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8470U -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8470U
CN207868470U CN201820250081.4U CN201820250081U CN207868470U CN 207868470 U CN207868470 U CN 207868470U CN 201820250081 U CN201820250081 U CN 201820250081U CN 207868470 U CN207868470 U CN 207868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snap
gauge
usb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00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绍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Boluom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Boluom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Boluom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Boluom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00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8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8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84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插座的壳体,其包括:壳体,侧边凸台,卡板,螺母,螺栓。壳体上设有一凹槽;侧边凸台与凹槽反向分布地凸设于壳体的侧壁上;卡板包括横板、第一贯通孔以及斜板,横板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凹槽内,第一贯通孔设在横板上,壳体的底壁设有一位于第一贯通孔的上方的第二贯通孔,斜板的下端与横板连接并向外上方倾斜;螺母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凹槽内且位于第一贯通孔的下方;螺栓穿过第二贯通孔和第一贯通孔后与螺母进行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拧进螺栓来使卡板上移至斜板的上端与侧边凸台位于同一高度,便会使得壳体被牢牢地卡在安装孔的内壁,从而使得USB插座的装配效率高且装配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插座,特别涉及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背景技术
USB插座一般是通过其壳体插入到安装座的安装孔内进行固定。目前的USB插座的壳体与安装孔常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连接方式是通过在USB插座的壳体上设有不少于两个螺丝孔,螺丝穿过螺丝孔后拧紧在安装孔内,以将USB插座的壳体和安装孔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安装至少两个螺丝,比较费时,装配效率低。另一种连接方式是通过在USB插座的壳体的外侧壁设置不少于两个凸起的弹簧片,USB插座的壳体插入到安装孔内时,通过弹簧片作用于安装孔内壁的弹力将USB插座的壳体固定卡紧在安装孔的内壁。这种连接方式安装便捷,装配效率高,但USB插座的壳体与安装孔的连接不牢固,USB公头在与USB插座的插孔进行插拔的过程中,USB公头的拔力容易带动USB插座的壳体脱离安装孔,进而影响USB插座的正常使用及寿命。设计一种如何便于USB插座装配且确保装配牢固的USB插座的壳体实为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插座的壳体,从而克服现有USB插座装配效率低且装配不牢固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插座的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中空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为一凹设在所述壳体的底端且开口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的U形槽;侧边凸台,其与所述凹槽反向分布地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横板、第一贯通孔以及斜板,所述横板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且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方的第二贯通孔,所述斜板的下端与所述横板连接,且所述斜板向外上方倾斜,所述横板能够向上移动至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侧边凸台位于同一高度;螺母,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下方;以及螺栓,其活动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进行啮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贯通孔为椭圆贯通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板还包括卡板凸台,所述卡板凸台向外凸设在所述斜板的上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弹簧片的上端向外倾斜。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弹簧片的下端设置于一个凹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的让位槽的下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壁为中间向外凸出的V状壁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壁的最高部位与所述侧边凸台位于同一圆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插座的壳体,通过在壳体的外侧壁反向设置侧边凸台和卡板,利用卡板的斜板的上端和侧边凸台越趋于同一高度时,两者同时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便越大的原理,把USB插座的壳体插入到安装孔内后,向下拧进螺栓,在螺母的作用下,卡板的横板会向上移动,从而使卡板的斜板也向上移动,当斜板的上端和侧边凸台位于同一高度时,便能够使得USB插座的壳体被牢牢卡在安装孔的内壁,USB公头在与USB插座的USB插口进行插拔的过程中,USB公头的拔力便难以带动USB插座的壳体脱离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此种装配模式十分简便,从而解决现有USB插座装配效率低且装配不牢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插座的壳体,通过在卡板和壳体上分别增设卡板凸台、弹簧片,使得卡板凸台、弹簧片更好地配合侧边凸台形成更大的对安装孔内壁的压力,从而把USB插座的壳体紧紧卡在安装孔内壁,使得USB插座装配得更牢固。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插座的壳体,通过把卡板上的第一贯通孔设为椭圆贯通孔、在壳体的外侧壁上与斜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板缓冲槽、每个弹簧片的下端设置于一个凹设于壳体的侧壁上的让位槽的下端,使壳体在压入安装孔装配过程中,卡板、弹簧片能够往壳体中心轴方向收缩,待壳体压入安装孔后卡板、弹簧片往安装孔内壁方向回弹,从而使得在安装或拆卸USB插座时,壳体更容易压入或者脱离安装孔,同时壳体压入安装孔后卡板、弹簧片往安装孔内壁方向的回弹力使USB插座的壳体更牢固地卡在安装孔内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插座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插座的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凹槽,12-第二贯通孔,13-侧边凸台,14-弹簧片,15-让位槽,16-卡板缓冲槽,2-螺栓,3-卡板,31-横板,32-第一贯通孔,33-斜板,34-卡板凸台,4-螺母,5-档件,6-顶盖,61-安装辅助孔,62-USB插口,7-USB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USB插座的壳体,包括:壳体1、侧边凸台13、卡板3、螺母4、螺栓2。壳体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体,且壳体1上设置有一凹槽11,凹槽11为一凹设在壳体1的底端且开口贯穿壳体1的侧壁的U形槽。侧边凸台13与凹槽11反向分布地凸设于壳体1的外侧壁上,两者相差180度。卡板3包括横板31、第一贯通孔32以及斜板33,横板31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凹槽11内,可以是横板31的宽度小于凹槽11的宽度,横板31直接容纳在凹槽11。第一贯通孔32设置在横板31上,且壳体1的底壁设置有一位于第一贯通孔32的上方的第二贯通孔12,斜板33的下端与横板31连接,且斜板33向外上方倾斜,斜板33与横板31的夹角可设置为100度,横板31能够向上移动至斜板33的上端与侧边凸台13位于同一高度。卡板3可以由不锈钢制作而成。螺母4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凹槽11内且位于第一贯通孔32的下方,螺母4也可以是小于凹槽11而直接容纳于凹槽11内,螺母4只能沿凹槽11上下移动,而不能在凹槽11内转动。螺栓2活动穿过第二贯通孔12和第一贯通孔32后与螺母4进行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壳体1顶端配合的顶盖6,顶盖6上设置有能够让螺丝刀穿过后进行拧螺栓2的安装辅助孔61以及使USB模块7中的USB母头穿过的USB插口62,安装辅助孔61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起到防尘、美观作用的档件5。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将螺栓2依次穿过第二贯通孔12和第一贯通孔32后与螺母4进行啮合连接把卡板3初步固定在凹槽11内,此时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低于侧边凸台13。安装USB插座时,把USB模块7固定在壳体1内,再把顶盖6固定套在壳体1的顶端开口端上,将壳体1底端插入到与壳体1配合的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内,拔出档件5,螺丝刀穿过安装辅助孔61顺时针旋转螺栓2,随着螺栓2的顺时针旋转,螺母4带动横板31沿着凹槽11向上移动,进而使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趋近于同一高度。由于侧边凸台13和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均凸出壳体1的外侧壁,当壳体1底端插入安装孔内时,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上距壳体1中心轴最远的点形成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把壳体1卡在安装孔内壁。待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处于同一高度时,两者同时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达到最大,使得USB插座的壳体被牢牢卡在安装孔内壁。此时拔出螺丝刀,把档件5盖在安装辅助孔61即可。拆卸USB插座时,用螺丝刀逆时针旋转螺栓2,使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重新降下,即可把USB插座的壳体从安装孔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的外侧壁反向设置侧边凸台13和卡板3,利用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越趋于同一高度,两者同时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越大的原理,通过调节卡板3,使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处于同一高度,从而使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和侧边凸台13同时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达到最大,使得USB插座的壳体被牢牢卡在安装孔内壁,且此种装配模式十分简便,从而解决现有USB插座装配效率低且装配不牢固的问题。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贯通孔32为椭圆贯通孔。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与斜板33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卡板缓冲槽16,卡板缓冲槽16与斜板33配合起让位的作用。椭圆贯通孔和卡板缓冲槽16使壳体1在压入安装孔装配过程中,卡板3能够往壳体1中心轴方向收缩,待壳体1压入安装孔后卡板3往安装孔内壁方向回弹。椭圆贯通孔和卡板缓冲槽16使得在安装或拆卸USB插座时,壳体1更容易压入或者脱离安装孔,同时壳体1压入安装孔后卡板3往安装孔内壁方向的回弹力使USB插座的壳体更牢固地卡在安装孔内壁。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卡板3还包括卡板凸台34,卡板凸台34向外凸设在斜板33的上端,卡板凸台34可设置为与斜板33夹角为45度的不少于一个的三角形凸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板3上增设卡板凸台34,使得卡板凸台34更好地配合侧边凸台13形成更大的对安装孔内壁的压力,从而把USB插座的壳体紧紧卡在安装孔内壁,使得USB插座装配得更牢固。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片14,弹簧片14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且弹簧片14的上端向外倾斜。本实用新型可以选择设置两个弹簧片14,两个弹簧片14对称分布,且两个弹簧片与侧边凸台13相差90度。进一步地,弹簧片14的外侧壁为中间向外凸出的V状壁体。弹簧片14可以为塑料弹簧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上增设弹簧片14,使得弹簧片14更好地配合卡板凸台34、侧边凸台13形成更大的对安装孔内壁的压力,从而把USB插座的壳体紧紧卡在安装孔内壁,使得USB插座装配得更牢固。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弹簧片14的下端设置于一个凹设于壳体1的侧壁上的让位槽15的下端,使壳体1在压入安装孔装配过程中,弹簧片14能够往壳体1中心轴方向收缩,待壳体1压入安装孔后弹簧片14往安装孔内壁方向回弹,从而使得在安装或拆卸USB插座时,壳体1更容易压入或者脱离安装孔,同时壳体1压入安装孔后弹簧片14往安装孔内壁方向的回弹力使USB插座的壳体更牢固地卡在安装孔内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为圆形壳体,弹簧片14的外侧壁的最高部位与侧边凸台13位于同一圆周上。此时弹簧片14、侧边凸台13及卡板3的顶端均凸出于壳体1的外侧壁,当壳体1底端插入安装孔内时,弹簧片14、卡板3及侧边凸台13同时形成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把壳体1卡在安装孔内壁。待卡板3向上移动至斜板33的上端与侧边凸台13位于同一高度时,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弹簧片14及侧边凸台13均位于同一圆周上,卡板3的斜板33的上端、弹簧片14及侧边凸台13同时施加在安装孔内壁的压力达到最大,使得USB插座的壳体被牢牢卡在安装孔内壁。另外,在把壳体1插入到安装孔内时,弹簧片14和侧边凸台13还能起到定心的作用,使壳体1的中心线与安装孔的中心线保持同轴分布。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中空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为一凹设在所述壳体的底端且开口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的U形槽;
侧边凸台,其与所述凹槽反向分布地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
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横板、第一贯通孔以及斜板,所述横板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且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方的第二贯通孔,所述斜板的下端与所述横板连接,且所述斜板向外上方倾斜,所述横板能够向上移动至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侧边凸台位于同一高度;
螺母,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卡嵌在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下方;以及
螺栓,其活动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进行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为椭圆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还包括卡板凸台,所述卡板凸台向外凸设在所述斜板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弹簧片的上端向外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片的下端设置于一个凹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的让位槽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壁为中间向外凸出的V状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插座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壁的最高部位与所述侧边凸台位于同一圆周上。
CN201820250081.4U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8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0081.4U CN20786847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0081.4U CN20786847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8470U true CN207868470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008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847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8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8470U (zh) 一种usb插座的壳体
CN201731234U (zh) 底座安装固定结构
CN103775989B (zh) 沉入式顶灯灯罩壳体的锁扣结构及沉入式顶灯
CN205782195U (zh) 一种遮光板结构及灯具
CN203684795U (zh) 一种折叠帐篷顶部收折机构
CN205190460U (zh) 一种百变储物架
CN203835881U (zh) 一种卡扣
CN202471116U (zh) 探测器万向座
CN104433356B (zh) 一种收纳盒抽屉的前板与侧板之组合机构
CN101424147B (zh) 门铰
CN208764206U (zh) 弹簧座及弹簧组件
CN208122492U (zh) 一种组合式传动执手
CN216716131U (zh) 一种轨道灯的连接结构
CN209571466U (zh) 双电池卡榫结构及双电池电子装置
CN104654223B (zh) 灯头的连接结构及采用该灯头的连接结构的防爆移动灯具
CN205858012U (zh) 一种可调式玻璃夹
CN211083821U (zh) 一种新型天花灯
CN203934776U (zh) 一种遮阳伞的伞盘
CN201680306U (zh) 一种灯座
CN206903151U (zh) 一种新型天花板嵌条
CN220895929U (zh) 一种线束连接插头用密封盖
CN204026536U (zh) 一种灯具安装件
CN204187227U (zh) 一种红外探测器万向支架和红外探测器
CN204190098U (zh) 机械旋转式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04143325U (zh) 具备圆弧外形的台式计算机用开关电源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