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3794U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3794U
CN207883794U CN201820271020.6U CN201820271020U CN207883794U CN 207883794 U CN207883794 U CN 207883794U CN 201820271020 U CN201820271020 U CN 201820271020U CN 207883794 U CN207883794 U CN 207883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pace
contact electrode
lithium ion
slot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10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恒
邓贵发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Nuowe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orwich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orwich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orwich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10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3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3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3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空格,所述插槽空格为长方体开口;每个插槽空格的插槽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由金属弹片制成,所述插槽空格的外部设置绝缘材料层,用于将所述插槽空格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绝缘空间;所述插槽空格的外侧设置连接装置,用于将多个插槽控制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槽空格相互连接的方式,自由设置锂离子电池连接插槽的插槽数量、尺寸、输出电极等,插槽空格内设置接触电极,接触电极由弹片制成,能够将用电设备的插头夹紧,调节装置能够将插槽空格的宽度自由调整,使之满足不同的插头,自组合的方式能够适用于更大的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和循环性能优异等特点,近年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接口插槽各式各样,适用领域较小,不便于多种场合的使用,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电池领域,因为连接线路线径大,接口尺寸大,接口样式较多,如果专门定型生产,耗费较大。
因此,本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所述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包括:
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空格,所述插槽空格为长方体开口,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
每个插槽空格的插槽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接触电极,包括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
所述接触电极由金属弹片制成,当用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插槽空格时,所述接触电极将所述用电设备的插头夹紧;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部设置绝缘材料层,用于将所述插槽空格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绝缘空间;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侧设置连接装置,用于将多个插槽控制连接为一体。
基于上述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在所述插槽空格的后端合并为一体。
基于上述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空格的后侧外缘设置电源连接触点,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或接地端连接。
基于上述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空格的底部设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插槽空格的宽度。
基于上述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卡槽结构,两个插槽空格通过卡槽结构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通过采用插槽空格相互连接的方式,自由设置锂离子电池连接插槽的插槽数量、尺寸、输出电极等,插槽空格内设置接触电极,接触电极由弹片制成,能够将用电设备的插头夹紧,调节装置能够将插槽空格的宽度自由调整,使之满足不同的插头,自组合的方式能够适用于更大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触电极、2绝缘材料层、3连接装置、4电源连接触点、5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及检测方法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包括:
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空格,所述插槽空格为长方体开口,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插槽空格的前部为开口结构,其余五个面为封闭结构;
所述插槽空格的插槽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接触电极1,所述接触电极1为铜材质,包括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
所述接触电极1由金属弹片制成,当用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插槽空格时,所述接触电极1将所述用电设备的插头夹紧,并向用电设备供电或提供用电设备的接地端;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部设置绝缘材料层2,用于将所述插槽空格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绝缘空间,并方式发生短路;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侧设置连接装置3,用于将多个插槽控制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在所述插槽空格的后端合并为一体。
所述插槽空格的后侧外缘设置电源连接触点4,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或接地端连接。
所述插槽空格的底部设置调节装置5,用于调节所述插槽空格的宽度。
所述连接装置3为卡槽结构,两个插槽空格通过卡槽结构连接在一起,卡槽结构分为公卡槽和母卡槽,公卡槽和母卡槽相互卡接,将插槽空格连接为一体,所述插槽空格的左侧面设置公卡槽,右侧面设置母卡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空格,所述插槽空格为长方体开口,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
每个插槽空格的插槽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接触电极,包括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
所述接触电极由金属弹片制成,当用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插槽空格时,所述接触电极将所述用电设备的插头夹紧;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部设置绝缘材料层,用于将所述插槽空格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绝缘空间;
所述插槽空格的外侧设置连接装置,用于将多个插槽控制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第二接触电极在所述插槽空格的后端合并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空格的后侧外缘设置电源连接触点,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或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空格的底部设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插槽空格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卡槽结构,两个插槽空格通过卡槽结构连接在一起。
CN201820271020.6U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Active CN207883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1020.6U CN20788379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1020.6U CN20788379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3794U true CN207883794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49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1020.6U Active CN20788379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3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3915U (zh) 电极板夹设辅助导电体的储供电装置
CN20761180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9119242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08385552U (zh) 一种终端
CN108336416A (zh) 一种卷绕式多极耳电池及终端
CN108321391B (zh) 一种石墨烯基全固体金属锂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206163644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固定结构
CN202585603U (zh) 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转接板
CN21053570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
CN20788379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组合式连接插槽
CN10846182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基体外包工艺
CN104157922A (zh) 一种铝壳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8274636U (zh) 一种负极极片、电芯及二次电池
CN207753067U (zh) 锂电池组的防护装置
CN206040790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串联转接板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106450071B (zh) 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合和连接它们的方法
CN210489718U (zh) 复合极耳转接装置和电连接结构
CN207883808U (zh)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CN105826609B (zh) 锂离子电池组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07353370U (zh)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
CN208189725U (zh) 一种针形锂离子电池
CN205508955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结构
CN206259418U (zh) 储能电池
CN205543093U (zh) 一种具有均匀电流分布结构锂离子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501, Plant 9, Phase 1, No. 6, Xinhua Avenue, Chenjiang Street, Zhongkai High-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000

Patentee after: Huizhou Nuowe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4, Fengfa Industrial Park, Wulian Village,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NOVEL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