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8040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8040A
CN108168040A CN201810143103.1A CN201810143103A CN108168040A CN 108168040 A CN108168040 A CN 108168040A CN 201810143103 A CN201810143103 A CN 201810143103A CN 108168040 A CN108168040 A CN 108168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part
height
water storage
radiato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31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68040B (zh
Inventor
刘钢
伍智勤
周祥
邓海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31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8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8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8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68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8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空调器包括:机壳、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冷却装置和控制装置,机壳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设置在机壳内;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蜗壳的进风口位于冷凝器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机上的散热器,散热器与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控制装置与冷却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之间的通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空调在高温高湿工况、恶劣电压、排风管安装不规范(比如扭曲、加长等),造成制冷时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致使冷凝器温度过高以及排风温度急剧升高,再加上排风电机温升导致蜗壳材料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变形,更严重的会引起风轮变形,导致整机无法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空调器,利用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温度过高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材料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对应提出了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所述电机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所述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所述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和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之间的通断。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盘绕在电机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控制装置可以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使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到达电机处,并通过散热器与高温电机进行换热,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且将散热器直接盘绕在电机上,既增加了散热器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散热器与储水部的自动导通和自动断开,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器的形式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供冷凝水流过并与电机换热即可。比如:散热器可以设计成管状,其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根据长度的不同呈一圈或多圈盘绕在电机上,可以为圆管、扁管或者其他形状(即散热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或者,散热器也可以整体呈环状,直接套设在电机上,只需相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供冷凝水进入和流出即可;且散热器可以为刚性件,也可以为柔性件,均能够实现与电机的稳定配合及良好换热。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为了降低排风电机的温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利用散热器将储水部内的低温冷凝水输送至电机处,使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与电机进行换热,利用流动的低温冷凝水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储水部能够持续向散热器提供冷凝水,可以获取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以避免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导致冷却装置空转而损坏设备或浪费能耗的情况发生。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可靠运行,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先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则与蜗壳及风轮相连的排风电机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因而可以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此时才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储水部内的冷凝水来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该技术方案,保证了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时机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因而控制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冷却装置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管温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正常,则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无需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即可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待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根据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判读是否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根据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判断结果,来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之间的通断,以能够持续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发生变形的情况。
当然,也可以不检测冷凝器的管温,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直接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这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只要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散热器与储水部即保持导通状态,从而显著增加了冷凝水对电机的冷却降温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防止了电机温度过高导致与其直接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变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调度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以及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并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依然较为充足,并没有因蒸发或者外排而流失过多,为了进一步保证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以持续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并在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对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消耗过多严重不足,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断开第三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技术方案,在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后,通过周期性地检测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并在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后根据一段时间后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因而既保证了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又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得到所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无论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是否充足,冷却装置的管道内一般还存有一定量的冷凝水,因而在经过第四预设时间后再根据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能够给冷却装置一定的缓冲时间,保证了即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也有时间将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净后再断开,这样既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利用率,也避免了管道发生发霉发臭等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的冷凝水量比较少,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暂时不导通散热器与储水部,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第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技术方案,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周期性检测,直至冷凝水量充足时才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从而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进而保证能够对电机起到有效的冷却降温效果。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判断所述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当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在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判断所述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为了降低排风电机的温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利用散热器将储水部内的低温冷凝水输送至电机处,使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与电机进行换热,利用流动的低温冷凝水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储水部能够持续向散热器提供冷凝水,可以获取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以避免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导致冷却装置空转而损坏设备或浪费能耗的情况发生。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可靠运行,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判断所述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当判定所述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先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则与蜗壳及风轮相连的排风电机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因而可以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此时才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储水部内的冷凝水来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该技术方案,保证了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时机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因而控制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冷却装置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所述管温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正常,则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无需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即可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待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根据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判读是否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根据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判断结果,来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之间的通断,以能够持续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发生变形的情况。
当然,也可以不检测冷凝器的管温,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直接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这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只要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散热器与储水部即保持导通状态,从而显著增加了冷凝水对电机的冷却降温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防止了电机温度过高导致与其直接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变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的步骤,具体包括:当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返回执行所述在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当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以及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依然较为充足,并没有因蒸发或者外排而流失过多,为了进一步保证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以持续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并在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对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消耗过多严重不足,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断开第三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技术方案,在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后,通过周期性地检测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并在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后根据一段时间后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因而既保证了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又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的步骤,具体为:在得到所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无论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是否充足,冷却装置的管道内一般还存有一定量的冷凝水,因而在经过第四预设时间后再根据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能够给冷却装置一定的缓冲时间,保证了即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也有时间将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净后再断开,这样既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利用率,也避免了管道发生发霉发臭等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的冷凝水量比较少,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暂时不导通散热器与储水部,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第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技术方案,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周期性检测,直至冷凝水量充足时才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从而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进而保证能够对电机起到有效的冷却降温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储存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储存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三判断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示空调器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6和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机壳,11上部水槽,12上部排水孔,13下部水槽,14通孔,20冷凝器,31排风蜗壳盖,32中隔板,40电机,51散热器,52泵送部件,53进水管,54出水管,55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0、蒸发器(图中未示出)、冷凝器20、风机、冷却装置和控制装置。
具体地,机壳10内设有储水部;蒸发器设置在机壳10内,并位于储水部的上方;冷凝器20,设置在机壳10内;风机包括蜗壳和位于蜗壳内的电机40,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蜗壳的进风口位于冷凝器20的下游侧;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电机40上的散热器51,散热器51与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控制装置与冷却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散热器51与储水部之间的通断。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51盘绕在电机40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控制装置可以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51,使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51到达电机40处,并通过散热器51与高温电机40进行换热,带走电机40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40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40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电机驱动风轮旋转,使气流由蜗壳的进风口吸入并由出风口排出);且将散热器51直接盘绕在电机40上,既增加了散热器51与电机40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51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40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40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51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散热器51与储水部的自动导通和自动断开,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器的形式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供冷凝水流过并与电机换热即可。比如:散热器可以设计成管状,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根据长度的不同呈一圈或多圈盘绕在电机上,可以为圆管、扁管或者其他形状(即散热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或者,散热器也可以整体呈环状,直接套设在电机上,只需相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供冷凝水进入和流出即可;且散热器可以为刚性件,也可以为柔性件,均能够实现与电机的稳定配合及良好换热。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102,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步骤S104,判断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
步骤S106,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空调器的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
步骤S108,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
步骤S110,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S112,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为了降低排风电机的温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利用散热器将储水部内的低温冷凝水输送至电机处,使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与电机进行换热,利用流动的低温冷凝水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储水部能够持续向散热器提供冷凝水,可以获取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以避免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导致冷却装置空转而损坏设备或浪费能耗的情况发生。通过该实施例,既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可靠运行,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为30分钟~4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为15分钟~25分钟,第一预设高度优选的取值为12毫米~15毫米,第二预设高度优选的取值为12毫米~15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预设高度、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高度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当判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执行获取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先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则与蜗壳及风轮相连的排风电机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因而可以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此时才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储水部内的冷凝水来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该实施例,保证了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时机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因而控制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冷却装置的能耗。
具体地,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0℃~7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预设温度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返回执行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正常,则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无需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即可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待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根据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判读是否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根据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判断结果,来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之间的通断,以能够持续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发生变形的情况。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累计预设时间;若是,确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即在该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累计时间大于累计预设时间时,说明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累计预设时间,则确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当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累计预设时间时,说明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累计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预设温度的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累计时间。
具体地,累计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累计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当然,也可以不检测冷凝器的管温,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直接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这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只要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散热器与储水部即保持导通状态,从而显著增加了冷凝水对电机的冷却降温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防止了电机温度过高导致与其直接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变形。
具体地,第三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30分钟~40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2,具体包括: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返回执行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以及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获取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依然较为充足,并没有因蒸发或者外排而流失过多,为了进一步保证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以持续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并在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对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消耗过多严重不足,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断开第三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实施例,在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后,通过周期性地检测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并在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后根据一段时间后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因而既保证了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又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2,具体为:在得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当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无论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是否充足,冷却装置的管道内一般还存有一定量的冷凝水,因而在经过第四预设时间后再根据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能够给冷却装置一定的缓冲时间,保证了即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也有时间将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净后再断开,这样既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利用率,也避免了管道发生发霉发臭等情况。
具体地,第四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3秒~5秒,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四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获取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的冷凝水量比较少,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暂时不导通散热器与储水部,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第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实施例,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周期性检测,直至冷凝水量充足时才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从而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进而保证能够对电机起到有效的冷却降温效果。
具体地,第五预设时间的优选的取值为30分钟~40分钟,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五预设时间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的管温、实时管温均为冷凝器的中部管温,这样有利于提高准确性。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该实施例中,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下部水槽位于风机的下方,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泵,散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水泵与下部水槽相连通,如图6和图7所示,控制装置与水泵电连接,通过控制水泵的启停来实现下部水槽与散热器之间的选择性通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202,开机,控制移动空调制冷模式运行。
步骤S204,当运行时间达到t0(即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中部的温度T3(即管温)。
步骤S206,判断T3是否大于或等于T9(即预设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08,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4。
具体地,当冷凝器中部的温度T3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9的累计时间大于ts时,则判定T3大于或等于T9,若T3大于或等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s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当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大于ts时,则判定T3小于T9,若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s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
步骤S208,获取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H1(即第一水位高度)。
步骤S210,判断H1是否大于或等于Hs(即第一预设高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12,若否,则在空调器制冷运行t0时间(即第五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12,水泵运行。
步骤S214,水泵运行t1时间(即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H2(即第二水位高度)。
步骤S216,判断H2是否大于或等于Hs(即第二预设高度),若是,则在△t时间(即第四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步骤S214,若否,则在△t时间(即第四预设时间)后执行步骤S218,并在t0时间(即第三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18,水泵停止运行。
具体地,t0优选的取值为30分钟~40分钟,t1+△t优选的取值为15分钟~25分钟,△t优选的取值为3s~5s,ts优选的取值为1分钟~3分钟,Hs优选的取值为12毫米~15毫米,T9优选的取值为70℃~7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t0、t1、△t、ts、Hs、T9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蓄积在底盘水槽中的冷凝水循环流动来冷却高温电机,可避免移动空调在高温环境、低电压或不合理使用等恶劣情况下,与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可靠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下面结合图3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2、第一判断模块304、第二获取模块306、第二判断模块308和控制模块316。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302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第一判断模块304用于判断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控制模块316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304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获取模块306用于在控制模块316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第二判断模块308用于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控制模块316还用于,根据第二判断模块308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为了降低排风电机的温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利用散热器将储水部内的低温冷凝水输送至电机处,使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与电机进行换热,利用流动的低温冷凝水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储水部能够持续向散热器提供冷凝水,可以获取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以避免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导致冷却装置空转而损坏设备或浪费能耗的情况发生。通过该实施例,既保证了冷却装置的可靠运行,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为30分钟~4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为15分钟~25分钟,第一预设高度优选的取值为12毫米~15毫米,第二预设高度优选的取值为12毫米~15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预设高度、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高度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312和第三判断模块314。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312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第三判断模块314用于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控制模块316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314判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调度第三获取模块312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先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则与蜗壳及风轮相连的排风电机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因而可以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此时才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储水部内的冷凝水来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该实施例,保证了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时机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因而控制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冷却装置的能耗。
具体地,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0℃~7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预设温度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16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314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调度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管温小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正常,则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无需利用冷凝水对排风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即可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待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并根据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判读是否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根据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判断结果,来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之间的通断,以能够持续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及排风电机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发生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判断模块314具体包括:检测子模块3142和控制子模块3144。
其中,检测子模块3142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累计预设时间;控制子模块3144用于在检测子模块3142检测到累计时间大于累计预设时间时,确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以及在检测子模块3142检测到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累计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即在该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累计时间大于累计预设时间时,说明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累计预设时间,则确定管温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当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累计预设时间时,说明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累计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预设温度的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累计时间。
具体地,累计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累积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当然,也可以不检测冷凝器的管温,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直接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这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只要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充足,散热器与储水部即保持导通状态,从而显著增加了冷凝水对电机的冷却降温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防止了电机温度过高导致与其直接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16具体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308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调度第二获取模块306返回执行在控制模块316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以及当第二判断模块308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并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调度第一获取模块302返回执行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依然较为充足,并没有因蒸发或者外排而流失过多,为了进一步保证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以持续利用冷凝水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并在第二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对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保持储水部与散热器的导通状态;当判定第二水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消耗过多严重不足,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断开第三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实施例,在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后,通过周期性地检测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并判断第二水位高度与第二预设高度的大小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并在储水部与散热器相断开后根据一段时间后储水部内的水位高度来确定是否再次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因而既保证了对排风电机的冷却效果,又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具体地,第三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30分钟~40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16具体在第二判断模块308得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当储水部与散热器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无论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是否充足,冷却装置的管道内一般还存有一定量的冷凝水,因而在经过第四预设时间后再根据第二判断模块308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散热器与储水部相断开,能够给冷却装置一定的缓冲时间,保证了即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也有时间将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净后再断开,这样既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利用率,也避免了管道发生发霉发臭等情况。
具体地,第四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3秒~5秒,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四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16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304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调度第一获取模块302返回执行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第一水位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说明储水部内积存的冷凝水量比较少,不足以用于冷却高温电机,为了防止冷却装置空转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白白浪费能耗,此时暂时不导通散热器与储水部,以使储水部内的冷凝水能够逐渐增多,在第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并对第一水位高度与第一预设高度的大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控制储水部与散热器相导通。该实施例,在储水部内的冷凝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周期性检测,直至冷凝水量充足时才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从而保证了冷却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进而保证能够对电机起到有效的冷却降温效果。
具体地,第五预设时间的优选的取值为30分钟~40分钟,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五预设时间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40,包括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其中,存储器404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404和处理器4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该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中的单元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具体地,该空调器具体包括移动空调器。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位于电机40的上方,并设有上部排水孔12,如图6和图7所示,散热器51的输入端通过上部排水孔12与上部水槽11相连通。
储水部包括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位于电机40的上方,且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滴落至上部水槽11内,故而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带走更多热量,对电机40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上部水槽11设有上部排水孔12,这样当上部水槽11内储存的冷凝水过多时,可以通过上部排水孔12将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排出,以避免冷凝水溢出而影响下部其他结构的正常运行;将散热器51的输入端连接至上部排水孔12处,由于电机40位于上部水槽11的下方,因而利用冷凝水的重力即可将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通过上部排水孔12引导至散热器51内,而无需额外设置泵送部件52,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如图6和图7所示,储水部还包括位于风机下方的下部水槽13,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通孔14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
优选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
储水部还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由于风机一般与冷凝器20并排设置且高度大致相当,故而下部水槽13相应也位于上部水槽11及冷凝器20的下方;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上部水槽11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通孔14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且在滴落至下部水槽13的过程中,会流经冷凝器20与冷凝器20进行换热,因而能够有效降低冷凝器20的温度,进而降低进入蜗壳的气流的温度,从而起到防止蜗壳及风轮高温变形的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即:上部水槽11内的一部分低温冷凝水通过散热器51与电机40换热后,流入下部水槽13中,另一部分冷凝水通过通孔14滴落至冷凝器20上与冷凝器20换热后也流入下部水槽13中,从而有效提高了低温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无需对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
具体地,机壳10包括壳体和底盘,底盘内设有下部水槽13,如图6和图7所示,蜗壳包括与冷凝器20并排设置的排风蜗壳盖31,冷凝器20上方设有中隔板32,电机40位于排风蜗壳盖31内,中隔板32上设有上部水槽11,蒸发器位于中隔板32上方。
进一步地,可以在散热器51与上部排水孔12之间设置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控制阀的动作来实现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之间的选择性通断。当检测到上部水槽的冷凝水量充足时,开启控制阀,控制阀导通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当检测到上部水槽的冷凝水量不足时,关闭控制阀,控制阀则断开上部排水孔12与散热器51。
实施例二
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冷却装置还包括泵送部件52(如水泵),散热器51的输入端通过泵送部件52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如图6和图7所示。
其中,泵送部件5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泵送部件52的动作来实现下部水槽13与散热器51之间的选择性通断。具体地,当检测到下部水槽13的冷凝水量充足时,控制装置开启水泵,水泵运行,将下部水槽13内的冷凝水抽入散热器51中;当检测到下部水槽13的冷凝水量不足时,控制装置关闭水泵,水泵停止运行,使下部水槽13进行蓄水。
储水部包括下部水槽13,下部水槽13位于风机的下方,因而需要设置泵送部件52将下部水槽13中的水向上抽出,保证下部水槽13中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散热器51中,进而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且泵送部件52能够有效保证冷凝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保证对电机4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如前,下部水槽13位于冷凝器20的下方,其上方设有上部水槽11,上部水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4,上部水槽11中的冷凝水通过通孔14向下滴落,流经冷凝器20与冷凝器20换热后滴落至下部水槽13中。相较于上部水槽11,下部水槽13中收集的冷凝水相对较多,因而能够保证流量和流速;且虽然其冷凝水的温度高于上部水槽11中的水温,但也显著低于电机40的温度,因而对电机40也具有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且其冷凝水相较于上部水槽11流失的冷量主要用于对冷凝器20进行冷却降温,因而也有助于防止蜗壳和风轮发生高温变形,所以依然具有优异的综合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51的输出端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如图6和图7所示。
散热器51的输出端也与下部水槽13相连通,则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依然回流至下部水槽13中,从而形成了水路循环,保证了下部水槽13内始终具有相对较多的冷凝水,从而防止泵送部件52发生空抽而产生故障;且由于散热器51排出的冷凝水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性达到电机40温度,故而换热后的冷凝水再次被抽入散热器51中依然能够对电机40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了冷凝水的冷量回收率,且也无需对散热器51排出的液体进行额外处理,从而也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换言之,该实施例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凝水来冷却电机40,避免了与高温电机40连接的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优选地,风机、冷凝器20及泵送部件52均位于蒸发器的下方,且风机与泵送部件52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相对的两侧,如图6和图7所示。
由于风机及冷凝器20的尺寸相对较大,且风机与冷凝器20一般相邻设置,二者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风机靠近机壳10的一侧,而冷凝器20位于机壳10的中间位置,故而冷凝器20的另一侧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压缩机等结构即布置在该区域内,故而将泵送部件52也布置在冷凝器20的另一侧(即:与蜗壳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相对的两侧),合理利用了机壳10的内部空间,便于泵送部件52的装配,优化了空调器的内部结构。
其中,泵送部件52与冷凝器20固定连接。
将泵送部件52直接固定在冷凝器20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体地,泵送部件52通过支架与冷凝器20固定相连,具体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
实施例三
冷却装置的数量两个,其中一个冷却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另一个冷却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两个冷却装置的原理分别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散热器51与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部相连通。
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散热器51与连接管对接连通,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部相连通,这样,只需散热器51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即可,而连接管主要起连通作用,因而可以缩短散热器51的长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连接管为软管。
连接管为软管,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变形,能够避免其与机壳10内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便于根据机壳10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且软管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蜗壳和/或冷凝器20和/或机壳10和/或储水部上设有用于与软管相配合的限位部。
为了保证冷凝水的良好流通,可以在机壳10内设置限位部,对软管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其不易发生晃动、松动或移位等情况。至于限位部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形式则不受限制,比如:限位部可以位于蜗壳和/或冷凝器20和/或机壳10和/或储水部上,或者其他需要的部位;限位部可以为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能够夹住软管的一部分;或者,限位部为卡钩或者卡环,利用绑带将软管绑在卡钩或卡环上;或者,限位部为凹槽,软管卡在凹槽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上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对于实施例一,连接管包括进水管53和回水管55,进水管53的一端与上部排水孔12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55的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
对于实施例而,连接管包括进水管53、出水管54和回水管55,如图6和图7所示,进水管53的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另一端与泵送部件52的入口相连;出水管54的一端与泵送部件52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入端相连;回水管55的一端与散热器5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插入下部水槽13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散热器51为铜管或铝管。
散热器51为铜管或铝管,铜管或铝管既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因而能够对电机40起到优异的冷却降温效果;又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便于将其加工成与电机40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以使其盘绕并固定在电机40上。当然,散热器51不局限于铜管或铝管,也可以为其他材质,比如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移动空调。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增设了用于对风机的电机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散热器盘绕在电机上并与储水部相连通,由于储水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凝水,则控制装置可以导通储水部与散热器,使低温冷凝水能够通过散热器到达电机处,并通过散热器与高温电机进行换热,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机起到冷却降温作用,进而防止与高温电机相连的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且将散热器直接盘绕在电机上,既增加了散热器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又避免了散热器与其他结构发生热传导造成冷量流失,从而提高了冷却装置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又能够利用电机本身的形状对散热器进行限位固定,而无需额外设置连接板等其他固定结构,从而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节约了安装空间,使空调器的布局更加合理;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散热器与储水部的自动导通和自动断开,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储水部;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储水部的上方;
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
冷却装置,包括盘绕在所述电机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连通,以利用所述储水部内的冷凝水对所述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和
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之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管温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调度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以及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并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得到所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
判断所述第一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
当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
在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
判断所述第二水位高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
判断所述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
当判定所述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判定所述管温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管温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返回执行所述在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导通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储水部内的第二水位高度的步骤;
当判定所述第二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时,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以及在第三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的步骤,具体为:
在得到所述判断结果第四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储水部相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一水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时,在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储水部内的第一水位高度的步骤。
14.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储存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43103.1A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168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103.1A CN108168040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103.1A CN108168040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8040A true CN108168040A (zh) 2018-06-15
CN108168040B CN108168040B (zh) 2021-05-25

Family

ID=6251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103.1A Active CN108168040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80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515A (zh) * 2022-03-16 2022-06-14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器、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8697A (zh) * 2005-06-28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的排水结构
CN201277656Y (zh) * 2008-09-27 2009-07-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利用冷凝水给室外电机降温的分体式空调器
CN201463128U (zh) * 2009-05-15 2010-05-12 王登银 移动式制冷冷气扇
KR20120077524A (ko) * 2010-12-30 2012-07-10 (주)지코코리아 쇼케이스의 응축수 증발장치
CN104359165A (zh) * 2014-10-24 2015-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和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4566854A (zh) * 2014-12-18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及移动空调冷凝水消耗控制方法
CN104791955A (zh) * 2015-04-20 2015-07-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8697A (zh) * 2005-06-28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的排水结构
CN201277656Y (zh) * 2008-09-27 2009-07-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利用冷凝水给室外电机降温的分体式空调器
CN201463128U (zh) * 2009-05-15 2010-05-12 王登银 移动式制冷冷气扇
KR20120077524A (ko) * 2010-12-30 2012-07-10 (주)지코코리아 쇼케이스의 응축수 증발장치
CN104359165A (zh) * 2014-10-24 2015-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和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4566854A (zh) * 2014-12-18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及移动空调冷凝水消耗控制方法
CN104791955A (zh) * 2015-04-20 2015-07-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515A (zh) * 2022-03-16 2022-06-14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器、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623515B (zh) * 2022-03-16 2023-07-18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器、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8040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397B (zh) 采用来自空气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加热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263994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20110214444A1 (en) Heat pump water heater
US20110259573A1 (en) Cooling system
CN107940638B (zh) 可切换冷却方式的冷水机组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5115139B (zh) 无冷凝水排放的机柜空调
KR100791963B1 (ko) 실외기일체형에어컨
CN114264005A (zh) 空调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JP366933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空調ユニット
CN10816804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07178845A (zh) 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12457172U (zh) 冷凝循环装置和机柜空调
JP2012078012A (ja) 蓄熱装置及び該蓄熱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4214918A (ja) 冷却貯蔵庫用ユニットクーラ
CN207922396U (zh) 空调器
JP2010071572A (ja) 冷凍装置
CN110925914B (zh) 用于空调的水循环系统、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KR100750969B1 (ko) 실외기일체형에어컨
CN116368336A (zh) 带清洁系统的无排水制冰机
CN112236009A (zh) 变频器专用水源冷却机组
CN220229529U (zh) 用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利用装置、空调器
CN218820762U (zh) 一种两联供空调器
JP2005233444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CN203642584U (zh) 单元冷却器以及冷却装置
US11510345B1 (en) Cooling system with leakage toler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