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2475U -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2475U
CN207882475U CN201820235650.8U CN201820235650U CN207882475U CN 207882475 U CN207882475 U CN 207882475U CN 201820235650 U CN201820235650 U CN 201820235650U CN 207882475 U CN207882475 U CN 207882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barrier
ink
layer
ink layer
co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56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福新
郭文
陈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356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2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2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2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在扩散膜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处均涂有油墨层,在所述油墨层上涂覆有粘接剂层。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考虑以扩散膜为基底,在扩散膜表面印刷或涂覆油墨层遮蔽,然后在油墨层上方涂覆粘接剂层(如胶水)起粘贴作用,这样的结构功能就完全包括了扩散膜和遮光片的作用,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导光板上方有增光膜(单独一张或者多张,扩散膜、增光膜),增光膜上方是遮光片,遮光片贴在增光膜和胶架上面;同时由于遮光片材料冲切要去掉中间VA开窗部分,导致遮光片材料排废占的比例大,成本高;并且现代社会人力成本日益上升,自动化已成为制造业选用的趋势,因此在背光结构中要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要进行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在扩散膜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处均涂有油墨层,在所述油墨层上涂覆有粘接剂层。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考虑以扩散膜为基底,在扩散膜表面印刷或涂覆油墨层遮蔽,然后在油墨层上方涂覆粘接剂层(如胶水)起粘贴作用,这样的结构功能就完全包括了扩散膜和遮光片的作用,代替了通常采用人工在扩散膜上粘贴遮光片且在扩散膜中间区域裁切粘贴的遮光片,导致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将扩散膜和遮光片功能整合在一张膜片上,减少人工贴覆动作,提升自动化导入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以扩散膜为基材,上下表面边缘区域涂覆油墨层定义背光VA区,油墨优选黑色,扩扫描正反面涂覆的油墨可以颜色相同也可以不同,扩散膜正面靠近LCD玻璃一面的油墨通常选择黑色的,扩散膜反面靠近导光板一侧可以选择黑色、白色、银色等,且扩散膜反面涂覆的油墨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亮度要求高时,可以将LED端靠近光源一面的油墨采用白色或者银色等高反射率的油墨,有利于背光亮度提升;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至少0.2mm。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优化的设计是相对内缩0.2mm以上,空间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膜外侧壁均涂覆有所述油墨层。若扩散膜外侧壁露出的光线影响到光线效果的话,可以将外侧壁也用油墨层覆盖住,尤其选用黑色的油墨。
作为优选,在涂覆所述油墨层区域的所述扩散膜上设有局部通孔或缺口,所述粘接剂层贯穿所述通孔或缺口。在空间允许时,在扩散膜涂覆油墨层的区域范围内做若干局部通孔或者缺口,使扩散膜正反面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剂粘贴在一起,粘接剂(胶水)的增加,提升了粘贴牢固性,粘贴LCD玻璃和胶架更加稳固。
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权利要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扩散膜、LCD玻璃、导光板、胶架以及LED,所述扩散膜的正面通过粘接剂层固定粘贴在所述LCD玻璃上,所述扩散膜的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或所述胶架和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LED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的一端。该扩散膜结构相当于以扩散膜作为遮光片的基材层,扩散膜正反两面涂覆油墨和粘接剂,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层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上,所述增光膜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部分重叠。对于背光导光板上方有多层增光膜的产品,若扩散膜反面粘接剂层粘到增光膜的膜片后,可能导致增光膜在可靠性实验时出现皱的问题,因此扩散膜正反面的粘接剂层的胶水宽度不同,扩散膜反面的粘接剂层要比扩散膜正面的粘接剂层要窄一些,只粘到胶架上避开增光膜,且为了保证遮光效果,所述增光膜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部分重叠。而通常的遮光片是无法做到这样的(遮光片正反面的胶水层区域一致),一般出现膜皱时只能尝试更换不同的遮光片进行搭配做可靠性实验,挑选与所用增光膜相匹配的遮光片材料,操作较为繁琐。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与所述导光板有部分重叠。为了提升遮光效果,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部分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带遮光的扩散膜结构相当于以扩散膜作为遮光片的基材层,扩散膜正反两面涂覆油墨和粘接剂,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图1的B-B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图1的B-B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图1的B-B局部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四图1的B-B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在扩散膜1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区域处均涂有油墨层2,在所述油墨层2上涂覆有粘接剂层3。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考虑以扩散膜1为基底,在扩散膜1表面印刷或涂覆油墨层2遮蔽,然后在油墨层2上方涂覆粘接剂层3(如胶水)起粘贴作用,这样的结构功能就完全包括了扩散膜1和遮光片的作用,代替了通常采用人工在扩散膜上粘贴遮光片且在扩散膜中间区域裁切粘贴的遮光片,导致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将扩散膜和遮光片功能整合在一张膜片上,减少人工贴覆动作,提升自动化导入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3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2的宽度短。以扩散膜为基材,正反面边缘区域涂覆油墨层定义背光VA区(中间未涂覆油墨层为VA区域,如图1所示),油墨优选黑色,扩扫描正反面涂覆的油墨可以颜色相同也可以不同,扩散膜正面靠近LCD玻璃一面的油墨通常选择黑色的,扩散膜反面靠近导光板一侧可以选择黑色、白色、银色等,且扩散膜反面涂覆的油墨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亮度要求高时,可以将LED端靠近光源一面的油墨采用白色或者银色等高反射率的油墨,有利于背光亮度提升;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3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2的宽度短至少0.2mm。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优化的设计是相对内缩0.2mm以上,空间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
如图4所示,所述扩散膜1外侧壁均涂覆有所述油墨层2。若扩散膜外侧壁露出的光线影响到光线效果的话,可以将外侧壁也用油墨层覆盖住,尤其选用黑色的油墨。
如图6所示,在涂覆所述油墨层2区域的所述扩散膜1上设有局部通孔7或缺口8,所述粘接剂层3贯穿所述通孔7或缺口8。在空间允许时,在扩散膜涂覆油墨层2的区域范围内做若干局部通孔7或者缺口8,使扩散膜1正反面的粘接剂层3的粘接剂粘贴在一起,粘接剂(胶水)的增加,提升了粘贴牢固性,粘贴LCD玻璃和胶架更加稳固。
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权利要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扩散膜1、LCD玻璃(图中未指出)、导光板5、胶架4以及LED6,所述扩散膜1的正面通过粘接剂层3固定粘贴在所述LCD玻璃上,所述扩散膜1的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4或所述胶架4和所述导光板5上,所述导光板5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4内,所述LED6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4的一端。该扩散膜结构相当于以扩散膜作为遮光片的基材层,扩散膜正反两面涂覆油墨和粘接剂,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如图5所示,所述扩散膜1与所述导光板5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层增光膜9(增光膜可包括上增光膜以及下增光膜,其中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以及扩散膜组成光学膜),所述扩散膜1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4上,所述增光膜9与所述扩散膜1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2部分重叠。对于背光导光板5上方有多层增光膜9的产品,若扩散膜1反面粘接剂层粘到增光膜9的膜片后,可能导致增光膜9在可靠性实验时出现皱的问题,因此扩散膜1正反面的粘接剂层3的胶水宽度不同,扩散膜1反面的粘接剂层3要比扩散膜1正面的粘接剂层3的宽度相同或要窄一些,只粘到胶架4上避开增光膜9,且为了保证遮光效果,所述增光膜9与所述扩散膜1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2部分重叠。而通常的遮光片是无法做到这样的(遮光片正反面的胶水层区域一致),一般出现膜皱时只能尝试更换不同的遮光片进行搭配做可靠性实验,挑选与所用增光膜相匹配的遮光片材料,操作较为繁琐。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膜1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2与所述导光板4有部分重叠。为了提升遮光效果,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部分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带遮光的扩散膜结构相当于以扩散膜作为遮光片的基材层,扩散膜正反两面涂覆油墨和粘接剂,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在扩散膜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处均涂有油墨层,在所述油墨层上涂覆有粘接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光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遮光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至少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光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外侧壁均涂覆有所述油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带遮光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在涂覆所述油墨层区域的所述扩散膜上设有局部通孔或缺口,所述粘接剂层贯穿所述通孔或缺口。
6.一种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扩散膜、LCD玻璃、导光板、胶架以及LED,所述扩散膜的正面通过粘接剂层固定粘贴在所述LCD玻璃上,所述扩散膜的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或所述胶架和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LED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层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上,所述增光膜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上涂覆的所述油墨层与所述导光板有部分重叠。
CN201820235650.8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Active CN207882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5650.8U CN207882475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5650.8U CN207882475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2475U true CN207882475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49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5650.8U Active CN207882475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24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4084A (zh) * 2019-03-11 2020-09-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13895130A (zh) * 2021-07-30 2022-01-07 上海晟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行棋背光指示的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4084A (zh) * 2019-03-11 2020-09-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13895130A (zh) * 2021-07-30 2022-01-07 上海晟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行棋背光指示的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048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957855A (zh) 显示装置
CN103402762B (zh) 一种透视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7882475U (zh) 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CN108897165A (zh) 显示装置
CN209149020U (zh) 一种遮光膜、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终端
CN102270412A (zh) 显示器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8506442U (zh) 一种扩散膜、具有该扩散膜的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CN207780432U (zh) 背光模块
CN109976038A (zh) 一种面光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5809509U (zh) 用于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的补光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085715A (zh) 复合遮光膜及组装方法、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终端
CN202033984U (zh) 标识面板和灯箱
CN209373293U (zh) 复合遮光膜、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终端
CN109143652A (zh) 一种复合型遮光盖板
CN206788404U (zh) 一种金属架和导光板的装配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12460265U (zh) 灯条、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028369U (zh) 一种复合型遮光盖板
CN206133153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6881943A (zh) 一种手机膜的生产工艺
CN208025194U (zh) 一种背光模组
JPH0911532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パネル装置
CN206594422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4573757U (zh) 背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