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8471U -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8471U CN207848471U CN201721665054.5U CN201721665054U CN207848471U CN 207848471 U CN207848471 U CN 207848471U CN 201721665054 U CN201721665054 U CN 201721665054U CN 207848471 U CN207848471 U CN 2078484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pool
- mobile
- bearing ball
- seat inse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包括阀体及与阀体上端相连的阀盖,阀体内设有转动设置的阀芯,阀芯与阀轴相连,阀轴贯穿并伸出阀盖,阀体内出水口处设有压圈,压圈两端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够压紧阀芯的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压圈及阀座密封圈外侧设有能够调节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密封比压的第二压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中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增强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正向承压及反向承压均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保证密封效果;第二压圈的设置能够调节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密封比压,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现有的阀门种类多样,功能不同。阀门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人们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偏心半球阀由于加工尺寸存在误差和阀轴孔的磨损,在反向打压时,阀芯会向压力的方向移动,使密封圈与阀芯的密封比压不足,形成泄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以解决现有偏心半球阀密封圈与阀芯的密封比压不足(尤其是反向打压时的比压不足)、易泄露及密封效果不好等问题。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包括阀体及与所述阀体上端相连的阀盖,所述阀体内设有转动设置的阀芯,所述阀芯与阀轴相连,所述阀轴贯穿并伸出所述阀盖,所述阀体内出水口处设有压圈,所述压圈两端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够压紧阀芯的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所述压圈及阀座密封圈外侧设有能够调节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密封比压的第二压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三角形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密封圈包括阀座密封圈本体及金属片。
进一步的,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所述阀芯与金属片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上设有堆焊不锈钢;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所述堆焊不锈钢与金属片及密封圈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密封圈可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压圈与所述阀体通过螺栓将阀座密封圈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阀轴通过轴套贯穿阀盖。
进一步的,所述阀轴上套设有填料及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位于所述填料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底端设有阀杆,所述阀杆通过轴套与阀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螺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中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增强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正向承压及反向承压均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保证密封效果;第二压圈的设置能够调节密封圈及阀座密封圈的密封比压,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内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密封圈;3-压圈;4-阀座密封圈;41-阀座密封圈本体;42- 金属片;5-阀芯;51-堆焊不锈钢;6-第二压圈;7-阀盖;8-填料;9-阀轴; 10-填料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阀体1及与阀体1上端相连的阀盖7,阀体1内设有转动设置的阀芯5,阀芯5与阀轴9 相连,阀轴9贯穿并伸出阀盖7,阀体1内出水口处设有压圈3,压圈3两端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够压紧阀芯5的密封圈2及阀座密封圈4,压圈3及阀座密封圈4外侧设有能够调节密封圈2及阀座密封圈4的密封比压的第二压圈6。本实例中阀座密封圈4可前后移动,第二压圈6与阀体1通过螺栓将阀座密封圈4限位。
密封圈2为三角形密封圈。
阀座密封圈4包括阀座密封圈本体41及金属片42。本实例中密封圈2 及阀座密封圈4均为硬密封圈。
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阀芯5与金属片42紧贴。
阀芯5上设有堆焊不锈钢51;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堆焊不锈钢51与金属片42及密封圈2紧贴。
阀轴9通过轴套贯穿阀盖7。
阀轴9上套设有填料8及填料压盖10,填料压盖10位于填料8上方。
阀芯5底端设有阀杆,阀杆通过轴套与阀体1相连。
阀盖7与阀体1螺栓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当正向承压的时候(压力从左到右),阀芯5由于压力作用有向右移动的趋势,与密封圈2挤压,形成自压密封,压力越大,密封力就越大。阀座密封圈4由于压力和流体的作用处于最右侧,由于密封圈2与阀芯5的密封,防止了阀座密封圈4由于介质压力过大被冲开,阀座密封圈4与阀芯5也会挤压起密封作用,形成双层密封。通过调节第二压圈6的位置,可以调节密封圈2及阀座密封圈4的密封比压。
当反向承压的时候(压力从右到左),阀座密封圈4由于压力作用,向左移动,以弥补阀芯因为阀轴孔磨损的位移,阀座密封圈4上的金属片也由于压力作用向阀芯5挤压,形成自压密封,压力越高,密封力越大,同时阀芯5也会与密封圈2形成挤压,由于阀座密封圈4的作用,阀芯5与密封圈 2密封所需比压要小的多,形成双层密封,保证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及与所述阀体(1)上端相连的阀盖(7),所述阀体(1)内设有转动设置的阀芯(5),所述阀芯(5)与阀轴(9)相连,所述阀轴(9)贯穿并伸出所述阀盖(7),所述阀体(1)内出水口处设有压圈(3),所述压圈(3)两端设有在阀门关闭时能够压紧阀芯(5)的密封圈(2)及阀座密封圈(4),所述压圈(3)及阀座密封圈(4)外侧设有能够调节密封圈(2)及阀座密封圈(4)的密封比压的第二压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为三角形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密封圈(4)包括阀座密封圈本体(41)及金属片(42),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所述阀芯(5)与金属片(42)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上设有堆焊不锈钢(51);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所述堆焊不锈钢(51)与金属片(42)及密封圈(2)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密封圈(4)可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压圈(6)与所述阀体(1)通过螺栓将阀座密封圈(4)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9)通过轴套贯穿阀盖(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9)上套设有填料(8)及填料压盖(10),所述填料压盖(10)位于所述填料(8)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底端设有阀杆,所述阀杆通过轴套与阀体(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7)与所述阀体(1)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65054.5U CN207848471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65054.5U CN207848471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8471U true CN207848471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65054.5U Active CN207848471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8471U (zh) |
-
2017
- 2017-12-05 CN CN201721665054.5U patent/CN2078484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28570U (zh) | 多层密封多功能截止阀 | |
CN207848471U (zh) | 一种可双向承压的移动阀座球阀 | |
CN203627934U (zh) | 逆止阀 | |
CN202641831U (zh) | 组合阀式摆线全液压转向器 | |
CN203640922U (zh) | 柱塞摆缸液压马达 | |
CN204755991U (zh) | 上装式偏心半球阀 | |
CN103615353A (zh) | 柱塞摆缸液压马达 | |
CN204239784U (zh) | 一种带有磨轮润滑机构的磨轮调节阀 | |
CN203784322U (zh) | 多偏心双向密封蝶阀 | |
CN206889325U (zh) | 新型流程耐腐化工泵 | |
CN204756032U (zh) | 一种对夹蝶形止回阀 | |
CN204553574U (zh) | 具有水冷腔的超大比压中间轴承 | |
CN207687387U (zh) | 一种径向力平衡闸阀 | |
CN211344192U (zh) | 一种笼式套筒调节阀门结构 | |
CN203604728U (zh) | 一种主给水系统超大口径锻钢止回阀 | |
CN105626512B (zh) | 一种大流量螺杆泵 | |
CN207648190U (zh) | 内装式全通径偏心半球阀 | |
CN202251998U (zh) | 带有加强板阀芯的笼式调节阀 | |
CN203488794U (zh) | 旋启式止回阀 | |
CN203322700U (zh) | 一种无泄漏滑阀 | |
CN205331514U (zh) | 一种铸钢旋启式止回阀的阀体 | |
CN204004556U (zh) | 连续流量三通切换阀 | |
CN205155171U (zh) | 一种衬氟阀门 | |
CN203784354U (zh) | 一种防堵塞的球阀 | |
CN105179348A (zh) | 一种液压马达内置冲洗和冷却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