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7278U -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7278U
CN207917278U CN201820155966.6U CN201820155966U CN207917278U CN 207917278 U CN207917278 U CN 207917278U CN 201820155966 U CN201820155966 U CN 201820155966U CN 207917278 U CN207917278 U CN 20791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suction nozzle
sucker
vacuum cup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59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景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ho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ho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ho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ho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59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72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开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真空泵(2)通过管道(12)与缓冲罐(3)连通,缓冲罐通过三通管(13)分别与第一真空吸盘(6)和第二真空吸盘(9)连通;气动阀(4)设置在三通管的进气管上,气动阀与位置开关(5)连接,位置开关设置在第一真空吸盘或第二真空吸盘的行程路线上;第一气缸(7)的固定端固定在机架(1)上,伸缩端通过第一支架(8)与第一真空吸盘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0)的固定端固定在机架上,伸缩端通过第二支架(11)与第二真空吸盘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真空度高且稳定,开袋成功率较高,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开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背景技术
块状或粉末状固体物品种类多、数量大,目前大部分该产品的包装都是机械完成,但是在包装的过程中,需要将包装袋使用机械开口,在机械开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机械开袋装置的性能不稳定导致包装袋口打不开的现象,这样打不开的包装袋被运输到物料释放的位置后,物料仍然会下落下来,导致物料白白的洒下来,不仅包装现场脏乱,且包装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包装质量不齐,包装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真空度高且稳定,开袋成功率较高,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真空泵和缓冲罐、气动阀、位置开关、第一真空吸盘、第一气缸、第一支架、第二真空吸盘、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缓冲罐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连通,在所述三通管的进气管上设置气动阀,所述气动阀与所述位置开关连接,所述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或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的行程路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由第一吸盘和平行于地面设置的第一吸杆和第一吸嘴组成,所述第一吸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盘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嘴连通;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由第二吸盘和平行于地面设置的第二吸杆和第二吸嘴组成,所述第二吸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盘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嘴连通;所述第一吸嘴和所述第二吸嘴相对设置;所述缓冲罐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连通。一般情况吸嘴的数量越多,开袋时对袋口的吸附能力越强,开袋成功率越高,但是吸嘴太多也浪费真空,没有必要,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两个吸嘴足以将袋口吸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杆、所述第一吸嘴、所述第二吸杆、所述第二吸嘴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吸嘴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吸嘴上下设置,上方和下方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均相对设置。两侧的吸嘴上下设置更加能够保证真空吸附开袋的成功率。
优选地,所述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吸盘的行程路线上。第一吸盘随着第一气缸朝远离位置开关方向移动时(此时第二吸盘随着第二气缸朝靠近位置开关方向移动),位置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气动阀为打开状态,允许缓冲罐内的真空通过三通管进入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进而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内变成真空,能够对待开袋的包装袋两侧进行吸附;吸附好之后,第一吸盘随着第一气缸朝位置开关方向移动,第二吸盘随着第二气缸朝远离位置开关方向移动,实现将待开袋的包装袋两侧拉开,实现开袋,当第一吸盘碰到位置开关时,位置开关闭合,导致气动阀关闭,阻止缓冲罐内的真空通过三通管进入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进而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内变成常压,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与包装袋的两侧分离。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为水利喷射真空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真空泵与气动阀之间增加了缓冲罐,缓冲罐内是真空的,所以能够使得本装置在真空吸附开袋时,时刻保持较高的真空度,而且由于缓冲罐的存在真空度也会非常稳定,这样真空度高且稳定的装置自然能够保证在真空吸附开袋时不会因为真空度低或不稳定而出现打不开袋口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真空开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机架1、水利喷射真空泵2、缓冲罐3、气动阀4、位置开关5、第一真空吸盘6、第一气缸7、第一支架8、第二真空吸盘9、第二气缸10以及第二支架11组成,真空泵2、缓冲罐3、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0的固定端均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真空泵2通过管道12与缓冲罐3连通;第一真空吸盘6由一个第一吸盘601、两个第一吸杆602和两个第一吸嘴603组成,两个第一吸杆602平行且上下水平设置,两个第一吸杆602的一端均与第一吸盘601连通,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吸嘴603;第二真空吸盘9由一个第二吸盘901、两个第二吸杆902和两个第二吸嘴903组成,两个第二吸杆902平行且上下水平设置,两个第二吸杆902的一端均与第二吸盘901连通,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吸嘴903;缓冲罐3通过三通管13与第一吸盘601和第二吸盘901连通,即三通管13的一通连通缓冲罐3,二通连通第一吸盘601,三通连通第二吸盘901;第一真空吸盘6上的两个第一吸嘴603与第二真空吸盘9上的两个第二吸嘴903相对设置,且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之间预留有预设间距用于放置待开袋的包装袋14;气动阀4设置在三通管13的进气管上,气动阀4与位置开关5连接,位置开关5设置在第一吸盘601的行程路线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立式真空开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开袋时,需要先将待开袋的包装袋14置于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之间的空隙内(在实际的装置中,待开袋的包装袋14是通过运输轨道运输到该空隙内,本申请的图纸中没有显示该运输轨道),然后打开真空泵2,真空泵2通过管道12将缓冲罐3内抽真空;初始状态时,位置开关5处于断开状态,气动阀4处于打开状态,允许缓冲罐3内的真空通过三通管13进入第一吸盘601和第二吸盘901,进而负压经第一吸杆602进入第一吸嘴603、经第二吸杆902进入第二吸嘴903;此时启动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0,随着第一气缸7伸缩端的收缩,第一吸盘601向远离位置开关5的位置移动,同时随着第二气缸10伸缩端的收缩,第二吸盘901向靠近位置开关5的位置移动,直至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将待开袋的包装袋14夹在中间,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实现对待开袋的包装袋14两侧的吸附;吸附好之后,第一吸盘601随着第一气缸7的伸长朝靠近位置开关5方向移动,第二吸盘901随着第二气缸10的伸长朝远离位置开关5方向移动,结合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的相向移动,实现将待开袋的包装袋14两侧拉开,实现开袋;当第一吸盘601碰到位置开关5时,位置开关5闭合,导致气动阀4关闭,阻止缓冲罐3内的真空通过三通管13进入第一吸盘601和第二吸盘901,进而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内变成常压,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与包装袋14的两侧分离,这就是对一个包装袋的开袋的整个过程;一个包装袋开袋结束后,运输轨道再将下一个包装袋运输到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之间的间隙内,重复上述动作就可以实现连续开袋。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真空泵(2)和缓冲罐(3)、气动阀(4)、位置开关(5)、第一真空吸盘(6)、第一气缸(7)、第一支架(8)、第二真空吸盘(9)、第二气缸(10)以及第二支架(11),所述真空泵(2)通过管道(12)与所述缓冲罐(3)连通,所述缓冲罐(3)通过三通管(13)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吸盘(6)和所述第二真空吸盘(9)连通;所述气动阀(4)设置在所述三通管(13)的进气管上,所述气动阀(4)与所述位置开关(5)连接,所述位置开关(5)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6)或所述第二真空吸盘(9)的行程路线上;所述第一气缸(7)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8)与所述第一真空吸盘(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0)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架(11)与所述第二真空吸盘(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吸盘(6)由第一吸盘(601)和平行于地面设置的第一吸杆(602)和第一吸嘴(603)组成,所述第一吸杆(6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盘(60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嘴(603)连通;所述第二真空吸盘(9)由第二吸盘(901)和平行于地面设置的第二吸杆(902)和第二吸嘴(903)组成,所述第二吸杆(9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盘(90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嘴(903)连通;所述第一吸嘴(603)和所述第二吸嘴(903)相对设置;所述缓冲罐(3)通过所述三通管(13)分别与所述第一吸盘(601)和所述第二吸盘(9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杆(602)、所述第一吸嘴(603)、所述第二吸杆(902)、所述第二吸嘴(9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吸嘴(603)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吸嘴(903)上下设置,上方和下方的第一吸嘴(603)和第二吸嘴(903)均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开关(5)设置在所述第一吸盘(601)的行程路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真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2)为水利喷射真空泵。
CN201820155966.6U 2018-01-30 2018-01-30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1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5966.6U CN207917278U (zh) 2018-01-30 2018-01-30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5966.6U CN207917278U (zh) 2018-01-30 2018-01-30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7278U true CN207917278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596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17278U (zh) 2018-01-30 2018-01-30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72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860A (zh) * 2018-10-25 2019-03-26 李丹丹 一种利用摩擦与双负压的聚乙烯胶袋开袋装置
CN111907840A (zh) * 2020-06-28 2020-11-10 六安市海洋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袋式自动卷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860A (zh) * 2018-10-25 2019-03-26 李丹丹 一种利用摩擦与双负压的聚乙烯胶袋开袋装置
CN111907840A (zh) * 2020-06-28 2020-11-10 六安市海洋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袋式自动卷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9679U (zh) 一种拾取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取袋器和开袋装置
CN207917278U (zh) 立式真空开袋装置
CN206978075U (zh) 一种多功能苹果采摘装置
CN110155392A (zh) 一种扎带自动包装机的收料封装机构
CN207258096U (zh) 一种超细粉料包装机
CN109911321A (zh) 一种油墨自动装袋机构
CN108327994A (zh) 一种多袋同步上袋定量灌装装置
CN208544481U (zh) 口哨棒棒糖包装机的袋口撑开装置
CN207191620U (zh) 一种抽气热合封口机
CN207292542U (zh) 一种粉料制品制备时的抽真空装置
CN109399202A (zh) 一种薄平板材自动化生产工艺
CN109335130A (zh) 一种产品包装盒自动封盒机
CN206466249U (zh) 一种阀口袋自动开袋上袋装置
CN211336638U (zh) 一种方底阀口袋撑开递送设备
CN208855894U (zh) 一种新型可升降式气囊分装机
CN207932123U (zh) 一种条状包装袋真空包装装置
CN218751559U (zh) 一种给袋式一次性杯全自动化包装机
CN108750204A (zh) 全自动真空机械气动仿生全能开袋抓手及开袋方法
CN207120940U (zh) 一种用于筒纱装袋的编织袋自动开口撑袋机构
CN107521981A (zh) 一种全气动真空上料输送机
CN206914707U (zh) 一种纸盒折叠插底机
CN109132020A (zh) 一种豆浆的装袋装置
CN208036762U (zh) 一种自动套袋装置
CN208761681U (zh) 一种环保无尘矿粉掺料风选输送装置
CN2741876Y (zh) 小包装体投掷机的出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