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3007U - 一种针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3007U
CN207853007U CN201820075404.0U CN201820075404U CN207853007U CN 207853007 U CN207853007 U CN 207853007U CN 201820075404 U CN201820075404 U CN 201820075404U CN 207853007 U CN207853007 U CN 207853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tand
link slot
distance
strip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54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兰
吕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lyi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lyi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lyi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lyi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54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3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3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3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座,包括针座本体、卡条、所述卡条固定连接在针座本体内,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为2.54mm,所述针座本体内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座本体靠近所述卡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此针座能应用到不同的电子产品上,同时使得针座插子从此针座上拔出时,能有效的防止针座插子上的电线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针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座。
背景技术
针座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针座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广泛用于PCB板等电路集中处,针座一般与针座插子相互配合,使用时针座插子插入针座内。
但是,现有的很多针座基本都是安装固定在电子产品上,一个针座与一种类型的电子产品一一对应,从而导致针座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若应用到其他电子设备上,则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针座,加多了加工工序且加大了加工成本;以此同时,针座插子从针座拔出时,由于针座插子的大小与针座凹槽的大小相适配,导致拔出时针座插子没有着力点,很难拔出针座插子,若针座与针座插子连接过于紧密,想拔出时还必须用力拉扯针座插子上的电线,容易导致电线从针座插子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座,旨在能使此针座能应用到不同的电子产品上,同时使得针座插子从此针座上拔出时,能有效的防止针座插子上的电线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针座,包括针座本体、卡条、所述卡条固定连接在针座本体内,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为2.54mm,所述针座本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针座本体靠近所述卡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
优选地,所述的卡条的数量设置为3-13条。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槽的中轴线与一末端卡条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中轴线与一末端卡条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优选地,所述的条的顶部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的针座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扣合所述针座本体的扣合部。
优选地,所述的针座本体采用PA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针座能应用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使用时,只需把针座本体放置在电子设备内,在电子设备外部开设一个窗口便于针座与针座插子连接即可,加大了针座的使用范围,减少了加工序和节约生产成本;第二、由于针座本体靠近所述卡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配合,拔出针座插子时,便于手部的着力,使得针座插子容易拔出;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使得针座本体散热能力大大增强,防止针座本体因散热不好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座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座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针座本体 2 卡条
3 凹槽 4 第一连接槽
5 第二连接槽 6 倒角
7 扣合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该针座包括针座本体1、卡条2、所述卡条2固定连接在针座本体1内,相邻的两条卡条2之间的距离为2.54mm,与间距为2.54mm的针座插子相互插接。卡条2的数量设置为3-13条,兼容3~ 13PIN的XH-2.54针座插子。所述针座本体1内设置有凹槽3,当针座插子与针座相互插接时,针座插子整个扣接在凹槽3内。由于本实施例的针座与电子设备是分开的,使得针座能应用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使用时,只需把针座本体放置在电子设备内,在电子设备外部开设一个窗口便于针座与针座插子连接即可,加大了针座的使用范围,减少了加工序和节约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座本体1靠近所述卡条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4和第二连接槽5,所述的第一连接槽4和第二连接槽5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条卡条2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槽4的中轴线与一末端卡条2 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的第二连接槽5的中轴线与另一末端卡条2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的第一连接槽4和第二连接槽5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均大于 2.54mm,所述的第二连接槽5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槽4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拔出针座插子时,便于手部的着力,使得针座插子容易拔出;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槽4和第二连接槽5,使得针座本体 1散热能力大大增强,防止针座本体1因散热不好而损坏。
优选地,参照图2,所述的卡条2的顶部设置有倒角6,方便针座插子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座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扣合所述针座本体1的扣合部7,通过扣合部7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相互扣合,用于固定针座本体1和与电子设备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座本体1采用PA材料,提高针座本体1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针座,包括针座本体、卡条、所述卡条固定连接在针座本体内,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为2.54mm,所述针座本体内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座本体靠近所述卡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条卡条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2.54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条的数量设置为3-13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槽的两个短边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槽的中轴线与一末端卡条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槽的中轴线与一末端卡条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条的顶部设置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座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扣合所述针座本体的扣合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座本体采用PA材料。
CN201820075404.0U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针座 Active CN207853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5404.0U CN207853007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针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5404.0U CN207853007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针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3007U true CN20785300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5404.0U Active CN207853007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针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3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9806A (zh) * 2019-08-14 2019-10-25 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齿状工件的齿倒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9806A (zh) * 2019-08-14 2019-10-25 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齿状工件的齿倒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27239A3 (en) Connector inserts and receptacle tongues formed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7853007U (zh) 一种针座
CN103166048A (zh) 插槽装置及安装该插槽装置的主板
CN204285750U (zh) 空调柜机门板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10607850U (zh) 一种接头带插入过量保护结构
CN107623200A (zh) 正交交错压接背板连接器
CN207426206U (zh) 一种正交交错压接背板连接器
CN104868286B (zh) 一种组合式插线板
CN209071698U (zh) 线束连接器
CN208849148U (zh) 一种t形免开口接线端子
CN203645004U (zh) 一种插簧
CN207977501U (zh) 一种新国标插座
CN204927581U (zh) 一种用于连接pcb板的压接端子
CN205429221U (zh) 一种插簧
CN207834751U (zh) 一种带sim卡的usb连接器
CN206098936U (zh) 接线端子和家用电器
CN205863481U (zh)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CN219961012U (zh) 板卡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04696298U (zh) 连接器
CN201378643Y (zh) 电连接器
CN204348987U (zh) 母端子
CN204558724U (zh) 线缆连接器
CN217934543U (zh) Jc25排线自动机插壳端子
CN208423239U (zh) 一种sata连接器
CN206225606U (zh) 接线端子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