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9532U -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9532U
CN207889532U CN201820022823.8U CN201820022823U CN207889532U CN 207889532 U CN207889532 U CN 207889532U CN 201820022823 U CN201820022823 U CN 201820022823U CN 207889532 U CN207889532 U CN 207889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ge
snap
gear
risers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28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兵
袁正
周齐齐
刘海林
王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228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9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9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9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是在叉车变速箱壳体与主减速器后壳体之间设有左悬置减震机构和右悬置减震机构,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设有左支架和左卡板,左支架和左卡板之间连接减震垫;所述右悬置减震机构设有右支架和右卡板,右支架和右卡板之间连接减震垫。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螺栓分别与主减速器后壳体连接,左卡板和右卡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实现变速箱和驱动桥之间的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显著降低整车的震动、噪音和提高操纵舒适性,经实测其整车震动值小于0.5m/s2,比现有产品整车震动值降低60~70%左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内燃机动力平衡重式叉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液力传动的小吨位内燃机动力平衡重式叉车变速箱绝大多数采用刚性连接,即变速箱后端与内燃发动机、前端与驱动桥之间都是通过螺栓连接装配成为一刚性整体。实际装配时先在线下将发动机、变速箱与驱动桥合装成一动力总成,然后在线上将动力总成吊入底盘进行整车装配,动力总成后端发动机底脚与底盘设置橡胶减震垫形成柔性连接和支撑,前端通过驱动桥扇形板的一圈螺栓与底盘刚性连接,变速箱处于动力总成的中间部位。变速箱采用刚性连接结构存在的缺点:在整车上,发动机为整车的震动源,虽然整车上发动机在底盘上的支撑设置安装了橡胶减震垫,隔离和减弱了发动机直接传递到底盘的震动,但因动力总成为一刚性整体,无法隔离自发动机经变速箱和驱动桥传递到底盘上的震动,特别是发动机在启动、熄火瞬间及怠速时震动都很大,此时震动会通过变速箱和驱动桥传递到底盘后再进行扩散,造成驾驶室、方向盘以及门架处震动都比较大,整车的操纵性能和舒适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叉车的整车震动,改善整车的操纵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包括变速箱3、万向节4和驱动桥5,所述驱动桥5沿叉车前进方向的后侧连接主减速器,主减速器设有主减速器后壳体51,所述万向节4的一端的外花键与变速箱3输出齿轮的内花键配合并可以轴向滑动,万向节4的另一端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所述变速箱3位于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变速箱壳体31。
所述变速箱壳体31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之间设有左悬置减震机构1和右悬置减震机构 2,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1和右悬置减震机构2均设有减震垫13,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1设有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之间连接减震垫13,所述右悬置减震机构2设有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之间连接减震垫13,左支架11和右支架21通过螺栓分别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左卡板12和右卡板22 通过螺栓分别与变速箱壳体31连接。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左支架11包括左立板111、左中板112和钢圈113,所述左立板111为长方形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上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左立板孔1111,且三个左立板孔1111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左立板孔1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 51连接。左立板111长度方向的中线的另一侧垂直连接左中板112的一端,左中板112 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所述左卡板12为包括两块立面板和一块底面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面板上设有三个左卡板孔121,左卡板孔1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面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左轴孔122,所述左轴孔1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所述右支架21包括右立板211、右中板212和钢圈113,所述右立板211上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右立板孔2111,右立板孔2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所述右立板211垂直连接右中板212的一端,右中板21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所述右卡板22为包括两块立板和一块底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板上设有三个右卡板孔221,右卡板孔2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右轴孔222,右轴孔2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所述减震垫13包括减震橡胶体131、套管132和减震垫钢圈133,所述减震橡胶体131 连接在减震垫钢圈133内孔中,套管132嵌入在减震橡胶体131的中心孔内,减震橡胶体131左右两侧均有两块橡胶块从减震垫钢圈133的两侧凸出,用于装配时轴向限位。所述减速器后壳体51设有左凸台511和右凸台512,所述左凸台511上设有三个左螺纹孔5111,左螺纹孔5111用于和左支架11连接。所述右凸台512上设有三个右螺纹孔 5121,右螺纹孔5121用于和右支架21连接。
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右侧设有右上凸台311和右下凸台312,所述右上凸台311上设有右上螺纹孔3111,所述右下凸台312上设有两个右下螺纹孔3121,右上螺纹孔3111和右下螺纹孔3121用于和右卡板22连接。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左侧设有左上凸台313、左中凸台314和左下凸台315,所述左上凸台313上设有左上螺纹孔3131,所述左中凸台314上设有左中螺纹孔3141,所述左下凸台315上设有左下螺纹孔3151,左上螺纹孔 3131、左中螺纹孔3141和左下螺纹孔3151用于和左卡板1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改善了整车原有动力总成的装配方式,不再将动力总成整体吊入底盘,而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和驱动桥分开装配。线下先将发动机与变速箱进行合装,然后上线将发动机与变速箱一起吊入底盘,再在底盘上装配驱动桥,最后装配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悬置减震机构和万向节。因底盘内部空间的局限,变速箱和驱动桥分开装配降低了现场操作的技术难度和对装配人员的技能要求,提高了装配效率。
(2)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悬置减震机构可以有效隔离发动机的震动,能显著降低整车的震动、噪音和提高操纵舒适性,经实测其整车震动值小于0.5m/s2,比现有产品整车震动值降低60~7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悬置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悬置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右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主减速器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壳体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左悬置减震机构1、左支架11、左立板111、左立板孔1111、左中板112、钢圈113、左卡板12、左卡板孔121、左轴孔122、减震垫13、减震橡胶体131、套管 132、减震垫钢圈133、右悬置减震结构2、右支架21、右立板211、右立板孔2111、右中板212、右卡板22、右卡板孔221、右轴孔222、变速箱3、变速箱壳体31、右上凸台311、右上螺纹孔3111、右下凸台312、右下螺纹孔3121、左上凸台313、左上螺纹孔3131、左中凸台314、左中螺纹孔3141、左下凸台315、左下螺纹孔3151、万向节 4、驱动桥5、主减速器后壳体51、左凸台511、左螺纹孔5111、右凸台512、右螺纹孔5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包括变速箱3、万向节4和驱动桥5,所述驱动桥5沿叉车前进方向的后侧连接主减速器,主减速器设有主减速器后壳体51,所述万向节4的一端的外花键与变速箱3输出齿轮的内花键配合并可以轴向滑动,万向节4的另一端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所述变速箱3位于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变速箱壳体31。所述变速箱壳体31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 之间设有左悬置减震机构1和右悬置减震机构2。
参见图2,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1设有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之间连接减震垫13。
参见图3,所述右悬置减震机构2设有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之间连接减震垫13。
参见图4,所述左支架11包括左立板111、左中板112和钢圈113,所述左立板111为长方形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上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左立板孔1111,且三个左立板孔1111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左立板孔1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左立板111长度方向的中线的另一侧垂直连接左中板112的一端,左中板11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参见图5,所述左卡板12为包括两块立面板和一块底面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面板上设有三个左卡板孔121,左卡板孔1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面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左轴孔122,所述左轴孔1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参见图6,所述减震垫13包括减震橡胶体131、套管132和减震垫钢圈133,所述减震橡胶体131连接在减震垫钢圈133内孔中,套管132嵌入在减震橡胶体131的中心孔内,减震橡胶体131左右两侧均有两块橡胶块从减震垫钢圈133的两侧凸出,用于装配时轴向限位。
参见图7,所述右支架21包括右立板211、右中板212和钢圈113,所述右立板211上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右立板孔2111,右立板孔2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51 连接。所述右立板211垂直连接右中板212的一端,右中板21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参见图8,所述右卡板22为包括两块立板和一块底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板上设有三个右卡板孔221,右卡板孔2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右轴孔222,右轴孔2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参见图9,所述减速器后壳体51设有左凸台511和右凸台512,所述左凸台511上设有三个左螺纹孔5111,左螺纹孔5111用于和左支架11连接。所述右凸台512上设有三个右螺纹孔5121,右螺纹孔5121用于和右支架21连接。
参见图10,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右侧设有右上凸台311和右下凸台312,所述右上凸台311上设有右上螺纹孔3111,所述右下凸台312上设有两个右下螺纹孔3121,右上螺纹孔3111和右下螺纹孔3121用于和右卡板22连接。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左侧设有左上凸台313、左中凸台314和左下凸台315,所述左上凸台313上设有左上螺纹孔3131,所述左中凸台314上设有左中螺纹孔3141,所述左下凸台315上设有左下螺纹孔3151,左上螺纹孔3131、左中螺纹孔3141和左下螺纹孔3151用于和左卡板12连接。
使用时,左支架11和右支架21通过螺栓分别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左卡板12和右卡板22通过螺栓分别与变速箱壳体31连接,左支架11与左卡板12之间、右支架21 与右卡板22之间均连接减震垫13,实现变速箱3和驱动桥5之间的柔性连接。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包括变速箱(3)、万向节(4)和驱动桥(5),所述驱动桥(5)沿叉车前进方向的后侧连接主减速器,主减速器设有主减速器后壳体(51),所述万向节(4)的一端的外花键与变速箱(3)输出齿轮的内花键配合并可以轴向滑动,万向节(4)的另一端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所述变速箱(3)位于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变速箱壳体(3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31)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之间设有左悬置减震机构(1)和右悬置减震机构(2),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1)和右悬置减震机构(2)均设有减震垫(13),所述左悬置减震机构(1)设有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左支架(11)和左卡板(12)之间连接减震垫(13),所述右悬置减震机构(2)设有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右支架(21)和右卡板(22)之间连接减震垫(13),左支架(11)和右支架(21)通过螺栓分别与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左卡板(12)和右卡板(22)通过螺栓分别与变速箱壳体(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1)包括左立板(111)、左中板(112)和钢圈(113),所述左立板(111)为长方形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上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左立板孔(1111),且三个左立板孔(1111)沿左立板(111)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左立板孔(1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左立板(111)长度方向的中线的另一侧垂直连接左中板(112)的一端,左中板(11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板(12)为包括两块立面板和一块底面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面板上设有三个左卡板孔(121),左卡板孔(1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面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左轴孔(122),所述左轴孔(1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21)包括右立板(211)、右中板(212)和钢圈(113),所述右立板(211)上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右立板孔(2111),右立板孔(2111)通过螺栓和主减速器后壳体(51)连接;所述右立板(211)垂直连接右中板(212)的一端,右中板(21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圆弧凹槽连接钢圈(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卡板(22)为包括两块立板和一块底板组成的U形折弯板,底板上设有三个右卡板孔(221),右卡板孔(22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壳体(31)连接,两块立板中间均设有一个右轴孔(222),右轴孔(2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垫(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3)包括减震橡胶体(131)、套管(132)和减震垫钢圈(133),所述减震橡胶体(131)连接在减震垫钢圈(133)内孔中,套管(132)嵌入在减震橡胶体(131)的中心孔内,减震橡胶体(131)左右两侧均有两块橡胶块从减震垫钢圈(133)的两侧凸出,用于装配时轴向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后壳体(51)设有左凸台(511)和右凸台(512),所述左凸台(511)上设有三个左螺纹孔(5111),左螺纹孔(5111)用于和左支架(11)连接;所述右凸台(512)上设有三个右螺纹孔(5121),右螺纹孔(5121)用于和右支架(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右侧设有右上凸台(311)和右下凸台(312),所述右上凸台(311)上设有右上螺纹孔(3111),所述右下凸台(312)上设有两个右下螺纹孔(3121),右上螺纹孔(3111)和右下螺纹孔(3121)用于和右卡板(22)连接;所述变速箱壳体(31)的左侧设有左上凸台(313)、左中凸台(314)和左下凸台(315),所述左上凸台(313)上设有左上螺纹孔(3131),所述左中凸台(314)上设有左中螺纹孔(3141),所述左下凸台(315)上设有左下螺纹孔(3151),左上螺纹孔(3131)、左中螺纹孔(3141)和左下螺纹孔(3151)用于和左卡板(12)连接。
CN201820022823.8U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Active CN207889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2823.8U CN207889532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2823.8U CN207889532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9532U true CN207889532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5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22823.8U Active CN207889532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9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6867U (zh) 一种机器人车体悬挂系统
CN205970799U (zh) 一种用于后置后驱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装置系统
JPH08118966A (ja) 特殊車両
CN206243294U (zh) 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底盘
CN201604689U (zh) 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
CN207889532U (zh)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柔性连接的悬置减震装置
CN209600194U (zh) 一种车型机器人独立悬挂保护装置
CN104309429A (zh)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CN204095429U (zh)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CN207630965U (zh) 一种用于小吨位叉车的柔性连接液力变速器
CN206749896U (zh) 一种汽车底盘结构
CN206124759U (zh) 低重心车体及高空作业平台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2883053Y (zh) 直联齿轮传动轮式拖拉机前减振装置
CN208247959U (zh)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门式后桥总成
CN205930233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CN202242989U (zh) 拖拉机
CN207535694U (zh) 一种销轴连接式变速箱辅助支撑装置
CN101890908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桥
GB852706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motor vehicles
CN206703921U (zh) 电驱动桥
CN207028737U (zh) 用于拖拉机运输车的桥接机构
CN204340687U (zh) 车辆及其动力分配装置
CN209365884U (zh) 一种大马力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105059077B (zh) 轮式车辆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