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2929U -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2929U
CN207912929U CN201821365437.5U CN201821365437U CN207912929U CN 207912929 U CN207912929 U CN 207912929U CN 201821365437 U CN201821365437 U CN 201821365437U CN 207912929 U CN207912929 U CN 207912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pray chamber
disinfection apparatus
spraying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54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潘晶
袁雪宇
冯义兴
苏至矾
刘伟
牛运涛
冯庆敏
陈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MI robo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tanium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tanium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tanium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54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2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2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2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喷雾消毒装置具有雾化机构,雾化机构包括:容器,其用于容纳消毒液;雾化室,其通过流道与容器连接,以便于容器内的消毒液通过流道进入所述雾化室;超声雾化装置,其设于雾化室,超声雾化装置用于雾化雾化室内的消毒液,包括震荡组件,震荡组件包括安装压片和震荡片,震荡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压片上,安装压片与雾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喷雾风道,其一端与雾化室连通,喷雾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喷嘴;送风道,其一端与喷雾风道连接,送风道用于提供空气给喷雾风道;风机,其设于送风道的另一端,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送风道输入喷雾风道,携带雾化消毒液自喷嘴喷出。本实用新型消毒效果好。

Description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目前,在医院、实验室和食品加工厂等需要保持洁净的区域,利用消毒液(例如过氧化氢消毒液)进行消毒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过氧化氢是一种高效环保、低腐蚀性的消毒液。消毒液消毒多采用喷洒的方式,而气态的消毒液(例如气态过氧化氢)的杀灭细菌的能力远远大于液态,且气相状态下仅需较低的浓度即可达到高浓度液态具备的杀菌消毒能力。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蒸汽灭菌器都是用加热原理汽化消毒液,所以滴加药液速度较慢,使用设备体积大,而且容易故障。另外,由于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不仅设备体积较大,而且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主要目的是提高消毒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其具有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容器,其用于容纳消毒液;
雾化室,其通过流道与所述容器连接,以便于所述容器内的消毒液通过所述流道进入所述雾化室;
超声雾化装置,其设于所述雾化室,所述超声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所述雾化室内的所述消毒液,所述超声雾化装置包括震荡组件,所述震荡组件包括安装压片和震荡片,所述震荡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压片上,所述安装压片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
喷雾风道,其一端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喷雾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喷嘴;
送风道,其一端与所述喷雾风道连接,所述送风道用于提供空气给所述喷雾风道;
风机,其设于所述送风道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送风道输入所述喷雾风道,以便携带雾化的所述消毒液经由所述喷雾风道自所述喷嘴喷出。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室至少为两个,所述雾化室的数量与所述喷雾风道的数量相同;所述雾化室的数量与所述喷嘴的数量相同;所述雾化室、所述喷雾风道以及所述喷嘴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道包括:
总风道;
至少两个支风道,所述支风道与所述喷雾风道一一对应;所述支风道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喷雾风道连接,所述支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总风道连接;
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总风道。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装置包括震荡组件,所述震荡组件包括安装压片和震荡片,所述震荡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压片上,所述安装压片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震荡片与所述安装压片之间设有硅胶垫圈。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位阀,其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室内的所述消毒液的液位。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和超声雾化装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雾消毒装置具有主体,所述雾化机构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周向上设有第一紫外灯。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紫外灯设置于灯座上,所述灯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灯座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消毒装置采用超声雾化装置使消毒液雾化,无需加热,能源消耗小,消毒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雾化机构的结构剖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控制部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超声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雾化机构的结构剖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消毒装置,该喷雾消毒装置具有雾化机构5,雾化机构包括:
容器51,其用于容纳消毒液;
雾化室52,其通过流道53与容器51连接,以便于容器51内的消毒液(例如过氧化氢消毒液)通过流道53进入雾化室52;
超声雾化装置55,其与雾化室52连接,超声雾化装置55用于雾化雾化室52内的消毒液,超声雾化装置55包括震荡组件,震荡组件包括安装压片551和震荡片552,震荡片552固定于安装压片551上,安装压片551与雾化室52的底部固定连接;
喷雾风道56,其一端与雾化室52连通,喷雾风道56的另一端连接喷嘴57;
送风道59,其一端与喷雾风道56连接,送风道59用于提供空气给所述喷雾风道;
风机58,其设于送风道59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送风道输入所述喷雾风道,以便携带雾化的消毒液经由所述喷雾风道自所述喷嘴喷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消毒装置采用超声雾化装置使消毒液雾化,无需加热,能源消耗小,消毒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室5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室52至少为两个,每一雾化室52连接与其对应的一个喷雾风道56,每一喷雾风道56连接与其对应的喷嘴57。雾化室52的数量与喷雾风道56的数量相同;雾化室52的数量与喷嘴57的数量相同。雾化室52、喷雾风道56以及喷嘴57一一对应。喷雾风道56和喷嘴57与雾化室52一一对应,一个雾化室52对应一个喷雾风道56和一个喷嘴57。另一个实施例中,流道53也可以与雾化室52一一对应。多个流道53可以具有一个总输入接头,流道53与对应的雾化室52连通。本实施例中,容器51具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可以开设在容器51的底部。容器51内的消毒液从出液口流出,经过不同的流道53分流后,分别流入相对应的雾化室52内。
超声雾化装置55可以设于雾化室52的底部,从而超声雾化装置55将雾化室52内的消毒液雾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超声雾化装置55可以设于雾化室的顶部,超声雾化装置55通过吸水材料(如吸水棉)与雾化室连接,从而超声装置55将雾化室52内的消毒液雾化。风机58通过送风道59将空气输入喷雾风道56,喷雾风道56内的空气携带对应雾化室52内生成的雾化消毒液从对应的喷嘴57喷出,对空间进行消毒。本实施例可以增大消毒范围,增加消毒效果。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雾化室52为三个,经过雾化的消毒液经由三个喷嘴57喷到空间内进行消毒。当然,雾化室52的具体个数不作限定。多个雾化室52在容器51的四周均匀分布,同样,喷嘴57也在容器51的四周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送风道59包括总风道591和至少两个支风道592,至少两个支风道592与至少两个喷雾风道56一一对应。支风道592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喷雾风道56连接,支风道592的另一端与总风道591连接。风机58设于总风道591。本实施例中,一个风机58即可为整个雾化机构提供喷雾所需的空气。需要说明的是,风机58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风机58与支风道592一一对应,从而使得每个喷雾风道56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喷雾消毒装置还包括液位阀54,液位阀用于控制雾化室52内的消毒液的液位。液位阀54可以设于容器51与流道53相连接部,一个液位阀即可对多个雾化室52内的液位进行控制。当然,液位阀54也可以设置在流道53内,例如,液位阀54设于流道53与雾化室52的连接部。当雾化室52为多个时,需要多个液位阀54与多个雾化室52一一对应。采用液位阀54控制液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构造实现液位控制,例如液位传感器与电磁阀的结合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超声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
震荡片552通过硅胶垫圈553固定于安装压片551上。本实施例中,硅胶垫圈553实现了震荡片552与雾化室52之间的密封。本实施例中的硅胶垫圈553可以是包覆在震荡片552的边缘一周。震荡片552在超声发生器的激发下产生高速震荡,高速震荡的震荡片552将与其接触的消毒液雾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雾消毒装置可以是仅具有喷雾消毒的单一消毒功能,也可以复合有其他消毒功能。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喷雾消毒装置具有主体1,雾化机构5设于主体的上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主体1的周向上设有第一紫外灯3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紫外灯31用于对四周的空间进行紫外线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上还设有:
第二紫外灯32,用于地面消毒,第二紫外灯32设于主体1上,第二紫外灯32位于第一紫外灯31的下方;和/或
第三紫外灯33,用于顶部空间消毒,第三紫外灯33设于主体1上,第三紫外灯位于第一紫外灯3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雾消毒装置可以具有可对四周消毒的第一紫外灯31、可对顶部消毒的第三紫外灯33和可对地面消毒的第二紫外灯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雾消毒装置可实现对整个空间进行紫外线消毒,解决了消毒不全面,有消毒死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紫外灯32的具体形式不限,第二紫外灯32可以是在主体周向上呈环形设置,例如,第二紫外灯32可以为环形紫外灯管,或者第二紫外灯32也可以为环形紫外灯带。采用环形灯带可以随意弯曲,并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紫外灯32发出的紫外线至少部分朝向底面。可以通过设置反射机构(例如反射板、或反射碗等各种形状及结构的反射机构)调整第二紫外灯32的照射方向,以便对地面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紫外灯33发出的紫外线至少部分与主体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使得第三紫外灯33发出的紫外线与第一紫外灯31发出的紫外线无缝照射,实现全方位消毒。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紫外灯31设置于灯座2上,灯座2转动连接于主体1上,当第一紫外灯31工作时,灯座2的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朝外,当所述第一紫外灯停止工作时,所述灯座的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朝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空间消毒装置在主体上设置可相对转动的灯座2,将第一紫外灯31设置在灯座2上,灯座2通过转动使设置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朝外,可以进行紫外消毒作业,而停止消毒作业时,灯座2转动至与设置第一紫外灯31相对的另一面朝外,即设有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朝向主体的内部,可以有效保护第一紫外灯31,避免意外造成第一紫外灯的破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座2的形状及构造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灯座2可以为矩形平板。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灯座2的设有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具有凹弧面,该凹弧面用于反射第一紫外灯31发出的紫外线。本实施例的灯座2的设有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具有凹弧面可以使紫外线照射特定的区域,并且可以避免照射主体1部分,造成主体1部分损坏。调整第一紫外灯31与凹弧面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第一紫外灯31发出的紫外线的照射方向及面积。具体的,灯座2可以是弧形板,该弧形板的凹弧面为第二面,凸弧面为第一面,第一紫外灯31设于第二面一侧。或者,灯座2的设有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具有凹弧面构造,而与设有第一紫外灯31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座2的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具有反射层,以反射第一紫外灯31发出的紫外线。反射层可以对紫外线充分反射,使其充分利用。反射层可以是在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形成的涂层,或者灯座2为复合层结构,在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的最外层为反射材料形成的反射层,该反射材料可以为铬或铝等。反射层可以是溅射形成,也可以是金属板材经处理之后形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现灯座相对主体转动的具体构造不作限定,例如,灯座2具有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灯座2通过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与主体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通过两个转轴实现灯座2与主体1的转动连接,构造简单,易于实现。两个转轴的轴线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可以保持主体1的整体外形,并且利用设置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1的周向上设有多个灯座2。通过在周向上设置多个具有第一紫外灯31的灯座2,可以实现对周围空间同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多个灯座2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灯座2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主体1的尺寸、形状等具体情况及需求确定。每个灯座2上的第一紫外灯31的个数也不做限定,例如每个灯座2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紫外灯31,也可以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第一紫外灯31,2个或2个以上的第一紫外灯31可以是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座2相对于主体1转动,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自动。上述的手动例如可以是人直接施加外力使其转动。自动例如可以是通过电机等驱动设备驱使其转动。一实施例中,消毒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灯座2相对于主体1转动的第一电机4。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机4来驱使灯座2相对于主体1转动,操作方便,更可实现精准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是每一灯座2配置一个第一电机4,也可以是所有灯座2由一个第一电机4驱动。例如,主体1上设置的多个灯座2通过传动机构(例如链条、皮带或齿轮结构等)与第一电机4传动连接。这样,一个第一电机4即可同时带动多个灯座2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座2上设有与第一紫外灯31的供电电路输入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主体1上具有与电源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其中,灯座2的设有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一面朝向主体1的外侧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导通。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灯座2和主体1上分别设置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当灯座2转至工作位置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导通,从而可以给第一紫外灯31供电,使第一紫外灯31进行消毒作业。而灯座2处于非工作位置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开,第一紫外灯31自动与电源断开。
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紫外灯31的供电电路直接连接控制器,当灯座2转至工作位置时,由控制器控制供电电路给第一紫外灯31供电工作,而灯座2处于非工作位置时,控制器断开供电电路使第一紫外灯31关闭。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喷雾消毒装置中,主体1包括基体11和升降柱12,基体11具有空腔,升降柱12与基体11在轴向上可相对运动,以便升降柱12下降收纳至空腔内,或升降柱上升,由空腔上方伸出基体11,升降柱12上设有第四紫外灯31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升降柱12,将第四紫外灯312设置在升降柱12上,通过升降柱12的上升,使第四紫外灯312露出基体11进行消毒作业,增加了消毒范围。升降柱12下降收纳至基体11内时,减小了整个消毒装置的尺寸,并且保护了第四紫外灯3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四紫外灯312可以是多个,多个第四紫外灯312在升降柱12的周向上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四紫外灯312在升降柱12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由于升降柱12上的第四紫外灯312可以收纳至基体11内进行保护,因此第四紫外灯312可以固定安装在升降柱12上。当然,并不排除如第一紫外灯31一样设于灯座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柱12同样也可以是手动或自动升降。在一实施例中,该喷雾消毒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升降柱12相对基体11在轴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二电机7。本实施例通过第二电机7驱动升降柱12上升或下降,操作方便。
实现升降柱12上升或下降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下面仅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供参考和选择。升降柱12通过滑动机构与基体1可滑动连接,基体11上具有从动轮,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同步带8,同步带8与升降柱12连接以带动升降柱上升或下降。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可以限制升降柱12相对于基体11直线运动,再通过第二电机7与升降柱12传动连接实现升降柱12平稳运动。本实施例采用的具体传动机构为同步带8,第二电机7带动同步带8运动时,同步带8带动升降柱12上升或下降。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喷雾消毒装置的控制部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在一实施例中,喷雾消毒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对消毒装置进行控制,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雾化机构5的运行,具体地,例如控制风机58和超声雾化装置55的运行(启动或停止等)。例如,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升降柱12的升降,即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向来控制升降柱12升降。再例如,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即控制灯座2的转动。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器也可以控制紫外灯(例如第一紫外灯31、第二紫外灯32、第三紫外灯33和第四紫外灯312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启闭等。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喷雾消毒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控制模块、第二电机控制模块和控制器,第一电机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第一电机控制块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二电机控制块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电机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是组合逻辑控制器或微程序控制器。具体地可以是例如电子控制器(ECU)、PLC、单片机、逻辑、门阵列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雾消毒装置还可以设置限位机构来对灯座2和/或升降柱12的运动进行限定,进一步保证其运动到设计位置。具体的限位机构可以是机械限位机构和电子限位机构中的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是组合使用。电子限位机构可以是接近开关或限位开关等。机械限位机构可以是限位块等。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
一实施例的自主移动装置包括行走机构、障碍物探测装置、主体等。主体上设有上述喷雾消毒装置。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到达目的地,或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进,或根据指令变更行进路线或目的地,或者根据障碍物探测装置反馈的信息调整行进路线等。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主移动装置的消毒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消毒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喷雾消毒装置启动,同时,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和障碍物探测装置进行工作,障碍物探测装置获取环境信息,并将该环境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环境信息发送行进指令给行走机构,从而控制行走机构按照设计的路径行走,在行走过程中,喷雾消毒装置对所需要的空间进行消毒。当完成消毒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喷雾消毒装置停止工作。
上述自主移动装置,采用超声雾化装置使消毒液雾化,无需加热,能源消耗小,消毒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容器,其用于容纳消毒液;
雾化室,其通过流道与所述容器连接,以便于所述容器内的消毒液通过所述流道进入所述雾化室;
超声雾化装置,其设于所述雾化室,所述超声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所述雾化室内的所述消毒液,所述超声雾化装置包括震荡组件,所述震荡组件包括安装压片和震荡片,所述震荡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压片上,所述安装压片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
喷雾风道,其一端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喷雾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喷嘴;
送风道,其一端与所述喷雾风道连接,所述送风道用于提供空气给所述喷雾风道;
风机,其设于所述送风道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送风道输入所述喷雾风道,以便携带雾化的所述消毒液经由所述喷雾风道自所述喷嘴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至少为两个,所述雾化室的数量与所述喷雾风道的数量相同;所述雾化室的数量与所述喷嘴的数量相同;所述雾化室、所述喷雾风道以及所述喷嘴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包括:
总风道;
至少两个支风道,所述支风道与所述喷雾风道一一对应;所述支风道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喷雾风道连接,所述支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总风道连接;
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总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片与所述安装压片之间设有硅胶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阀,其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室内的所述消毒液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超声雾化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消毒装置具有主体,所述雾化机构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周向上设有第一紫外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灯设置于灯座上,所述灯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
10.一种自主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喷雾消毒装置。
CN201821365437.5U 2018-08-23 2018-08-23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Active CN207912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5437.5U CN207912929U (zh) 2018-08-23 2018-08-23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5437.5U CN207912929U (zh) 2018-08-23 2018-08-23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2929U true CN207912929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59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5437.5U Active CN207912929U (zh) 2018-08-23 2018-08-23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292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0053A (zh) * 2020-04-09 2020-06-26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及机器人
CN112516365A (zh) * 2020-12-10 2021-03-19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风道结构、雾化器及消毒机器人
CN112546276A (zh) * 2020-11-16 2021-03-26 昆山市工研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消毒机器人及其消毒方法
CN112546271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消毒机器人
CN113262072A (zh) * 2021-04-25 2021-08-1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喷洒噬菌体生物制剂的智能雾化装置及应用方法
WO2021203564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机器人及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0053A (zh) * 2020-04-09 2020-06-26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消毒装置及机器人
WO2021203564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机器人及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方法
CN112546276A (zh) * 2020-11-16 2021-03-26 昆山市工研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消毒机器人及其消毒方法
CN112516365A (zh) * 2020-12-10 2021-03-19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风道结构、雾化器及消毒机器人
CN112546271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消毒机器人
WO2022121605A1 (zh) * 2020-12-10 2022-06-16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风道结构、雾化器及消毒机器人
CN113262072A (zh) * 2021-04-25 2021-08-1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喷洒噬菌体生物制剂的智能雾化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3262072B (zh) * 2021-04-25 2024-05-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喷洒噬菌体生物制剂的智能雾化装置的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2929U (zh) 喷雾消毒装置及自主移动装置
CN209529745U (zh) 自主移动消毒装置
CN108853546A (zh) 自主移动消毒装置及其移动方法
CN109010879A (zh) 智能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WO2021203564A1 (zh) 消毒机器人及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方法
US9789508B2 (en) Aerosol Extraction Apparatus
CN207912924U (zh) 全空间消毒装置及机器人
US8359984B1 (en) Portable automated vent cover
CN112318523A (zh) 一种自消毒的智能防疫机器人
CN201516185U (zh) 一种全自动空气杀菌净化装置
CN112237644A (zh) 一种消毒机器人及其消毒方法
JP2023544252A (ja) 統合された空気殺菌器および表面消毒器
Tuleshov et 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multifunctional disinfection robot
CN113876981A (zh) 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
CN217541008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雾化消毒机
CN212729682U (zh) 一种设有杀菌装置的扫地机器人
CN109172837A (zh) 一种电热式针灸针用消毒装置
CN112618743B (zh) 一种冷链仓库消毒系统
CN212237833U (zh) 一种自行走式雾化消毒机器人
JP2019129925A (ja) 可搬式噴霧消臭装置
CN113876976A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消毒装置
CN102698369B (zh) 用于光治疗设备的脉冲光产生装置
EA040808B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робот-дезинфектор
Chaari et al. UV-C disinfection robotic
CN212940731U (zh) 一种喷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Qiang

Inventor after: Pan Jing

Inventor after: Yuan Xueyu

Inventor after: Feng Yixing

Inventor after: Su Zhifan

Inventor after: Liu Wei

Inventor after: Niu Yuntao

Inventor after: Feng Qingmin

Inventor after: Chen Xiang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ang

Inventor before: Pan Jing

Inventor before: Yuan Xueyu

Inventor before: Feng Yixing

Inventor before: Su Zhifan

Inventor before: Liu Wei

Inventor before: Niu Yuntao

Inventor before: Feng Qingmin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ngy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10 9, 3 building, 111 Cheung K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MI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10 9, 3 building, 111 Cheung K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MI ROB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