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2135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2135U
CN207862135U CN201820125048.9U CN201820125048U CN207862135U CN 207862135 U CN207862135 U CN 207862135U CN 201820125048 U CN201820125048 U CN 201820125048U CN 207862135 U CN207862135 U CN 207862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inner cylinder
tank body
biochemical reac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250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巍海
叶萌
黄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reen 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reen 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reen 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reen St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250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2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2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2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罐,所述生化反应罐包括罐体,一搅拌轴沿罐体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的顶壁,外露于罐体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罐体内的搅拌轴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同轴套设于外筒体内,内、外筒体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上均布满引流孔,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用量少,且生化池中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的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能会产生污水,污水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生产线顺序连通设置的沉砂池、生化池、第一过滤装置、絮凝沉淀池、第二过滤装置和消毒池。其中,生化池通常采用如下结构:包括池体,池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池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池体外还设置有通气装置,通气装置的通气管伸入池体内并与各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连通。该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罐存在如下缺陷:(1)污水自上而下依次流经各个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后就会从排水口排出,每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的利用率均较低;(2)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为多层,微生物用量大,成本高;(3)由于微生物载体填料层为多层结构,通气装置的通气管需要分别与各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连通,通气装置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用量少,且生化池中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的利用率高。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生产线顺序连通设置的沉砂池、第一水泵、生化反应罐、第二水泵、二沉池、第三水泵、絮凝沉淀池、第四水泵、过滤装置、第五水泵和消毒池;其中,所述生化反应罐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一搅拌轴沿罐体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的顶壁,外露于罐体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罐体内的搅拌轴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同轴套设于外筒体内,内、外筒体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上均布满引流孔,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反应罐设置了搅拌装置,并且在搅拌轴外还套设有引流装置,且搅拌叶片安装于内筒体内的搅拌轴上,使得污水在生化反应罐的罐体内可循环流动,增加了污水流经微生物载体填料的次数,延长了污水与微生物载体填料中微生物的总接触时间,微生物的利用率高,此时,只需在引流装置的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填充较薄的一层微生物载体填料即可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节约微生物载体填料和微生物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微生物载体填料层较薄,微生物的更容易获得氧气,对生化反应罐的通气装置的要求也就更低。
在所述的生化反应罐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下方,该罐体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由于生化反应罐的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引流装置,使得通入污水内的空气能够快速与水体混合,并且,污水能够形成循环流动,使得水中的氧能够快速、高效的供应给微生物载体填料中的微生物,加上,引流装置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层较薄,水中的氧与微生物混合也更均匀,从而,使得生化反应罐采用较为简单的通气设备,即可满足需求。
在所述生化反应罐中,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位于生化反应罐的搅拌叶片的下方。污水在经生化反应罐的引流装置的内筒体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内时,第一磁铁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和内筒体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或外筒体的引流孔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磁铁优选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沿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圆周固定设置,第一磁铁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
在所述生化反应罐的引流装置中,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设有一第二磁铁,污水在经内筒体的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内时,该第二磁铁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和内筒体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或外筒体的引流孔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磁铁优选采用横截面呈“圆形”的磁铁,且第二磁铁的中心轴线与搅拌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第二磁铁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当生化处理罐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一磁铁和上述第二磁铁时,所述第一磁铁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磁铁的垂直投影互补形成一个实心圆。此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共同组成了污水流通的弯折流道,实现污水中细小金属的完全吸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反应罐的内部结构图,其中,引流装置为剖视图,“实心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污水的流动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反应罐的仰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生产线顺序连通设置的沉砂池1、第一水泵2、生化反应罐3、第二水泵4、二沉池5、第三水泵6、絮凝沉淀池7、第四水泵8、过滤装置9、第五水泵10和消毒池11;其中,所述生化反应罐3包括罐体30,罐体30上部设置有进水管3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2,一搅拌轴33沿罐体30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30的顶壁,外露于罐体30的搅拌轴33上安装有搅拌电机34,搅拌电机34驱动搅拌轴33转动,罐体30内的搅拌轴33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35,所述引流装置35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351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352,内筒体352同轴套设于外筒体351内,内、外筒体(352、351)的中心轴线与罐体30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351与内筒体35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353,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354,外筒体351和内筒体352上均布满引流孔(3510、3520),内筒体352内部的搅拌轴33上安装有搅拌叶片331。
在工作过程中,污水先进入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沙粒的沉砂池1,然后经第一水泵2泵入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生化反应罐3,再经第二水泵4泵入用于沉淀生化反应中的沉淀物的二沉池5,再经第三水泵6泵入絮凝沉淀池7,再经第四水泵8泵入用于过滤絮凝物的过滤装置9,最后经第五水泵10泵入消毒池11进行消毒。污水在流经生化反应罐3的过程中,先从罐体30上部的进水管11进入生化反应罐的罐体30内,此时,搅拌电机34带动搅拌轴33以及搅拌叶片331、引流装置35转动,搅拌叶片331转动产生离心力,迫使内筒体352内的污水依次经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52的引流孔3520-微生物载体填料353-引流装置35的外筒体351的引流孔3510到达引流装置35外,此时,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52内形成负压,又迫使引流装置35外的污水经引流装置35的下端开口再次进入内筒体352,从而使得罐体30内的污水能够循环流动,生化反应后的净化水从排水口32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反应罐3设置了搅拌装置,并且在搅拌轴33外还套设有引流装置35,且搅拌叶片331安装于内筒体352内的搅拌轴33上,使得污水在生化反应罐3的罐体30内可循环流动,增加了污水流经微生物载体填料353的次数,延长了污水与微生物载体填料353中微生物的总接触时间,微生物的利用率高,此时,只需在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52与外筒体351之间填充较薄的一层微生物载体填料353即可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节约微生物载体填料353和微生物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微生物载体填料353层较薄,微生物的更容易获得氧气,对生化反应罐3的通气装置的要求也就更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的生化反应罐3中,所述罐体30的顶部设有进气管36,所述进气管36的下端伸入罐体30内的污水液面下方,该罐体30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39。由于生化反应罐3的罐体3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引流装置35,使得通入污水内的空气能够快速与水体混合,并且,污水能够形成循环流动,使得水中的氧能够快速、高效的供应给微生物载体填料353中的微生物,加上,引流装置35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353层较薄,水中的氧与微生物混合也更均匀,从而,使得生化反应罐3采用较为简单的通气设备,即可满足需求。
如图2所示,在所述生化反应罐3中,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5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37,第一磁铁37位于生化反应罐3的搅拌叶片331的下方。污水在经生化反应罐3的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7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37内时,第一磁铁37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331和内筒体352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352的引流孔3520或外筒体351的引流孔3510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磁铁37优选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37沿引流装置35的内筒体352的内圆周固定设置,第一磁铁37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
如图2所示,在所述生化反应罐3的引流装置35中,所述搅拌轴33的下端固设有一第二磁铁38,污水在经内筒体352的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352内时,该第二磁铁38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331和内筒体352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3520内筒体352的引流孔或外筒体351的引流孔310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第二磁铁38优选采用横截面呈“圆形”的磁铁,且第二磁铁38的中心轴线与搅拌轴33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第二磁铁38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当生化处理罐3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一磁铁37和上述第二磁铁38时,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磁铁37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磁铁38的垂直投影互补形成一个实心圆。此时,第一磁铁37与第二磁铁38共同组成了污水流通的弯折流道,实现污水中细小金属的完全吸附。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生产线顺序连通设置的沉砂池、第一水泵、生化反应罐、第二水泵、二沉池、第三水泵、絮凝沉淀池、第四水泵、过滤装置、第五水泵和消毒池;其中,所述生化反应罐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一搅拌轴沿罐体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的顶壁,外露于罐体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罐体内的搅拌轴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同轴套设于外筒体内,内、外筒体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上均布满引流孔,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化反应罐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下方,该罐体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反应罐中,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位于生化反应罐的搅拌叶片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沿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圆周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反应罐的引流装置中,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设有一第二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磁铁采用横截面呈“圆形”的磁铁,且第二磁铁的中心轴线与搅拌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反应罐中,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位于生化反应罐的搅拌叶片的下方;第一磁铁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沿引流装置的内筒体的内圆周固定设置。
CN201820125048.9U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7862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048.9U CN207862135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048.9U CN207862135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2135U true CN207862135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5048.9U Active CN207862135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21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8001A (zh) * 2019-11-22 2020-01-17 湖南金益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分级处理式工业污水处理池
WO2021134658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烟台中诺机电一体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罐
CN113087145A (zh) * 2021-05-15 2021-07-09 渠玉英 脱氮效果好的硫自氧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8001A (zh) * 2019-11-22 2020-01-17 湖南金益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分级处理式工业污水处理池
WO2021134658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烟台中诺机电一体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罐
CN113087145A (zh) * 2021-05-15 2021-07-09 渠玉英 脱氮效果好的硫自氧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213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7418329U (zh) 一种气浮机
CN107129032A (zh) 一种自升降式曝气装置
CN208667326U (zh) 一种河道污水净化系统
CN113371802A (zh) 一种纺织印染加工废水净化用混凝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75737U (zh) 一种离心增压推流曝气机
CN208087413U (zh)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10085201U (zh) 一种回收再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200600U (zh) 热电厂用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03899226U (zh) 纤维球过滤器的搅拌装置
CN206156782U (zh) 能够向污水中投放药剂的搅拌设备
CN207525100U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7525057U (zh) 一种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CN209507726U (zh) 一种污泥生物淋滤专用曝气装置
CN86105999A (zh) 高效搅拌槽
CN205995087U (zh) 一种污泥水分离净化装置
CN208603794U (zh) 一种淋溶水hds反应池搅拌器
CN20834586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罐
CN105668820A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搅拌曝气机
WO2021088292A1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205590397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搅拌曝气机
CN205874064U (zh) 一种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
CN214936672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
CN215208959U (zh) 一种粉末涂装工艺用废水处理系统
CN208802900U (zh) 小型城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