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8221U -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8221U
CN207868221U CN201820307963.XU CN201820307963U CN207868221U CN 207868221 U CN207868221 U CN 207868221U CN 201820307963 U CN201820307963 U CN 201820307963U CN 207868221 U CN207868221 U CN 207868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onds
layer
led
highly doped
s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079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兴
刘璋成
赵丹
张明辉
王玮
问峰
卜忍安
侯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3079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8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8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8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单晶金刚石衬底、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i型碳化硅层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所述单晶金刚石衬底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和保护金属层,所述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和保护金属层,解决了金刚石LED发光效率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效率、长寿命、节能和环保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屏、信号灯和固态照明等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LED是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发光器件。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由于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给了蓝光LED的实用新型者,其所用材料为GaN。目前,LED的研究向着紫外和深紫外延伸。深紫外光是指波长100纳米到280纳米之间的光波,半导体深紫外光源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深紫外LED除菌净化功能已日渐被广泛应用在医疗和健康领域,作为新一代紫外杀菌技术,具有无汞、安全环保和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属于物理广谱杀菌,无化学残留特性。与常见的用于照明的LED相比,深紫外LED在材料、工艺和应用方面有明显区别,其要求材料的禁带宽度比较大,氮化镓材料难以胜任,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散热材料。此时,金刚石材料就是最佳的选择。金刚石的禁带宽度为5.5eV,载流子迁移率大,热导率最高,对深紫外到远红外光的透过性好,十分适合制备LED。一般而言,金刚石LED是p-金刚石/i-金刚石/n-金刚石结构,这种情况下,i层的发光波长与n层的吸收波长一致,会影响金刚石的发光效率。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禁带宽度略窄的材料来做有源层,并且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可以形成势阱,提高复合概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尽管减少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的厚度能够减少光吸收,但是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我们从能带结构入手,寻求一种禁带宽度略窄的材料来做有源层,从而稍微降低发光波长,使得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不吸收i型碳化硅层发出的光,提高发光效率。并且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可以形成势阱,有利于空穴和电子的积累,提高复合概率,也能提高发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以解决金刚石LED发光效率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垂直结构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单晶金刚石衬底、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i型碳化硅层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所述单晶金刚石衬底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和保护金属层,所述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和保护金属层。
进一步的,i型碳化硅层的厚度为1-100nm,缺陷密度小于1010cm-2
进一步的,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为硼掺杂层,掺杂浓度NA>1019cm-3,厚度为1-10μm。
进一步的,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为磷掺杂层,掺杂浓度ND>1019cm-3,厚度为0.1-2μm。
进一步的,欧姆接触电极为能与金刚石形成碳化物或固溶体的金属。
进一步的,单晶金刚石衬底为重掺杂。
进一步的,单晶金刚石衬底为高温高压衬底或CVD金刚石衬底,取向为(100)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利用碳化硅作有源层,略微改变了发光波长,从而减少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对光的吸收,同时异质结的存在能够在有源层形成载流子堆积,提高了发光效率。此外,金刚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可以改善器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晶体质量,减少窗口材料吸收,提高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的示意图。
其中,1.单晶金刚石衬底;2.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3.i型碳化硅层;4.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5.欧姆接触电极,6.保护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单晶金刚石衬底1、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i型碳化硅层3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单晶金刚石衬底1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
其中,i型碳化硅层3的厚度为1-100nm,缺陷密度小于1010cm-2。i层碳化硅3是LED的有源层,通过MPCVD技术外延生长实现,反应气体变为甲烷、氢气和硅烷,厚度为1-100nm,并且缺陷密度小于1010cm-2
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为硼掺杂,通过MPCVD技术外延生长实现,反应气体采用甲烷、氢气和三甲基硼(TMB),掺杂浓度大于1019cm-3,厚度为1-10μm。
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为磷掺杂,通过MPCVD外延技术获得,掺杂浓度大于1019cm-3,厚度为0.1-2μm。
欧姆接触电极5采用钛、钨为Ti或W等能与金刚石形成碳化物或固溶体的金属,淀积在金刚石表面后,通过高温退火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为了防止氧化,在欧姆电极层上淀积保护金属金6,保护金属层6可以采用Au,Pd,Pt等惰性金属,用于防止欧姆接触电极5氧化,同时便于封装引线;
单晶金刚石衬底1可以是高温高压合成衬底,也可以是CVD合成衬底,还可以是自支撑金刚石薄膜,取向均为(100)方向;单晶金刚石衬底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上欧姆电极形状为网格形。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上欧姆电极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单晶金刚石衬底1为p型重掺杂衬底,直接在背面淀积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
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结构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采用MPCVD方法在单晶金刚石衬底1上依次生长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i型碳化硅层3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然后,在单晶金刚石衬底1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上分别向外淀积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最后对整体进行高温退火以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其中,外延生长I型碳化硅层3时,选用气体为CH4,H2和SiH4,气体流量为500sccm,气压为100-130Torr,CH4与H2的体积比为0.01%-10%,SiH4与CH4的体积比为0.5-1.5,单晶金刚石衬底1温度为850-1050℃。
实施例
如图1,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衬底1为高温高压合成的重硼掺杂单晶金刚石,尺寸为3*3*0.3mm3,掺杂浓度为3*1019cm-3
采用MPCVD方法在该衬底表面外延生长1μm 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生长条件为:选用气体CH4、H2和TMB,气压均为100Torr,气体流量均为500sccm,CH4与H2的体积比为0.01%,TMB与CH4的体积比为80ppm,单晶金刚石衬底1的温度为950℃,最终得到的掺杂浓度为1019cm-3
再采用MPCVD方法在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上外延生长50nm本征i型碳化硅层3,生长条件为:选用气体为CH4,H2和SiH4,气压均为100Torr,气体流量均为500sccm,CH4/H2=0.01%,SiH4/CH4=1,单晶金刚石衬底1温度为900℃。
再采用MPCVD方法在i型碳化硅层3上外延生长100nm 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生长条件为:选用气体CH4、H2和PH3,气压均为100Torr,气体流量均为500sccm,CH4与H2的体积比为0.05%,PH3与CH4的体积比为300ppm,单晶金刚石衬底1温度为850℃,掺杂浓度为1019cm-3
在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上和单晶金刚石衬底层1背面淀积50nm欧姆接触电极5Ti和100nm采用Au的保护金属层6,在氩气环境中450℃下退火10min形成欧姆接触。
一般而言,金刚石LED是p-金刚石/i-金刚石/n-金刚石结构,这种情况下,i层的发光波长与n层的吸收波长一致,会影响金刚石的发光效率。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禁带宽度略窄的材料来做有源层,并且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可以形成势阱,提高复合概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尽管减少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的厚度能够减少光吸收,但是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我们从能带结构入手,寻求一种禁带宽度略窄的材料来做有源层,从而稍微降低发光波长,使得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不吸收i型碳化硅层发出的光,提高发光效率。并且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可以形成势阱,有利于空穴和电子的积累,提高复合概率,也能提高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SiC作为i型层,可以形成势阱,便于电子和空穴的积累,提高发光效率,同时可以稍微增加发光波长,提减少窗口层的吸收,提高出光效率。利用碳化硅作有源层,略微改变了发光波长,从而减少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对光的吸收,同时异质结的存在能够在有源层形成载流子堆积,提高了发光效率。此外,金刚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可以改善器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晶体质量,减少窗口材料吸收,提高发光效率。

Claims (7)

1.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单晶金刚石衬底(1)、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i型碳化硅层(3)和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所述单晶金刚石衬底(1)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所述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向外依次设置欧姆接触电极(5)和保护金属层(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碳化硅层(3)的厚度为1-100nm,缺陷密度小于1010cm-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硼高掺杂金刚石层(2)为硼掺杂层,掺杂浓度NA>1019cm-3,厚度为1-1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磷高掺杂金刚石层(4)为磷掺杂层,掺杂浓度ND>1019cm-3,厚度为0.1-2μ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接触电极(5)为能与金刚石形成碳化物或固溶体的金属。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金刚石衬底(1)为重掺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金刚石衬底(1)为高温高压衬底或CVD金刚石衬底,取向为(1 0 0)晶向。
CN201820307963.XU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Active CN207868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7963.XU CN207868221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7963.XU CN207868221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8221U true CN207868221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07963.XU Active CN207868221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82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262A (zh) * 2018-03-06 2018-07-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1310A (zh) * 2019-09-20 2019-12-13 西安交通大学 (100)取向n型单晶金刚石电极欧姆接触形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262A (zh) * 2018-03-06 2018-07-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1310A (zh) * 2019-09-20 2019-12-13 西安交通大学 (100)取向n型单晶金刚石电极欧姆接触形成方法
CN110571310B (zh) * 2019-09-20 2020-1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100)取向n型单晶金刚石电极欧姆接触形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man Zinc oxide light-emitting diodes: a review
CN1251335C (zh) 以氮化镓为基底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79910A (zh) 一种高出光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13325A (ko) 나노 패턴화 기판 및 에피택시 구조체
CN207800630U (zh) 一种紫外led芯片及一种紫外led
WO2022135304A1 (zh) 纳米图形衬底上生长的AlInGaN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08320B (zh) 深紫外led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83948A (zh) 生长在Si衬底上的InN纳米柱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0448B (zh) 一种基于金属掩膜衬底的氮化物led制作方法
CN207868221U (zh)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CN102306691A (zh) 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方法
CN105551934A (zh) 一种含硅量子点碳硅基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CN111739989A (zh) AlGaN基深紫外LED外延片及制备方法
CN108807617A (zh) 生长在硅/石墨烯复合衬底上的GaN基纳米柱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1262A (zh) 一种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21271A (zh) 一种准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85885A (zh) 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8142209U (zh) 一种准垂直结构p-金刚石/i-SiC/n-金刚石LED
CN212323022U (zh) AlGaN基深紫外LED外延片
CN206271710U (zh) 生长在Si衬底上的InN纳米柱外延片
CN108831971A (zh) 一种具有倒装结构的紫外发光二极管
CN100446290C (zh) 掺氧硅基氮化物薄膜黄绿波段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CN106653973A (zh) 一种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204118109U (zh) 一种新型复合透明电极的led芯片
CN101447537A (zh) 固态发光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