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254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2542U
CN207912542U CN201720783086.9U CN201720783086U CN207912542U CN 207912542 U CN207912542 U CN 207912542U CN 201720783086 U CN201720783086 U CN 201720783086U CN 207912542 U CN207912542 U CN 207912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undries
air
storage warehouse
sepa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30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达理
王志锋
冯江平
王帅
刘经生
严平
刘传兰
马志海
陈逸凡
刘志才
杨保民
孙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30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2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2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2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Harvested Produ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盖体,盖扣在内锅上;储存仓,用于储存待分离米料,储存仓设置有出米口,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下落;风道,设置在储存仓下方,风道的出风口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设置;第一送风装置,与风道相连接,用于向风道内送风;米仓,与内锅相连接,位于出风口下方,米仓顶部设置有进米口,米仓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低于出风口;其中,当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下落时,第一送风装置工作,向风道内送风,并由出风口吹出,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的吹向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将待分离米料中的米料经由进米口吹入米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对米料的清洁更彻底,提升了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部分烹饪器具以全自动饭煲为例,其一个重要环节是净米,目前,净米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干洗与水洗,但是如果米料中残留了大体积形状或者跟米料同等大小,但比重不一的异物,使用干洗与水洗均无法去除此类异物,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与食品卫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盖体,盖扣在内锅上;储存仓,用于储存待分离米料,储存仓设置有出米口,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下落;风道,设置在储存仓下方,风道的出风口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设置;第一送风装置,与风道相连接,用于向风道内送风;米仓,米仓顶部设置有进米口,米仓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低于出风口;其中,当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下落时,第一送风装置工作,向风道内送风,并由出风口吹出,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的吹向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将待分离米料中的米粒经由进米口吹入米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由于市面上的出售的米料内通常带有部分杂质,因此,通过向自由下落的待分离米料以不同于待分离米料下落的方向施加风力,进而在重力与风力的同时作用下使得质量不同的物质呈现不同的曲线下落轨迹,并在米粒的下落轨迹上设置米仓,并将米仓顶部设置为敞开口作为进米口,使米粒通过进米口落至米仓,再将米粒运送至内锅中,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清洗与烹饪,该技术方案基于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比重不同,实现分离米粒与杂质,使得烹饪器具对米料的清洁更彻底,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米饭的卫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可靠。
其中,优选地,出风口向水平方向出风。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杂物仓,位于米仓上方,第一杂物仓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杂物口,第一杂物仓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低于出风口;其中,第一杂物仓与米仓相分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重力与风力的双重作用下,质量轻的物体沿风力方向的位移将大于质量重的物体在风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在米仓的上方设置第一杂物仓,并将第一杂物仓顶部设置为敞开口,用于接盛轻质量的杂质,有效地避免了轻质量的杂质四处散落造成环境的污染,或落入米仓中造成米粒的二次污染,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杂物仓,位于米仓下方,朝向出米口设置有敞开的第二进杂物口;其中,出米口垂直方向的投影在第二进杂物口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重力与风力的双重作用下,质量重的物体沿风力方向的位移将小于质量轻的物体在风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在米仓的下方设置第二杂物仓,将第二杂物仓顶部敞开形成第二杂物口,第二进杂物口部分位于米仓下方,并且,出米口垂直方向的投影在第二进杂物口内,以此保证了质量重的杂物与未被风力吹入米仓中的米粒能够完全落入第二杂物仓中,有效地避免了重质量的杂质与未进入米仓中的米粒四处散落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了浪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运输装置,连接第二杂物仓与储存仓,用于将第二杂物仓中的分离后残留物运送至储存仓,进行多次分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风力吹米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造成部分米粒由于碰撞等多种原因无法进入米仓,而是进入第二杂物仓,因此,设置运输装置将第二杂物仓中的米粒与重质量杂质混合的残留物再次运输至储存仓内进行二次分离,依次类推,进行多次分离,有效地提升了烹饪器具分离米粒与杂质的可靠性,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避免了食物的浪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运输装置包括:风管,连接第二杂物仓与储存仓;第二送风装置,与风管相连接,用于将残留物输送至储存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送风装置与风管将米粒与杂质的残留物再次输送至储存仓内,该方案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并且,运输时间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运输装置包括:驱动元件,与第二杂物仓相连接,用于将第二杂物仓运输至储存仓上方,将残留物倾倒进储存仓,并将倾倒后的第二杂物仓运输回原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运输第二杂物仓,将第二杂物仓运输至顶部进行倾倒,能够保证第二杂物仓内的残留物全部进入储存仓进行第二次分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杂物仓还设置有排污口,多次分离后的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杂物仓。
在该技术方案中,经过若干次数的分离后,依然残留在第二杂物仓内的残留物,即为重质量的杂质,将重质量通过排污口排出,以避免第二杂物仓停留过多的杂质,导致过多的杂质反复进入储存仓内而影响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难度,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其中,米料分离的具体次数可以根据米料的米量来决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存仓一侧侧壁倾斜设置;出米口设置在储存仓的倾斜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倾斜面上的出米口,使得米料能够依次顺畅的由出米口滑落,有效地避免了过多米料堵塞出米口,并且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米料的流量,进而保证了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米口为至少一个窄缝,窄缝横向设置在储存仓的倾斜的侧壁上;窄缝宽度A的取值范围为,10mm≤A≤ 2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宽度在10mm至20mm之间的窄缝更适合米料的下落,保证了米料能够顺利下落,同时,避免了米料下落的流量过大而影响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米口长度大于出米口长度;第一进杂物口长度大于出米口长度;出风口长度大于出米口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进米口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长度,有效地保证了受风力作用的米粒能够全部通过进米口进入米仓;将第一进杂物口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长度,有效地保证了受风力作用的轻质量的杂质能够全部通过第一杂物口进入第一杂物仓;将出风口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长度,能够有效地保证由出米口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全部受风力作用,该技术方案有效地保证了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降低了反复多次分离的次数,进而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不包括内锅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如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中米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如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中第一杂物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如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中第二杂物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中米料的下落曲线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10储存仓,102出米口,12风道,14出风口,16米仓,162进米口,18第一杂物仓,182第一进杂物口,20第二杂物仓,202第二进杂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1。
如图1、图2与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包括内锅;盖体,盖扣在内锅上;储存仓 10,用于储存待分离米料,储存仓10设置有出米口102,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102下落;风道12,设置在储存仓10下方,风道12的出风口14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设置;第一送风装置,与风道12相连接,用于向风道12内送风;米仓16,米仓16顶部设置有进米口162,米仓16与出风口14相对设置,且低于出风口14;其中,当待分离米料由出米口102 下落时,第一送风装置工作,向风道12内送风,并由出风口14吹出,与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的吹向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将待分离米料中的米粒经由进米口162吹入米仓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由于市面上的出售的米料内通常带有部分杂质,因此,米料通常是由米粒、轻质量杂质与重质量杂质的混合体,因此,通过向自由下落的待分离米料以不同于待分离米料下落的方向施加风力,进而在重力与风力的同时作用下使得质量不同的物质呈现不同的曲线下落轨迹,并在米粒的下落轨迹上设置米仓16,并将米仓16顶部设置为敞开口作为进米口162,使米粒通过进米口162落至米仓16,再将米粒运送至内锅中,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清洗与烹饪,该技术方案基于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比重不同,实现分离米粒与杂质,使得烹饪器具1对米料的清洁更彻底,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米饭的卫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可靠。其中,优选地,出风口14向水平方向出风,第一送风装置为风机。
在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14的风速大小与米仓16的具体位置相关联,其中,风速越大,米仓16距离出风口14越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基于不同物质由于质量不同、比重不同,因而,在受到重力与不同于重力方向的风力时,下落曲线不同的,轻质量杂质下落曲线的曲率大于米粒下落曲线的曲率,重质量杂质下落曲线的曲率小于米粒下落曲线的曲率,因此,可以选择在米粒的下落曲线上设置米仓16,进而使得米粒落入米仓16中,从而实现米料的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3与图5所示,还包括:第一杂物仓18,位于米仓16上方,第一杂物仓18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杂物口182,第一杂物仓18与出风口14相对设置,且低于出风口14;其中,第一杂物仓18与米仓16相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重力与风力的双重作用下,质量轻的物体沿风力方向的位移将大于质量重的物体在风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在米仓16 的上方设置第一杂物仓18,并将第一杂物仓18顶部敞开形成第一进杂物口182,用于接盛轻质量的杂质,有效地避免了轻质量的杂质四处散落造成环境的污染,或落入米仓16中造成米粒的二次污染,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14的风速大小与第一杂物仓18的具体位置相关联,其中,风速越大,第一杂物仓18距离出风口14越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4与图5所示,还包括:第二杂物仓20,位于米仓16下方,朝向出米口102设置有敞开的第二进杂物口202;其中,出米口102垂直方向的投影在第二进杂物口 202内。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重力与风力的双重作用下,质量重的物体沿风力方向的位移将小于质量轻的物体在风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在米仓16 的下方设置第二杂物仓20,将第二杂物仓20顶部敞开形成第二进杂物口202,第二杂物口部分位于米仓16下方,并且,出米口102垂直方向的投影在第二进杂物口202内,以此保证了质量重的杂物与未被风力吹入米仓 16中的米粒能够完全落入第二杂物仓20中,有效地避免了重质量的杂质与未进入米仓16中的米粒四处散落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了浪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优选地,出风口14设置在第二杂物仓20 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的方向,风力方向为水平方向,因此,轻质量杂质由于质量轻所受的重力小于米粒所收的重力,其下落曲线的曲率大于米粒的下落曲线曲率,而重质量杂质由于质量重所受的重力大于米粒所收的重力,其下落曲线曲率小于米粒的下落曲线曲率,因此,如图1所述,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杂物仓、米仓以及第二杂物仓,能够实现轻质量杂质落入第一杂物仓,米粒落入米仓,重质量杂物则落入第二杂物仓,从而实现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运输装置,连接第二杂物仓20与储存仓10,用于将第二杂物仓20中的分离后残留物运送至储存仓10,进行多次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风力吹米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造成部分米粒由于碰撞等多种原因无法进入米仓16,而是进入第二杂物仓20,因此,设置运输装置将第二杂物仓20中的米粒与重质量杂质混合的残留物再次运输至储存仓10内进行二次分离,依次类推,进行多次分离,有效地提升了烹饪器具1分离米粒与杂质的可靠性,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避免了食物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运输装置包括:风管,连接第二杂物仓20与储存仓10;第二送风装置,与风管相连接,用于将残留物输送至储存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送风装置与风管将米粒与杂质的残留物再次输送至储存仓10内,该方案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并且,运输时间短。
其中,优选地,第二送风装置为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运输装置包括:驱动元件,与第二杂物仓20相连接,用于将第二杂物仓20运输至储存仓10上方,将残留物倾倒进储存仓10,并将倾倒后的第二杂物仓20运输回原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运输第二杂物仓20,将第二杂物仓20运输至顶部进行倾倒,能够保证第二杂物仓20内的残留物全部进入储存仓10进行第二次分离。
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第二杂物仓20与储存仓10相互置换等其他方式,实现米料的多次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杂物仓20还设置有排污口,多次分离后的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杂物仓。
在该实施例中,经过若干次数的分离后,依然残留在第二杂物仓20内的残留物,即为重质量的杂质,将重质量通过排污口排出,以避免第二杂物仓20停留过多的杂质,导致过多的杂质反复进入储存仓10内而影响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难度,保证了米粒与杂质的分离效果。其中,米料分离的具体次数可以根据米料的米量来决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杂物仓20的排污方式,也可以是翻转倾倒等其他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储存仓10一侧侧壁倾斜设置;出米口102设置在储存仓10的倾斜的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倾斜面上的出米口102,使得米料能够依次顺畅的由出米口102滑落,有效地避免了过多米料堵塞出米口102,并且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米料的流量,进而保证了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出米口102设置在储存仓10的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出米口102为至少一个窄缝,窄缝横向设置在储存仓10的倾斜的侧壁上;窄缝宽度A 的取值范围为,10mm≤A≤20mm。
在该实施例中,宽度在10mm至20mm之间的窄缝更适合米料的下落,保证了米料能够顺利下落,同时,避免了米料下落的流量过大而影响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其中,优选地,可以将窄缝宽度设置为活动值,进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米料采用不同的宽度,例如:针对大米采用10mm宽度的窄缝,针对红豆采用20mm宽度的窄缝等。
具体地,在储存仓10的侧壁上设置窄缝,在在该侧壁上覆盖一张带有窄缝的可活动板材,进而可以根据板材的活动调节窄缝的暴露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进米口162长度大于出米口 102长度;第一进杂物口182长度大于出米口102长度;出风口14长度大于出米口102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将进米口162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102长度,有效地保证了受风力作用的米粒能够全部通过进米口162进入米仓16;将第一进杂物口182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102长度,有效地保证了受风力作用的轻质量的杂质能够全部通过第一杂物口进入第一杂物仓18;将出风口14 长度设置为大于出米口102长度,能够有效地保证由出米口102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全部受风力作用,该技术方案有效地保证了米料与杂质的分离效果,降低了反复多次分离的次数,进而节约了能源。
在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内锅设置在锅体内,而为了保证内锅的清洗方便,内锅与锅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其中,米仓、第一杂物仓、第二杂物仓可以设置在锅体上,或独立设置形成独立的米料筛选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由于市面上的出售的米料内通常带有部分杂质,因此,米料通常是由米粒、轻质量杂质与重质量杂质的混合体,因此,通过向自由下落的待分离米料以不同于待分离米料下落的方向施加风力,进而在重力与风力的同时作用下使得质量不同的物质呈现不同的曲线下落轨迹,并在米粒的下落轨迹上设置米仓16,并将米仓 16顶部设置为敞开口作为进米口162,使米粒通过进米口162落至米仓16,在将米粒运送至内锅中,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清洗与烹饪,该技术方案基于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比重不同,实现分离米粒与杂质,使得烹饪器具1 对米料的清洁更彻底,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米饭的卫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可靠。其中,优选地,出风口14向水平方向出风。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
盖体,盖扣在所述内锅上;
储存仓,用于储存待分离米料,所述储存仓设置有出米口,所述待分离米料由所述出米口下落;
风道,设置在所述储存仓下方,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设置;
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风道相连接,用于向所述风道内送风;
米仓,所述米仓顶部设置有进米口,所述米仓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低于所述出风口;
其中,当所述待分离米料由所述出米口下落时,所述第一送风装置工作,向所述风道内送风,并由所述出风口吹出,与所述待分离米料下落方向成角度的吹向下落的待分离米料,将所述待分离米料中的米料经由所述进米口吹入所述米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杂物仓,位于所述米仓上方,所述第一杂物仓顶部敞开有第一进杂物口,所述第一杂物仓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低于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杂物仓与所述米仓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杂物仓,位于所述米仓下方,朝向所述出米口设置有敞开的第二进杂物口;
其中,所述出米口垂直方向的投影在所述第二进杂物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运输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杂物仓与所述储存仓,用于将所述第二杂物仓中的分离后残留物运送至所述储存仓,进行多次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风管,连接所述第二杂物仓与所述储存仓;
第二送风装置,与所述风管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残留物输送至所述储存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杂物仓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杂物仓运输至所述储存仓上方,将所述残留物倾倒进所述储存仓,并将倾倒后的所述第二杂物仓运输回原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杂物仓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多次分离后的残留物通过所述排污口排出所述杂物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仓一侧侧壁倾斜设置;
所述出米口设置在所述储存仓的倾斜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米口为至少一个窄缝,所述窄缝横向设置在所述储存仓的倾斜的侧壁上;
所述窄缝宽度A的取值范围为,10mm≤A≤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米口长度大于所述出米口长度;
所述第一进杂物口长度大于所述出米口长度;
所述出风口长度大于所述出米口长度。
CN201720783086.9U 2017-06-30 2017-06-3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912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086.9U CN20791254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086.9U CN20791254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2542U true CN207912542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3086.9U Active CN20791254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2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84312U (zh) 一种红瓜子分级筛选装置
CN110449236A (zh) 一种具有垃圾分类功能的粉碎烘干一体化装置
KR20160145370A (ko) 곤충용 선별장치
CN207912542U (zh) 烹饪器具
CN203944568U (zh) 环保型多层次粮食除杂设备
CN104384105A (zh) 茶叶筛选装置
CN104096681B (zh) 干燥杀菌涡旋筛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14089B (zh) 枸杞多级分离系统
CN110508486A (zh) 一种胶囊风选装置
CN109222156A (zh) 一种蔬菜深加工的二级脱水烘干系统及其深加工方法
CN207086331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吹风分选装置
CN109539754A (zh) 一种基于重力除尘的粮食烘干系统
CN105312235B (zh) 环保型多层次粮食除杂设备
CN204842202U (zh) 坚果灭菌筛选生产系统
CN108100516A (zh) 一种分类垃圾处理箱
CN210187723U (zh) 一种普洱茶除尘分筛设备
CN204892364U (zh) 坚果初选系统
CN207857366U (zh) 一种茶叶风选机
CN109317267B (zh) 大米研磨设备
CN209287719U (zh) 一种胶囊剔废装置
CN104984909A (zh) 坚果初选系统和筛选坚果的方法
CN104996557A (zh) 坚果灭菌筛选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US1515776A (en) Grain separator and cleaner
CN218890829U (zh) 一种空谷筛分机
CN105834111A (zh) 物料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