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4659U -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4659U
CN207904659U CN201820160512.8U CN201820160512U CN207904659U CN 207904659 U CN207904659 U CN 207904659U CN 201820160512 U CN201820160512 U CN 201820160512U CN 207904659 U CN207904659 U CN 207904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crewed
connection member
tra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05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605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4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4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465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包括:螺母接头,其嵌装于管桩的端部;扣筒,与所述螺母接头旋接;下连接杆,其下端部伸入所述螺母接头内且与所述扣筒相卡接;上连接杆,其上端部与轨道梁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以及一旋接件,其两端部分别旋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上端部和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部。此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以调整自身装配长度的方式间接实现轨道梁支撑板相对于管桩顶部的安装高度调节,从而解决轨道梁铺设高度不便调整的问题,进而提高轨面铺设的平顺性。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背景技术
桩基通常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无论是低承台桩基还是高承台桩基,对于轨道或建筑施工作业来讲,桩基施工都是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
在桩基施工作业过程中通常难以保证各桩身高度齐平。并且,由于轨道项目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时间,针对冻土、松软厚土层等地质情况复杂的桩基施工区域,即使将各桩身施工到大致同一高度,各管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保证轨面的平顺性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必须要尽可能减小桩基的沉降幅度。
为了减小或防止桩基沉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4250U)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铁路低矮路堤深厚软土地基的桩基桩身,该桩基包括位于路堤核心受力区外的复合地基,该路堤核心受力区为无砟轨道支撑层两侧45°扩散角范围内下面区域,该复合地基顶面设有碎石垫层,该碎石垫层中间还设有土工格栅,位于路堤核心受力区内设有钻孔灌注桩,该钻孔灌注桩桩顶上设有钢筋混凝土连续薄板梁。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455724U)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此种一体化结构至少包括轨枕嵌入式支撑板,该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上端面嵌设有二并行的预制轨枕块,该预制轨枕块上设置有轨道结构用钢轨及扣件;该轨枕嵌入式支撑板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该预制轨枕块的防迷流钢筋,该轨枕嵌入式支撑板内还设置有板用钢筋;该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中部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跨中支撑梁,该跨中支撑梁下方的软土区设置有用于支撑该跨中支撑梁的跨中预制桩;该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的下部设置有跨端支撑梁,该跨端支撑梁下部的软土区设置有用于支撑该跨端支撑梁的跨端预制桩;该跨中支撑梁和该跨端支撑梁内分别设置有跨中梁用钢筋和跨端梁用钢筋;该跨中梁用钢筋与该板用钢筋交错设置。
上述的桩基桩身结构和用于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桩基的沉降程度,但对于已经发生沉降的桩基,并未给出较好的梁架安装高度调整方式。若直接在未调整顶部高度的桩身上架设梁架,则无法保证轨面或路基的平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桩身沉降导致轨道梁安装高度不便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具有如下结构,包括:螺母接头、扣筒、下连接杆、上连接杆以及一旋接件。其中,螺母接头嵌装于管桩的端部,扣筒与该螺母接头旋接,下连接杆的下端部伸入该螺母接头内且与该扣筒相卡接;上连接杆的上端部与轨道梁支承板可拆卸连接;以及旋接件两端部分别旋接该下连接杆的上端部和该上连杆的下端部。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该旋接件为双螺纹螺母。其中,该双螺纹螺母具有轴向对齐的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且该上螺纹孔和该下螺纹孔的旋向相反;该上连接杆具有匹配该上螺纹孔的下螺纹段,且该下连接杆具有匹配该下螺纹孔的上螺纹段。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螺母,该第一紧固螺母与该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该上连接杆为螺杆,且该上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接该轨道梁支承板开设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螺母,该第二紧固螺母与该螺杆旋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所述扣筒包含一筒体和若干卡片;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设置匹配所述螺母接头的外螺纹;若干卡片均布于所述筒体一端部并沿所述筒体轴向延伸,且若干所述卡片在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上逐渐相互聚拢形成具有径向伸缩性的卡接部。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该下连接杆的下端部具有插接头,且该插接头具有圆弧状导向面;该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与该插接头之间由渐细变径段衔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该插接头和该渐细变径段之间形成一卡台,该卡台与该卡接部相卡接;并且,该卡台的外缘向该筒体方向凸起。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其中,该第一紧固螺母与该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该第二紧固螺母与该上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该上连接杆的上螺纹段和该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螺纹规格相同,且该第一紧固螺母和该第二紧固螺母规格相同。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还具有如下结构:所述旋接件为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上部螺纹旋向与所述双头螺杆的下部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和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双头螺杆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采用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分别连接轨道梁支撑板和顶部高度不一的管桩,且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采用旋接件双向旋接。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在只需旋拧旋接件即可同时双向调整旋接件与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旋接长度,即以调整轨道用连接结构件自身装配长度的方式间接实现轨道梁支撑板相对于管桩顶部的安装高度调节,从而解决轨道梁铺设高度不便小幅调整的问题,进而提高轨面铺设的平顺性。
另外,若干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均布于管桩顶部,因此,还能在同一根管桩的顶部通过调整个别轨道用连接结构件的整体长度以调整轨道梁支撑板的水平度,即在保证轨道梁支撑板安装高度的同时保证轨道梁支撑板的水平度,从而保证轨道梁支撑板和轨道梁上底部安装板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字母A对应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的装配图;
图4是实施例中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的爆炸分解图;
图5是实施例中旋接件的轴线半剖示意图;
图6是下连接杆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100、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200、管桩;
300、轨道梁支撑板;301、螺纹孔;
400、轨道梁;
401、底部安装板;
1、螺母接头;
2、扣筒;21、筒体;22、卡片;
3、下连接杆;31、上螺纹段;32、渐细变径段;33、插接头;34、卡台;341、外缘;331、圆弧状导向面;
4、上连接杆;
5、旋接件;51、上螺纹孔;52、下螺纹孔;
6、第一紧固螺母;
7、第二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沿轨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梁400具有金属材质制成的底部安装板401,且底部安装板401与金属材质制成的轨道梁支撑板300焊接固定或由紧固件锁紧连接。若干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均匀分布于管桩200的顶部以连接轨道梁支撑板300。
如图2至图4所示,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包括:一螺母接头1、一扣筒2、一下连接杆3、一上连接杆4、一旋接件5、第一紧固螺母6以及第二紧固螺母7。其中,螺母接头1嵌装于管桩200的端部,且螺母接头1由嵌设于管桩200内的刚性棒材(如钢棒)张紧固定,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满足螺母接头1的抗拔和抗压性能。
如图2和图5所示,旋接件5的两端部分别旋接下连接杆3的上端部和上连接杆4的下端部。本实施例中,旋接件5优选为双螺纹螺母,该双螺纹螺母具有轴向对齐的上螺纹孔51和下螺纹孔52。
优选的,旋接件5的上螺纹孔51和下螺纹孔52的旋向相反,这样的结构设计,只需旋拧双螺纹螺母即可同时双向调整双螺纹螺母与上连接杆4、下连接杆3的旋接长度。更为优选的,旋接件5的上螺纹孔51和下螺纹孔52相连通,且旋接件5的上螺纹孔51和下螺纹孔52的规格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简化了双螺纹螺母、上连接杆4以及下连接杆3的制造工艺,还能保证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的连接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连接杆4的下螺纹段匹配旋接件5的上螺纹孔51,且上连接杆4的上端部与轨道梁支撑板30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4优选为螺杆,螺杆的上螺纹段旋接轨道梁支撑板300开设的螺纹孔301,即上连接杆4的上螺纹段与下螺纹段连成一整体。螺杆状的上连接杆4能够两端分别旋接轨道梁支撑板300和旋接件5。
如图2和图4所示,扣筒2包含一筒体21和若干卡片22,若干卡片22均布于筒体21的一端部且沿筒体21轴向延伸。筒体21的外圆周面设置匹配螺母接头1的外螺纹,即扣筒2与螺母接头1旋接。并且,若干卡片22在远离筒体21的方向上逐渐相互聚拢形成具有径向伸缩性的卡接部。筒体21的顶端内部设置非圆面安装部,这样可以通过内扳手旋紧于螺母接头1。当然,也可在筒体21的顶端外部设置非圆面安装部,这样可以通过外扳手旋紧于螺母接头1。
如图2和图4所示,下连接杆3的下端部伸入螺母接头1内且与扣筒2相卡接;具体的,下连接杆3沿轴向依次包含上螺纹段31、渐细变径段32以及插接头33,下连接杆3的下端部为插接头33,下连接杆3的上螺纹段31与插接头33之间由渐细变径段32衔接,且下连接杆3的上螺纹段31匹配旋接件5的下螺纹孔52。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较为关键的是,插接头33和渐细变径段32之间形成一卡台34,卡台34与卡接部相卡接。并且,卡台34的外缘341向筒体21方向凸起,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防止卡片22沿扣筒2的径向脱离出卡台34,从而保证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如图4所示,插接头33具有圆弧状导向面331,此种导向结构设计便于下连接杆3和扣筒2的装配。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紧固螺母6与下连接杆3的上螺纹段31旋合,第二紧固螺母7与上连接杆4的上螺纹段旋合。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在轨道梁支撑板300安装高度位置调整到位后,能够将下连接杆3锁紧固定至管桩200端面,且将上连接杆4锁紧固定至轨道梁支撑板300,从而可防止后续施工中轨道梁支撑板300的安装高度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4的上螺纹段和下连接杆3的上螺纹段螺纹规格相同,且第一紧固螺母6和第二紧固螺母7规格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通用性需求,提高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的生产、储备、运输管理能力。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还可以只包含第二紧固螺母7,第二紧固螺母7与螺杆旋接;轨道用连接结构件100也可以只包含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紧固螺母6与下连接杆3的上螺纹段31旋合。即在只有一个紧固螺母的情况下也能部分满足设计需求。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中,旋接件、上、下连接杆的结构也可相应变形,例如:旋接件还可以是双头螺杆,双头螺杆的上部螺纹旋向与双头螺杆的下部螺纹旋向相反,且上连接杆的底端和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与双头螺杆匹配的内螺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或等同替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母接头,其嵌装于管桩的端部;
扣筒,与所述螺母接头旋接;
下连接杆,其下端部伸入所述螺母接头内且与所述扣筒相卡接;
上连接杆,其上端部与轨道梁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以及
一旋接件,其两端部分别旋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上端部和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件为双螺纹螺母;
其中,所述双螺纹螺母具有轴向对齐的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且所述上螺纹孔和所述下螺纹孔的旋向相反;
所述上连接杆具有匹配所述上螺纹孔的下螺纹段,且所述下连接杆具有匹配所述下螺纹孔的上螺纹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为螺杆,且所述上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接所述轨道梁支撑板开设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螺杆旋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筒包含一筒体和若干卡片;
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设置匹配所述螺母接头的外螺纹;
若干卡片均布于所述筒体一端部并沿所述筒体轴向延伸,且若干所述卡片在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上逐渐相互聚拢形成具有径向伸缩性的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部具有插接头,且所述插接头具有圆弧状导向面;
所述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与所述插接头之间由渐细变径段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和所述渐细变径段之间形成一卡台,所述卡台与所述卡接部相卡接;
并且,所述卡台的外缘向所述筒体方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
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下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上连接杆的上螺纹段旋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用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件为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上部螺纹旋向与所述双头螺杆的下部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和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双头螺杆匹配的内螺纹。
CN201820160512.8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04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0512.8U CN2079046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0512.8U CN2079046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4659U true CN207904659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051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046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46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8566A (zh) * 2018-01-31 2018-06-05 周兆弟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8566A (zh) * 2018-01-31 2018-06-05 周兆弟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CN108118566B (zh) * 2018-01-31 2021-05-18 周兆弟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7201U (zh) 一种锚杆微型桩多级支护结构
CN106192646B (zh) 公路隧道行车减振降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20020073876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elevated
CN102418319A (zh) 预制装配式箱涵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04659U (zh)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CN108118566A (zh) 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CN108166337B (zh) 一种高差可调式轨道基础结构
WO2018040228A1 (zh) 场地基础、模块化塑胶场地
CN110284420A (zh) 易于震后修复的自复位全预制桥墩-承台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0507176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CN108360570A (zh) 沥青路面检查井升井施工方法
CN208167418U (zh) 一种高差可调式轨道基础结构
CN107476319A (zh) 山区陡坡地段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CN110952530A (zh) 用于软土地基的碎石桩
CN108316061A (zh) 一种轨道梁安装方法及其轨道基础施工方法
CN206127789U (zh) 公路隧道行车减振降噪结构
CN205839483U (zh) 曲线轨道
CN213804960U (zh) 一种涵洞加固器
CN210370668U (zh) 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地表加固结构
CN113863353A (zh) 装配式桩板结构路基三向高强度螺栓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207879353U (zh) 一种盾构隧道内无损可复用走行轨支架
CN209066195U (zh) 铁路高填方路堤竖向中隔板式箱型结构
CN110468631A (zh) 具有cfg桩和钢筋混凝土箱式路基结构的交通线路
CN213867146U (zh) 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
CN207760667U (zh) 一种梁架高差调整构件、桩基连接结构及轨道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5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5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