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959U - 一种帆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帆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959U
CN207875959U CN201820251843.2U CN201820251843U CN207875959U CN 207875959 U CN207875959 U CN 207875959U CN 201820251843 U CN201820251843 U CN 201820251843U CN 207875959 U CN207875959 U CN 207875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il
rope
entangled
hull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18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 Rong Yacht Port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 Rong Yacht Port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 Rong Yacht Port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 Rong Yacht Port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18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帆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帆装。该帆装包括桅杆、帆体和绳索组件,桅杆的一端与船体固定,帆体通过绳索组件分别与桅杆和船体连接;其中,帆体的下风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大缭和小缭,分绳器设有第二安装孔,小缭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且小缭的一端为自由端;船体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大缭的一端与船体固定,大缭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上的一安装孔后与第一滑轮组件装配。用户通过拉紧或者放松小缭与大缭,实现分别单独控制帆的扭曲度及迎风角度,提升帆不同高度翼型对风向攻角的控制,整个调整过程方便、快捷,提升了帆船使用风力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帆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帆装。
背景技术
帆船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是继舟、筏之后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按船桅数可分为单桅帆船、双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划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为宽头、窄头和尖头帆船。
中国宋、元、明、清时代使用过的帆船有用于江河湖泊的平底船、和尖底的海船。帆船通常为单体,也有水阻力较少的双体船。帆船主要靠帆具借助风力航行,靠桨、橹和篙作为无风时推进和靠泊与启航的手段,帆船的最大动力来源是风在帆上产生的“伯努利效应”,帆船的主要结构包括船体、帆、桅杆、舵、稳向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帆船迎风倾斜航行时,由于帆着力点与流体力学原因,船会自动产生转向迎风的上风舵力度,采用舵角纠正上风舵力度不但会减慢竞赛船速,在暴风中还存在断舵的风险;基本上大部分的西方帆船只有一根主帆索,水手控制主帆时,只能用一根主缭绳及滑轨调整主帆索的受风角度及同时控制主帆的扭曲度,西式帆是以帆布的裁剪产生翼型但传统中式帆因为没有现代翼型的设计所以迎风航行的性能比较差,而传统中式帆船则设置有多条缭绳直接连接到各高度的帆骨,确保调整帆的扭曲度更为直接了当,由于风速离开水面越高越快使相对风向也随高度改变帆的扭曲度让不同高度的帆更有效地调整翼型与相对风向的攻角,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分别调整帆的角度以及上下扭曲度而且带有现代翼型的帆装是尤为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帆装,能够分别调整帆船上的帆的角度以及上下扭曲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帆装,其用于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帆装包括桅杆、船体、帆体和绳索组件,所述桅杆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帆体通过所述绳索组件分别与所述桅杆和所述船体连接;
其中,所述帆体的下风端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所述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大缭和小缭,所述分绳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小缭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且所述小缭的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所述大缭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大缭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绳器上的一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装配。
可选的,所述帆体包括帆布和帆骨;
所述帆体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帆骨的帆骨袋,且两相邻所述帆布之间通过所述帆骨袋连接,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一所述帆骨袋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帆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帆骨的帆秤袋;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第一升秤索和第二升秤索,所述第一升秤索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第一升秤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上的一滑轮后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二滑轮组件,所述第二升秤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固定,所述第二升秤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上的另一滑轮后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可选的,所述帆秤袋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升秤索和所述第二升秤索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可选的,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固定绳;
所述帆骨袋外设置有钢环,一所述帆骨袋外的所述钢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一所述钢环绑定,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后与另一所述钢环绑定。
可选的,所述帆体还包括翼形布块,所述帆骨袋和所述帆秤袋均与所述翼形布块连接,所述帆布通过所述翼形布块连接,以产生现代翼型的弧形帆面。
可选的,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抱桅索,所述抱桅索连接所述钢环并缠绕于所述桅杆,所述抱桅索的一端为自由端。
可选的,所述帆布包括平面布块。
可选的,所述船体还设置有第三滑轮组件;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下拉索,所述下拉索分别与所述帆体底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三滑轮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帆体的底部设置有绳夹和口袋。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帆装,其用于安装在船体上,包括桅杆、船体、帆体和绳索组件,所述桅杆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帆体通过所述绳索组件分别与所述桅杆和所述船体连接;其中,所述帆体的下风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大缭和小缭,所述分绳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小缭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且所述小缭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所述大缭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大缭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绳器上的一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装配。由于所述小缭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第一安装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帆体的下风侧,所述小缭的一端为自由端,由此,用户能够通过拉紧或者放松小缭的自由端,从而调整帆体的上下扭曲度,调整翼型帆面在不同高度与相对风向的攻角,此外,所述大缭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大缭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绳器上的一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装配,用户通过拉紧或者放松大缭的另一端便可以调整帆船的帆的角度,整个调整过程方便、快捷,加上现代翼型裁剪的弧形帆面,提升了风帆使用风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与船体装配成帆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桅杆、帆体和部分绳索组件与船体的组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桅杆与帆体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即图3中桅杆与帆体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与船体装配成帆船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当放松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的小缭时,帆体的上下扭曲度变化的示意图;
图7是当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在帆船航行与水面上受风时的示意图;
图8是当拉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的大缭时,帆体的角度变化的示意图;
图9是当放松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的抱桅索时,帆体的受风的着力点偏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帆装中帆体的部分布料的裁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帆装(未标注),帆装用于安装在船体20上并组装成帆船100,该帆装包括桅杆10、帆体30和绳索组件(未标注),桅杆10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帆体30通过绳索组件分别与桅杆10和船体20连接。
其中,帆体30包括帆布31、帆骨32和翼形布块33,帆体30的下风侧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11,帆体30的下风侧位于帆体30的一侧,具体的,当帆装安装于船体20上并在航行过程中受风时,风吹向帆体30的一侧为帆体30的上风侧,风离开帆体30的一侧为帆体30的下风侧;可选的,帆布31的数量为多个且依次拼接,第一安装孔311设置于帆布31的一侧边的下边角或者上边角,第一安装孔311为通孔并贯穿帆布31。帆体30还包括用于收容帆骨32的帆骨袋34,且两相邻帆布31之间通过帆骨袋34连接,一第一安装孔311位于一帆骨袋34的下风侧;进一步具体的,帆骨袋34用于收容帆骨32,帆骨袋34与翼形布块33连接,翼形布块33与帆布31连接,可选的,帆骨袋34与翼形布块33的中部或者一侧缝接,当帆骨袋34与翼形布块33的中部缝接时,翼形布块33上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帆布31的侧边缝接,当帆骨袋34与翼形布块33的一侧缝接时,翼形布块33的另一侧与一帆布31的侧边缝接,由此,当风吹向帆体30时,由于翼形布块的存在,帆体30上的帆布31将被风吹鼓起来,使得整个帆体30的一面呈现现代翼型的弧形帆面,提供高效的风动力,更利于航行。帆体30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收容帆骨32的帆秤袋35;帆秤袋35上设有缺口351,缺口351可便于绳索组件与帆秤袋35内的帆骨32连接,可选的,缺口35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帆秤袋35与翼形布块33连接,翼形布块33与帆布31连接,可选的,帆秤袋35与翼形布块33的一侧边缝接,翼形布块33的另一侧边与帆布31缝接。可选的,帆布31包括平面布块。帆体30的底部设置有绳夹36和口袋37,绳夹36用于固定绳46索组件40中的绳索,口袋37用于收容固定绳46索组件40中多余的绳索。
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41、大缭42、小缭43、第一升秤索44、第二升秤索45、固定绳46、抱桅索47和下拉索48,大缭42、小缭43、第一升秤索44、第二升秤索45、固定绳46、抱桅索47和下拉索48均为绳索,分绳器41设有第二安装孔411,小缭43分别与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411连接,且小缭43的一端为自由端。具体的,分绳器41上的第二安装孔41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地分布,第二安装孔411贯穿分绳器41,小缭43与第一安装孔311的连接方式包括小缭43贯穿第一安装孔311或者小缭43绕于一滑轮(未标注),再通过该滑轮与第一安装孔311连接,从而实现小缭43与第一安装孔311之间的间接连接;小缭43与第二安装孔411的连接方式包括小缭43贯穿第二安装孔411,且小缭43所贯穿的第二安装孔411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由于第一安装孔311设置于帆布31的下风侧上,小缭43与第一安装孔311连接,小缭43的一端为自由端,因此,请进一步参阅图6,用户只需通过操纵小缭43便可轻松地改变帆体30的上下扭曲度,以适应不同风力的风,例如,请进一步参阅图7,在水面上航行中,越靠近水平面的风的风力越小,越远离水平面的风的风力越大,因此,根据航行需求,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风便可充分利用不同风力的风,从而提升风动力的使用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小缭43可以控制帆体30的扭曲度,进而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航行风。可选的,帆体30底部的绳夹36包括小缭绳夹(未标注)和小缭口袋(未标注),小缭绳夹用于夹紧并固定小缭上的自由端,小缭口袋用于收容小缭43上的自由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及的绳索的自由端指的是,绳索上没有被固定、且可被用户进行拉紧或者放松等操纵的绳索的一端。
船体20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21,大缭42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大缭42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的一第二安装孔411后与第一滑轮组件21装配。可选的,第一滑轮组件21包括第一固定座(未标注)和第一定滑轮(未标注),第一滑轮固定于第一固定座的一端并可在第一固定座上旋转,第一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于船体20上,大缭42的一端与船体20的一端固定连接,大缭42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的一第二安装孔411后绕于第一定滑轮,大缭4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由于小缭43和大缭42均与分绳器41连接,小缭43还连接帆体30,因此,请进一步参阅图8,用户只需通过操纵大缭42便可轻松地改变帆体30的角度,以适应不同风向的风。
第一升秤索44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第一升秤索44的另一端绕过桅杆10上的一滑轮(未标注)后与帆秤袋35内的帆骨32连接;具体的,第一升秤索44的一端固定于船体20的中部,第一升秤索44的另一端绕过桅杆10顶部的一滑轮后,穿过帆秤袋35上的缺口351与帆秤袋35内的帆骨32连接。船体20上还设置有第二滑轮组件22,第二升秤索45的一端与第二滑轮组件22固定,第二升秤索45的另一端绕过桅杆10上的另一滑轮(未标注)后与帆秤袋35内的帆骨32连接。具体的,第二滑轮组件22由第二定滑轮221、第二动滑轮222和第二控制绳223装配成,其中,第二定滑轮221固定于船体20的中部,第二动滑轮222与第二升秤索45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二升秤索45的另一端绕过桅杆10上的另一滑轮(未标注)后,穿过帆秤袋35上的缺口351与帆秤袋35内的帆骨32连接。用户通过操纵第二控制绳223便可调整帆体30顶部帆秤的高度和角度,以便拉伸帆体30,消除帆体30上的褶皱,使帆体30尽量舒展开,保证帆船100可以更有效地使用风动力平稳地航行,以满足帆船100航行的具体需求。
进一步的,帆骨袋34外设置有钢环341,一帆骨袋34外的钢环34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固定绳46的一端与一钢环341绑定,固定绳46的另一端绕过桅杆10后与另一钢环341绑定,由此将桅杆10套设于帆骨袋34和固定绳46之间,换言即将帆体30通过固定绳46套设于桅杆10上;可选的,帆骨袋34上缝接有尼龙带342,尼龙带342与钢环341连接固定,从而将钢环341固定在帆骨袋34外;可选的,钢环341包括D形不锈钢环。可选的,尼龙带342位于帆骨袋34的一端且尼龙带342的长度小于帆骨袋34的长度。
抱桅索47连接钢环341并缠绕于桅杆10,抱桅索47的一端为自由端。具体的,抱桅索47的一端为自由端,抱桅索47的另一端穿过若干钢环341并缠绕于桅杆10,最后与一帆骨袋34外的一钢环341连接固定。请进一步参阅图9,用户通过操纵抱桅索47上的自由端,便可调整帆体30和桅杆10的相对位置,同时结合操纵第二控制绳223便可调整帆体30与桅杆10的具体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帆体30受风时的着力点的前后位置,以调节迎风航行的上风舵力度,满足航行需求。调整帆体30和桅杆10的相对位置具体可以表现为调整帆体30的各侧边与桅杆10之间的距离;可选的,固定绳46的长度足以确保帆体30和桅杆10之间留有充裕的间距,以便调整帆体30和桅杆10的相对位置。可选的,帆体30的底部的绳夹36包括抱桅索绳夹和抱桅索口袋,抱桅索绳夹用于夹紧并固定抱桅索,抱桅索口袋用于收容抱桅索47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帆船100的航行过程中,帆体30被风吹变形,以使帆体两端30尽可能的保持垂直,因此,绳索组件还包括了下拉索48,船体20还设置有第三滑轮组件23,下拉索48分别与帆体30底部的两端和第三滑轮组件23连接。具体的,下拉索48的一端与帆体30底部的帆骨袋34外的一钢环341绑定,下拉索48的另一端与帆体30底部的一第一安装孔311绑定,且该同一第一安装孔311还通过一连接绳(未标注)与分绳器41绑定,下拉索48的中部与第三滑轮组件23连接,其中,第三滑轮组件23包括第三动滑轮231、第四动滑轮232、第三定滑轮233和第三控制绳234,第三定滑轮233固定于船体20的中部,第三定滑轮233、第三控制绳234和第三动滑轮231装配连接,第四动滑轮232装配于下拉索48的中部并与第三动滑轮231连接,从而实现下拉索48的中部与第三滑轮组件23的连接,第三控制绳234的一端为自由端。用户通过操纵第三控制绳234上的自由端,便可确保帆体30两端保持垂直,防止帆体30被风吹变形。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帆装的结构,以下对由四个帆布31组成的帆体30的帆装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帆装的帆布31的数量不限于四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的。
举例说明:假设帆体30中的帆布31的数量为四个、帆骨32的数量为五个、翼形布块33的数量为五个、帆骨袋34的数量为四个、以及帆秤袋35的数量为一个。其中,请进一步参阅图10,帆布31包括第一帆布3101、第二帆布3102、第三帆布3103和第四帆布3104,第一帆布位于帆体30的顶部,第四帆布位于帆体30的底部;帆骨32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帆骨(未标注);翼形布块33包括第一翼形布块3301、第二翼形布块3302、第三翼形布块3303、第四翼形布块3304和第五翼形布块3305;帆骨袋34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帆骨袋(未标注)。
具体的,第一帆布3101的顶部与第一翼形布块3301的一侧缝合连接,第一翼形布块3301上的另一侧与帆秤袋35的外侧缝合连接,第一帆骨收容于帆秤袋35内,帆秤袋35上至少开设有第一缺口(未标注)和第二缺口(未标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间隔设置,第一升秤索44穿过第一缺口与第一帆骨连接,第二升秤索45穿过第二缺口与第一帆骨连接,第一帆布3101的底部与第二翼形布块3302的一侧缝合连接,第二翼形布块330233的另一侧与第二帆布3102的顶部缝合连接,第二翼形布块3302的中部与第一帆骨袋的外侧缝合连接,第二帆骨收容于第一帆骨袋中,第二帆布3102的底部与第三翼形布块3303的一侧缝合连接,第三翼形布块3303的另一侧与第三帆布3103的顶部缝合连接,第三翼形布块3303的中部与第二帆骨袋的外侧缝合连接,第三帆骨收容于第二帆骨袋中,第三帆布3103的底部与第四翼形布块3304的一侧缝合连接,第四翼形布块3304的另一侧与第四帆布3104的顶部缝合连接,第四翼形布块3304的中部与第三帆骨袋的外侧缝合连接,第四帆骨收容于第三帆骨袋中,第四帆布3104的底部与第五翼形布块3305的一侧缝合连接,第五翼形布块3305的另一侧与第四帆骨袋的外侧缝合连接,第五帆骨收容于第四帆骨袋中。
进一步具体的,第一安装孔311分别设置于第二帆布3102、第三帆布3103和第四帆布3104的侧上角以及第四帆布3104的侧下角,小缭43的一端与第三帆布3103侧上角的第一安装孔311绑定,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一第二安装孔411后绕于一和第四帆布3104侧上角的第一安装孔311绑定的滑轮(未标注)上,再穿过分绳器41上另一第二安装孔411后绕于一和第二帆布3102侧上角的第一安装孔311绑定的滑轮上,最后穿过分绳器41上再一第二安装孔411后由小缭绳夹固定,当需要调整小缭43时,将小缭43从小缭绳夹上释放后拉紧或者放松小缭43即可,由于小缭43为一条整体绳,且小缭43与第二帆布3102、第三帆布3103和第四帆布3104侧上角的第一安装孔311均有连接,因此,通过操纵小缭43即可改变第二帆布3102、第三帆布3103和第四帆布3104的扭曲度,从而控制帆体30的上下扭曲度与翼型的攻角,进而充分利用不同高度上不同风力产生不同相对风向的风。
由于大缭42的一端与船体20的一端固定连接,大缭42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的一第二安装孔411后绕于第一定滑轮,大缭4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小缭43和大缭42均与分绳器41连接,小缭43还连接帆体30,因此,用户只需通过操纵大缭42便可轻松地改变帆体30的角度,以适应不同风向的风。
抱桅索47为一条整体绳,抱桅索47的一端为自由端并由抱桅索绳夹夹紧并固定,抱桅索4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帆骨袋上一钢环341和第三帆骨袋上一钢环341后绕于桅杆10上,再穿过第二帆骨袋上一钢环341后绕于桅杆10上,最后与第一帆骨袋上一钢环341绑定。可选的,与抱桅索47连接的钢环341均位于帆体30的同一侧边上。由此,当用户将抱桅索47上的自由端从抱桅索绳夹上取下后,通过拉紧或者放松抱桅索47,便可调整帆体30和桅杆10的相对位置,同时结合操纵第二控制绳223便可调整帆体30与桅杆10的具体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帆体30受风时的着力点的前后位置,以调节迎风航行的上风舵力度,满足航行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帆装包括桅杆10、帆体30和绳索组件,桅杆10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帆体30通过绳索组件分别与桅杆10和船体20连接;其中,帆体30的下风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11;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41、大缭42和小缭43,分绳器41设有第二安装孔411,小缭43分别与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411连接,且小缭43的一端为自由端;船体20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21,大缭42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大缭42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的一第二安装孔411后与第一滑轮组件21装配。由于小缭43与第一安装孔311连接,第一安装孔311间隔设置于帆体30的一侧,小缭43的一端为自由端,由此,用户能够通过拉紧或者放松小缭43的自由端,从而调整帆体30的上下扭曲度,进而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高度、不同风力的的风。此外,大缭42的一端与船体20固定,大缭42的另一端穿过分绳器41上的一安装孔后与第一滑轮组件21装配,用户通过拉紧或者放松大缭42便可以调整帆装的帆的角度,以适应并利用不同风向的风,整个调整过程方便、快捷,提升了帆船100使用风能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帆装,其用于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帆装包括桅杆、帆体和绳索组件,所述桅杆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帆体通过所述绳索组件分别与所述桅杆和所述船体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体的下风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所述绳索组件包括分绳器、大缭和小缭,所述分绳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小缭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且所述小缭的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一滑轮组件,所述大缭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大缭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绳器上的一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体包括帆布和帆骨;
所述帆体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帆骨的帆骨袋,且两相邻所述帆布之间通过所述帆骨袋连接,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一所述帆布的下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帆骨的帆秤袋;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第一升秤索和第二升秤索,所述第一升秤索的一端与所述船体固定,所述第一升秤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上的一滑轮后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二滑轮组件,所述第二升秤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固定,所述第二升秤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上的另一滑轮后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秤袋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升秤索和所述第二升秤索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帆秤袋内的帆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固定绳;
所述帆骨袋外设置有钢环,一所述帆骨袋外的所述钢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一所述钢环绑定,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桅杆后与另一所述钢环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体还包括翼形布块,所述帆骨袋和所述帆秤袋均与所述翼形布块连接,所述帆布通过所述翼形布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抱桅索,所述抱桅索连接所述钢环并缠绕于所述桅杆,所述抱桅索的一端为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布包括平面布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还设置有第三滑轮组件;
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下拉索,所述下拉索分别与所述帆体底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三滑轮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帆体的底部设置有绳夹和口袋。
CN201820251843.2U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帆装 Active CN207875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1843.2U CN207875959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帆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1843.2U CN207875959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帆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959U true CN207875959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49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1843.2U Active CN207875959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帆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95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603A (zh) * 2018-02-11 2018-06-12 向荣游艇港供应链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帆装
CN109703725A (zh) * 2018-12-31 2019-05-03 江苏金泰船舶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帆船
CN113306691A (zh) * 2021-07-14 2021-08-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驾驶帆船用多功能折叠帆
CN113428331A (zh) * 2021-07-14 2021-09-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全海况长航程无人帆船用折叠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603A (zh) * 2018-02-11 2018-06-12 向荣游艇港供应链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帆装
CN108146603B (zh) * 2018-02-11 2023-11-10 向荣游艇港供应链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帆装
CN109703725A (zh) * 2018-12-31 2019-05-03 江苏金泰船舶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帆船
CN113306691A (zh) * 2021-07-14 2021-08-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驾驶帆船用多功能折叠帆
CN113428331A (zh) * 2021-07-14 2021-09-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全海况长航程无人帆船用折叠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5959U (zh) 一种帆装
CN108146603A (zh) 一种帆装
US4625671A (en) Sailing system
US1856803A (en) Fore and aft rigged vessel
US4369724A (en) Wingsail
US8281727B2 (en) Wind-propelled vehicle including wing-sail
GB2085387A (en) Sails
US4479451A (en) Sail with air envelope and contour shaping parts
CN108367802A (zh) 分段刚性帆
US4924794A (en) Sail
EP0245263A4 (en) TAKELAGE FOR WIND-DRIVEN VEHICLE.
US606104A (en) twining
EP0079949A4 (en) WIND WING SYSTEM.
US4864954A (en) Sail for a sailing craft
WO2010007377A2 (en) Sail arrangements and reconfigurable aerodynamic arrangements
US4697534A (en) Fabricated spar adapter sailing rig
US4864949A (en) Fluid foil system
US5189976A (en) Sail shaping arrangement for sailboards
GB2374060A (en) Sail rig with a rotatable gantry mast
US2699136A (en) Sails and rigging of boats
Hasler et al. Practical Junk Rig: Design, Aerodynamics and Handling
NL8101805A (nl) Zeilplank, in het bijzonder met reef- en trimbare tuigage.
AU585930B2 (en) Rigging for a wind propelled craft
JPS59501354A (ja) スル−プ式帆装のヨットボ−ド
Phipps et al. The Catamaran Book: Catamaran Sailing From Start to Finis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