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2601U - 一种锅铲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2601U
CN207912601U CN201720601510.3U CN201720601510U CN207912601U CN 207912601 U CN207912601 U CN 207912601U CN 201720601510 U CN201720601510 U CN 201720601510U CN 207912601 U CN207912601 U CN 207912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ce
handle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mperature
dete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15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义
周宇
赵礼荣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15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2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2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2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铲,锅铲包括:锅铲柄(20)和锅铲体(10),所述锅铲体(10)设置在所述锅铲柄(20)的一端,所述锅铲体(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件(30),所述温度检测件(30)与所述锅铲柄(20)内设置的控制单元(50)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实现了对煎、炒烹饪过程的准确采温目的,使得电磁炉对烹饪过程的控制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锅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可采集温度的锅铲。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其中,为了在电磁炉使用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加热功率,需要对加热锅具内的温度进行检测。
目前,电磁炉在加热过程中,主要通过在锅具锅盖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即通过温度传感器放置在锅盖上进行采温,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通过无线发射方式发给电磁炉的控制板上,控制板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线圈盘的加热功率。
然而,上述采温方式中,锅盖需盖设在锅具上时温度传感器才能对锅具内的温度进行采集,但是在实际烹煮过程中,例如在煎、炒过程中,锅盖是不盖设在锅具上的,此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是不准确的,若控制板还根据锅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功率时,往往会造成对电磁炉的控制不准确,使得烹煮过程受到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磁炉根据锅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出现控制不准确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温准确的锅铲。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铲,包括锅铲柄和锅铲体,所述锅铲体设置在所述锅铲柄的一端,所述锅铲体内设有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与所述锅铲柄内设置的控制单元相连。
通过在锅铲体内设置温度检测件,使得锅铲在煎、炒烹饪过程中使用可以准确地获得锅体内的温度,这样电磁炉根据温度检测件获得的温度便可以对煎、炒烹饪过程进行准确的控制,从而实现了电磁炉对烹饪过程准确控温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锅铲体包括锅铲下部以及盖设在所述锅铲下部上的锅铲上部,所述温度检测件位于在所述锅铲上部和所述锅铲下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锅铲下部的前端的端面为平面,这样可以增大锅铲与锅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采温更准确。
可选的,所述锅铲柄包括手柄和手柄管,其中所述手柄管的一端与所述锅铲下部相连,所述手柄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且所述温度检测件通过穿设在所述手柄管内的引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可选的,所述温度检测件外套设有铁氟龙套管,这样使得温度检测件可以耐高温,防止了高温对温度检测件的损坏。
可选的,所述锅铲下部内具有可容纳所述温度检测件的容纳槽以及可容纳所述引线的引线槽。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硅脂将所述温度检测件填埋在所述容纳槽中。
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下部以及盖设在所述手柄下部上的手柄上部,且所述控制单元夹持在所述手柄下部和所述手柄上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手柄下部和所述手柄上部之间通过螺钉或卡合方式固定相连。
可选的,所述温度检测件为负温度系数(NTC)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铲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锅铲体-10;
锅铲下部-11;
锅铲上部-12;
锅铲柄-20;
手柄管-21;
手柄-22;
手柄上部-221;
手柄下部-222;
温度检测件-30;
引线-40;
控制单元-5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铲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3所示,锅铲包括:锅铲柄20和锅铲体10,锅铲体10设置在锅铲柄20的一端,具体的,锅铲体10设在锅铲柄20的前端,锅铲体10用于在煎、炒过程中以翻拨食材,其中,为了在煎、炒等烹饪过程中及时获取锅体内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锅铲体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件30,温度检测件30与锅铲柄20内设置的控制单元50相连,温度检测件30用于检测锅体内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将温度检测件30检测到的温度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发给加热装置(例如电磁炉),加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对加热功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锅铲体10内设置温度检测件30,这样锅铲在煎、炒烹饪过程中使用时便可以获得锅体内的温度,从而避免了通过锅盖上的温度传感器对煎炒烹饪过程采温时出现采温不准确的问题,当锅铲内控制单元50将温度检测件30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电磁炉时,电磁炉根据反馈的温度可以对煎、炒烹饪过程进行准确控温的目的,实现了电磁炉对烹饪过程的准确控制。
其中,为了便于温度检测件30设置在锅铲体10内,本实施例中,锅铲体10包括锅铲下部11以及盖设在锅铲下部11上的锅铲上部12,温度检测件30位于在锅铲上部12和锅铲下部11之间,具体的,锅铲下部11内具有可容纳温度检测件30的容纳槽,安装时,首先将温度检测件30放置在容纳槽中,然后将锅铲上部12盖设在锅铲下部11上,其中,锅铲下部11与锅铲上部12之间具体可以通过卡接、焊接、螺钉等固定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锅铲使用在煎炒过程使用时,锅铲体10伸入锅体内的,当锅铲体10与锅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则锅铲体10内的温度检测件30获得的温度更接近于锅体内的实际温度,即采温更加准确,为此,为了使得温度检测件30采温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为平面,这样锅铲使用时,锅铲体10与锅体之间接触面积更大,这样温度检测件30采温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为平面具体指该锅铲使用时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为平面,其中当锅铲水平放置时,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与水平面之间是呈倾斜状态的,本实施例中,锅铲下部11的前端面与锅铲下部11的底面之间呈一定角度的,即锅铲下部11的外表面具有弯折,其中,通过将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设为平面时,使得锅铲体10的锅铲头呈尖部,从而在煎、炒过程中更加方便将食材进行翻拨。
其中,本实施例,锅铲柄20包括手柄22和手柄管21,其中手柄管21的一端与锅铲下部11相连,手柄管21的另一端与手柄22相连,手柄管21的内部为空腔,温度检测件30通过穿设在手柄管21内的引线40与控制单元50相连,即温度检测件30与控制单元50之间通过引线40连接时,引线40穿设在手柄管21中的。
其中,为了避免在烹饪过程中,高温对控制单元50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50具体设置在手柄22中,其中,为了便于控制单元50设置在手柄22中,本实施例中,手柄22包括手柄下部222以及盖设在手柄下部222上的手柄上部221,且控制单元50夹持在手柄下部222和手柄上部221之间,即手柄下部222和手柄上部221盖合时将控制单元50固定在手柄下部222和手柄上部221之间,其中,手柄下部222和手柄上部221之间具体可以通过螺钉或卡合方式固定相连。
其中,由于温度检测件30设在锅铲体10内时,为了避免高温对温度检测件30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件30外套设有铁氟龙套管,通过设置铁氟龙套管使得温度检测件30可以耐高温。
其中,由于温度检测件30在锅铲体10内设置时靠近锅铲体10的铲头处,因此,温度检测件30与控制单元50通过引线40相连,引线40也会在锅铲体10内穿设,为了便于引线40在锅铲体10内设置,本实施例中,锅铲下部11内具有可容纳引线40的引线槽。
其中,由于温度检测件30位于锅铲下部11的容纳槽中的,为了使得温度检测件30更好的采温,在容纳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导热硅脂将温度检测件30填埋在容纳槽中,安装时,首先将温度检测件30放置在容纳槽中,然后将导热硅脂填充在容纳槽中,这样通过导热硅脂的导热作用,使得温度检测件30检测到的温度更接近于锅体内的实际温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件30具体为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NTC)温度传感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锅铲,包括锅铲柄(20)和锅铲体(10),所述锅铲体(10)设置在所述锅铲柄(20)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锅铲体(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件(30),所述温度检测件(30)与所述锅铲柄(20)内设置的控制单元(50)相连;
所述锅铲体(10)包括锅铲下部(11)以及盖设在所述锅铲下部(11)上的锅铲上部(12),所述温度检测件(30)位于在所述锅铲上部(12)和所述锅铲下部(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铲下部(11)的前端的端面(111)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铲柄(20)包括手柄(22)和手柄管(21),其中所述手柄管(21)的一端与所述锅铲下部(11)相连,所述手柄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2)相连,且所述温度检测件(30)通过穿设在所述手柄管(21)内的引线(40)与所述控制单元(5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件(30)外套设有铁氟龙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铲下部(11)内具有可容纳所述温度检测件(30)的容纳槽以及可容纳所述引线(40)的引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硅脂将所述温度检测件(30)填埋在所述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2)包括手柄下部(222)以及盖设在所述手柄下部(222)上的手柄上部(221),且所述控制单元(50)夹持在所述手柄下部(222)和所述手柄上部(2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下部(222)和所述手柄上部(221)之间通过螺钉或卡合方式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件(30)为负温度系数NTC温度传感器。
CN201720601510.3U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锅铲 Active CN207912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510.3U CN207912601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锅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510.3U CN207912601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锅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2601U true CN207912601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1510.3U Active CN207912601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锅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2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1540B (zh) 锅具、电磁炉、炉具总成和信息指示方法
KR102488774B1 (ko) 걸이형 요리정보 제공기기
CN201207144Y (zh) 电加热炊具的压力与温度测控装置
CN102226539B (zh) 一种电磁炉及电磁炉的测温方法
CN105342363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CN101484053B (zh) 能够通过烹调板检测温度的烹饪物件
US20120111854A1 (en) Device for induction heating
GB2445780A (en) Electrical induction heating liquid boiling appliance
EP3821769A1 (en) Smart cookware for use on induction cooktops
CN108618562A (zh) 一种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
CN207912601U (zh) 一种锅铲
CN108347796A (zh) 一种低温烹饪用的电磁感应加热炊具
CN208388390U (zh)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CN202082979U (zh) 一种电磁炉
CN109452846A (zh) 一种可恒定控制任意温度的烹饪装置
EP2893854B1 (en) Induction cooker
US2022030769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oking appliance
CN204629618U (zh) 电磁灶能效检测装置
CN204274113U (zh) 磁共振供电的锅具
CN20743866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04494528U (zh)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CN207555665U (zh) 一种自动智能控制加热区域的凹形烹饪电磁炉
CN20398747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煮食器
CN207569935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109386853B (zh) 电磁炉炊具及其锅盖状态检测方法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