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3816U -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3816U
CN207893816U CN201721610355.8U CN201721610355U CN207893816U CN 207893816 U CN207893816 U CN 207893816U CN 201721610355 U CN201721610355 U CN 201721610355U CN 207893816 U CN207893816 U CN 20789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shell
smoke
exhaust ventilator
coanda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0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林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0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装配有外壳,通过外壳,烟机主体形成以外壳边缘为界的内部低压区域,外壳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高压区域,油烟仅在外部高压区域范围内、沿外壳的外表面移动并通过外壳外表面开设的进风口组被吸入烟机主体内部的风道,油烟在进入进风口组之前不进入任何低压区域,外壳由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该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对抽油烟机重新设计,使油烟接触外壳后,能够附着外壳外表面由下至上流动,不用担心油烟外溢或漏吸,同时,油烟吸附的效果更加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油烟机多为平面或斜面式,平面结构对油烟进行吸附的效果并不好,吸附强度主要依赖于抽油烟机内部的风机功率大小,并没有根据空气动力学对烟机进行合理的设计。
当产生的油烟量较大,且风机功率不能达到将油烟完全吸附时,油烟会造成溢出或漏吸,导致油烟弥漫在外部空气中,影响厨房内部空气质量。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该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对抽油烟机重新设计,使油烟接触外壳后,能够附着外壳外表面由下至上流动,不用担心油烟外溢或漏吸,同时,油烟吸附的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装配有外壳,通过所述外壳,烟机主体形成以外壳边缘为界的内部低压区域,外壳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高压区域;
油烟仅在外部高压区域范围内、沿外壳的外表面移动并通过外壳外表面开设的进风口组被吸入烟机主体内部的风道,油烟在进入进风口组之前不进入任何低压区域;
所述抽风组件设置有蜗壳,所述蜗壳内部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转动装配有风轮,电机转轴垂直于水平面。
具体而言的,所述外壳由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
n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Si、...、 Sn-1
优选的,所述烟机主体内部装配有抽风组件,抽风组件的进气口通过清洁进风道与进风口组连通,烟机主体顶部的排烟道通过油烟进风道也连通进风口组;
连通清洁进风道的进风口组为清洁进风口组,连通油烟进风道的进风口组为油烟进风口组。
具体而言的,所述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进一步的,进风面分别与其他相邻的进风面相接且在两个进风面临接处形成夹角α,且0°<α<360°;或者
形成弧形过渡连接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进风面分别与其他相邻的进风面相接且在两个进风面临接处形成夹角α,且10°<α≤180°;或者
形成弧形过渡连接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烟机主体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具体而言的,所述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烟机主体内部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所述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 P0(0,0,0)、P1(X1,Y1,Z1)、……、Pi(Xi,Yi,Zi)、……、Pn-1 (Xn-1,Yn-1,Zn-1),P0(0,0,0)≠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进风面均可拆卸式装配有油烟粒子吸附层。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内部装配有浸润缓释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对抽油烟机重新设计,使油烟接触外壳后,能够附着外壳外表面由下至上流动,不用担心油烟外溢或漏吸,同时,油烟吸附的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风面间夹角α的示意图。
从图1至图3中,包括:
1、烟机主体;
2、外壳;
21、进风面;
3、进风口组;
31、清洁进风口组,32、油烟进风口组;
4、低压区域;
5、高压区域;
6、风道;
61、清洁进风道,62、油烟进风道;
7、抽风组件;
71、蜗壳,72、电机,73、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1,烟机主体1装配有外壳2,通过外壳2,烟机主体1形成以外壳2边缘为界的内部低压区域4,外壳2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高压区域5。
外部油烟产生区域为高压区域5,烟机主体1内部为低压区域 4,根据大气压强的原理,高压区域5的气体会向低压区域4流动,因此可以将外部油烟抽取至烟机主体1内部。
油烟仅在外部高压区域5范围内、沿外壳2的外表面移动并通过外壳2外表面开设的进风口组3被吸入烟机主体1内部的风道6,油烟在进入进风口组3之前不进入任何低压区域4。
外壳2是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设计的,油烟在接触外壳2后,能够附着外壳2的外壁面由下至上流动,最终被相应的进风口组3 吸入。
外壳2由n个进风面21拼接构成,每个进风面21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3,具体如下:
n个进风面21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3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 Si、...、Sn-1
进风面21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21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21为无缝拼接。
进风面21分别与其他相邻的进风面21相接且在两个进风面 21临接处形成夹角α,且0°<α<360°;或者
形成弧形过渡连接的至少一种。
当α为120°时,外壳2所形成的康达效应的效果最好。
根据进风面21的结构不同所拼成的外壳2形状也不相同,外壳2整体的形状可以为规则的曲面形状或不规则的曲面形状,具体设计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外壳2为球形、多面体、椭球形或不规则曲面形状。
烟机主体1内部装配有抽风组件7,抽风组件7的进气口通过清洁进风道61与进风口组3连通,烟机主体1顶部的排烟道通过油烟进风道62也连通进风口组3。
抽风组件7设置有蜗壳71,蜗壳71内部装配有电机72,电机72的转子转动装配有风轮73,电机72转轴垂直于水平面。
该实施例中的风轮73装配在排烟道内部,且风轮73的叶片所在面平行于水平面。
定义连通清洁进风道61的进风口组3为清洁进风口组31,连通油烟进风道62的进风口组3为油烟进风口组32。
清洁进风口组31吸入的是外部高压区域5内的清新空气,油烟进风口组32吸附的是外部高压区域5的油烟气体。
由于清洁进风口组31和油烟进风口组32相互独立,而油烟通过油烟进风道62直接连通排烟道,油烟是通过清洁进风口吸入的清洁空气产生的气流,将油烟进风道62内的油烟抽取至排烟道内排出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对抽油烟机重新设计,使油烟接触外壳2后,能够附着外壳2外表面由下至上流动,不用担心油烟外溢或漏吸,同时,油烟吸附的效果更加明显。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外壳2不局限于个别形状或结构,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壳2不带有任何罩设结构。
烟机主体1还设置有外壳2,外壳2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外壳2所有的外表面均可作为引导面,且该外壳2不含有平面、斜平面或非平面等任意一种的罩设于灶台上方的平台式结构。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3位于外壳2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油烟产生后,油烟会沿着外壳2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位置设置的进风口组3吸入烟机主体1内部的风道6。
在此说明,上述提及的罩设区域,是指烟机外壳2形成的拢烟区域,烟机下方的炉灶所产生的烟雾因为罩设区域的原因,主要进入拢烟区域,并通过设置于罩设区域上方的进风口吸入风道 6,最后从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油烟机,外壳2的作用不是为了形成拢烟区域,而是形成油烟移动的附着引导面,油烟不是聚拢到外壳2 所形成的空间内再被吸走,而是让油烟沿着外壳2表面自下而上移动,并被附近的进风口组3吸入风道6。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非罩设区域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罩设区域而言的,本实用新型的非罩设区域指的是不以拢聚油烟为目的的外壳2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设计的外壳2不设有类似罩体的结构,也不存在罩设区域,减小空间占有面积,同时,油烟会附着外壳2的外表面流动,最终被不同位置的进风口组3吸入烟机内部并排出,加强油烟的吸附效果,提高外壳2外表面的利用率。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一个进风口组3是与同一条风道6的同一端部连通的进风口都视为一个进风口组3。
针对于在风道6端部装配有类似过滤网或其他能够将该端部分割成多口形式的结构,不视为存在多个进风口组3。
外壳2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3,每个进风口组3分别与烟机主体1内部风道6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3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进风口组3可装配于外壳2外表面任何位置,该实施例采用三维建模的形式对进风口组3的位置进行详解,具体如下:
每个进风口组3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3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n个进风口组3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 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 ≠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该实施例中的进风口组3不全处于同一平面上,至少有一个进风口组3与其他进风口组3纵轴的坐标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进风口组3设计位置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位置开设进风口组3,以达到立体吸附的效果,同时进风口组3设置的数量越多,油烟吸附的效果越明显。
实施例4。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实施例中,对外壳2表面和风道6内部沉积的油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每一个进风面21均可拆卸式装配有油烟粒子吸附层。
使用前将油烟粒子吸附层粘贴在各个进风面21上,以备使用。
长时间使用后,大量的油烟粒子会被吸附至风道6内部并排出烟机主体1外,而部分油烟粒子附着于油烟粒子吸附层表面。
为了不影响使用,可以定期对抽烟粒子吸附层进行更换。
该实施例还对风道6内部产生的油垢进行处理。
风道6内部装配有浸润缓释释放装置。
浸润缓释释放装置能够向风道6的内壁面释放浸润缓释剂,而浸润缓释剂能够有效的分解附着风道6内壁的油垢。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通过油烟粒子吸附层和浸润缓释释放装置能够有效的除去外壳2表面及风道6内部产生的油垢,清洗起来更加方便,使用更加便捷。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装配有外壳,外壳内部装配有抽风组件,通过所述外壳,烟机主体形成以外壳边缘为界的内部低压区域,外壳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高压区域;
油烟仅在外部高压区域范围内、沿外壳的外表面移动并通过外壳外表面开设的进风口组被吸入烟机主体内部的风道,油烟在进入进风口组之前不进入任何低压区域;
所述抽风组件设置有蜗壳,所述蜗壳内部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转动装配有风轮,电机转轴垂直于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
n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Si、...、Sn-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组件的进气口通过清洁进风道与进风口组连通,烟机主体顶部的排烟道通过油烟进风道也连通进风口组;
连通清洁进风道的进风口组为清洁进风口组,连通油烟进风道的进风口组为油烟进风口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风面分别与其他相邻的进风面相接且在两个进风面临接处形成夹角α,且0°<α<360°;或者
形成弧形过渡连接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风面分别与其他相邻的进风面相接且在两个进风面临接处形成夹角α,且10°<α≤180°;或者
形成弧形过渡连接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机主体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烟机主体内部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P0(0,0,0);
所述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进风面均可拆卸式装配有油烟粒子吸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部装配有浸润缓释释放装置。
CN201721610355.8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Active CN20789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355.8U CN207893816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355.8U CN207893816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3816U true CN207893816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0355.8U Active CN207893816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3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005A (zh) * 2019-05-07 2019-09-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cae模型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005A (zh) * 2019-05-07 2019-09-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cae模型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6415A (zh) 一种环绕式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107726414A (zh)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N107726409A (zh) 一种高效率非平面油烟机
CN107763700A (zh) 一种非平面结构的抽油烟机
CN207893816U (zh)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107781882A (zh)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107726410A (zh) 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
CN209354184U (zh) 隧道除尘装置
CN207471635U (zh) 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
CN207797162U (zh) 一种非平面结构的抽油烟机
CN107796033A (zh) 一种防止风机内部污染的抽油烟机
CN207471638U (zh) 一种无罩体结构的抽油烟机外壳
CN207797163U (zh) 一种高效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207865478U (zh)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N20789381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无罩体式抽油烟机
CN207471634U (zh) 一种带有平面吸附油烟且无罩设区域外壳的抽油烟机
CN209706261U (zh) 一种降温除尘排风系统
CN207936155U (zh) 一种防止风机内部污染的抽油烟机
CN207865480U (zh) 一种具有卷吸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108061325B (zh) 一种多角度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107726412B (zh) 一种游泳圈型侧吸式抽油烟机
CN107816742B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208332369U (zh) 一种游泳圈式抽油烟机
CN207865479U (zh) 一种可部分拆卸式无罩体结构抽油烟机
CN107806660B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无罩体式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