冷凝器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体地,泵送部件通过支架与冷凝器固定相连,具体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
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散热器与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部相连通,这样,只需散热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即可,而连接管主要起连通作用,因而可以缩短散热器的长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连接管为软管,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变形,能够避免其与机壳内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便于根据机壳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且软管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蜗壳和/或所述冷凝器和/或所述机壳和/或所述储水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软管相配合的限位部。
为了保证冷凝水的良好流通,可以在机壳内设置限位部,对软管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其不易发生晃动、松动或移位等情况。至于限位部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形式则不受限制,比如:限位部可以位于蜗壳和/或冷凝器和/或机壳和/或储水部上,或者其他需要的部位;限位部可以为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能够夹住软管的一部分;或者,限位部为卡钩或者卡环,利用绑带将软管绑在卡钩或卡环上;或者,限位部为凹槽,软管卡在凹槽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当散热器通过上部排水孔连接至上部水槽时,连接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上部排水孔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的一端与散热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中。
当散热器通过泵送部件连接至下部水槽时,连接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的一端插入下部水槽中,另一端与泵送部件的入口相连;出水管的一端与泵送部件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的一端与散热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为铜管或铝管。
散热器为铜管或铝管,铜管或铝管既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因而能够对电机起到优异的冷却降温效果;又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便于将其加工成与电机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以使其盘绕并固定在电机上。当然,散热器不局限于铜管或铝管,也可以为其他材质,比如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为移动空调。
具体地,机壳内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其他相关结构相连通,形成冷媒流路,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功能。其中,机壳内还设有与蒸发器相对设置的上部风机,而本申请主要利用蓄积在储水部中的冷凝水对与冷凝器相对设置的下部风机的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可避免移动空调在高温高湿环境、低压等恶劣情况下,与下部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示空调器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机壳,11上部水槽,12上部排水孔,13下部水槽,14通孔,20冷凝器,31排风蜗壳盖,32中隔板,40电机,51散热器,52泵送部件,53进水管,54出水管,55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0、蒸发器(图中未示出)、冷凝器20、风机和冷却装置。
具体地,机壳10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机壳10内,并位于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20设置在机壳10内;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40,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蜗壳的进风口位于冷凝器20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机40上的散热器51,散热器51与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51盘绕在电机40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51到达电机40处,并通过散热器51与高温电机40进行换热,带走电机40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40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电机驱动风轮旋转,使气流由蜗壳的进风口吸入并由出风口排出);且将散热器51直接盘绕在电机40上,既增加了散热器51与电机40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51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40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40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51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器的形式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供冷凝水流过并与电机换热即可。比如:散热器可以设计成管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根据长度的不同呈一圈或多圈盘绕在电机上,可以为圆管、扁管或者其他形状(即散热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或者,散热器也可以整体呈环状,直接套设在电机上,只需相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供冷凝水进入和流出即可;且散热器可以为刚性件,也可以为柔性件,均能够实现与电机的稳定配合及良好换热。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
实施例一
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位于电机40的上方,并设有上部排水孔12,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器51的输入端通过上部排水孔12与上部水槽11相连通。
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位于电机40的上方,且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滴落至上部水槽11内,故而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带走更多热量,对电机40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上部水槽11设有上部排水孔12,这样当上部水槽11内储存的冷凝水过多时,可以通过上部排水孔12将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溢出而影响下部其他结构的正常运行;将散热器51的输入端连接至上部排水孔12处,由于电机40位于上部水槽11的下方,因而利用冷凝水的重力即可将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通过上部排水孔12引导至散热器51内,而无需额外设置泵送部件52,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散热器51与上部排水孔12之间设有控制阀,利用来实现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之间的选择性通断,当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时,控制阀导通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当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量不足时,控制阀则断开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
进一步地,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如图1和图2所示,储水部还包括位于风机下方的下部水槽13,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通孔14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
优选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
储水部还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由于风机一般与冷凝器20并排设置且高度大致相当,故而下部水槽13相应也位于上部水槽11及冷凝器20的下方;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通孔14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且在滴落至下部水槽13的过程中,会流经冷凝器20与冷凝器20进行换热,因而能够有效降低冷凝器20的温度,进而降低进入蜗壳的气流的温度,从而起到防止蜗壳及风轮高温变形的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即:上部水槽11内的一部分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51与电机40换热后,流入下部水槽13中,另一部分冷凝水通过通孔14滴落至冷凝器20上与冷凝器20换热后也流入下部水槽13中,从而有效提高了低温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无需对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
具体地,机壳10包括壳体和底盘,底盘内设有下部水槽13,如图1和图2所示,蜗壳包括与冷凝器20并排设置的排风蜗壳盖31,冷凝器20上方设有中隔板32,电机40位于排风蜗壳盖31内,中隔板32上设有上部水槽11,蒸发器位于中隔板32上方。
实施例二
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冷却装置还包括泵送部件52,散热器51的输入端通过泵送部件52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
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因而需要设置泵送部件52将下部水槽13中的水向上抽出,保证下部水槽13中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散热器51中,进而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且泵送部件52能够有效保证冷凝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保证对电机4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如前,下部水槽13位于冷凝器20的下方,其上方设有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上部水槽11中的冷凝水通过通孔14向下滴落,流经冷凝器20与冷凝器20换热后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相较于上部水槽11,下部水槽13中收集的冷凝水相对较多,因而能够保证流量和流速;且虽然其冷凝水的温度高于上部水槽11中的水温,但也显著低于电机40的温度,因而对电机40也具有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且其冷凝水相较于上部水槽11流失的冷量主要用于对冷凝器20进行冷却降温,因而也有助于防止蜗壳和风轮发生高温变形,所以依然具有优异的综合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
散热器51的输出端也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则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依然回流至下部水槽13中,从而形成了水路循环,保证了下部水槽13内始终具有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从而防止泵送部件52发生空抽而产生故障;且由于散热器51排出的冷凝水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性达到电机40温度,故而换热后的冷凝水再次被抽入散热器51中依然能够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也无需对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换言之,该实施例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凝水来冷却电机40,避免了与高温电机40连接的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优选地,风机、冷凝器20及泵送部件52均位于蒸发器的下方,且风机与泵送部件52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相对的两侧,如图1和图2所示。
由于风机及冷凝器20的尺寸相对较大,且风机与冷凝器20一般相邻设置,二者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风机靠近机壳10的一侧,而冷凝器20位于机壳10的中间位置,故而冷凝器20的另一侧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压缩机等结构即布置在该区域内,故而将泵送部件52也布置在冷凝器20的另一侧(即:与蜗壳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相对的两侧),合理利用了机壳10的内部空间,便于泵送部件52的装配,优化了空调器的内部结构。
其中,泵送部件52与冷凝器20固定连接。
将泵送部件52直接固定在冷凝器20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体地,泵送部件52通过支架与冷凝器20固定相连,具体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
实施例三
冷却装置的数量两个,其中一个冷却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另一个冷却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两个冷却装置的原理分别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散热器51与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部相连通。
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散热器51与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部相连通,这样,只需散热器51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即可,而连接管主要起连通作用,因而可以缩短散热器51的长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连接管为软管。
连接管为软管,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变形,能够避免其与机壳10内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便于根据机壳10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且软管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蜗壳和/或冷凝器20和/或机壳10和/或储水部上设有用于与软管相配合的限位部。
为了保证冷凝水的良好流通,可以在机壳10内设置限位部,对软管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其不易发生晃动、松动或移位等情况。至于限位部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形式则不受限制,比如:限位部可以位于蜗壳和/或冷凝器20和/或机壳10和/或储水部上,或者其他需要的部位;限位部可以为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能够夹住软管的一部分;或者,限位部为卡钩或者卡环,利用绑带将软管绑在卡钩或卡环上;或者,限位部为凹槽,软管卡在凹槽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上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对于实施例一,连接管包括进水管53和回水管55,进水管53的一端与上部排水孔12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55的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
对于实施例而,连接管包括进水管53、出水管54和回水管55,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水管53的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另一端与泵送部件52的入口相连;出水管54的一端与泵送部件52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55的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散热器51为铜管或铝管。
散热器51为铜管或铝管,铜管或铝管既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因而能够对电机40起到优异的冷却降温效果;又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便于将其加工成与电机40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以使其盘绕并固定在电机40上。当然,散热器51不局限于铜管或铝管,也可以为其他材质,比如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移动空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盘绕在电机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到达电机处,并通过散热器与高温电机进行换热,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且将散热器直接盘绕在电机上,既增加了散热器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储水部;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储水部的上方;
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
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所述电机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所述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所述电机进行冷却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所述上部水槽位于所述电机的上方,并设有上部排水孔,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上部排水孔与所述上部水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储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风机下方的下部水槽,所述上部水槽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滴落至所述下部水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所述下部水槽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泵送部件,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泵送部件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部水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所述冷凝器及所述泵送部件均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且所述风机与所述泵送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送部件与所述冷凝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和/或所述冷凝器和/或所述机壳和/或所述储水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软管相配合的限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为铜管或铝管。
CN201820246274.2U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 Active CN207922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6274.2U CN207922396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6274.2U CN207922396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2396U true CN207922396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6274.2U Active CN207922396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2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314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控制散热组件和洗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314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控制散热组件和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38270A1 (en) Water-cooled condenser
TWI650516B (zh) 除濕裝置
KR100791963B1 (ko) 실외기일체형에어컨
CN207922396U (zh) 空调器
CN206410283U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节能空调系统
CN10861328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JP366933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空調ユニット
CN107387461B (zh)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冷却系统
US10156384B2 (en) Heat pump system
CN104010917A (zh) 车用空调装置
TWI732153B (zh) 一體化水冷式空調裝置
CN108534247A (zh) 整体式空调器
EP3296649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6839171A (zh) 冷水系统、除湿机、空调及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
KR100750969B1 (ko) 실외기일체형에어컨
CN10816804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218096280U (zh) 一种非对称式风道结构及其电器设备
CN21302002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1093644Y (zh) 集成式水冷水环家用中央空调
CN215062441U (zh) 一种空调器及风机盘管
CN218096279U (zh) 一种对称式风道结构及其电器设备
CN211290497U (zh) 空调器
CN2146198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800099U (zh) 集成式制冷装置
CN110081751A (zh) 蓄冷式洗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