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2845U - 汽车发热内衬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发热内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2845U
CN207842845U CN201721753863.1U CN201721753863U CN207842845U CN 207842845 U CN207842845 U CN 207842845U CN 201721753863 U CN201721753863 U CN 201721753863U CN 207842845 U CN207842845 U CN 207842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graphene
film
heating
b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38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涵
郭倩芬
冯冠平
袁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7538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2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2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2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热内衬,包括:装饰布,及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于装饰布的至少一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剔除汽车储能装置为车载空调制热供能的机制,改为汽车内饰中石墨烯发热膜进行供能,采用汽车电池等储能设备作为电来源即可实现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汽车发热内衬中石墨烯发热膜功率在400W‑500W左右,耗能仅为原车载空调的13‑17%,解决了空调取暖带来的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汽车的续航距离,尤其对新能源汽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汽车发热内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取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热内衬。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使用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的汽车。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新能源汽车取暖通常利用驱动汽车行驶的储能装置(如汽车蓄电池),对汽车空调提供能源制热,汽车空调的功率通常在3KW左右,寒冷天气行车开启空调对汽车动力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降低了汽车的行驶距离。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实用新型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汽车发热内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设置有上述汽车发热内衬的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汽车发热内衬,包括:装饰布,及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于装饰布的至少一面。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可通过导线与汽车储能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于装饰布与汽车骨架贴合的一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装饰布上分布地设置多片石墨烯发热膜。多片石墨烯发热膜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或并联后最终与汽车储能装置耦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汽车发热内衬还包括底层,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封装于装饰布和底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层与装饰布之间还填充有内衬材料,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嵌于内衬材料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装饰布采用柔性面料,如真皮、仿皮面料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层为柔性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层为具有支撑性能的材料,如PV板、聚氨酯板、钢板、铝板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内衬材料选自再生棉、玻璃纤维、聚氨酯或聚烯烃树脂发泡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包括石墨烯膜、设置于石墨烯膜表面的图案化的电极、及设置于石墨烯膜和电极两侧的绝缘膜,所述石墨烯膜和电极夹在绝缘膜之间,被绝缘膜封装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厚度为50μm-3mm,例如: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900μm、1mm、1.2mm、1.5mm、1.7mm、2mm、2.3mm、2.5mm、2.8mm、3mm,等;优选0.1-1mm,例如: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极的图案为平行条状电极,位于石墨烯膜相向的两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墨烯膜为单层石墨烯或多层叠合的石墨烯。
一种新能源汽车,所述汽车内饰全部或部分设置有上述的汽车发热内衬。
所述内饰包括车顶内侧、车门门饰板、车底板内侧、座椅椅垫和椅背、仪表盘横梁或中控台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石墨烯发热膜结构示意图;
图5是石墨烯发热膜中石墨烯膜与电极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1-汽车骨架,2-装饰布,3-石墨烯发热膜,301-石墨烯膜,302-电极,303-绝缘膜,4-底层,5-填充材料,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热内衬,如图1所示,包括:装饰布2,及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3,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设置于装饰布与汽车骨架1贴合的一面。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可通过导线与汽车储能装置连接。如汽车电池。汽车电池向石墨烯发热膜提供电能,石墨烯发热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汽车内部取暖。一般的,可以根据汽车内部结构形状特点,在所述装饰布上分布地设置多片石墨烯发热膜。多片石墨烯发热膜之间通过导线6串联或并联后最终与汽车储能装置耦合。所述装饰布采用柔性面料,如真皮、仿皮面料等。
如图4、5所示,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包括石墨烯膜301、设置于石墨烯膜表面的图案化的电极302、及设置于石墨烯膜和电极两侧的绝缘膜303,所述石墨烯膜301和电极302夹在绝缘膜303之间,被绝缘膜封装其中。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厚度为50μm-3mm,例如: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900μm、1mm、1.2mm、1.5mm、1.7mm、2mm、2.3mm、2.5mm、2.8mm、3mm,等;优选0.1-1mm,例如: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如图5所示,所述电极的图案为平行条状电极302,位于石墨烯膜301相向的两边缘。所述石墨烯膜为单层石墨烯或多层叠合的石墨烯,可参用CVD法生长得到的完整的石墨烯膜。本实用新型汽车发热内衬设置在汽车内部表面,可以设置于车顶内侧、车门门饰板表面、车底板内侧、座椅椅垫、椅背、仪表盘横梁或中控台,等等。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装饰布2与汽车骨架1贴合,设置在装饰布2上的石墨烯发热膜3裸露在汽车内表面上,使其更加直接地为汽车内部空间提供热量。为了更加美观,可以对石墨烯发热膜的形状进行美化设计。石墨烯发热膜3可为通体透明的,可以利用透明的特点做光效设计,让汽车内部空间更有趣味。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汽车发热内衬。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汽车发热内衬还包括底层4,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封装于装饰布2和底层4之间。所述底层4与装饰布2之间还填充有内衬材料5,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嵌于内衬材料5中。所述底层4可以为柔性材料,也可以为具有支撑性能的材料,如PV板、聚氨酯板、钢板、铝板等。所述内衬材料5选自再生棉、玻璃纤维、聚氨酯或聚烯烃树脂发泡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汽车发热内衬设置在汽车内部表面,可以设置于车顶内侧、车门门饰板表面、车底板内侧、座椅椅垫、椅背、仪表盘横梁或中控台,等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所述汽车内饰全部或部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1、2或3的汽车发热内衬。可以设置于车顶内侧、车门门饰板表面、车底板内侧、座椅椅垫、椅背、仪表盘横梁或中控台,等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发热内衬,剔除汽车储能装置为车载空调制热供能的机制,改为汽车内饰中石墨烯发热膜进行供能,采用汽车电池等储能设备作为电来源即可实现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汽车发热内衬中石墨烯发热膜功率在400W-500W左右,耗能仅为原车载空调的13-17%,解决了空调取暖带来的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汽车的续航距离,尤其对新能源汽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布,及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于所述装饰布的至少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于装饰布与汽车骨架贴合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布上分布地设置多片石墨烯发热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热内衬还包括底层,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封装于装饰布和底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与装饰布之间还填充有内衬材料,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嵌于所述内衬材料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布采用柔性面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为柔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为具有支撑性能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材料选自再生棉、玻璃纤维、聚氨酯或聚烯烃树脂发泡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包括石墨烯膜、设置于石墨烯膜表面的图案化的电极、及设置于石墨烯膜和电极两侧的绝缘膜,所述石墨烯膜和电极夹在绝缘膜之间,被绝缘膜封装其中;优选地,所述电极的图案为平行条状电极,位于石墨烯膜相向的两边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石墨烯膜为单层石墨烯或多层叠合的石墨烯。
11.一种新能源汽车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所述汽车发热内衬中的石墨烯膜通过导线与新能源汽车电池耦合。
12.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饰全部或部分设置有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热内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包括车顶内侧、车门门饰板、车底板内侧、座椅椅垫和椅背、仪表盘横梁或中控台。
CN201721753863.1U 2017-12-15 2017-12-15 汽车发热内衬 Active CN207842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3863.1U CN207842845U (zh) 2017-12-15 2017-12-15 汽车发热内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3863.1U CN207842845U (zh) 2017-12-15 2017-12-15 汽车发热内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2845U true CN207842845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3863.1U Active CN207842845U (zh) 2017-12-15 2017-12-15 汽车发热内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28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4397A (zh) * 2018-10-19 2019-02-15 王莹莹 新能源汽车供暖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9640411A (zh) * 2019-01-29 2019-04-16 长沙暖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恒温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4397A (zh) * 2018-10-19 2019-02-15 王莹莹 新能源汽车供暖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9640411A (zh) * 2019-01-29 2019-04-16 长沙暖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恒温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0411B (zh) * 2019-01-29 2021-05-25 长沙暖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恒温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7313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CN207842845U (zh) 汽车发热内衬
WO2019155714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CN201729049U (zh) 车用多功能遮阳板
CN104871640A (zh) 电池模块用发热片及包括其的电池模块
ATE412868T1 (de) Wärmesteuerung von kraftfahrzeuginnenräumen mit phasenveränderungsmaterial
JP2016139522A (ja) 組電池
CN102897007A (zh) 一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汽车防晒罩
JP6381866B2 (ja) 電気自動車または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車体構造、この車両、および、車両の車室の温度を制御する/変更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13073142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地毯
CN11318372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式采暖系统
CN10325310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
CN202782619U (zh)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汽车防晒罩
CN2032549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
CN21479754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控温系统
CN210970762U (zh) 一种车用太阳能电热垫
CN106218399A (zh) 应用于汽车引擎盖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CN209479382U (zh) 一种太阳能玻璃天窗总成
CN201140700Y (zh) 车用粘贴式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CN208272077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及车辆
CN102310743A (zh) 太阳能半导体空调驾驶车舱
CN21795601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保温结构
CN109649132A (zh) 一种太阳能玻璃天窗总成
CN206532848U (zh) 一种聚酰亚胺膜硅胶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
CN205439879U (zh)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