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1286U -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91286U CN207891286U CN201820118792.6U CN201820118792U CN207891286U CN 207891286 U CN207891286 U CN 207891286U CN 201820118792 U CN201820118792 U CN 201820118792U CN 207891286 U CN207891286 U CN 207891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 sodium hypochlorite
- tank
- storage tank
- produc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所属生产系统包括废次氯酸回收系统、次氯酸生产系、偶氮二甲酰胺生产系统,所述废次氯酸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乙炔气柜,所述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包括废次氯酸钠储罐、混合液碱储罐、配制槽、吸收塔、冷凝器、氯气储罐、收氯装置、尾气吸收塔、成品罐,所述偶氮二甲酰胺生产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反应釜、精制釜、缩合釜、水洗釜1、氯氧化釜、水洗釜2、烘干装置、包装装置,所述水洗釜1和水洗釜2通过管道连接水洗液收集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次氯酸钠为原料,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连续性强,解决了废次氯酸钠的排放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偶氮二甲酰胺生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广泛应用于聚丙烯、聚乙烯、橡胶等发泡材料领域,具有发气量大、分解物无毒无臭、价格低廉等优点,是国内外应用最多、产耗量最大的化学发泡剂。国内目前普遍采用尿素与次氯酸钠为原料进行反应,最终得到偶氮二甲酰胺,鲜有报道以废次氯酸钠为原料进行制备。现有偶氮二甲酰胺制备工艺中存在反应路线复杂,反应工序不合理等现状,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包括次氯酸钠回收系统、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和偶氮二甲酰胺生产系统,所述次氯酸钠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乙炔气柜,废次氯酸进入闪蒸罐,闪蒸罐通过真空泵与乙炔气柜连接;
所述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包括废次氯酸钠储罐、混合液碱储罐、配制槽、吸收塔、冷凝器、氯气储罐、收氯装置、尾气吸收塔、成品罐,所述混合液碱储罐进液端分别连接废液碱储罐、液碱储罐,出液端连接配制槽;所述闪蒸罐连接废次氯酸钠储罐,所述废次氯酸钠储罐出口连接配制槽,所述配制槽、冷凝器A、吸收塔1、冷凝器B、吸收塔2、冷凝器C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吸收塔1与氯气储罐连接,所述吸收塔1设有出气口连接收氯装置,所述收氯装置另一端连接吸收塔2,所述吸收塔2与尾气吸收塔连接,所述配制槽设有出口连接成品罐;
所述偶氮二甲酰胺生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反应釜、精制釜、缩合釜、水洗釜1、氯氧化釜、水洗釜2、烘干装置、包装装置,所述成品罐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水洗釜1和水洗釜2通过管道连接水洗液收集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次氯酸钠为原料,制备偶氮二甲酰胺,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连续性强,很好的做到节能减排,解决了废次氯酸钠的排放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闪蒸罐,2、乙炔气柜,3、废次氯酸钠储罐,4、废液碱储罐,5、液碱储罐,6、混合液碱储罐,7、配制槽,8、冷凝器A,9、吸收塔1,10、冷凝器B,11、吸收塔2,12、冷凝器C,13、收氯装置,14、氯气储罐,15、尾气吸收塔,16、成品罐,17、反应釜,18、精制釜,19、缩合釜,20、水洗釜1,21、氯氧化釜,22、水洗釜2,23、烘干装置,24、包装装置,25、水洗液收集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次氯酸钠回收生产系统,包括次氯酸钠回收系统和次氯酸钠生产系统,所述次氯酸钠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1、乙炔气柜2,废次氯酸进入闪蒸罐1,闪蒸罐1通过真空泵与乙炔气柜2连接,实现了对次氯酸钠中乙炔的回收,回收后的次氯酸钠进入废次氯酸钠储罐4中。
所述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包括废次氯酸钠储罐4、混合液碱储罐6、配制槽7、吸收塔、冷凝器、氯气储罐14、收氯装置13、尾气吸收塔15、成品罐16,所述混合液碱储罐6进液端分别连接废液碱储罐4、液碱储罐5,一般来说废液碱中液碱的含量为10%左右,与32%的液碱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混合液碱储罐6中备用,混合液碱储罐6出液端连接配制槽7;所述闪蒸罐1连接废次氯酸钠储罐4,所述废次氯酸钠储罐4出口连接配制槽7,所述配制槽7、冷凝器A8、吸收塔19、冷凝器B10、吸收塔211、冷凝器C12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化学反应在此闭合回路中循环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所述吸收塔19与氯气储罐14连接,氯气储罐14中的氯气采用一定的流速进入吸收塔19中,所述吸收塔19设有出气口连接收氯装置13,所述收氯装置13将吸收塔19中的氯气进行处理后泵入吸收塔211进一步进行反应,所述吸收塔19和吸收塔211顶部均设有喷淋装置,对反应液进行喷淋进而与氯气进行反应,所述吸收塔211与尾气吸收塔15连接,所述配制槽7设有出口连接成品罐16,成品罐16用来盛放成品次氯酸钠。
所述成品罐16连接反应釜17,成品罐16中的次氯酸钠加入到反应釜17中,并向反应釜17中加入一定量的尿素,两者进行反应得到水合肼粗品,水合肼粗品进入精制釜18进行精制,得到精制水和肼,精制水合肼进入缩合釜20与加入其中的尿素、硫酸、盐酸进行反应得到联二脲,在水洗釜1中对联二脲进行水洗,水洗液进入水洗液收集釜25,水洗之后的联二脲进入氯氧化釜21,联二脲与盐酸、氯气进行反应生产偶氮二甲酰胺粗品,偶氮二甲酰胺粗品进入水洗釜222进行水洗,水洗液进入水洗液收集釜25,得到成品偶氮二甲酰胺,进入烘干装置23、包装装置24得到最终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次氯酸钠回收系统、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和偶氮二甲酰胺生产系统,所述次氯酸钠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乙炔气柜,废次氯酸进入闪蒸罐,闪蒸罐通过真空泵与乙炔气柜连接;
所述次氯酸钠生产系统包括废次氯酸钠储罐、混合液碱储罐、配制槽、吸收塔、冷凝器、氯气储罐、收氯装置、尾气吸收塔、成品罐,所述混合液碱储罐进液端分别连接废液碱储罐、液碱储罐,出液端连接配制槽;所述闪蒸罐连接废次氯酸钠储罐,所述废次氯酸钠储罐出口连接配制槽,所述配制槽、冷凝器A、吸收塔1、冷凝器B、吸收塔2、冷凝器C依次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吸收塔1与氯气储罐连接,所述吸收塔1设有出气口连接收氯装置,所述收氯装置另一端连接吸收塔2,所述吸收塔2与尾气吸收塔连接,所述配制槽设有出口连接成品罐;
所述偶氮二甲酰胺生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反应釜、精制釜、缩合釜、水洗釜1、氯氧化釜、水洗釜2、烘干装置、包装装置,所述成品罐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水洗釜1和水洗釜2通过管道连接水洗液收集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18792.6U CN207891286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18792.6U CN207891286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91286U true CN207891286U (zh) | 2018-09-21 |
Family
ID=6354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187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91286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91286U (zh) |
-
2018
- 2018-01-24 CN CN201820118792.6U patent/CN2078912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3157B (zh) | Adc发泡剂缩合母液及洗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回收利用方法 | |
CN207632897U (zh) | 一种生产氢氧化钾的电解盐水脱氯回用系统 | |
CN211612176U (zh) | 一种副产高浓度盐酸的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 |
CN103936035A (zh) | 一种碳化工艺方法 | |
CN210366982U (zh) | 一种曼海姆法硫酸钾副产盐酸吸收装置 | |
CN207891286U (zh) | 一种利用废次氯酸钠制备偶氮二甲酰胺的生产系统 | |
CN104086011B (zh) | 适用于粘胶纤维工业酸站废水的零排放工艺 | |
CN201882936U (zh) | Adc发泡剂缩合母液及洗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3253340U (zh) | 综合法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 | |
CN104844469A (zh) | 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清洁生产工艺 | |
CN204865499U (zh) | 一种亚硝酸甲酯的废气处理系统 | |
CN204824684U (zh) | 一种胱氨酸纯化装置 | |
CN105254469A (zh) | 一种氯乙烷的清洁生产工艺及装置 | |
CN205740360U (zh) | 一种靛红酸酐废液中回收氯化钠的设备 | |
CN206680585U (zh) | 一种全卤制碱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5000742A (zh) | 一种废碱液回收利用方法 | |
CN207774801U (zh) | 一种次氯酸钠回收生产系统 | |
CN206051895U (zh) | 一种萘磺酸或其衍生物的连续中和装置 | |
CN211725295U (zh) | 四氯化硅尾气的处理装置 | |
CN109232171A (zh) | 一种完全脱除粗氯乙烯气体中酸性物质的方法 | |
CN109608306A (zh) | 一种2,5-二甲基-2,5-己二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 |
CN107840363A (zh) | 环境友好低成本的工业碳酸锆生产方法 | |
CN204079524U (zh) | 一种高盐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3289468A (zh) | 四氯化硅尾气的处理装置 | |
CN202876640U (zh) | 氯烃车间氯气系统尾气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