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7370U -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7370U
CN207877370U CN201721804634.8U CN201721804634U CN207877370U CN 207877370 U CN207877370 U CN 207877370U CN 201721804634 U CN201721804634 U CN 201721804634U CN 207877370 U CN207877370 U CN 207877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axial cord
sewage disposal
aquatic weed
bionic aqu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46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启粉
张亚强
卢伟
冯玮
秦臻
任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emical langz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46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7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7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7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包括中心绳、固定于中心绳上的数根纤维单体。纤维单体为环状放射性结构,环状纤维单体通过编织排列于中心绳上。本实用新型由数个环状纤维单体和中心绳组成,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达普通组合式填料的10倍。放射环状结构既可以避免由于水流冲击而导致生物膜的过度剥落,又对气泡有良好的切割功能,有利于含氧微气泡的吸附提高溶氧效率,有效改善生化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治理及景观水处理、人工浮岛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提生化处理单元,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备多包含生化处理单元,在生化处理单元中会使用到填料,填料是微生物栖息的场所,填料的选择直接生化反应的效果。传统的组合填料及弹性填料比表面积较小,对气泡切割效果不理想,生物膜附着性差易脱落。因此,开发一种大比表面积,可提高溶氧效率降低功耗,利于生物膜附着,有效提高生化单元微生物浓度的新型填料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生化效果的弹性填料,该填料可有效改善生化单元处理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包括中心绳和纤维单体,纤维单体固定在中心绳上,所述纤维单体的首尾连接呈环状,首尾连接处固结于中心绳上,并且环状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90°。
可供选择得是:所述中心绳上分布有多列纤维单体。
优选的,中心绳上分布有3列纤维单体,每列夹角120度。
可选的,纤维单体的材质包括活性炭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稀纤维、聚乙烯纤维和聚丙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中心绳的材质包括钢丝、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稀纤维、聚乙烯纤维或聚丙腈纤维。
此外,中心绳的一端留有空余供绑结。
可选的,中心绳的环状空间内可以包裹有泡沫条。
此外,中心绳上还可以包埋有缓释型微生物菌种。
优选的,纤维单体的直径为0.2mm~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水草填料由数个环状纤维单体和中心绳组成,比表面积超过5000m2/m3,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达普通组合式填料的10倍,弹性填料的12倍,附着微生物浓度可以达到15,000mg/l以上。放射环状结构既可以避免由于水流冲击而导致生物膜的过度剥落,又对气泡有良好的切割功能,有利于含氧微气泡的吸附提高溶氧效率,有效改善生化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治理及景观水处理、人工浮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示意图。
图2为环状放射性结构纤维单体示意图。
图3为3束纤维单体单层排列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中心绳、2—纤维单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纤维单体的轴向与中心绳形成一个平面,若其他的纤维单体的轴向在该平面上,则所有在该平面的纤维单体形成一列。
环向纤维单体的轴向定义为单个纤维单体首尾相接处与环向内距离最远的点所形成的线段,如图2。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用于改善生化效果的弹性填料,包括中心绳1、固定于中心绳1上的多根纤维单体2,纤维单体2的材质为活性炭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稀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腈纤维等纤维材料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纤维单体2为环状放射性结构,环状放射性结构,对气泡有良好的切割功能,且有利于含氧微气泡的吸附提高溶氧效率,可有效避免由于水流冲击而导致生物膜的过度剥落。环状纤维单体通过编织固定于中心绳1上,中心绳1竖直下垂时纤维单体2环向与水平方向成10-90度夹角,以3束编织时相邻两根所述的环状纤维单体间夹角约120度,如图3,均匀排布于中心绳1上。
仿生水草弹性填料,其中心绳1材质为钢丝或使用轻质材料底端固定坠物时,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竖直悬挂于生化单元内,由水下曝气设备生产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纤维单体切割为小气泡,表面积增大,且被切割后的小气泡吸附于纤维单体表面,延长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溶氧效率。在相同需氧条件的生化单元中,使用该仿生水草弹性填料可降低曝气强度或缩短曝气时间,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通过特殊改性的仿生水草弹性填料表面带正电荷,高效吸附带负电荷的微生物,提高生物膜的挂膜速度、挂膜量以及附着稳定性,在温度适宜、营养物充足情况下挂膜7天即可发挥正常处理功能。
挂膜完成后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的立体空间内菌群种类繁多,构成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藻类等较长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强,降解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强,原位消减污泥,剩余污泥量极少。
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的表面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增殖来去除氨氮,在仿生水草弹性填料内部通过缺氧微生物的增殖可以进行生物脱氮,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
所述仿生水草弹性填料抗负荷冲击能力强。能够稳定保持增殖速度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数量,附着微生物的剥离是持续的而非集中脱落,避免出现因生物膜脱落而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
所述仿生水草弹性填料中心绳可包裹泡沫条,制造成水草状漂浮结构。处于该状态时仿生水草弹性填料在气流和水流作用下,前后左右摇摆,互相碰撞,提高与污染物的接触几率,传质效率高,生物膜更新速度快,微生物活性强。
所述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纤维单体材质为活性炭纤维时,可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所述仿生水草弹性填料纤维,其中心绳可包埋缓释型微生物菌种,促进生化单元微生物环境形成,易于填料挂膜,缩短调试周期。

Claims (9)

1.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包括中心绳(1)和纤维单体(2),纤维单体(2)固定在中心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单体(2)的首尾连接呈环状,首尾连接处固结于中心绳(1)上,并且环状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1)上分布有多列纤维单体(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1)上分布有3列纤维单体(2),每列夹角12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单体(2)的材质包括活性炭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稀纤维、聚乙烯纤维和聚丙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的材质包括钢丝、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稀纤维、聚乙烯纤维或聚丙腈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1)的一端留有空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的环状空间内包裹有泡沫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绳上包埋有缓释型微生物菌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单体(2)的直径为0.2mm~1mm。
CN201721804634.8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Active CN207877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634.8U CN2078773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634.8U CN2078773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7370U true CN207877370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4634.8U Active CN2078773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73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560A (zh) * 2018-12-28 2019-03-26 苏州苏净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填料
CN111470613A (zh) * 2020-03-23 2020-07-31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
CN112520842A (zh) * 2020-12-23 2021-03-19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化生态基仿生水草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560A (zh) * 2018-12-28 2019-03-26 苏州苏净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填料
CN111470613A (zh) * 2020-03-23 2020-07-31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
CN111470613B (zh) * 2020-03-23 2023-03-10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
CN112520842A (zh) * 2020-12-23 2021-03-19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化生态基仿生水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73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仿生水草填料
CN102826657B (zh) 碳纤维湿地式生态浮床及其设置方法
CN107879479A (zh) 一种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
CN206033299U (zh) 一种仿生碳纤维人工净水草
CN206109058U (zh) 一种黑臭水体生物净化的处理装置
CN106966510A (zh) 一种高效脱氮生物载体填料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CN205204909U (zh) 一种河道水体修复装置
CN207227127U (zh) 一种海绵硅石生态浮岛
CN106830339A (zh) 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
CN105645590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水循环净化生物生态岛
CN207483440U (zh) 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用膜生物床
CN207738524U (zh) 一种高效复合柔性脱氮填料池
CN204824369U (zh) 一种耦合微孔曝气的生态浮床
CN106495327A (zh)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组合式生态沉床
CN107986448A (zh) 一种水域生态的治理方法
CN206255887U (zh) 一种新型生物填料
CN209396967U (zh) 一种反硝化工艺用生物填料
CN205933400U (zh) 生物浮岛装置
CN218174756U (zh) 一种水平环流节能生态生化装置
CN107857356B (zh) 一种无泡式膜充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N107555602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增氧活化的生态修复装置
CN206173084U (zh) 智能生物载体、智能生物载体组件及其生物膜反应器
CN107522283B (zh) 智能生物载体、智能生物载体组件及其生物膜反应器
CN207738519U (zh) 一种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
CN114890549A (zh) 组合型立体漂浮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60 intersection of Gaoxin road and Keji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hemical langz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60 intersection of Gaoxin road and Keji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LANGZ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