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4560U -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 Google Patents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34560U CN207834560U CN201721847470.7U CN201721847470U CN207834560U CN 207834560 U CN207834560 U CN 207834560U CN 201721847470 U CN201721847470 U CN 201721847470U CN 207834560 U CN207834560 U CN 2078345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radiation portion
- dipole radiation
- changes
- inters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包括:一座体,具有装设端及延伸端;一设于座体延伸端之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包括:一第一设向基板,抵靠定位于座体延伸端,且该板面设有第一偶极辐射部,该第一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第一单元辐射体;一第二设向基板,交叉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上,且该板面设有第二偶极辐射部,该第二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第二单元辐射体,且令第一、第二单元辐射体之间彼此成交叉但电性不连接的配置形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指一种创新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双偶极天线振子结构特点主要在于其板体表面设有互为交错配置关系的二偶极辐射单元。
双偶极天线振子实际应用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缺弊,举例而言,双偶极天线振子结构形态设计上,通常于单一块印刷电路板面上制设成型二偶极辐射单元,惟此种结构形态于实际应用经验中发现,因为所述二偶极辐射单元互为交错配置关系而概呈十字轮廓形状,由此可见其相对形成有四个无作用区域,针对此无作用区域,若其板件保留未裁切的矩形面积态样,对于其整体产品而言容易造成重量徒增的问题,但若进一步对所述无作用区域进行裁切,则相对造成工序增加以及制程废料增加等问题与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包括:一座体,呈立向平面设置形态且具有装设端及延伸端;一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设于座体延伸端,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包括:一第一设向基板,抵靠定位于座体延伸端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第一设向基板之一板面设有呈导体层形态之第一偶极辐射部,第一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一单元辐射体;一第二设向基板,交叉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上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第二设向基板之一板面设有呈导体层形态之第二偶极辐射部,第二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二单元辐射体,第二单元辐射体与第一单元辐射体之间彼此成交叉但电性不相连接的配置形态。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因为所述彼此成交叉配置形态的第一、第二单元辐射体,是被分设在互成交叉迭置关系的第一、第二设向基板结构上,使得各单元辐射体与各对应基板之间能够于成型时即得无作用区域最少之最佳辐射体布设状态,大幅降低后续裁切工序成本,以及基板因无作用区域过多而重量徒增之问题而特具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之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二偶极辐射部配置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二偶极辐射部配置形态又一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之应用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A包括:一座体10,呈立向平面设置形态且具有一装设端11及一延伸端12;一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20,设于座体10之延伸端12,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20包括:一第一设向基板21,抵靠定位于座体10的延伸端12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第一设向基板21的一板面215设有呈导体层形态的一第一偶极辐射部211,第一偶极辐射部211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一单元辐射体213;一第二设向基板22,交叉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21上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第二设向基板22的一板面225设有呈导体层形态的一第二偶极辐射部221,第二偶极辐射部221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二单元辐射体223,第二单元辐射体223与第一单元辐射体213之间彼此成交叉但电性不相连接的配置形态。
如图1、2所示,本例中,第一偶极辐射部211设于第一设向基板21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215,第二偶极辐射部221设于第二设向基板22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225,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22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21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211与第二偶极辐射部221之间具有相当于一个基板厚度的设置面高度落差。
如图3所示,本例中,第一偶极辐射部211设于第一设向基板21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215,第二偶极辐射部221设于第二设向基板22之朝第二侧向之一板面225,所述第一侧向与第二侧向方向背对(注:于图中为前者朝下而后者朝上状态),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22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21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211与第二偶极辐射部221之间具有相当于二个基板厚度的设置面高度落差。
如图4所示,本例中,第一偶极辐射部211设于第一设向基板21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215,第二偶极辐射部221设于第二设向基板22之朝第二侧向之一板面225,所述第一侧向与第二侧向方向相对(注:于图中为前者朝上而后者朝下状态),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22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21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211与第二偶极辐射部221之间为设置面高度趋近相互平齐关系。
其中,第一设向基板21及第二设向基板22均为印刷电路板构成,第一偶极辐射部211及第二偶极辐射部221则为蚀刻成型的导体层形态。或者,第一设向基板21及第二设向基板22均为绝缘材质板件构成,第一偶极辐射部211及第二偶极辐射部221则为透过金属材质之薄膜或薄片贴覆固定所构成的导体层形态。
如图1、2所示,本例中,座体10包括彼此交错嵌插定位的二立向电路板14、15,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20的第一设向基板21及第二设向基板22均设有复数嵌插孔217、227,各立向电路板14、15上端则设有嵌插部143、153以嵌插定位于与之对应的嵌插孔217、227,且各立向电路板14、15分设有一讯号平衡电路32,讯号平衡电路32上端与其相对应之第一偶极辐射部211或第二偶极辐射部221电性连接。本例所述讯号平衡电路32用以达到平衡讯号传送模式,即所谓巴伦器(BALUN),所述平衡所代表的讯号传送模式是指讯号的往返路径呈组对形式,且其往返讯号线具备电气对称性。在高频通讯传输时,其传输线之间作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转换,当高频讯号使用传输线作远距离传输时大都使用平衡传输,原因是因远距离传输时难免会遇到讯号强烈干扰之处,此时因不同馈线被干扰的讯号皆相同,所以输出至终端时就可将传输在线的反向讯号加以放大,而将同相的干扰讯号加以抵销。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A,其主要通过所述彼此成交叉配置形态之第一单元辐射体213、第二单元辐射体223,是被分设在互成交叉迭置关系的第一设向基板21、第二设向基板22结构上,使得各单元辐射体与各对应基板之间能够于成型时即获得无作用区域最少之最佳辐射体布设状态,例如图2中所示长形延伸的辐射体形状对应长方形基板轮廓的配置关系,可大幅降低裁切工序成本,就实务面而言,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生产者可先于一块相对较大面积的印刷电路板基材板面上透过蚀刻工序成型多数组所述第一单元辐射体213、第二单元辐射体223,然后再透过简易直线式裁切或冲断工序分割形成所述第一设向基板21及第二设向基板22,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就制程面而言确实可大幅降低成本且提升效率,且制成的成品亦可获得无作用区域最少之最佳辐射体布设状态。
再就应用面而言,本实用新型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A结构如图5所示,可应用于一高低双频数组的天线装置40结构上,亦即可应用于高、低频共列的天线装置40结构上,而作为其中低频数组的构成之一。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主要通过所述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包括交叉迭置的第一设向基板、第二设向基板以及设于第一设向基板板面的第一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二设向基板板面的第二偶极辐射部,构成其第一、第二单元辐射体之间成交叉但电性不连接的配置形态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因所述彼此成交叉配置形态之第一、第二单元辐射体,是被分设在互成交叉迭置关系的第一、第二设向基板结构上,使得各单元辐射体与各对应基板之间能够于成型时即获得无作用区域最少之最佳辐射体布设状态,俾可大幅降低后续裁切工序成本,以及基板因无作用区域过多而重量徒增之问题而特具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呈立向平面设置形态且具有一装设端以及一延伸端;以及
一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设于该座体之延伸端,该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包括:
一第一设向基板,抵靠定位于该座体之延伸端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该第一设向基板之一板面设有呈导体层形态的一第一偶极辐射部,该第一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一单元辐射体;以及
一第二设向基板,交叉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上呈横向平面设置形态,且第二设向基板的一板面设有呈导体层形态的一第二偶极辐射部,第二偶极辐射部包括二相对配置的第二单元辐射体,第二单元辐射体与第一单元辐射体之间彼此成交叉但电性不相连接的配置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一设向基板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第二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二设向基板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与第二偶极辐射部之间具有相当于一个基板厚度的设置面高度落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一设向基板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第二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二设向基板之朝第二侧向之一板面,所述第一侧向与第二侧向方向背对,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与第二偶极辐射部之间具有相当于二个基板厚度的设置面高度落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一设向基板之朝第一侧向之一板面,第二偶极辐射部设于第二设向基板之朝第二侧向之一板面,所述第一侧向与第二侧向方向相对,构成于第二设向基板迭置于第一设向基板的状态下,第一偶极辐射部与第二偶极辐射部之间为设置面高度趋近相互平齐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向基板及第二设向基板均为印刷电路板构成,第一偶极辐射部及第二偶极辐射部则为蚀刻成型之导体层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向基板及第二设向基板均为绝缘材质板件构成,第一偶极辐射部及第二偶极辐射部则为透过金属材质的薄膜或薄片贴覆固定所构成的导体层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座体包括彼此交错嵌插定位的二立向电路板,交叉迭板型天线单元的第一设向基板及第二设向基板均设有复数嵌插孔,各立向电路板上端则设有嵌插部以嵌插定位于与之对应的嵌插孔,且各立向电路板分设有一讯号平衡电路,讯号平衡电路上端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偶极辐射部或第二偶极辐射部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47470.7U CN207834560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47470.7U CN207834560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34560U true CN207834560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8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4747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4560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345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5229A (zh) * | 2019-02-01 | 2020-08-1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21847470.7U patent/CN2078345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5229A (zh) * | 2019-02-01 | 2020-08-1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
CN111525229B (zh) * | 2019-02-01 | 2021-09-10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
US11228117B2 (en) | 2019-02-01 | 2022-01-18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Support member for forming an array of dipole antennas, and an array of dipole antenna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45896B (zh) | 天线、无线电装置、设计天线的方法和测量天线工作频率的方法 | |
CN108987911A (zh) | 一种基于siw的毫米波波束赋形微带阵列天线及设计方法 | |
TWI752958B (zh) | 具有隔離饋體之補綴天線 | |
CN103996906B (zh) | 双频段天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CA2331367C (en) | Broad band patch antenna | |
JP3217955U (ja) | アンテナアーキテクチャ | |
CN104092008B (zh) | 天线单元和天线 | |
CN101267061B (zh) | 一种用阶梯阻抗线串联馈电的微带缝隙赋形波束天线 | |
CN107834210B (zh) | 天线安装结构件及其引向器 | |
CN106981719A (zh) | 一种圆极化阵列天线及通信设备 | |
CN207834560U (zh) |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 |
CN206432384U (zh) |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206727219U (zh) | 一种圆极化阵列天线及通信设备 | |
US20040140936A1 (en) | Patch antenna | |
CN110676576A (zh) | 双极化微带天线 | |
CN111313140A (zh) | 一种宽带高增益微带天线 | |
US20170331197A1 (en) | Inset type feed antenna structure | |
CN102800953B (zh) | 带有辐射型负载的间接馈电型全向印刷天线 | |
RU2394319C2 (ru) |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ая симметричная антенна | |
CN107732439B (zh) | 带有扼流装置的宽带全向高增益印刷天线 | |
CN205944408U (zh) | 一种天线 | |
CN211320328U (zh) | 一种新型倒f天线 | |
KR20150011711A (ko) | 이중 급전방식의 광대역 패치안테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07766654U (zh) | 电路板和无线设备 | |
CN208028211U (zh) | 一种平面天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