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3684U -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3684U
CN207883684U CN201721842891.0U CN201721842891U CN207883684U CN 207883684 U CN207883684 U CN 207883684U CN 201721842891 U CN201721842891 U CN 201721842891U CN 207883684 U CN207883684 U CN 207883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film
anisotropic conductive
conducting particles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28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平
黄成沛
王忠春
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28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3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3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两个电极之间阻抗偏高或者短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改善了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导电粒子团聚引起的阻抗偏高或者没有导电粒子造成的短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装置封装完成后,将内部发光器件的阳极的电极外凸于封装层,然后经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到驱动集成电路IC,该过程叫绑定。柔性电路板上有电路布线,在电路布线的端部形成绑定电极。将绑定电极直接对准基板上的电极,利用各项异性导电膜材作为结合的界面材料,使两种结合物垂直方向的电极导通。
现有技术中,在绑定过程中,各项异性导电膜材经常出现导电粒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比如团聚或者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当导电粒子出现团聚时,很使得阻抗偏高;两个电极间没有导电粒子的位置又会出现微短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两个电极之间阻抗偏高或者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上设置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阵列式排布的电极;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绝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显示装置的数据线的外引线焊接的端部;所述第二电极为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驱动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各项异性导电膜,包括基材和导电粒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导电粒子位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导电粒子的大小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通过光罩刻蚀的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所述电极上设置有上述各项异性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绑定结构和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粒子的出现团聚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的问题,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导电粒子团聚引起的阻抗偏高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造成的短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项异性导电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10包括第一电极101,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102,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103;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103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绑定,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粒子的出现团聚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的问题,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导电粒子团聚引起的阻抗偏高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造成的短路问题。
进一步,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各项异性导电膜既实现了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的作用,同时也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导电粒子团聚引起的阻抗偏高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造成的短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项异性导电膜的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 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当Z轴导通方向的电阻值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例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向性。各项异性导电膜主要包括基材和导电粒子。其中,基材可为树脂黏着剂,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和将第一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绝缘、第二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绝缘。而且,基材用于提压迫力以维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导电粒子的接触面积,以实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实现方式。图2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各项异性导电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103包括基材103a和导电粒子103b,基材103a上设置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导电粒子103b呈阵列式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上的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导电粒子的大小匹配。如此,可以实现将导电粒子固定在所述基材的凹槽中,进而实现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通过光罩刻蚀或者转印的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阵列式排布的电极;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绝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阵列式排布的电极,在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和第二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均有所述基材,可防止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和第二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出现短路的问题。
进一步,在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和第二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还包括绝缘材料:陶瓷氧化物,如SiNx或SiOx。所述绝缘材料可向基板方向凹下,以更好的保护相邻的两个电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显示装置的数据线的外引线焊接的端部;所述第二电极为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驱动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为了减小显示装置的体积,也可以将驱动集成电路绑定在基板上,即玻璃上芯片(Chip OnGlass,简称COG)。将驱动集成电路的第二电极直接对准显示装置的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利用各项异性导电膜作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合面,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还可以是触控面板(Touch Panel,简称TP)对应的电极;也可以是显示装置测试区对应的电极;第二电极可为驱动集成电路的线路的端部;或者与所述第一电极的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
图2a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电极102a上设置有各项异性导电膜103(如图2a中的虚线框内所示);各项异性导电膜103包括基材103a和导电粒子103b,基材103a上设置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导电粒子103b呈阵列式排布。其中,电极 102a可以是图1中的电极101,也可以是图1中的电极102,也可以是其它任意电极。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选地,所述基材上的凹槽通过光罩刻蚀或者转印的方式形成。
图3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该显示装置3包括显示区31和非显示区32,非显示区32包括多个绑定区。图3以两个绑定区为例说明,即第一绑定区32a和第二绑定区32b。第一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包括显示装置的数据线的外引线焊接的端部的第一电极101a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驱动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的第二电极102a(与第一电极101a重合);第一电极101a 和第二电极102a之间设置有各项异性导电膜103(图3未示出)。第二绑定结构显示装置的TP对应的第一电极101b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的第二电极102b(与第一电极101b重合);第一电极101b和第二电极102b之间设置有各项异性导电膜103(图3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绑定区可为TP绑定区、柔性电路板绑定区、驱动集成电路绑定区、阵列测试绑定区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由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粒子的出现团聚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的问题,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导电粒子团聚引起的阻抗偏高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导电粒子造成的短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为绑定关系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绑定,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通;
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上设置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阵列式排布的电极;
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粒子呈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各项异性导电膜的基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相邻电极之间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绝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显示装置的数据线的外引线焊接的端部;所述第二电极为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驱动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的线路的端部。
5.一种各项异性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导电粒子;
所述基材上设置有呈阵列式排布的凹槽,所述导电粒子位于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的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导电粒子的大小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的凹槽通过光罩刻蚀的方式形成。
9.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极上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绑定结构、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各项异性导电膜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
CN201721842891.0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88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2891.0U CN2078836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2891.0U CN2078836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3684U true CN207883684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2891.0U Active CN2078836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36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0163A (zh) * 2019-09-19 2019-12-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68362A (zh) * 2020-06-19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3534511A (zh) * 2021-07-30 2021-10-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0163A (zh) * 2019-09-19 2019-12-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68362A (zh) * 2020-06-19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1668362B (zh) * 2020-06-19 2022-08-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3534511A (zh) * 2021-07-30 2021-10-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34511B (zh) * 2021-07-30 2024-02-0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3684U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结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极和显示装置
CN103941908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面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1003415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766994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46763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密封性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48161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4153854A1 (zh) 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484069B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20827089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9135388A (ja) 回路接続方法
CN108417151A (zh) 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
CN109585629A (zh) 一种透明薄膜组成的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18128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9844699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CN108089361A (zh) 显示装置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4864310A (zh) 发光装置及背光源
CN108803951A (zh) 一种触摸屏及移动终端
CN10911662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31306A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03760463U (zh) 用于绑定集成电路芯片的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N205648189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76965B (zh) 一种可首尾电连接的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7541604U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器
CN10982841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597514A (zh)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6 No. nine, No. 1568, Jinshan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6 No. nine, No. 1568, Jinshan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befor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