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5478U -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5478U
CN207865478U CN201721610014.0U CN201721610014U CN207865478U CN 207865478 U CN207865478 U CN 207865478U CN 201721610014 U CN201721610014 U CN 201721610014U CN 207865478 U CN207865478 U CN 207865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smoke
inlet group
wind wheel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00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00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5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5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547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内部装配有轴流式抽风组件,抽风组件的进气口所在平面L平行于出气口所在平面P,抽风组件包括蜗壳,蜗壳的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出、进气口,蜗壳内部装配有电机,电机的转子端转动装配叶片,叶片中心点所在的平面M分别平行于平面L和平面P,进气口通过风道与烟机主体的进风口组连通,出气口连通烟机主体顶部的排烟道,进风口组设有多个,且进风口组包括清洁进风口组和油烟进风口组。该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时,该轴流式风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将油烟通入风轮内部,可直接将油烟排出,保持风轮内部清洁,延长风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油烟机使用的风轮大多为离心式,离心式风轮结构复杂,拆装困难,使用离心式风轮作为抽油烟机的主要抽风部件时,由于风轮在吸烟过程中,内部通入大量油烟,导致油垢附着风轮叶片和其他零部件,影响正常使用,降低了风轮的工作效率。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该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时,该轴流式风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将油烟通入风轮内部,可直接将油烟排出,保持风轮内部清洁,延长风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所述烟机主体内部装配有轴流式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的进气口所在平面L平行于出气口所在平面P。
具体而言的,所述抽风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出、进气口,所述蜗壳内部装配有电机,电机的转子端转动装配叶片,所述叶片中心点所在的平面M分别平行于平面L和平面P。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通过风道与烟机主体的进风口组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烟机主体顶部的排烟道。
具体而言的,进风口组设有多个,且进风口组包括清洁进风口组和油烟进风口组。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组件的装配高度不大于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的竖直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距烟机主体最低点所在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h,所述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距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 H,满足H>h,且h、H均为自然数。
优选的,所述清洁、油烟进风口组对应连通有上、下进风道,所述上进风道的端部分别连通清洁进风口组和进气口,所述下进风道的端部分别连通油烟进风口组和排烟道。
进一步的,所述烟机主体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具体而言的,所述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烟机主体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所述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 P0(0,0,0)、P1(X1,Y1,Z1)、……、Pi(Xi,Yi,Zi)、……、Pn-1 (Xn-1,Yn-1,Zn-1),P0(0,0,0)≠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优选的,所述烟机主体还设置有n个进风面,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所述外壳,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
n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Si、...、 Sn-1
所述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时,该轴流式风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将油烟通入风轮内部,可直接将油烟排出,保持风轮内部清洁,延长风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抽风组件与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装配高度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抽风组件装配高度低于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装配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进风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从图1至图5中,包括:
1、烟机主体;
11、外壳;
2、抽风组件;
21、进气口,22、出气口,23、蜗壳,24、电机,25、叶片;
3、风道;
31、上进风道,32、下进风道;
4、进风口组;
41、清洁进风口组,42、油烟进风口组;
5、排烟道;
6、进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1,烟机主体1内部装配有轴流式抽风组件2,抽风组件2 的进气口21所在平面L平行于出气口22所在平面P。
轴流式抽风组件2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相互平行,抽风组件2内部为直流道的通腔。
抽风组件2内部装配具体如下:
抽风组件2包括蜗壳23,蜗壳23的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出、进气口21。
为了提高抽风组件2整体的抽风效果,蜗壳23开设有一个出气口22和多个进气口21。
采用多进气口21进气,增大出气口22处形成的气流强度,在烟机主体1内部形成明显的气压差。
蜗壳23内部还装配有电机24,电机24的转子端转动装配叶片25。
叶片25中心点所在的平面M分别平行于平面L和平面P。
叶片25呈水平状态装配于蜗壳23的内部,直接将进气口21 处的空气抽取至出气口22并排出。
该实施例中的进风口组4设有多个,有效地增强了抽油烟机的油烟吸附效果。
根据进风口组4开设的位置不同,将进风口组4分为清洁进风口组41和油烟进风口组42。
清洁进风口组41位于烟机主体1的上部,油烟进风口组42 则位于烟机主体1的中下部。
清洁进风口组41距油烟源距离较远,吸入的油烟量较少,可称之为清洁进风口组4。
油烟进风口组42距油烟源距离较近,吸入的油烟量较多,可称之为油烟进风口组4。
为了保证抽风组件2出气口22处的气流强度,使清洁进风口组41处的清洁空气相对容易流入上进风道31的内部。
使抽风组件2的装配高度不大于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41的竖直高度。
通过抽风组件2驱动,抽风组件2的内外部形成的气压差越大,更加便于外部气体向抽风组件2内部流动。
进气口21距烟机主体1最低点所在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h,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41距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H,满足H>h,且h、H均为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轴流式抽风组件2内部风路短,产生的气流流速快,油烟抽取效率更高,同时,采用多进风口组4同时吸附油烟,有效地增强了抽油烟机的油烟吸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抽风组件2内部收到污染,该实施例不将带有油烟的气体通入抽风组件2内部,有效保持抽风组件2内部清洁。
进气口21通过风道3与烟机主体1的进风口组4连通,出气口22连通烟机主体1顶部的排烟道5。
进风口组4分为清洁、油烟进风口组,清洁、油烟进风口组通过独立的风道3进行连通。
上进风道31连通清洁进风口组41和抽风组件2的进气口21。
下进风道32连通油烟进风口组42和排烟道5。
下进风道32和抽风组件2的出气口22都与排烟道5连通,下进风道32设置于抽风组件2的边缘处。
抽风组件2的出气口22形成的主导气流,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下进风道32内部空气压强高于出气口22处的压强,对下进风道32内部油烟进行抽取,并一同通过排烟道5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抽风组件2内部不通油烟进行抽取,而是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通过抽风组件2抽取外部清洁空气,再由清洁空气形成的强大气流对下进风道32内部油烟进行抽取,并一同排出,该实施例可长期保持抽风组件2内部清洁,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烟机主体1的外壳11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外壳11所有的外表面均可作为引导面,且该外壳11不含有平面、斜平面或非平面等任意一种的罩设于灶台上方的平台式结构。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4位于外壳11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油烟产生后,油烟会沿着外壳11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位置设置的进风口组4吸入烟机主体1内部的风道3。
在此说明,上述提及的罩设区域,是指烟机外壳11形成的拢烟区域,烟机下方的炉灶所产生的烟雾因为罩设区域的原因,主要进入拢烟区域,并通过设置于罩设区域上方的进风口吸入风道 3,最后从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油烟机,外壳11的作用不是为了形成拢烟区域,而是形成油烟移动的附着引导面,油烟不是聚拢到外壳11 所形成的空间内再被吸走,而是让油烟沿着外壳11表面自下而上移动,并被附近的进风口组4吸入风道3。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非罩设区域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罩设区域而言的,本实用新型的非罩设区域指的是不以拢聚油烟为目的的外壳11区域。
外壳11可以使油烟附着其表面上升,通过多个进风口组4同时吸附,可以在外壳11表面形成卷吸的效果,对四面八方的油烟进行吸附。
在吸附油烟的过程中,油烟在靠近外壳11表面飘动时,油烟会附着在外壳11侧壁面流动。
同时,外壳11开设有多个进风口组4,装配在不同位置的进风口组4对不同方位的油烟进行吸附。
整体来看,可以使油烟在外壳11表面产生卷吸的效果,可以将逃逸或漏吸的油烟通过其他进风口组4重新进行吸附。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依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将烟机主体1 外壳11设计成非平面无罩体的形状,可以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能够对逃逸的油烟进行重新吸附,并配合多进风口组4的设计,能够产生油烟卷吸的效果。
实施例4。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进风口组4设置有n个,每个进风口组4分别与烟机主体1内部进风道3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4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n个进风口组4均与不同风道3端部连通的进风口组4,例如,在进风口组4处装配类似过滤网状的结构,过滤网覆盖的进风口组4视为同一进风口组4。
每个进风口组4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4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该实施例中的进风口组4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对进风口坐标的限定如下:
N个进风口组4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 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 ≠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设置的进风口组4数量越多,油烟吸附效果越好,同时所有的进风口组4不处于同一平面,且任意两个进风口组4的开口朝向均不相同,能够有效的对四面八方的油烟完成吸附。
实施例5。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烟机主体1还设置有n个进风面6, n个进风面6拼接构成外壳11,每个进风面6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4。
油烟通过接触进风面6后,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能够附着外壳11表面由下至上浮动。
n个进风面6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4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 Si、...、Sn-1
进风面6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6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6为无缝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外壳11是由多个进风面6拼接构成,且任意一个进风面6均设有一个进风口组4,拼接面拼接后的外壳11为球形、多面体结构或不规则曲面等,拼接后的外壳11 均具备产生康达效应的要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烟机主体,所述烟机主体内部装配有轴流式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的进气口所在平面L平行于出气口所在平面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出、进气口,所述蜗壳内部装配有电机,电机的转子端转动装配叶片,所述叶片中心点所在的平面M分别平行于平面L和平面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通过风道与烟机主体的进风口组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烟机主体顶部的排烟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组设有多个,且进风口组包括清洁进风口组和油烟进风口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组件的装配高度不大于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的竖直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距烟机主体最低点所在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h,所述最高处的清洁进风口组距水平面Q的垂直高度为H,满足H>h,且h、H均为自然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油烟进风口组对应连通有上、下进风道,所述上进风道的端部分别连通清洁进风口组和进气口,所述下进风道的端部分别连通油烟进风口组和排烟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机主体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烟机主体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P0(0,0,0);
所述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机主体还设置有n个进风面,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所述外壳,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
n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Si、...、Sn-1
所述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CN201721610014.0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65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014.0U CN207865478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014.0U CN207865478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5478U true CN207865478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001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65478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5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6414A (zh)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N107726415A (zh) 一种环绕式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107726409A (zh) 一种高效率非平面油烟机
CN107763700A (zh) 一种非平面结构的抽油烟机
CN106524252A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7726410A (zh) 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
CN207865478U (zh)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N205995902U (zh) 一种除尘通风系统
CN207471635U (zh) 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
CN207893816U (zh)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107781882B (zh)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207936155U (zh) 一种防止风机内部污染的抽油烟机
CN207797162U (zh) 一种非平面结构的抽油烟机
CN107796033A (zh) 一种防止风机内部污染的抽油烟机
CN207471634U (zh) 一种带有平面吸附油烟且无罩设区域外壳的抽油烟机
CN207893815U (zh) 一种环绕式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207471638U (zh) 一种无罩体结构的抽油烟机外壳
CN107702180B (zh) 一种游泳圈式抽油烟机
CN107816742B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207471637U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非平面式抽油烟机
CN208332369U (zh) 一种游泳圈式抽油烟机
CN20789381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无罩体式抽油烟机
CN207584846U (zh) 一种高效率非平面油烟机
CN108061325A (zh) 一种多角度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CN208139346U (zh) 一种多角度吸附油烟的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1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1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